大夏太祖最終消失在輪回大磨之中。
周鐵衣不會再困住祂們本來對于祂們就是最好的消息。
至于三百年的輪轉,根本不算什么,就像大夏太祖自己一直堅信的那樣,只要活得夠久,那么永遠都會有機會,他已經在轉世之前布置好最后的因緣,轉世之后,齊仁蟬,孟秋宇兩人會因為這段因緣反過來渡他。
大夏太祖確實是從青蓮寺出來的,這一點他并沒有騙周鐵衣,所以對于佛法的領悟,他向來也不弱于人。
周鐵衣將大夏太祖送入輪回之后,轉頭看向了天帝,“既然三百年之后定下封神之劫,那么天帝理應身在劫中,才能夠主導封神大勢,還請天帝入輪回,三百年之后登極。”
此時確定了一件件關于天下眾生命運的規則之后,周鐵衣身上的氣勢越來越龐大。
他雖然和天帝同時借助一品大神的身軀復活,但是現在兩者也有了明顯的強弱之分。
周鐵衣掌握人道與天道大勢,重立天下核心的規則,而天帝僅僅只是占據著騰格里的身體,雖然本身距離圣道只有半步之遙,但此時天宮的主導權已經落入了周鐵衣手中,沒有天宮,神道本身又不占據優勢,所以天帝想要重新登極,仍然要面對劫數。
而這劫數就是封神之劫,這本來就是人神之間融合最后的爭斗,自然需要天帝應劫,到時候分封諸神,天帝登極也就順理成章。
當然這個過程中,周鐵衣作為世間唯一的天尊,當獨享這天下氣運三百年。
天帝注視著周鐵衣,“你真是寸步不讓。”
周鐵衣笑道,“該讓的我都讓了。”
天帝知道周鐵衣的意思,如果此時祂不主動退讓,那么周鐵衣就做得出來打碎這顆星球,帶著人族遠走星河的決定,就像是蒸汽三道演化的未來場景一樣。
這一點周鐵衣不可能退讓,就像當初大夏太祖想要他犧牲,換取自己登極和人族大興一樣,當初周鐵衣沒有向大夏太祖退讓,今日也不會向天帝退讓,他已經準備好了退路,所以該退讓的是沒有退路的人。
天帝此時手持著天劫斧,但隨著新的規則重新確定,這一段劫數已經到了尾聲,天劫斧接連劈碎了兩件絕世神兵,力量也已經用盡。
毫無勝算。
天帝輕而易舉就評估出自己和周鐵衣此時的實力對比,與其不體面地被周鐵衣打落云端,還不如自己坦然走下去。
而周鐵衣給出的條件天帝也確實能夠接受,僅僅只是三百年的輪轉,大夏太祖都能夠接受的條件,祂自然也能夠接受。
天帝不再多言,自身散作一道道元始祖炁,落在山河萬方之中,這是天下眾生的機緣,也是祂三百年后回歸的依憑。
沒有了最后的干擾,半虛半實的圣道之橋在周鐵衣腳下凝聚,他踏著橋,在眾生的注視之下,一步步走入大羅殿中。
當他進入了這象征著規則本源的大羅殿里,一股柔和的力量從大殿之中向外吹拂,分開了正在戰斗的眾生。
這股柔和的力量雖然如同春風一樣看似無害,但是被分開的人神都沒有妄圖再反抗,因為這本身就是天意。
小天宮和天宮不再有隔閡,兩者重新融為一體,本源增強,一朵巨大的蓮花在星球之上盛開,蓮花的花瓣輕輕觸碰宇宙空間,產生了漣漪一樣的變化。
首先星球本身不再完全遵循物理世界的規律,圍繞著恒星轉動,其本身更高的維度讓恒星開始圍繞這顆星球旋轉。
無論從任何方向看去,星球本身都是中心。
宇宙的任何星球,只要沒有完全升維,那么大夏所在的星球都能夠以一種更高維的姿態俯視群星,這不僅讓這顆星球的本源會不斷增強,同時也會逐漸改造星球自身的山河規則。
以后這顆星球將越來越堅固,一品都很難再大范圍地改變山河構造,普通人也能夠在這個充滿修行者的世界中活得更加安穩,當然這種變化會持續千萬年之久,直到這顆星球成為這片宇宙之中一個奇特的原點。
而星球本身也不再渾圓,而是化為了天圓地方的形狀,從天宮大羅殿往下,是一層層天宇,共分為三十三層,這是整個星球的‘上’。
星球之中則是人世的山河大地,這山河大地會隨著星球本源的增強,不斷吸引天外的物質擴張,同時諸如佛教的二十四重天,各處大神神國,都隱于天地之間,形成福地。
星球之下,則是介于半虛半實之間的無垠幽冥,虛幻的冥月伴隨著眾生夢境夜升日落,永不停歇。
周鐵衣邁步進入大羅殿中,孟秋宇先是下意識喊道,“夫子?”
然后當他注意到周鐵衣仍然在眾生之間不斷變化的法相,然后誠惶誠恐地上前,“拜見天尊。”
周鐵衣笑著看向孟秋宇,此時祂身上的神性光輝大漲,讓祂一直處在天尊法相之中,面容不斷在眾生之間變化。
“夫子就是天尊,天尊也是夫子,這對我來說并沒有什么不同。”
他話音落下的瞬間,他的法相面容不再更迭,而是最終具現在周鐵衣的模樣之上。
“你去外面,打響這鐵鞭,喚他們進來,我有事吩咐。”
周鐵衣伸出手掌,碰在半空中的傳國玉璽之上,下一刻,傳國玉璽化作一桿鐵鞭,分為四十八節寶塔形狀,上有兩龍章紋路,“打神。”
孟秋宇接過鐵鞭,走到大羅殿外,他用力搖鞭一甩,一聲清脆的鞭響傳遍寰宇。
天地各方的神祇,都感覺自己就像是被人用鞭子輕輕敲打了一下,而一品們身前則紛紛出現一座虛幻的橋梁。
人族這邊自然喜笑顏開,興高采烈地踏上橋梁,眾神這邊即使再有不愿,此刻也不敢違背天尊號召。
一道道流光落入大羅殿中,此時殿內包羅萬象,日月升騰,群星璀璨,宇宙無垠,天地無限,在這里就能夠看見世間萬物,而萬物之中,則有一座云臺高升,臺上坐著一青年道人,他身穿星河衣,頭戴陰陽冠,腳踏登天靴,身后有一樹,樹干支撐天穹三十三方,身邊盤旋一緋紅色小魚,魚尾蕩開,就是過去種種之事。
眾生上前,稽首道,“拜見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