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23章 我也要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舍納菲爾德機場的見聞讓訪問團眾人沒有心思再去關注為啥缺少了接機歡迎儀式。

  其實他們關注了也得不到滿意的答復,衡量一下自身的體量便能知道,在這一次代表團當中,他們中還沒有人夠得上這種規格。

  如果足夠細心,仍能從周圍工作人員的口中得知,其實接機的歡迎儀式有,可已經結束了。

  沒錯,他們這一班飛機落地的時候,訪問團首批貴賓早就到酒店了。

  歡迎儀式自然是給那些大佬準備的,他們這些小蝦米只配乘坐小巴車和大巴車。

  僅有的幾臺轎車還是為帶隊領導準備的,李學武有幸隨同老李坐上了小巴。

  大巴車上更多的是隨團和隨行人員,李懷德的秘書劉斌就在后面那臺車上。

  當然了,也包括眾人的行李。

  李學武為啥能出現在小巴車上?

  這還得說朱小林的霸道與熱情,他也不由帶隊主管分說,拽著李學武便上了車。

  主管再想說話,他只用一句便頂的那人翻白眼。

  “你要是比他更懂這里的工貿工作我就找你,也不用求他了。”

  你看看這話說的,那人再不懂事,還能在這種場合同朱小林較真,與李學武比較誰更懂民主德國?

  先別說紅星鋼鐵集團管委會秘書長李學武在工業系統的名氣,就說朱小林吧,現在誰惹得起?

  私下里有人叫他老不修,臭狗屎。

  反正他明年就要退了,這個時候誰惹他都是自找沒趣,自找麻煩。

  朱小林正有一肚子火氣沒地方撒呢,真撞上去,倒霉的絕對不僅僅是自己。

  所以他說什么也沒人反駁,主管一扭頭,裝作沒看見,沒聽見。

  憑什么我懂就“找”我,他懂就“求”他啊?

  “甭搭理他,狗臭屁。”

  朱小林真是豁得出去,拍了拍李學武的胳膊示意他上車,搞的李學武好尷尬。

  明明他也沒打算上這臺車,不就是大巴和小巴的區別嘛,這有什么好在意的。

  真要是爭一爭前面的轎車還算能耐,搞的他好像沒有分寸,仗著跟領導的關系好爭勇斗狠一般。

  來時的路上已經有屁磕兒傳出來了,說紅星鋼鐵集團的關聯企業抱團搞小山頭。

  龍鱗馬!只不過是一次工貿組織的出訪活動,就有這么多蠅營狗茍利益紛爭,真不知道更大的項目和活動里會有多少這樣的勾心斗角,刀光劍影。

  小山頭就小山頭吧,朱小林不在意,老李自持身份根本不搭理這種傳聞。

  他倆現在可牛嗶,身邊著實圍了一些人,有關聯企業,也有主動抱團的。

  看得出來,作為老牌的托拉斯企業,京城化工在這一次工貿訪問中有著絕對的體量優勢。

  前期大家的準備都不是很充足,但有李學武的提醒,京城化工帶頭進行了補救性資料收集。

  尤其是紅星鋼鐵集團主動分享了一些情況資料后,有項目采購和技術引進計劃和要求的企業紛紛圍攏過來,準備跟著兩家企業一起行動。

  出門在外,要的就是相互扶持,互相幫助。

  老李表現的比較矜持,但為人義氣,但凡誰開口,他都不會拒絕,必會出手相助。

  老朱則表現的更為外向,大嗓門也提起來了,儼然成了這個小團體的帶頭大哥。

  他本來還想老李站出來搞特么一下子,結果老李比他想象中的要低調的多。

  不僅拒絕了他的提議和想法,還反過來他站出來,號召大家一起行動,創造奇跡。

  要不怎么說李懷德能帶出一個紅星鋼鐵集團呢,瞧瞧這尊重老同志的覺悟。

  不像泥馬有些人啊……是誰他就不說了。

  “咱們車上沒有外人,給大家提個醒啊。”

  李學武沒往里面去坐,就坐在了門邊上,瞅了司機一眼,見是國內面孔,便對著車廂里的眾人講道:“現在不是咱們的地盤了,說話做事都得有個顧忌,當心隔墻有耳啊。”

  他的手指在耳朵邊上繞了繞,眾人都懂他話里的意思了。

  這臺車上確實沒有外人,副駕駛坐著外事館的秘書,司機也是外事館的人。

  車廂里均是被有些人稱呼小團體的成員,關上車門子,大家說話都有了譜。

  “這一點我非常贊成啊。”

  朱小林的年齡最大,也是坐在了司機的后面,聽李學武如此說,回過頭對眾人講道:“學武同志可是科班出身,安全保密工作最是在行。”

  他指了指斜對面坐著的李學武強調道:“既然他提到了這一點,就說明這里的環境并沒有咱們想的那么樂觀。”

  車廂里坐著的這些人都是來自國內工貿企業的負責人,對李學武多多少少都有些了解。

  你要說紅星鋼鐵集團里還有人不知道李學武的出身,他的家庭關系和丈人是誰還情有可原。

  但是你要說這些人不知道李學武的背景關系,那就有點可笑了。

  他們可以不知道這次出訪的必要情況和目標,但絕對不能忽視同團之人的背景關系。

  都是混系統的,有幾人會做不知不覺得罪人的事。

  不求有功,但也別踢了鐵板才是。

  “別忘了,這里可是毛子的地盤。”

  朱小林哼哼唧唧語焉不詳地給眾人再次提醒了一句,車廂里眾人臉上因飛機剛剛落地德國的興奮勁一掃而空,加之回想起機場的遭遇,一個個都沉下了臉。

  畢竟在國內也是說一不二的主兒,到了外面自然也有一份威嚴,況且還是隨團行動。

  外事部的秘書回頭看了他們一眼,嘴角動了動沒有說什么。

  有些話還得是他們自己說,自己想明白,倒是省的他多費口舌,惹人猜忌和不快了。

  正因為聽到了車里的討論,他這才多看了李學武一眼,也將這個疤臉男人的面相深深記在了心里。

  一般來說,這樣的面相是不會選到外事訪問團體當中的,倒不是講什么有礙國體,而是目標太過明顯,容易被對方的媒體關注到。

  說直白一點,從沒有接機歡迎儀式這一點就能看得出,李懷德、李學武等人隨團出訪根本就不是來參觀和參加高層會晤的,而是來交流業務的。

  他們是來干活的,是來干實事的,真被這里的媒體追著走,那還怎么正常開展工作了。

  光解釋臉上那道疤就夠對方新聞媒體炒作的了,尤其是雙方的外事關系不算很和睦。

  別問,問就是此時的民主德國堅定不移地站在毛子那一邊。

  原因也很簡單,不站不行。

  你想吧,這里是誰打下來的?

  車上眾人心里多多少少都有了一點覺悟和想法,在下飛機以后,和上飛機回國以前,管住自己的嘴。

  在國內說錯話還有機會道歉,在這里說錯了話可就真沒了回旋的余地。

  由多臺警車、高級轎車、小巴車和大巴車組成的車隊快速穿過城市,前往訪問團下榻酒店。

  比較統一的是,所有車輛都拉著白紗窗簾,車內眾人能從縫隙中看到較為清晰的國際都市。

  而車窗外的柏林市民則較為驚訝和意外這樣的車隊規模,在交通管制的隔離區紛紛駐足觀望。

  “較量的最前沿陣地啊。”

  李懷德看著窗外的街景不由得感慨了一句,只覺得東德跟對了大哥,大哥真給辦事啊。

  除了必要的轄制以外,在經濟和技術上確實給足了面子和待遇。

  別的不說,優渥的慢節奏生活是哪個華約陣營能比的,這里可是罪惡之地。

  受國際關系形勢影響,也應這一次訪問的主要目標,東德并沒有組織社會階層迎接活動。

  很明顯的表現是車隊到達酒店以后,并沒有看見太多的標志性歡迎語,是怕訪問團看不懂嗎?

  “十一點,算計時間了嗎?”

  李學武在車隊到達酒店大門的時候看了看手上的時間,分針剛剛走到12的位置上。

  “不能說精確到一分一秒,但也差不多。”

  坐在副駕駛的外事館秘書突然回頭接了一句,可等李學武再去看他的時候,他已經跳下了汽車。

  其實也不用組織,位于共和宮附近的萊比錫酒店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

  主要活動和會議都在這里召開,隨團人員大多也住在這邊,東德已經為他們包了酒店的7層到11層。

  當然了,不用想帶團的領導住在哪,一般來說,他們會去外事館,除非這邊有什么特殊的安排。

  聽不懂,李學武會英語、俄語、法語以及一些不用學也會的日語,德語是真不會。

  西裝革履,姿態優雅的老錢風大堂經理就站在門口,向車上下來的客人表示歡迎。

  可惜了,沒人回應他。

  作為這一次的活動組織者,民主德國經濟委員會派出了專業團隊來負責訪客對接與安置工作。

  既然是組織者,當然配有合格的翻譯。

  這會兒雙方對接,已經有從大巴車上下來的翻譯小跑著過來,聽見了便進行同聲翻譯。

  “沒關系的,我們會提供翻譯人員。”

  經濟委員會派來的負責人給出了建議,但李懷德等人并沒有開口說話。

  組織性和紀律性還要不要講了?

  他們這一撥的帶隊領導是一機部辦公廳主任韓松,從前面的轎車上下來,雙方碰在了一起。

  趁著領導們溝通的時間,李學武同李懷德和朱小林他們一起打量起了周圍的環境。

  與朱小林等人肆無忌憚打量門口排列站立身穿西服和絲襪的服務員不同,李學武在觀察安全出口。

  別說他是直男,不懂得欣賞民主德國靚麗的風景線,也不是他嘴刁,看管了這種制服魅力。

  只能說他惜命怕死,身在異鄉,真有個三長兩短,連往哪跑都不知道,可不就是該死嘛。

  后世他住酒店都有看房門背后逃生通道的習慣,更別提在這個沒有安全感的時代了。

  “諸位領導請跟我走。”

  只進行了簡單的寒暄和交流,李學武便見韓松等人先進了酒店大廳,看來是安排好的。

  有隨車的秘書劃分好了負責組的成員,招呼著眾人跟上,一起往大廳里面走。

  劉斌等人拎著簡單的行李跟在后面,很有自覺地沒有往前面去搶風頭。

  這會兒酒店大廳里單獨劃出來的媒體區域是有些攝像機和照相機,以及記者存在的。

  只是他們時不時問出來的問題讓眾人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就在這一聲聲德語的采訪中,真有冒出幾句中文的,也都是表述不清楚,眾人多沒有理會。

  這個時候外事館的帶隊負責人走上前,用熟練的德語與媒體人員進行了溝通交流。

  對方因為沒有采訪到隨團人員明顯有些不滿,但多數人還是抱著磨洋工的心思沒太在意。

  主角已經進去了,這些隨團人員有什么新聞好挖掘的,他們留在這更多的是任務要求。

  說起來,大家也是“自己人”,信奉的也都是馬克思和恩格斯那一套,叫聲同志也不為過。

  但是吧,意識形態的競爭關系,讓大家在合作交流中產生了一些警惕和防備。

  所以看起來,除了服務人員有著足夠的職業素養外,其他人員都欠奉一些歡迎和激動。

  “企業負責人可以住單人間,隨行人員住雙人間,這里是房間安排表,大家自己找對應房間。”

  這一班飛機來的人有點多,外事部對接人員快速的語言以及麻利的解釋,讓眾人有些不適應。

  李學武個子高,視力好,從墻上張貼的名單上很快找到了自己周圍這些人的房間號。

  他一一給眾人報了號以后,這才同李懷德往樓上走,劉斌拎著行李跟了上來。

  這一次隨團出行,紅星鋼鐵集團只有四個人,除了李學武和李懷德之外,還有秘書劉斌,以及翻譯小陳。

  小陳和劉斌在出來前就已經定好了,絕對不能離開李懷德的身邊,確保他的行動沒有障礙。

  李學武則不需要多余的服務,因為早就從港城出發的談判團隊已經在6層準備好了。

  他們提前來這邊辦理了入駐手續,在他們到來之前已經做好了工作準備,并組建了辦公室機構。

  負責人李學武非常熟悉,他原來的秘書沙器之。

  沙器之在銷售總公司任副總職務,主要負責國際事業部的工作,所以這一次他來了。

  “李主任,秘書長。”

  他也是有一些能耐的,李學武同老李等人趕到房間的時候,他帶著人就站在門口。

  “走吧,進屋說。”

  李學武拍了拍他的胳膊,打開了自己房間的門。

  李懷德就住在他的對面,秘書劉斌和小陳住一個屋,李學武因為沾著集團領導的光也住了一個單間。

  “先干活,動作快一點。”

  沙器之是懂李學武工作習慣和風格的,沒有太多的廢話,轉身對帶來的兩個人交代了一句。

  兩人點頭應了一聲,帶著儀器設備先進了李主任的房間,從上到下,從里到外仔仔細細地查了起來。

  李懷德本不知道還有這種安排,驚訝地睜了睜眼睛,卻是一句話都沒有說出來。

  這個時候說話,萬一監聽設備正在運營呢?

  所以千言萬語不如啥都別說,等查驗結果出來以后再定。

  沙器之帶來的兩個人是專業的,動作非常的麻利,對酒店的設備也是也很熟悉,看來提前來的這些天已經在樓下的房間實驗無數遍了。

  朱小林走過來,看他們幾個站在房間門口沒進屋,也沒說話,頗為詫異地問道:“干啥呢這是?”

  李懷德也就沒有開口,手指了指房間,看那兩個年輕人忙活,便能知道他們在干什么。

  朱小林驚訝地瞪了瞪眼睛,輕聲問道:“外事館和帶隊人員沒進行檢查嗎?”

  “誰知道呢,也許吧。”

  李懷德沉著地站在門口等著,嘴里也是輕聲講道:“但我只相信自己人。”

  不用問了,他嘴里的自己人便是沙器之,以及沙器之帶來的兩個專業人員。

  朱小林有些異樣地看了李懷德和李學武兩人,想了想,指了自己的房間輕聲說道:“我也要。”

  要你妹啊——

  李懷德忍不住翻了個白眼,就你們那點準備,就算讓人家聽了去又能如何。

  再說了,他就不信朱小林能在業務上有什么收獲,老朱就是來度假的。

  “李主任,秘書長,沙總,可以了。”

  兩個年輕人看起來很年輕,但精氣神絕對的干練,一看就知道不是一般單位出來的。

  沙器之點了點頭,示意了李學武的房間,讓他們繼續。

  看著兩人進屋,他這才微笑著對李懷德講道:“李主任,您可以休息了。”

  “辛苦了,很仔細。”

  李懷德同樣微笑著點點頭,進門前還拍了拍他的胳膊。

  劉斌先領導一步進了房間,去給李主任放行李,翻譯小陳的手里則是李學武的行李。

  “你們來屋里等吧。”

  李懷德看了一眼走廊那頭的情況,對他們招呼了一句。

  “就放在門口吧,你們先回屋。”

  李學武同小陳講了一句,示意了門口,讓小陳放下行李。

  小陳和劉斌就住在李學武的隔壁,這樣安排倒是真方便了。

  小陳和劉斌倒是聰明,沒有去動房間里東西,而是去李主任那邊幫起了忙。

  李學武這邊剛想招呼朱小林去對面等,身后便傳來了匯報聲。

  “領導,您東西放在這嗎?”

  其中一個年輕人指了指他房間里方茶幾上擺著的臺燈底座問了一句。

  站在門口的眾人瞬間懂了,朱小林更是瞪大了眼睛。

  李學武雙手按了按,示意他們不要動那個東西,回頭對朱小林講道:“朱主任,我先換身衣服,等會兒去您房間找您。”

  “嗯,我先回去,不著急。”

  朱小林當然聽懂了他話里的意思,別有深意地點點頭,轉身回去了自己的房間。

  李學武則是同眉頭緊皺的沙器之對視了一眼,輕輕邁步進了房間。

  另一名年輕人剛從衛生間里出來,微微搖頭,表示沒有問題。

  李學武點了點頭,撿起門口放著的行李,隨手扔在了床上,一邊收拾著,一邊講道:“那個東西暫時用不到,先放在那吧,等我回頭用了再找你。”

  他手指點了點臺燈底座,又示意了屋里其他擺設。

  兩名年輕人的動作很快,沿著那條線開始查,一直查到了通往樓下的管道。

  不用想了,對方也是隨機安排的,畢竟外事館不會給對方住宿安排圖。

  李學武很不幸運,也是趕上了沙器之的細心,這才讓陰謀詭計現出原型。

  既然是去了樓下的管道,那就得謹慎地查了,這一層可能沒人盯著,但下面就不一定了。

  李學武沒讓沙器之帶人下去,這玩意兒防是防不住的,在人家的地盤上,有的是新花樣。

  摘掉這個,不僅僅會打草驚蛇,還抓不到對方的把柄,充其量是酒店方來道歉。

  李學武真不需要他們的道歉,因為那沒有任何價值。

  “幫我把這個給朱主任帶過去,就說我一會就過去。”

  他用給秘書下命令的口吻交代了兩個年輕人,手里已經做了示意。

  兩人微微點頭,應聲過后便離開了。

  李學武則同留下來的沙器之挑了挑眉毛,道:“這酒店的環境一般啊,都沒有咱們的國際飯店好。”

  “嗯,您說的沒錯。”

  沙器之滿眼的驚訝,可嘴里卻配合著領導的話。

  啥玩意就沒國際飯店好了,領導這是到哪都想著給自己家生意打啊。

  正在建設的新址當然不說了,現在的國際飯店哪里比得上這里,這不是開玩笑呢嘛。

  “行啊,對付住著吧。”

  李學武挑了挑眉毛,故意似的抱怨道:“還社會主義的標桿呢,就這種水平?當年……哼——”

  沙器之忍不住嘴角上翹,給領導比劃了個大拇指。

  這垃圾話說的,殺人誅心了啊。

  當年什么?這不是在德國人的心頭插刀子嘛!

  好漢不提當年勇,一提當年淚滿襟啊!

  當年要不是他們戰敗了,今天美國佬都得斜四十五度舉手喊嗨!

  “我就在樓上等您,有什么需要隨時叫我。”

  沙器之指了指腳下,說著反話,李學武能聽得懂就行了。

  他們在6層,當然是在樓下,樓上是隨團人員住的地方,沙器之這是在混淆身份呢。

  沒人保證臺燈下面的那個東西是誰放的,同樣的,他也不敢保證這里的每一句話都會被對方逐字解析。

  不用懷疑此時東德的手段和能力,保安部根本不是他們自己的人在負責。

  李學武敢說,這一次行動背后一定有KKb的影子,或許這條線的另一端就有人在拿著耳機偷聽他們的對話。

  什么?聽不懂中文?

  別鬧了,這都是什么年代了,李學武講的又不是溫州話,普通話哪來的密碼。

  他從聽到訪問的消息后便開始著手準備,調查了不止一點關于這里的情況和消息。

  即便是準備如此充分,到了這里以后仍然覺得當初的準備還不夠。

  這里是華約與北約對抗的最前沿,因此東德的部隊和毛子的駐德集群一樣,是蘇制新式武器的優先使用者,包括t72主戰坦克和米格29戰斗機等此時毛子的新式武器。

  在此時毛子的幫助下,東德的部隊實現了全機械化。

  東德僅僅人的部隊中裝備了各型坦克約2400輛、裝甲車約7600輛、各種火炮約2500門、作戰飛機約400架。

  你就說,這么先進的武器裝備擺在這,要是沒有幾條看門狗盯著,莫斯科能睡得著覺?

  再正常不過了,別說就臺燈下面一處,說隔壁有人拿著聽診器他都不覺得意外。

  別覺得老李那屋檢查過后沒有問題就真的萬事大吉了,沒有設備監聽不代表絕對的安全。

  最無法控制的因素——人。

  誰能一天都蹲在房間里,等著對方來上門啊?

  只要離開房間,這里就有泄密的危險,對方可以悄無聲息,或者以整理房間的名義走進來。

  所以,放在桌子上的材料和文件會處于失密的狀態,這種情況絕對會發生。

  很快的,朱小林那邊也有了結果,這老登吹胡子瞪眼睛地走了進來。

  “怎么了這是,我不是說一會過去找您的嗎?”

  “餓了,什么時候吃飯?”

  朱小林一屁股坐在了沙發上,撇了一眼臺燈的底座,白了白眼珠子講道:“早飯就沒吃飽。”

  “行程上確定的是11點50分,就快了。”

  李學武并沒有打開行李,剛剛的翻找和整理都是作勢制造了一些聲音。

  他往后幾天可能都不會住在這里了,還整理什么行李。

  “我有點不適應這里的環境。”

  朱小林指了指案柜上擺著收音機,又指了指自己的房間,眼皮一耷拉。

  不用想了,一定是從收音機里找出了什么毛病。

  李學武呵呵一笑,道:“這才剛下飛機呢,要不您適應適應再說?”

  “唉——”朱小林長嘆了一口氣,從敞開著的房門看向對面,那是老李的房間。

  他對李學武講道:“你說我們跟來折騰這一趟干什么,骨頭架子都快散開了。”

  “有些大事沒你們這些領導做決定,我們哪里敢下尺啊。”

  李學武笑著坐在了另一邊的沙發位置上,絲毫沒有在意手邊的那盞臺燈。

  “再說了,都說這里遍地是寶,的好,也應該讓你們知道知道,這里到底好不好。”

  “什么遍地是寶啊——”

  朱小林心領神會,笑著講道:“無非是毛子在國際上吹牛吹出來的,這里的工業技術和西德沒法比。”

  “要我說,咱們這一次可能真白來了。”

  他真是個天才表演藝術家,講起話來無論是從語氣還是態度,都能做到以假亂真的地步。

  誰能想到呢,東德也有被嫌棄的一天。

  關鍵是知道東方雄師具體情況的也不多,聽兩人的語氣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從美國來的呢。

  太特么狂傲了——

  “行啊,誰讓這里是東德呢。”

  朱小林演上癮了,在李學武這兒哼哼唧唧地一通抱怨,足最后來了這么一句。

  聽這話的意思,就差明說東德是被閹割后的產物了。

  無論坐在監聽器背后的人是什么國籍,聽在耳朵里一定是不中聽的。

  分化的矛盾種子不就種在對方心里了嘛。

  監聽室有一個是KKb,不能都是吧?

  這些人聚在一起做事就是一條心?

  別鬧了,往后老大哥癱瘓的時候,就屬東德跪的早,跪的干干凈凈。

  “你說,這特么算怎么回事?”

  中午的午餐歡迎會是自助形式的簡餐,歐洲就這樣,有自助簡餐都算是高福利了。

  歐洲人早晨吃的很隨意,中午就更簡單了,可能一塊三明治,或者小面包就對付過去了。

  正餐是在晚上,只有晚上那一頓才會好好做飯,好好吃。

  “我特么都不敢回去睡覺了——”

  朱小林到了餐廳以后的嘴就沒閑下來,一個勁地抱怨著,最后的結果必然是睡不著覺。

  見李學武如此謹慎沒有去掉那些裝置,他也裝作不知道,準備跟在李學武的后面搞個大的。

  簡餐就是簡餐,連雙方的大佬都沒能見著,不過民主德國經濟委員會秘書長菲利克斯來到了現場,在座位上人數較多的時候上臺主持宴會并致辭。

  他那一套就不用贅敘了,是這個圈子和陣營的,官方話術基本上都差不多。

  “碼的,就給咱們吃這玩意兒?”

  李懷德來的有些晚,見到一溜的青菜和酸黃瓜,后槽牙都快冒酸水了。

  土豆子都能做出花樣來,可再花樣不還是土豆子嘛,你能搗鼓出地瓜來啊。

  李懷德嘴可饞了,住的地方條件差一點都無所謂,唯獨在吃上很較勁。

  “這特么是喂生產隊的驢呢?”

  他不滿地指了指盆里的青菜葉子,就差罵街了。

  外事部的秘書看過來,李學武走過去推了推他,示意他別在這里鬧,不太好。

  李懷德也是個聽勸的,氣呼呼地學著李學武給自己夾了些冷餐,無論怎么著都得填飽肚子啊。

  “說起這個經濟委員會啊。”

  朱小林找了個位置招呼他們坐下,在吃飯的時候輕聲講道:“可比咱們的對標單位強勢多了。”

  “主管單位嘛,差不多。”

  李懷德隨意地接了一句,看他吃飯的表情就知道,他還是不滿意啊。

  “哎——可差遠了——”

  朱小林環顧四周,輕聲講道:“詳細的我不了解,學武一定知道。”

  “也是最近幾年的變化。”

  李學武吃著較為新鮮的漢堡,解釋道:“德國經濟委員會,管理德國蘇占區的經濟,并且最近幾年還擴大了它的權限,賦予經濟委員會對全占領區發布具有約束力的命令的權力。”

  “隨后又成立了經濟計劃總管理署,即后來的計劃委員會。”

  “跟咱們的路子差不多嗎?”

  李懷德聽他這么講,也忘了沒吃到好東西的不快,看著他問道:“差別大不大?”

  “根本不是一個路子。”

  李學武微微搖頭,看著他講道:“這里有毛子的全力,總比咱們的快一些。”

  “不過這種經濟也是有弊端的。”

  他抬了抬眉毛,道:“那就是生產和經濟結構單一,容易產生崩塌。”

  “在什么時候?”朱小林皺眉問道:“什么情況下他們的經濟會出現崩塌的狀況?”

  “當毛子無力支撐這種經濟體系的時候。”李學武一邊吃著飯,一邊給兩人講道:“當毛子無力在這里施加絕對影響力的時候。”

  李懷德和朱小林微微一愣,隨即眉頭皺的更深了。

  “這特么得等到猴年馬月去啊?”

  “呵呵,哪有猴年馬月。”

  李學武輕笑著看了他一眼,不過也沒解釋,因為受時代思維的固化和影響,很多人都無法想象20年后、30年后乃至是五六十年后的樣子。

  就算他現在實話實說,他們也不會相信的。

  就八九十年代,多少缺乏自信的年輕人義無反顧地奔向燈塔,結果呢?

  不到四十年,燈塔要塌了。

  “這里的農業得非常好。”

  李學武輕聲介紹道:“戰爭結束后,蘇占區實行了基本生產資料的國有化,到50年,民主德國的農業生產已達到了戰前的水平。”

  “51年,民主德國實行了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年民主德國工業總產值就占了全民經濟成分的78.9。”

  “60年民主德國又實現了農業生產合作化。”

  李學武挑了挑眉毛,看著兩人講道:“聽起來是不是有些熟悉?”

  “豈止是熟悉啊——”

  朱小林苦笑著搖了搖頭,道:“我現在去鄉下,能不能見著生產隊隊長?”

  “呵呵,這個可說不好。”

  李學武笑著看了他道:“要不您就代表咱們工業系統去民主德國的農村去走訪考察?”

  “反正你也是閑著沒事干。”李懷德突然來了這么一句,說的朱小林都有些應激了。

  “63年,民主德國提出了“新經濟體制”的指導方針,也就是現在的經濟成果。”

  李學武給自己的介紹收了個尾,吃了一口漢堡,等眾人看向他,這才繼續講道:“你們應該也看到了,民主德國已經徹底與西方脫軌了。”

  “這都不是把后背交給別人了。”朱小林皺著眉頭講道:“現在我更覺得他老人家的偉大了。”

  “所以咱們自己要爭氣。”

  李學武態度認真地講道:“落后就要挨打這句話到什么時候都是真理。”

  “看他們一時的繁華好似空中樓閣。”他指了指窗外講道:“就像這燈紅酒綠,都是泡沫,一吹就破。”

  “說得好!”朱小林笑著講道:“要不是不能喝酒,就憑你的這番預測,咱們都應該喝一杯。”

  “不過民主德國的精密儀器制造等領域還是有一定優勢的。”李學武也不是完全鄙夷和輕視此時的東德,非常客觀地評價道:“但整體工業水平仍然落后于隔壁的西德。”

  “還是那句話,受限于人,到什么時候都是傀儡。”

  他吃飽了,抽出桌上的紙巾擦了擦手,看著兩人講道:“就拿東德的光學儀器和機械加工技術來說,在整個社會主義陣營內也是具有影響力的。”

  “可這里是計劃經濟體制,技術創新和市場化應用相對滯后,他們想努力都沒有動力。”

  李學武微微搖頭講道:“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城里那道墻會積攢越來越多的怨氣的。”

  “嗯,你說的是柏林墻?”

  朱小林笑了笑,講道:“咱們下午的行程就是去那邊,到時候咱也好好見識一下這堵墻。”

  沒有什么驚人之舉,更沒有標新立異的表現,他們躲在角落里邊吃邊聊,12點半之前回到房間里還短暫地休息了一會。

  朱小林本打算去李懷德那屋休息的,結果被李懷德給攆了出來。

  “我沒有跟男人睡一張床上的習慣。”

  “你跟我扯呢——”朱小林也是被氣笑了,“你特么年輕那會兒讓你睡大車店你都能笑醒了。”

  “沒錯,那會兒不是年輕嘛。”

  李懷德也是損的,笑著站在門口對朱小林講道:“現在歲數大了,受不了這種折磨了。”

  “別不是叫了個人在屋等你吧?”

  朱小林想起了下飛機時候的玩笑,嘿嘿笑著逗了李懷德道:“要不讓我進去看看?長啥樣啊?”

  “放心,反正不能找你這樣的。”

  李懷德擺了擺手,關上房門說道:“睡一覺,下午還有行程呢。”

  確實,下午的行程安排的太緊密了,時間精確到了分鐘,不容一點耽誤和馬虎。

  一點鐘,李學武也就才睡了二十分鐘出頭,應秘書的通知來到11層大會議室。

  帶隊負責人站在門口對著名單,確保名單上的人名都已經進場。

  李學武隨大溜坐在了中間的位置,視野正好。

  就在會議室內的討論聲越來越大的時候,帶隊領導之一,也是外經貿副主任趙之南走了進來。

  “同志們好,咱們開個會啊。”

  趙之南也沒在前面坐下,拿著話筒看向眾人講道:“這個會議本來應該安排在國內開的,但時間上來不及了,只能擠出時間來跟大家見面。”

  “首先我要提醒大家一點,那就是尊重這里的情況,擺正自己的心態。”

  他意有所指地講道:“咱們是來合作的,不是來將火的,有什么事以后再說。”

  很明顯的,是有人發現了問題,報告到了領導那里,或者跟酒店方鬧了起來。

  李學武迎著老李和老朱的目光微微一昂頭,他的算計還多著呢。

  請:m.badaoge.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