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興華胡同。
秋日四合院里面的石榴樹已經結滿了果子,林有成也沒有仔細看那碩果累累的石榴樹,直接朝院門口走去,還沒出院子就瞧見林兆美帶著朋友來四合院玩了。
“林叔叔好!”
林兆美帶著高媛媛來自己家玩,高媛媛瞧見林有成正準備出門,依舊十分有禮貌地打了招呼。
林有成笑著點了點頭。
林兆美又問道:“爸,你要出去嗎?”
“我去一趟雜志社,那邊有召開作品的研討會。兆慶他們摘了一些石榴,放你屋里了,你到時候拿給媛媛吃。”
林兆美點了點頭,拉著高媛媛往自己的屋子里面走去,又叮囑道:“爸,那你早些回來啊。”
林有成瞧見女兒林兆美已經拉著高媛媛進自己屋了,不禁搖了搖頭,這話說著都已經進自己屋玩去了,他也沒有多留,出了四合院的胡同巷子,也就在街上打了一輛出租車,直接去了《人民文學》雜志社那邊。
這次召開的作品研討會也是因為林有成的作品《愛》,雖然是短篇,但是這篇的影響力卻一點都不小,而且拍攝的電影《愛》又拿了威尼斯電影節的金獅獎,自然也就更加讓林有成這部更受關注。
其實林有成本就覺得沒有必要召開研討會,不過很顯然這篇在文學界引起的反響,還有爭議的話題,以及林有成本身的影響力都非常值得召開研討會,因此這次作品的研討會倒不是作協那邊牽頭,而是《人民文學》雜志社組織的。
這邊林有成坐著出租車到了《人民文學》雜志社,因為是《人民文學》雜志社這邊舉辦的,研討會的會議自然也就是在雜志社這邊的會議室。
“有成,等你好久了,怎么這個時候才來啊!”
余樺正和石鐵生聊著天,瞧見林有成,忙推著石鐵生的輪椅一臉笑容地走了過來。
林有成也是見過石鐵生,畢竟都是在京城文學圈子里面,而且同在作協,林有成又是京城作協組的副主任,自然也是認識作協里面的作家。
石鐵生望著林有成,一臉笑容地說道:“我們剛還聊你的這篇《愛》。”
因為研討會還沒正式開始,林有成這邊和其他編輯以及作家打了招呼,也就和余樺等人聊最近的創作以及看的一些書以及內容,當然這里面自然也會討論林有成給國外的電影公司寫的電影劇本。
沒辦法,誰讓林有成這位作者的創作激情一直都很旺盛,不單單是在文學創作上面,還有劇本創作上面也都是大獲成功,這些自然也都是會讓余樺十分羨慕。
要知道余樺現在也已經打算來京城,只是他那邊的婚姻結束,這邊即便是和程紅在一起,在京城也只能是暫時租房,不過很顯然這話他并沒有和林有成說,一個是覺得沒有必要,另外也是不想在林有成面前跌份,顯得自己生活很窘迫。
余樺這邊跟林有成和石鐵生聊得也大多都是文學創作上面的事,說道:“我最近打算寫一個故事講地主家的紈绔子弟的人生,但是有遇見瓶頸,現在有些寫不下去。”
林有成聽著余樺聊自己創作的故事,似乎就是在寫那部《活著》,不禁說道:“不妨以第一人稱寫一下,另外換一下看看行不。”
余樺聽見林有成這話,仔細想了一下,眼睛一亮,似乎林有成提的建議很有道理,連連點頭,笑著說道:“我后面試著用第一人稱寫這個故事,說不定這樣讀者更容易代入。”
林有成也只是建議一下,他也知道余樺雖然已經寫出了《在細雨中呼喊》,還有《河邊的錯誤》這樣的,但是真正讓余樺在文壇揚名立外的還是那一部《活著》。
余樺望著林有成,笑著說道:“說起來,我這個故事和你這部《愛》還是有些不一樣啊,我這個故事打算叫做《活著》,你這部《愛》卻是因為中風癱瘓,就選擇了死亡。”
林有成聽見余樺這話,不禁笑了,說道:“不同的選擇而已。”
“我覺得不管怎么樣都還是得活著。”
石鐵生聽見余樺這話,也連連點頭,說道:“我也這么認為,不過有成他寫得這篇《愛》里面妻子的選擇,以及丈夫最后成全妻子的選擇,我也能夠理解,而且發自內心地覺得很偉大。”
余樺聽著石鐵生的話,點了點頭,他自然也是看過林有成所寫的這篇《愛》,要不然也不會特意來參加這一次作品研討會,他同樣也是發自內心地被林有成所寫的《愛》這個故事給徹徹底底地驚到了,整個故事看似簡單,但是文字里面的描寫,還有整個情感以及對生命與尊嚴,還有愛這個字眼的討論都是讓他們都為之震撼的。
正如余樺和石鐵生所想的,林有成這篇名為《愛的》真的就是讓整個文壇都為之震撼,簡單卻直擊人心,這樣的故事其實一點都不簡單,那樣細膩真實的文筆,還有敘事的手法都讓文學圈的非常多評論家們一直在討論,當然討論的還有這個故事里面的愛。
研討會上,自然也就有非常多的文學工作者談自己對《愛》這部的看法,當然也會有涉及到這部整治正確性方面的一些爭議的地方,究竟丈夫用枕頭悶死妻子的行為怎么樣看待,這個在研討會上也會有不同的聲音。
當然,這樣討論的聲音都還是正面而積極的,大多都是肯定林有成所寫的這個情節。
作為《人民文學》雜志組的主任,也是《愛》這部的責任編輯,張偉自然也就會發表一些看法,拿著自己寫的一篇長長的稿子,說道:“林有成的這部《愛》直面衰老,疾病與死亡,關于愛情和尊嚴,殘酷且冷靜地講述了兩個老人之間的情感,所有對話都非常合理,情感真實,再加上令人揪心的收尾,其實遮掩個的結局更顯兩人之間愛的偉大。生命與死亡就像那只鴿子,抓不住也留不下,只有白頭偕老的愛才是永恒。極簡克制,內功深厚,諸多意象,細節制勝,絕望壓抑,也有難以復述的細膩感動,至于如果要討論怎么幫愛的人解除痛苦,那是關于安樂死的另一個話題,林有成在這篇里面并沒有發表任何看法,他只是冷靜地用文字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毫無疑問,張偉提出的“安樂死”這個話題,也是其他一些文學評論家有提出來的,但是很顯然如張偉所說,林有成整個視角都是十分克制且冷靜的,并沒有在文字里面流露出太多的看法與觀點。
而這一點也是讓其他文學評論家們認為林有成這篇《愛》值得稱贊之處。
研討會上其他人都認真聽著張偉的話,甚至還有人直接拿著筆,記錄著一些精彩的觀點和文字。
除了張偉稱贊林有成這部,另外也有其他學校的文學教授說道:“在我看來,林有成這篇《愛》的里面也有表達的是對知識分子人格的敬意,敬其對個人尊嚴與愛的超越肉身存在的完整性的追求。我很感動林有成同志所寫的這個故事,冷靜的敘事講述了一個充滿愛意,令人動容的悲劇故事,悲情的結局下看到的是老夫老妻間難以割舍的愛。”
一旁的余樺聽見這話,也連連點頭,很顯然這也是他的想法,這里面的一對老夫妻都是音樂教師這樣的知識分子,才會更加在意自己的尊嚴,無法接受自己毫無尊嚴地活著。
但是在余樺看來,對有些人而言,活著就是活著本身,活著本身就很痛苦,但是依舊還是要繼續活著。
很顯然,這些言論也是相當有道理的,自然也就會有人開始深思和討論。
其實這些也是文學評論家們在一些文學雜志上發表的評論文章一樣,他們對林有成的這部短篇是真的非常推崇,也是因為這個故事是關于知識分子衰老以及死亡面前,究竟會如何選擇的故事,這里面的生命與尊嚴的話題也都非常值得他們討論。
“在我看來,林有成這篇其實就是在分解、分析、細致、緩慢,像在用精密的儀器去審視、解剖老人的痛苦,關于“冰冷”,有比較酷的說法,“冷峻”,往負面來說則是“冷漠”,也許林有成作者想讓我們討論的就是按部就班地放棄生活、走向死亡,就是愛與人性嗎?繼續掙扎著活著,是不是也是可以?這些林有成里面并沒有給出答案,而這些都是我們需要在現實中尋找答案。”
另外也還會有人提出另外的觀點——
“僅從身體講,從來沒有什么有尊嚴地老去,衰老就意味著一系列不堪,而所有不堪中的最不堪是失能。當一切需要依賴別人時,更多的不是對別人的挑戰,而是對自己的挑戰,對自己對尊嚴的讓渡尺度的挑戰。林有成同志在這部里面與溫情絕緣,交代了那位妻子欲死之念,已經是對讀者最大的憐憫了。至于老先生突然悶死妻子,是為妻子還是為自己,似乎沒有太多討論的價值,因為不解決問題。這當然不是有尊嚴的死法。他最后給妻子裝扮出一個有尊嚴的死的樣子,與其說是撫慰和欺騙他人,不如說是自欺。”
“這也就是需要討論的,以殘酷成全彼此的尊嚴和優雅,這是不是就是真正的愛?”
“冷靜到冷酷的文字,講述讓人緩不過來神的故事。其實結局非常的意料之中,就是在等到底會是什么契機,但殘忍,真的是太殘忍了,可卻又真真實實地愛著以及愛過。在妻子拒絕喝水被扇巴掌那一處,我印象深刻,很受觸動。”
文學作品的研討會就是如此,一些內容交流碰撞,在這個九十年代,觀點碰撞還是非常激烈的。不過現在在林有成的這篇《愛》的作品研討會上還是沒有那么多的質疑和批判,更多的都還是推崇的贊美與肯定。
沒辦法,《愛》這個故事就是實打實地動人!
這些觀點和看法都十分深入,很顯然這樣的作品研討會就是會討論得更加深刻,尤其是本身林有成的這部里面的故事內涵就相當深刻,人性也值得深挖。
雖然讀者和評論家們會有不同的看法,但現在既然作者本人也在研討會上,林有成也會發表自己的一些看法。不過真正說起來,林有成對于研討會上的一些討論都還是很輕松的,畢竟不像以前路垚的那部《平凡的世界》在京城召開作品研討會的時候,被批評的一無是處,路垚這位作者也被打擊得不行。
很顯然,林有成并沒有受什么打擊,畢竟大多都是肯定與稱贊,當然即便是批判,林有成也不會特別在意,畢竟這樣的作品研討會也只是少數的讀者發表意見,而且他的這篇《愛》拍攝的電影都拿了金獅獎,在國外也都引起熱烈反響,打動了國外的觀眾,故事早就被證明了十分動人。
研討會結束之后,依舊還是會有不少文學工作者來和林有成進行交流。
“有成,雖然我非常喜歡你的這部,但我還是覺得不管怎么樣都還是得活著,只有活著才會有希望。”
林有成聽見石鐵生這話,不禁點了點頭,笑著說道:“我也認為只有活著才會有希望。”
另外一旁的余樺聽見林有成和石鐵生的話,不禁說道:“說實話,我現在都有些迫不及待寫完我現在的這部,讓你們看看。”
石鐵生笑著說道:“期待你這部完稿。”
林有成也點了點頭,表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