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港碼頭。
朱元璋、馬秀英、徐達等人下船時,朱棣帶著徐妙云母子,已經迎上去。
“父皇、母后、泰山……”
朱標站在出訪的人群后面,看著朱棣和朱元璋等人熱情說話。
短暫片刻后。
朱元璋等人全都站到了旁邊。
碼頭一下子安靜下來。
朱棣、朱標兄弟二人,相隔十幾步對立而站。
朱允炆站在朱標身后,感受著,來自周圍眾人,以及對面朱棣身上的壓力,下意識悄悄握緊了拳頭。
這一路,大家都似有似無孤立父親,他感受到了。
但這一刻,更加明顯!
似乎,所有人都認為父親錯了,都認為,父親應該給四叔道歉。
憑什么!
此刻,朱標的內心也十分復雜、掙扎。
他當然也明白,很多人,乃至父皇、母后都認為他做錯了,恐怕也希望,他能給老四道歉。
可……
這一聲道歉說出來后。
恐怕,往后,他在老四面前,再也無法以兄長的身份,壓著老四了。
往后,再也不能壓制、限制燕華的急速膨脹了。
畢竟,道歉就意味著,他真的做錯了。
虧欠了老四!
雖說,政治人物,絕不會因為虧欠而收手。
可承認了這份虧欠,往后再做什么,總是會陷入,理由不夠強大的境地。
朱標不動。
一時間,陷入僵持,氣氛有些僵硬。
朱元璋微微皺眉。
朱棣嘆了口氣,隨即提步,笑道:“總算把大哥盼來了!”
話中,走到朱標面前,爽朗笑著,直接抱住朱標。
朱標身子微微僵硬,余光看著眾人表情,頓時感覺有些無地自容。
相較老四表現出的大方。
似乎,他剛才的猶豫掙扎,斤斤計較,顯得小家子氣了。
朱標臉上不自然浮現笑容,抬手,稍稍猶豫一下,拍了拍朱棣的后背,笑著說道:“我還以為,你見了大哥,會第一時間罵大哥幾句……”
說著,朱標臉上笑容漸漸變得自然了。
似乎,說出來,也并不難堪。
朱棣松開手,微微后退一步,搖頭:“不至于,兄弟間鬧別扭嘛,其實,本質上,和小時候打架沒什么不同,咱們小時候,又不是沒打過架,吵過架?只不過是,咱們長大了,多了些亂七八糟的想法,面子啊、自尊啊……以至于,吵吵鬧鬧,無法像小時候,沒心沒肺,很快就忘了。”
朱標微微愣怔。
看著在他面前,仿佛真的沒有芥蒂,揮手笑著比劃說著的朱棣。
是啊。
小時候,他們兄弟間,也不是沒有爭執。
爭執過后,很快就沒心沒肺的忘了。
長大后,似乎再也回不去小時候了。
朱標回神,笑著打趣:“現在咱們吵吵鬧鬧和小時候可不一樣了,小時候,吵鬧也只是我們之間的事情,可你這回吵鬧,我太子衛率通州臨時營地,卻有三十七人死傷,觸目驚心啊!”
“是啊!”朱棣一把握住朱標的手,“我和大哥,現在都代表著無數人,手握著無數人的生死,所以,現在我們之間,即便有什么心事,最好還是不要鬧別扭,這次的事情,教訓深刻,痛定思痛,我認為,我們以后有什么想法,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加強交流溝通,最好開誠布公,類似這次的事情,希望往后不要再發生了……”
朱標感受著朱棣強有力的手掌,微微抬頭,迎上朱棣的目光。
他的個子也不矮。
可老四的個頭,實在是老朱家的異類。
此刻的老四,就像是一個富有智慧,睿智,且氣勢恢宏的權力者。
這副虎背熊腰的身板,仿佛把所有人的光芒都要遮住。
至于老四這番話表達的意思,他也聽懂了。
老四的言外之意再說:朝廷想要技術,可以開誠布公和燕華談,朝廷看著土橋村礙眼,也可以敞開天窗說亮話,直接與他談……
而這些事情,都是他被老四捏住的把柄。
只能尷尬點頭。
他提醒老四,此番過分了,造成了多人流血傷亡。
沒想到,老四承認的同時,轉頭就用一番,看似極富智慧的話,把他對大明濫用武力的指控消弭無形,還讓他陷于尷尬境地。
朱棣也適可而止,笑著轉移話題,邀請道:“大哥,你們一路舟車勞頓也累了吧,咱們先回王宮,吃過早膳后,伱們先休息,下午,我帶你們參觀工業區。”
朱標含笑點頭,說道:“工業區不忙,可以的話,下午帶我們去看看,你們的農村。”
要說他最迫切想看的,肯定是工業區。
但在工業方面,大明根本沒法兒和燕華相比。
若說,大明哪方面或許不差燕華。
恐怕就只剩下農村了。
說起來,鄉土村社建設,朝廷算是為數不多,走在燕華前面的。
這些年,隨著打掉地方保護后,大明的鄉土村社也得到了極大發展。
所以,在參觀注定不如燕華的工業區前。
他想先去農村看看。
看看燕華和大明的農村,哪一個建設的更好一些。
“好!”朱棣雖然猜不透朱標到底想什么,可還是笑著一口答應。
眾人紛紛坐上,早已準備好的馬車。
朱標、常氏、呂氏、王美人同乘一輛馬車。
車內很安靜。
馬車沿著海軍大營,兩排郁郁蔥蔥樹木間的硬化道路出營。
朱標默默打量著海軍大營。
三三兩兩相互討論,讀書的青年戰士們,在他們經過時,立正敬禮。
樹林遠處,一片綠蔭地上,蹴鞠的戰士。
出操訓練的隊列……
等等一切。
給他的感覺,并不像置身于一座軍營。
更像是,置身于一座學堂。
在這里,即有著軍營的嚴肅,可也有著青年人的陽光活潑。
這與朝廷的軍營,完全不同。
在這里,沒有吆五喝六的聲音,沒有推牌九的罵罵咧咧……
“咱還以為,你會逼著你大哥,給你當眾道歉呢。”
最前面一輛馬車內,朱元璋含笑,好奇看著朱棣。
馬秀英、徐妙云也看向朱棣。
朱棣苦笑搖頭,“父皇,我的確在等大哥主動開口……”
其實,在他看來,大哥根本就不應該猶猶豫豫放不開。
大大方方主動搶先和他說話,乃至道歉,就落了下風?
就是沒面子?
他不這樣認為。
不過,大哥的表現,讓他對未來,也不樂觀。
“你能有這樣的格局,父皇真的很驚訝,也更加欣慰。”朱元璋感慨看著朱棣,拍了拍朱棣肩膀。
他在老四身上,看到了一種,具備成為偉大政治人物,千古君主的氣質。
這種氣質。
以前的他也不曾具備。
這種氣度氣質,那是需要底蘊的。
要么來自浩瀚圣賢書中的智慧。
要么,來自與底蘊深厚家族,代代相傳。
比如始皇帝!
唐太宗!
世人都把唐太宗的渭水之盟,當做了恥辱。
可在他看來,渭水之盟恰恰是李世民成為偉大政治人物、千古君主,極富政治智慧的表現。
又有幾個皇帝。
能在那等情況下,讓突厥數十萬大軍退兵?
又有幾個皇帝,在遭受那等恥辱后,即沒有消沉,也沒有陷入偏激。
宋朝有城下之盟。
可宋朝君王簽訂城下之盟后來的作為呢?
就是越王勾踐,所謂的臥薪嘗膽,雖然最后一雪前恥。
可與太宗李世民相比,所作所為,也處處透露著小家子氣!
成吉思汗開疆拓土的功業雖然遠邁歷朝歷代。
可給人的感覺,更多是一種野蠻。
這種感覺,并不是源自于其草原人的身份,而是其,政治手腕的野蠻!
朱棣微微愣怔,隨即明白朱元璋的意思,苦笑搖頭:“父皇,我其實也是趕鴨子上架,跟著先賢們學習罷了。”
他一個軍人。
有什么政治智慧。
早期,得益于土橋村和妙云一起讀書,從書中學到了很多。
后來出海。
身份變了,成為一個團隊的領頭人。
他就不斷研究、學習那些歷朝歷代的領袖。
其實,這次以什么樣的態度,迎接大哥的到來。
他也琢磨了很久。
既然隨著大哥來燕京,就意味著,針鋒相對已經結束,接下來就是溝通談判。
那就沒有必要針鋒相對了。
大哥不主動開口,他開口也沒什么嘛。
完全沒必要在這些細枝末節上,表現的斤斤計較。
朱元璋看著朱棣不自信訕笑,笑笑,看向窗外,自言自語道:“沒有人生來,就具有大格局,有人從書本的智慧中,汲取,有人通過家族底蘊汲取,總之,格局都是向外求索過程中,慢慢培養形成的,在這一點上,你走的比你大哥更快,權術易學,胸襟格局難得!”
朱元璋點評一句,便不在說話。
朱棣默默琢磨著這些話。
這次再見父皇。
他明顯感覺父皇不一樣了。
朱元璋看著倒退的樹木,暗暗嘆息。
他這一輩子,前半生務實。
為了生存。
為了出人頭地。
大明開國后,又為了大明的穩定以及傳承而操心。
真正留給他學習的時間,少之又少。
等明悟這一點,擁有這種格局時。
已人到暮年。
擔心時間不夠,已經不敢作為了。
他這一生,論功業,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比肩李世民應該不差。
可論政治格局。
他是比不上。
這由雙方的出身決定了。
不過,他家混球老四,在功業和政治格局上,未必不能全面超越李世民!
隆重的早膳后。
朱元璋等人休息一上午。
午后。
最炎熱的時間段過后。
一行人乘坐馬車,來到燕京近郊的一個農村。
眾人帶著遮陽的涼帽,從馬車下來。
站在村口。
朱標目視著眼前,一望無際的成片綠油油,長勢極好的稻田。
田邊、田中,一條條水泥澆筑的水渠,縱橫交錯,在午后明媚陽光映照中,波光粼粼。
陣陣風吹來。
禾苗的清香撲鼻而來。
朱標快步來到水渠邊,蹲下,摸了摸光滑的水泥面,看著清澈水渠中,游動的魚蝦。
怔怔出神。
方孝孺看出朱標的心思,代為詢問:“王爺,這樣的水渠,燕華所有農村都是如此嗎?”
朱棣點頭,“適合改造,建設農田水利的農村,都如此,全面建成農田水利,這是我們第一個農村五年計劃要達成的目標,從洪武十八年到洪武二十三年,隨著蒸汽機投入使用,一些不適合建設農田水利的村莊,也逐步建成了,蒸汽水泵遠距離抽水,以及由低向高提水的農田水利,確保干旱季節,保證農田灌溉。”
朱標從水中,撈了一條小魚,起身,笑問:“這些魚蝦,是人工飼養的對吧?你們燕華的海捕十分繁榮,百姓怎么還會養魚?”
朱棣指著周潮,“這個問題,還是讓周潮來解釋把。”
眾人看向隨行的周潮。
周潮笑道:“太子,海上捕撈繁榮,的確導致魚蝦這類水產品,在燕華的價格十分低廉,但利用水渠,在稻田養魚蝦,也有很多好處,首先,魚蝦以農田中的各種腐敗物、微生物為食,養殖過程中,沒有什么成本,同時,魚蝦的排泄物,可以肥沃農田。
其次,這些魚蝦,百姓既可以自食,售賣價格低也沒關系,百姓可以用魚蝦,添加各種嫩草,用來養雞、養鴨、養豬,魚蝦就是飼料,而這些低成本的飼料,卻能轉化為,雞鴨豬這些,市場更廣闊,價值更高的家禽家畜。”
“不但可以滿足燕華治下百姓,自身對肉食品的需求,豐富百姓餐桌,同時,還可以做成各種腌制罐頭,用來貿易,在燕華之外,周邊所有邦國,對于低廉肉制品的需求,其實是十分龐大的……”
朱標看著周潮,意氣風發侃侃而談。
內心十分感慨。
他認為,最有機會和燕華比較的農村。
朝廷似乎一樣也落后了。
燕華的肉食腌制品他知道。
北方,被蒙漢示范區統治。
南方,就是燕華肉食品腌制品統治。
這還是燕華刻意不向北方發展的原因。
燕華從中原,購置大量燒制的壇子,這種壇子,做工不需要太精良。
當然,燕華自己也能燒制這種壇子。
可這種利潤不高的生意,燕華人口不足勞動力不夠,不愿做。
這些壇子被運回燕華后,就被裝滿了,用動物油脂以及鹽巴澆灌的半熟肉制品。
其中,加入了大量的鹽巴。
朝廷的百姓,對這種燕華腌制的肉制品十分喜歡。
因為不光肉制品的價格低廉。
還因為,買燕華的肉制品,就等于是買了食鹽,做飯的時候,只要挖取少量的油脂和腌制肉,聽說,就不需要再另外加鹽了。
為了這件事。
那些鹽商們,也怨言頗多。
要不是,腌制品的價格,還沒有低到與鹽價差不多,百姓無法用腌制品,取代食鹽。
恐怕,鹽商就不是怨言頗多了!
不過,老四燕華的鹽價,是真的低廉!
錦衣衛匯報,燕華用海水曬鹽。鹽對于中原,是朝廷控制下,國庫財政的主要支柱之一。
而在燕華,鹽是燕華政權監督下,民間商人,充分競爭的一般普通消費品。
據說,燕華的鹽,已經完全搶占了占城、阿瓦王朝、南朝、三佛齊、次大陸的市場。
若是燕華的鹽,投入中原,恐怕,朝廷的鹽政也會崩塌。
朱標看向朱棣。
朱棣笑著做了個請的手勢,“父皇、大哥,咱們去村里看看吧。”
朱元璋點頭。
朱標行走在,小碎石、沙子鋪就得村中路面。
看著兩旁的沼氣路燈,若有所思。
朱棣注意到后,給眾人解釋道:“這種三合土上面鋪沙子、碎石路,以及沼氣照明系統,這是我們針對農村,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內容。”
“主要是,工廠的水泥燒制產量太大,銷售市場暫時飽和,眼下財政也比較寬裕,所以就搞了第二個五年計劃。”
“在農村,建設沼氣池,以及照明系統……”
“等第二個五年計劃完成,有能力,啟動第三個五年計劃,我們就會最后一步,把路,徹底修成水泥硬化道路。”
朱標眉頭緊擰,“你們的財政這么寬裕?這么大的投入,能收回成本?”
說話功夫。
已經來到了村沼氣池布置區域。
朱棣走到密封的沼氣池水泥蓋上,指著介紹:“按照我們的估算,在五年內,就會逐步回本,就像這沼氣池,農村照明,產生不了太大的夜間經濟,充其量只能保證,讓村辦工廠,在夜間也能生產一小段時間罷了,但沼氣池產生的肥料卻有很高的價值,肥料對糧食的增產作用十分顯著。”
以前,農村只能向燕京的沼氣工廠購買肥料。
但隨著,第二個五年計劃推進。
燕華政權按照村土地占有量,為百姓設計的沼氣池,完全有能力,滿足一個村,對肥料的需求。
甚至還有富裕,能夠出售。
也得益于,鄉土村社這個農村經濟模式。
要是分散的小農經濟。
即便有來自燕華官方的扶持。
也很大概率,沒法兒搞這種沼氣工程。
“傳統,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農經濟,就算朝廷出錢,給這些百姓,一家一戶都建一個沼氣池,百姓又有多少精力去閘草、掏沼漿?可咱們建成鄉土村社就不同了,一個村,數百人,乃至上千人口,集中起來,有效高效的運用,讓沼氣這類工程,就有了在農村扎根的基礎。”
“我們治下百姓對肥料的需求,能夠自行滿足后,燕京沼氣工廠生產的肥料,就能對周邊國家售賣,單單這一項,每年能創造的額外利潤,就高達三十萬兩。”
“再加上,我們糧食的增產,回本不難,盈利也不難。”
“至于修路,現在燕華治下的農村,都有大量的村辦工廠,路好走了,對于農村工業產品對外銷售的促進作用十分明顯,運輸成本降低,農村工業品的競爭力,競爭優勢就更大了。”
朱標看著朱棣意氣風發暢談。
他現在明白,為什么,同樣一種貨品,朝廷那邊農村生產的產品,就是在價格上,無法和燕華競爭。
也得虧,類似土布這種農村手工業品。
燕華的農村不做。
沒有形成,太多大范圍的直接競爭。
否則,恐怕還真競爭不過燕華的農民。
朱棣話到最后,看著朱標,“大哥,堅持鄉土村社的好處十分多,類似沼氣池這種工程,如果是分散的,家庭為單位的小農經濟,人力資源的限制,根本發展不起來,我相信,未來,還會有更過類似沼氣這種事物,會被人們慢慢摸索發展出來。”
“可如果,到時候,朝廷那邊再次變成家庭式小農經濟,即便朝廷想推廣,有財力投入,也做不起來。”
所有人都明白。
這一刻,朱棣是在勸說大明這邊所有人。
不管搞不搞雇工身股制。
但一定要堅持鄉土村社。
朱標怔怔看著朱棣,老四這是擔心他將來,倒退回傳統的小農經濟。
雖然有些不舒服。
但也不得不承認。
燕華的鄉土村社,給他結結實實上了一課。
的確,他也很明白,沼氣這種工程,傳統的小農經濟,一個單獨的家庭,勞動力限制根本搞不起來。
燕京工業區還沒看。
原以為,可以比一比的農村。
都被燕華完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