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百四十五章 取舍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骨哨一響,挺槍直刺。

  牛角一吹,彎弓施射。

  戰鼓一擂,全軍突進。

  似乎永遠都干不透的泥濘地上,銀槍左營數千甲士正在例行操練。

  最遲九月底,他們就要離開了。算起來出征滿一年,真的非常辛苦。

  但這就是募兵。

  募兵每月拿糧,逢年過節有賞賜,軍中定期比武也有豐厚的獎勵,要的就是全天候作戰。

  世兵、府兵都受制于農業生產,無法長期出征,必須有相當長的休整期。但募兵要求的是狂風暴雪之時能追擊敵軍,雷雨如注之時亦能上陣廝殺,不能為天氣、農事所累,且能忍受離開家人長途遠征一兩年才能班師。

  銀槍左營作為功勛部隊,自然是能做到這一點的。或許,唯一能打敗他們的就只有難以適應的氣候一一在訓之人并不滿員,生病的軍士被分散在紀南城里的民戶家中,由百姓負責照料,好處是他們可以得到一些糧食作為補助。

  而為了抑制軍中疫病,銀槍左營督軍蔣恪(臨時兼任南郡太守)制定嚴格的軍規,核心就是不許喝生水,不許隨意觸碰長有釘螺的水體,有病不得隱瞞必須立即上報,盡量不去未開發的蠻荒地帶。

  總而言之一句話,好好待在城里,不要四處亂竄,完成你們彈壓地方的任務就行了。

  銀槍左營今日操練的地點在江陵城西。

  不遠處的湖畔之地,坊市已經開辦了起來。

  趙氏已經把貨賣出去了,這會大批空船經夏水駛來了江陵城西,桓溫與公主家令劉渺進坊市走了一圈,準備采買些貨物帶回北地銷售一一只做一趟買賣的商人是不合格的,如今最重要的事情是把賣貨得來的錢帛趕緊花出去,換成南方貨物,如此才是貨殖之業的真諦。

  不過他倆很快發現,商人們為銀槍左營的操練所震,多少有點心不在焉,

  連吆喝的聲音都小了幾分。

  桓溫、劉渺相視一笑。

  令他們驚訝的是,江陵西市內居然有不少西域胡商,卻不知道他們從哪里來的。

  桓溫甫一靠近某木屋,就聞到一股乳香。

  此物可入藥,亦可做香料。桓溫知道,景福公主在家中擺的香爐中就有此物,熏香燃起之時極為提神。

  不過他沒有在此停留,只是暗暗記下,繼續向前走。

  香料店旁邊起了一竹棚,棚中有湘州來的商人,在案幾上擺放著一個個木盒,見桓溫、劉渺二人過來了,立刻起身招呼,并打開了一個盒子。

  盒中用濕潤的布匹包裹著犀角與合浦珍珠,這兩樣都是北地暢銷商品。

  桓溫看了一會,沒說什么,不過劉渺卻眼睛一亮,與人講起了價來。

  桓溫轉身看著旁邊的其他店鋪。

  有蜀中商徒使人展開精美的錦緞,吸引了許多人駐足;

  有荊州商人販賣來了會稽青瓷,鋪在葦席上,擺成了精美的圖案,旁邊甚至還有人拿木槌輕敲瓷器,清越之聲傳出去很遠。

  還有北地商人販來了馬匹,馬尾系著紅綢,看著極為神駿,是吳地商人最喜愛的商品一一馬這種受管制的戰略物資,基本一出現在坊市就被搶購一空。

  各色商品,琳瑯滿目。

  戰前的江陵本來就是商貿重鎮,如今只不過在慢慢恢復其本色罷了。

  桓溫情不自禁地走出了店鋪,沿街逛了起來。

  荊湘葛布、蜀中黃潤細布鋪子前圍滿了北地商人。

  以蜜香樹皮制成的廣州蜜香紙風靡全國,蓋因以此物做書殼可不蠹。

  拿來做書頁有香味,紙張還很堅韌,遇水不爛,向來是皇帝賞賜臣子的貴重禮品,比如普武帝就曾賜杜預蜜香紙萬番一一簡而言之,這是一種帶有淡淡香味的高品級紙張,北地已經很少見到了。

  除此之外,還有江陵錦、荊緞、漆器、鹿毛筆、銅鏡等江陵本地優勢產品,

  以及夷陵丹砂、當陽雄黃、武當茯苓等外地商品。

  就連農產品都很多,比如云夢芹、洞庭柑橘、井鹽、武昌魚(鹽漬)、云夢澤鱉(鱉甲入藥)等等。

  最離譜的是,市面上出現了大量荊州杭。此米顆粒細長,炊成飯柔而不粘,

  非常有名。

  桓溫有些不解,糧食也可以大量買賣嗎?

  大梁在云夢澤一帶開拓,其實是非常缺糧食的,不然也不會千方百計引入商屯、賜予土地了,結果你來賣糧食?還賣得這么便宜?

  好吧,想起北地商人也在賣馬,似乎一切又都說得通了,誰也別覺得自己占便宜了。

  「元子。」身后響起了呼喊聲。

  桓溫轉身一看,卻是劉渺。

  他身后跟著十余人,身上背著包袱,顯然已買好了貨物。

  「你怎還在這?快去買些橘子。」劉渺說道:「回去后獻給天子、皇后、劉妃。」

  「送到洛陽時,怕是已經腐壞。」桓溫說道。

  「有辦法的。」劉渺說道:「方才我在市上見一賣柑橘的商徒,他說只要給得起錢,有‘蠟封蒂法」。」

  說完,又解釋了一下。所謂「蠟封蒂法」即在柑橘外裹一層布或紙,然后用融化的蠟將其包裹住,送到洛陽時定然新鮮無比一一蠟殼防水、防磕碰、防微生物,同時也防止柑橘水分被蒸發,能有效保持新鮮度,就是成本有些高。

  不過桓溫聽了卻十分高興,道:「買!」

  劉渺贊許地點了點頭。

  他是劉家人,天然跟劉妃、公主綁定在一起。蠟封蒂獻是公主的一片孝心,

  天子大悅之下,稍微漏一漏手指縫,好處就出來了。

  于是兩人興沖沖地前往販賣江陵柑橘、巴東柑橘、洞庭柑橘的地方,貨比三家,開始講價。

  而此時的江陵城頭,邵慎悄然收回目光,轉而看向水師都督楊寶,道:「江陵坊市的商稅盡歸都督府,少府不收。此稅一年不下五百萬錢,算上商徒進獻,

  年入千萬有余。此錢可養南郡郡兵(多駐江陵)兩千人。逢年過節之時,再從商徒那收些賦外科斂,賞賜也有了。」

  楊寶張了張嘴,不知道邵慎想說什么。既然這么舍不得好處,為何要主動開戰呢?

  荊州五千世兵可自食其力,南郡現有的兩千都兵可是靠朝廷出錢養的,主要來源就是少府放棄的這部分商稅。

  更別說水師這頭吞金獸了,目前完全靠荊州諸郡籌錢供養。

  你一打仗,江陵、楊口兩地的坊市定然大受影響,樂弘緒怕是要愁得滿頭白發。

  「不過,若凡事光想著錢,那什么都別做了。」邵慎話鋒一轉,說道:「明日入夜后,你率水師一部運送三千余人至巴東。動靜小一點,別讓人發覺了。入江之后,若遇到晉國水師,勿要交戰,退回即可。」

  「遵命。」楊寶應道。

  按計劃,江陵這邊會抽調一千郡兵、兩千世兵及數百名右驍騎衛府兵子弟,

  乘坐水軍戰船前往巴東。

  這個計劃很早就提出了,只不過一直沒執行。現在看來,邵慎終于下定了決心,在他看來,入蜀門戶比什么都重要,為此可以舍棄一切,包括與諸葛恢之間那不多的默契。

  「你走之后,我會奏請朝廷,調撥一批兵馬南下,初冬抵達南郡、竟陵即可。有這些人在,江陵無憂矣。幕府也會派人前往宜都、建平二郡,著意招撫。」邵慎又道:「我意已決,就這么定了。」

  「是。」楊寶看出了邵慎的決心,遂不再猶豫,大聲應道。

  九月初一夜,就在桓溫等人滿載貨物北返之際,水師都督楊寶與眾人喝了一腕壯行酒,然后趁夜登船。

  一時間,呼喊聲、腳步聲、器械碰撞聲此起彼伏,甚至隱隱有戰馬不耐的嘶鳴聲。

  忙活了半夜,三千四百余人才陸續登上船只一一他們由江陵幕府督護、王雀兒之子王爽統領。

  隨后是糧食、器械、傷藥等物資,尤其是堪稱守城利器的箭矢,更是盡可能多帶,幾乎將船艙的每一個縫隙都填滿了。

  眼見看離天明沒多久了,停泊在水城內的船只開始離港。

  先是兩艘船快速駛出,進入到寬闊的湖面上后,與巡邏的小木船交涉一番,

  得知附近并無敵人后,開始用火光發信號。

  很快,一艘又一艘船駛出了水城,

  他們在湖面上不斷調整方向,逐漸形成了一個松散的船隊,隨著楊寶一聲令下,黑乎乎的船影開始了移動。

  被借調過來的銀槍左營士卒們則在陸地上維持秩序,不準任何人進入方圓五里的范圍內,確保水師出港的突然性。

  他們成功了。

  一直到日上三竿,水師船隊早就不知身處何地了,還沒人發現這里的狀況變化。

  九月初五,船隊行經石門灘,放下了一批人上岸拉纖。

  江北有人看到了這支規模不小的船隊,非常驚。

  九月初五,船隊過夷陵。

  晉宜都太守得到匯報時已是第二天,他的第一反應竟然是大白天關閉城門,

  嚴禁出入,然后征發豪族僮仆、蠻酋丁壯守城。

  九月初十,船隊過建平郡。

  此郡兵力比宜都還寡弱,完全坐視大梁水師西行。不過他們還算盡責,悄悄派了一艘小船順流而下,直趨武昌報訊,

  九月十二傍晚,大梁水師在魚復縣外靠岸。

  王爽率三千四百余步騎連夜登陸。與巴東監軍母丘奧密談后,分兵兩處,一處至白帝城成守,一處至郡城。

  十三日,大批物資被卸下。

  楊寶率領的水師當天晚上就走了,以免被人在江上撞見,死無葬身之地。

  這個時候,成國將要東下的消息甚囂塵上,如同烏云般籠罩在巴東軍民的頭上。

  此消息也以最快速度發往了洛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