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hmms已經徹底離開視線之后,弗寧中校總算長舒了一口氣。
他駕駛的830042號是從全美軍f15c機隊里面挑出來的“精品老機”。
但再怎么精品都已經是80年代生產的東西了,可經不起太多折騰。
萬一在測試過程中出現發散振動或者發動機停車,可沒把握能囫圇個回到基地。
如今發射已經成功,后面的事情,就跟飛行員沒任何關系了。
想到這里,弗寧中校甚至在駕駛艙里哼起了小曲。
然而與此同時,測試中心的塔臺里面,則完全是另外一種氛圍。
巨大的雷達屏幕中央,一個明亮的光點正以驚心動魄的速度向東移動,高度曲線持續陡峭上揚,最終穩定在115000英尺(約35000米)附近,并開始全力加速。
埃爾蒂·普拉巴卡爾和陶德·伍德魯夫表面平靜,但緊盯著屏幕的眼睛幾乎一眨不眨。
而他們身后的vip席位上,受邀而來的幾位議員、軍方高層和少數“可靠”的媒體代表,臉上則帶著不同程度的興奮與期待。
當然,讓一眾外行去換算馬赫數并不現實,因此普拉巴卡爾特地在屏幕右下角設置了一個代表hmms飛行馬赫數的數值框。
而且被刻意放大。
哪怕坐在最后一排,都能清晰看到。
而現在,這個數字正在不斷向上跳動。
雙錐體并沒有像乘波體那樣的阻力魔法,因此越是往后,速度的提升就越是困難。
時間仿佛被拉長了,每一秒都像一個世紀。
突然,數字猛地跳到了5.02。
“過去了!”不知是誰低聲驚呼出來。
但話音未落,又回到了5.0。
驚呼的聲音戛然而止。
好在波動只是持續了一瞬間,速度隨后又繼續開始攀升。
“嘩——!”
vip席上瞬間終于爆發出一陣陣掌聲和贊嘆。
議員們互相點頭,露出滿意的笑容,記者們則迅速記錄下這一“歷史性時刻”。
普拉巴卡爾和伍德魯夫幾乎是同時,極其輕微地吐出一口濁氣。
他們轉過身,面向掌聲,臉上也適時堆起笑容,跟著禮節性地拍了幾下巴掌。
但兩人的眼神深處,只有如釋重負的疲憊,并無太多真正的欣喜。
最終,hmms的馬赫數停留在6.0,并穩定了大約十幾秒時間。
隨后,主火箭發動機結束工作。
盡管飛行高度略有降低,但重力勢能并不足以抵消空氣阻力,因此速度也開始下降。
一直到進入最后的俯沖段時,才會有另外幾個輔助發動機重新點火,提供最后的速度。
伍德魯夫湊近普拉巴卡爾,用只有兩人能聽見的聲音問:“埃爾蒂這個數字里面,有多少是……操作空間?”
他選擇了一個比較委婉的說法。
“大約1520”普拉巴卡爾目不斜視,保持著公式化的微笑,嘴唇微動:“但規律不是線性的,尤其是跨過那個臨界點的時候……雷達回波、大氣折射、數據處理算法……都會引入微妙的偏差。”
她頓了頓,聲音壓得更低:“只有等‘瞭望者’把原始數據給帶回來才能知道具體情況了。”
伍德魯夫的心沉了沉,只能微微點頭,將目光重新投向屏幕。
此時,那代表hmms的光點速度讀數已經回落到了5.2。
很快,大屏幕的畫面再次切換。
不再是冰冷的數字曲線,而是一片荒涼的沙漠靶場上空視角,源自一架在空中盤旋的無人機。
畫面中央,是一座孤零零的、用厚重混凝土澆筑而成的方形建筑靶標。
靶標頂部,一個巨大的白色十字準星異常醒目。
無需任何介紹,所有人都知道,那就是瞄準的中心點位。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
參觀席上除了細微的呼吸聲以外,一片寂靜。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著決定性的最終結果。
突然,天空中似乎出現了一道細微的流光。
下一個瞬間,這倒流光便從蒼穹深處直貫而下。
在普通速度的攝像機畫面里,幾乎就是一道一閃而逝的亮線,只在視網膜上留下短暫的殘影。
實際上,這枚導彈的末段速度已經下降到了3100mph(大約4.3倍音速)的水平。
但人類對于這個級別的速度,是根本沒有概念的。
反正感覺就是很快。
震撼的視覺效果就是最好的說服力。
“轟隆——”
無人機的攝像頭并沒有聲音捕捉功能。
但幾乎所有人,都在大腦里自動補充出了這道巨響。
靶標所在的位置,一團巨大的、夾雜著碎石和沙塵的蘑菇云驟然騰起,瞬間覆蓋了方圓數百米的范圍。
有型的沖擊波以靶標為中心擴散開,甚至連空中的無人機鏡頭都隨之輕微晃動了幾下,畫面邊緣變得模糊不清。
塵土飛揚,久久不散。
幾分鐘后,塵埃終于開始緩緩沉降。
剛才還清晰可見的混凝土靶標,此刻只剩下一個巨大的、深度驚人的凹坑。
整個建筑從中心部位徹底塌陷、撕裂,殘骸被巨大的沖擊力向四周拋灑。
屏幕上適時地播放了慢動作回放——來自地面部署的一臺高速攝像機。
盡管有些扭曲模糊,但仍然能夠看到一抹灰色的殘影,精準地砸在了白色十字準星的正中心。
在彈道導彈精度這方面美國確實有著相當深厚的技術底蘊。
而這個命中畫面,也不出意外地吸引了大部分人的注意力。
“上帝啊……太精準了……”
“不可思議的速度……”
vip席上爆發出更熱烈的歡呼和驚嘆。議員們激動地站起身鼓掌,記者們則瘋狂地按動快門。
伍德魯夫看著屏幕上那個巨大的彈坑和慢放畫面,嘴角努力向上扯了扯。
普拉巴卡爾適時地走到早已準備好的發言席話筒前,臉上帶著從容而自信的微笑。
“女士們,先生們!”她的聲音通過擴音器傳遍指揮中心,壓下了嘈雜,“如諸位親眼所見hmms,也就是我們的高超音速機動導彈系統,剛剛完成了一次歷史性的成功試射!”
掌聲再次響起。
“這不僅僅是技術的勝利,更是對未來戰場規則的重新定義!hmms以其無與倫比的突防速度——最高超過6馬赫——和令人驚嘆的打擊精度,證明了它將成為美國武裝力量手中最鋒利的矛!”
“它將賦予我們前所未有的防區外精確打擊能力,任何現有的防御體系,在它面前都將形同虛設!”
她的聲音充滿力量,極具感染力。
一位記者抓住空隙提問:“普拉巴卡爾局長,這與之前darpa主導的x51a‘馭波者’項目有何不同?x51a似乎從未達到這樣的成功?”
普拉巴卡爾臉上的笑容沒有絲毫變化,顯得游刃有余。
“x51a是一個重要的技術探索項目,為高超音速研究積累了寶貴的經驗。而hmms,”她微微提高了音調,“則是‘當前階段的、堅實的成果體現!它證明了我們選擇的路徑是正確的、高效的。”
她巧妙地避開了二者之間的直接比較。
“hmms的成功只是我們邁出的堅實第一步,darpa將繼續與項目開發商通力合作,堅定不移地推進后續更先進、更有競爭力的高超音速武器系統的研發……”
她的目光掃過全場,帶著不容置疑的權威:
“我可以向各位保證,我們將持續開發更有競爭力的武器系統,以確保在潛在的未來戰爭中獲得優勢。”
一番充滿戰略高度的發言,再次贏得了熱烈的掌聲。
將軍們紛紛對測試結果表示滿意——
雖然落后了幾年,但好在有了跟華夏人對等的高超音速武器。
記者們一邊按動快門,一邊在內心歡呼雀躍——
本次測試的開放程度堪稱無與倫比,他們肯定能寫出足夠抓人眼球的報道。
議員們臉上也露出了滿意的神情——
這一次,他們批下去的經費終于沒有被完全浪費。
至少,看上去是這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