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876章 娶誰都一個樣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許久,陳熙走出華糧集團大樓。

  大樓附近就是一個熱鬧的集市,一個個身體精瘦的挑夫佝僂著腰,肩扛扁擔,步履匆匆地運送著瓜果蔬菜。

  “那是什么?”

  幾個從未見過扁擔的外國人正好奇地指指點點...

  林雨站在北京總部的會議室里,窗外的陽光透過玻璃灑在會議桌上,照得桌面泛著柔和的光。她掃了一眼坐在對面的團隊成員,輕聲說道:“今天是我們項目推進的關鍵會議,大家都知道,過去幾個月我們在非洲的試點進展順利,但接下來的挑戰更大。我們要把‘AI教師助手’和‘虛擬朋友’系統真正落地到更多國家,同時還要確保教師培訓計劃的持續優化。”

  王明坐在她對面,翻著手中的報告,點頭說道:“目前肯尼亞、烏干達、盧旺達和尼日利亞的教師培訓課程已經全面鋪開,反饋非常積極。尤其是阿米娜老師的那堂示范課,被許多教師當作教學參考案例。”

  林雨笑了笑:“阿米娜老師是個寶藏,她的經驗對我們來說非常寶貴。我希望我們的系統能真正成為她的助手,而不是負擔。”

  就在這時,會議室的門被推開,一位年輕的工程師快步走了進來,手里拿著一份文件:“林老師,好消息!‘虛擬朋友’系統的跨文化溝通模塊測試已經完成,初步反饋非常好。特別是在盧旺達的孩子們中,他們已經開始用系統和肯尼亞、南非的孩子們進行遠程對話了。”

  林雨眼睛一亮:“真的?他們能理解彼此嗎?有沒有遇到語言障礙?”

  工程師點頭:“我們加入了多語言實時翻譯功能,還結合了語音識別和語義理解。孩子們用得非常順暢,甚至自發組織了‘國際讀書會’,每周固定時間用系統交流讀書心得。”

  林雨聽著,嘴角不自覺地揚起:“太好了……這正是我們想要的。讓孩子們不只是學習知識,更是建立聯系,理解彼此的文化,培養全球視野。”

  王明插話道:“不過,我們也不能忽視技術上的挑戰。非洲很多地區的網絡條件不穩定,有時候系統會卡頓,甚至斷線。”

  林雨點頭:“這個問題我已經在考慮了。我們正在研發離線模式,讓系統可以在沒有網絡的情況下也能運行基礎功能,等網絡恢復后再自動同步數據。”

  工程師興奮地說道:“如果這個功能能上線,那對偏遠地區的孩子來說簡直是福音。”

  林雨笑了笑:“我們做的每一步,都是為了他們。”

  會議持續了兩個小時,最終敲定了下一階段的行動計劃。林雨走出會議室,抬頭望向天空,陽光明媚,空氣中彌漫著春天的氣息。

  她拿出手機,翻看著非洲孩子們發來的視頻。一個穿著紅色校服的小女孩正對著鏡頭說話,雖然有些緊張,但眼神堅定:“我叫阿米,我今天用‘虛擬朋友’和南非的小朋友一起讀了一本書,是關于非洲草原的故事。我希望有一天能去南非看看,看看真正的獅子和大象。”

  林雨看著視頻,眼角有些濕潤。她回復了一條信息給王明:“讓‘虛擬朋友’團隊盡快優化語音交互模塊,我想讓這些孩子能更自然地交流。”

  王明很快回復:“已經在做了,預計兩周內完成測試。”

  林雨放下手機,深吸了一口氣。她知道,這條路還很長,但她愿意一直走下去。

  幾天后,她接到了一封來自巴黎的郵件,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來的:

  “林女士,您好!

  感謝您和您的團隊為‘非洲教育科技支持計劃’所做出的卓越貢獻。我們非常榮幸地通知您,您已被提名為‘全球教育創新獎’候選人之一,該獎項將于今年年底在日內瓦舉行頒獎典禮。”

  “此外,我們希望您能在頒獎典禮上發表一次主題演講,分享您的經驗與愿景。”

  “期待您的回復。”

  林雨看完郵件,嘴角微微上揚。她沒有立刻回復,而是拿起筆記本,寫下了一段話:

  “教育,是一場無聲的革命。它不靠槍炮,不靠權力,而是靠知識、理解和希望。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顆種子,只要給予足夠的陽光和養分,他們就能長成參天大樹。”

  “而我們,就是那群播種的人。”

  她將這段話整理成演講稿的開頭,然后點擊“回復”按鈕,寫下:

  “感謝貴組織的信任,我非常榮幸接受提名,并愿意在頒獎典禮上分享我的想法。

  我的演講主題是:‘教育科技的未來:從工具到橋梁’。”

  發送完郵件后,她靠在椅背上,望著窗外的藍天,心中一片寧靜。

  她知道,自己正在做一件真正有意義的事。

  幾個月后,林雨站在日內瓦的講臺上,臺下坐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教育專家、政府官員和媒體代表。

  她深吸一口氣,開口說道:

  “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個故事。

  在非洲的一所鄉村學校里,一位年邁的教師告訴我:‘孩子們需要我,我是他們的希望。’

  這句話一直在我心中回響。

  我們做教育科技,不是為了取代教師,而是為了讓教師擁有更多時間去關注每一個孩子,去點燃他們的夢想。”

  “‘AI教師助手’和‘虛擬朋友’系統,是我們送給孩子們的禮物。它們不是冰冷的機器,而是溫暖的橋梁,連接著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孩子們。”

  “我希望,未來的教育科技,不是高高在上的技術,而是真正理解教師和學生需求的伙伴。我希望,每一個孩子,無論他出生在哪里,都能擁有同樣的學習機會。”

  “因為教育,不應該被地理、經濟、語言所限制。它應該是自由的,屬于每一個人的。”

  她的話音落下,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她站在臺上,望著臺下那一張張充滿希望的臉龐,心中充滿力量。

  她知道,這只是開始。

  而她,會一直走下去。

  林雨回到北京后,立刻投入到新一輪的項目優化中。這次,她決定親自帶隊前往馬里,對“AI教師助手”的法語版本進行實地測試。馬里是西非的一個內陸國家,教育資源極度匱乏,尤其是在偏遠地區,一個老師往往要同時教授多個年級,課程內容也極其有限。

  在前往馬里的前一天晚上,她在辦公室整理資料,王明推門進來,手里拿著一份文件。

  “林老師,這是馬里教育部發來的反饋,他們對我們的系統很感興趣,但也提出了一些本地化需求。”王明翻開文件,指著其中幾項說道,“比如,他們希望系統能支持當地最常用的幾種方言,而不僅僅是法語。”

  林雨點點頭:“這個沒問題,我已經和語音識別團隊溝通過了,他們會優先優化多語言支持模塊。”

  王明笑了笑:“還有,馬里那邊的網絡狀況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差,有些學校甚至沒有穩定的電力供應。”

  林雨沉思片刻,說道:“那我們就得考慮離線模式的進一步優化,甚至要考慮太陽能供電的設備方案。”

  王明點頭:“我這就去安排。”

  林雨看著窗外的夜色,心中卻早已飛向了那片遙遠的土地。她知道,這一趟不會輕松,但她也清楚,正是這些最困難的地方,才最需要他們的技術和努力。

  幾天后,林雨和團隊抵達了馬里的首都巴馬科。他們此行的目的地是該國北部的一所鄉村學校,那里的教學條件極其艱苦。然而,當他們真正走進那所學校時,眼前的景象還是讓他們感到震撼教室是用泥磚搭建的,屋頂漏風,黑板已經斑駁不堪。但即便如此,孩子們依舊穿著整齊的校服,坐在教室里,眼睛里閃爍著求知的光芒。

  林雨走進教室,向孩子們揮招呼,用她略顯生硬的法語說道:“Bonjour,我是林老師,來自中國。今天,我們來試試一個新朋友,它可以幫助你們學習更多知識。”

  孩子們好奇地看著她身后的設備,其中一個男孩忍不住問:“它會說話嗎?”

  林雨笑了笑,打開“AI教師助手”,系統用流利的法語回答:“是的,我會說很多種語言,包括你們的班巴拉語。”

  孩子們頓時興奮起來,紛紛圍了上來,爭相與系統對話。林雨站在一旁,看著他們一張張純真的笑臉,心中涌起一股暖意。

  她知道,這正是她努力的意義。

  測試進行得很順利,盡管網絡不穩定,但離線模式運行良好,孩子們的學習進度也能在恢復網絡后自動上傳。更重要的是,老師們反饋說,系統確實幫助他們節省了大量時間,讓他們可以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在離開前的最后一天,林雨和當地的教師們進行了座談。一位年長的教師對她說:“林女士,你知道嗎?在我們這里,老師是最受尊敬的職業之一。因為老師,是孩子們通往未來的橋梁。”

  林雨點點頭,輕聲說道:“我也一直相信,教育是一場接力,而我們,是那個傳遞火種的人。”

  教師們紛紛點頭,教室里響起了掌聲。

  回到北京后,林雨將這次測試的經驗整理成報告,并提交給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不久后,她收到了一封來自日內瓦的郵件:

  “尊敬的林女士,

  您的報告已被納入‘全球教育科技白皮書’,并將作為未來三年教育科技發展的核心參考之一。”

  “此外,我們希望您能擔任‘全球教育科技顧問委員會’成員,參與制定國際教育科技標準。”

  林雨看著郵件,嘴角微微上揚。她知道,這不僅僅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責任。

  她回復郵件:“我愿意接受邀請,并期待為全球教育科技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放下手機,她走到窗邊,望著北京的夜景。城市的燈光璀璨奪目,而在遙遠的非洲,也有無數孩子在燈光下學習、成長。

  她輕聲說道:“我會一直走下去。”

  因為她知道,這條路,值得她用一生去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