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城褪去了溽暑的燥熱,只留一脈清涼在胡同的磚縫里游走。
四合院里,中院的大槐樹努力控制著身上的樹葉,可在時光的催促下,還是有三兩片枯葉往下掉落,只是在這靜謐清晨顯得很是和諧,就像怕吵醒周圍住戶一般,靜靜鋪在地上,點綴著地面。
嘎吱,楊小濤打開房門抻個懶腰,隨后看著垂花門處走出來的身影。
就見早起遛彎的老道一手拎著油條一手搖著蒲扇說,一邊走來一邊說道:“這天兒,可真是‘一場秋雨一場涼’咯——”
尾音拖得老長,像是在這四九城住了多年的似的,深得胡同文化的底蘊。
“剛炸出來的油條,聞著就香啊。”
老道來到跟前將油條遞給楊小濤,還不忘瞅了眼狗窩。
在那里,冒出來四五個小腦袋,澄澈的小眼睛里都是對世界的好奇。
楊小濤接過油條問道,“我說,你就別看了,早就有主了。”
“我知道,知道。”
“再說了,我有了天尊,還能打它弟弟妹妹的主意啊,就是看著招人喜歡。”
老道說完走路到狗窩前,看著七八個狗崽子正靠在黑妞身上。
一旁的旺財搖晃著尾巴,它早就知道自己孩子的去處。
這次產下的八只狗崽子跟上次一樣,只會留下一只,剩下的都要送出去。
雖然有些不舍,但家里面的情況也清楚,根本養不起這么多。
不過這送去的地方也不差。
兩只被余則成預定,跟大龍小龍作伴。
兩只被找上門的老蘿卜要了,據說是給滬上的鄭朝陽要的。
兩人都開口了,楊小濤也沒拒絕。
剩下的三只,一只被童小龍定下來,一只要送到了楊家莊太爺那,剩下一只被得到消息的趙剛搶了去。
說起來,趙剛的媳婦馮楠在冉秋葉的帶動下主動加入鄉下教師隊伍,跟翠平一起成為冉秋葉手下的哼哈二將,這次消息傳出,估計是冉秋葉特意說的。
最后一只是楊小濤特意留下的,準備放在葉老屋子里,也好有個照應。
老道伸手摸著一個個小腦袋瓜子,感受著小狗舌頭舔舐手掌的濕潤,不由得蹲下逗弄起來。
楊小濤沒有再說,拎著油條走進屋里,準備早飯。
如今,正是學校開學的時候,又是鄉下中學的重要日子,冉秋葉、翠平她們忙的沒時間,家里的孩子就只能放在楊家莊了。
好在莊子里孩子不少,加上苗苗端午也都大了,能夠照料弟弟妹妹,倒也沒啥擔心的。
而楊小濤這段時間,沒了交公糧的任務,整個人都變得精神許多。
工作上更是得心應手。
尤其是計算機的研究上,不知道是因為系統原因還是‘強行節制’的緣故,在后續的研發中,楊小濤感覺靈感不斷爆發出來。
甚至有種錯覺,哪怕不用將計算機子技能提到二級,也能做出來想要的計算機。
當然,既然能做出來最好的,誰愿意多走彎路啊,一步到位多好。
在廚房里簡單做了個雞蛋湯,又準備了點小咸菜,一頓早飯就準備好了。
飯菜放在桌上,楊小濤等著葉老遛彎回來。
房門推開,葉老跟老道一起走進來,老道懷里還抱著一個狗崽子。
“看看,我替老葉挑選的,不賴吧。”
老道說著就將半尺很長的小狗放在桌子上,小家伙眼睛四處掃著,最后看到楊小濤,不自覺的張開小嘴發出嗚咽聲音。
楊小濤伸手接過,小家伙吐著舌頭,烏黑的眼睛里倒映著楊小濤的身影,隨即放在腿上,“不錯,這只挺好。”
老道聽了哈哈笑著,然后對葉老說道,“怎么樣,聽我的沒錯吧。”
葉老拿著筷子將油條泡在蛋花湯里,人老了牙口不行,只能吃點軟的,聞聽老道這樣說便笑著點頭,“聽你的,都聽你的。”
老道哈哈笑著,“等無量長大了,讓天尊帶著它,咱倆就跟在后面遛彎就行。”
楊小濤聽了抬頭,“無量?你給起的名字?”
說著又看向葉老,葉老無奈的點點頭,算是承認了。
老道立馬說道,“對啊,都好聽,無量,天尊,這一看就是兄弟倆啊。”
楊小濤翻個白眼,“你這家伙,瞅了半天沒看出這是母的。”
老道啪嗒一下放下筷子,連忙從楊小濤腿上抱過來小狗,仔細看了看這才苦笑說道,“老葉,要不咱們換一個吧。”
哪知葉老將小狗抱著,“不用,這只就挺好的。”
“不過不能叫無量了,就叫果果吧。”
聞言老道很是失望,他的無量天尊是集不齊了。
“葉落花開,花開見果。”
“挺好,挺好。”
三人說了一會兒,這才繼續吃飯。
吃完飯菜,楊小濤將飯桌收拾好,就準備出門上班。
院子里其他人也都準備出門。
周奎王軍等人在楊小濤出來后,這才跟在周圍陸續往外走。
隨后更多人跟在后面,眾人有說有笑離開四合院。
身后的婦女兒童看到這群人離開,臉上的笑容逐漸散開,隨即開啟一天的生活。
走在路上,楊小濤隨口問道,“老道,你們那鎂合金研究的咋樣了?”
“這都一年多了,別說啥進展沒有啊。”
后排的老道聽了也不含糊,“已經摸著門路了,做出來三個樣品,越來越接近指標。”
“我估摸著,年前就能做出來。”
不過楊小濤沒有應下,想著跟吳喆聊起渦扇發動機的事情,雖然有楊小濤提供的設計圖,可研究所這段時間還是遇到不少問題。
尤其是渦扇發動機跟渦輪發動機的最大不同處,就是涵道的設計。
渦噴發動機,在設計上僅有單一流道,所有吸入空氣均進入壓氣機和燃燒室然后排出。
而渦扇發動機,卻是具有雙流道結構,也就是內涵道加外涵道,風扇吸入的空氣會分為兩部分。
內涵道,原理跟渦噴發動機相同,空氣進入壓氣機、燃燒室等核心機部件。
不同的是多了一個外涵道,一部分直接從外殼外圍排出,不參與燃燒,這樣的好處是可以通過增加外涵道的低速氣流,降低平均排氣速度,從而增加推進效率。
這樣,不僅在燃油方面也會降低油耗,從而讓飛機獲得更高的航程,同時因為外涵道冷氣包裹住高溫射流,可以有效的降低噪音。
整體來說,渦扇發動機更加復雜,技術上更難。
“還是要加快速度。”
楊小濤認真說道,“現在發動機研發工作卡在內涵道跟外涵道的連接部分,如今用的鈦合金并不適合,還需要鎂合金來中和,此外提高燃油效率和推重比,也需要這玩意。”
“還有數控機床那里,有些部件也需要鎂合金來制造,如今也是關鍵時候。”
“年底有點晚了,你們看著調整下工作重心,加快速度。”
“需要什么幫助盡管提!”
老道聽了默不作聲,只是在心里盤算著如何加快速度,盡快完成鎂合金的研發工作。
車子一路來到九部,進了大門停在樓下,三人便分開。
老道跟葉老徑直走向研究院,楊小濤則是回到辦公樓審批文件。
快中午的時候,這才將文件處理完,隨后離開辦公室來到研究院。
在研究院里走了一圈,楊小濤也對各個研究項目進展有了基本了解。
先是碰到了常明杰,問了下數控機床銀河一號的研究狀況。
現如今,數控方面在盧濤的主持下已經進入實驗階段,相關機床的部件也在常明杰的帶領下緊張制作著。
眾人嚴格按照楊小濤提供的設計圖來制造生產,不可避免的會遇到各種問題。
而熟悉楊小濤性格的人都清楚,設計圖上的數據,一個都不能改,哪怕是末尾的數字。
所以再生產中,遇到最多的難題就是材料的問題。
其他材料還好說,鈦合金系列已經研究透徹,銅合金、鎢合金也吃透了,想要生產出符合要求標準的合金材料不難。
可有些部分需要鎂合金材料,這就需要合金研究所幫忙了。
這段時間常明杰他們沒少往合金研究所跑,這讓安仲生他們也感受到了壓力。
尤其是航空研究所也需要鎂合金來制造渦扇發動機,壓力便給到了他們。
此外就是機床的精度問題,雖然楊小濤刻意降低了機床的精度要求,但某些地方仍比先前的晨星機床要求的高。
這些地方就只能憑手藝搓出來。
為這個任務,九部上下所有的高級鉗工都在反復練習,為的就是做出合格精度的部件。
常明杰不是沒想過讓楊小濤出手幫忙,而且眾人心里都清楚,楊小濤出手肯定能解決問題。
可后面呢?
總不能每一臺都讓楊小濤出手吧。
所以眾人是心照不宣,埋頭苦練起來。
就是很少出手的劉大明,這時候在九部大環境下也變得勤奮起來。
制作出來的部件精度,一點點接近標準值。
對此,楊小濤除了欣慰還是欣慰。
了解完情況,楊小濤記得當初制定白皮書的時候,數控機床的時間是三年。
如今看來,有望兩年內完成。
數控機床的研究心中有數,楊小濤從計算機研究所門口走過,并沒有走進去。
實際上,在心里對計算機的研究早就有數,如今能夠做出來‘九機一號’已經完成了任務,不過現在有了更新的目標,自然也要將計劃修改一番。
況且這新的目標還關乎傳呼機的研究進展,只有將新型計算機研究出來,傳呼機才能發揮效果。
這時間原本是三年,倒也來得及。
就是傳呼機的研究時間到今年年底,估計是完不成了。
楊小濤也沒多想,計劃嘛,本來就不如變化快。
他要做的就是根據變化重新制定計劃。
當然這樣做會有很大改變,就比如說先前說好合作的四機部。
不過,這些都是小事。
路過計算機研究所,楊小濤看到朱子清正穿著白大褂在實驗室里親力親為。
上次楊小濤借用‘元素符號筆’幫忙推導出兩個化學反應方程式,讓阿奇霉素的研究前進了一大步。
現如今,對方正在將這個兩個反應理論應用到實踐中,好開啟下一步的研究。
據上次朱子清說現在做的是理論基礎,比起上次的頭孢研究要難不少,所以花費的時間不會短。
好在有了頭孢研究的經驗,研究所的人也都沉下心來。
至于什么時候能做出來,楊小濤當時的計劃是十年。
當然,這包含臨床試驗。
現在看來,這時間定的差不多。
看了眼里面忙碌的狀態,楊小濤還是決定不進去給人家添麻煩了,徑直往前走。
制藥研究所的旁邊,就是鋰電池的研發研究所。
楊小濤在門口停留片刻,最后還是決定進去看看。
對于鋰電池的情況楊小濤了解的不多,當初制定計劃的時候,純粹是為了惡心小日子,想要爭取這方面的突破,奠定國內電池發展的基礎。
當初制定這個研究項目的時候,最先選擇的是朱子清,可后者需要阿奇霉素的研究,加上胰島素的研究暫告一段落,就讓生物研究所的人接手這個項目。
走進研究所,沒有看到王所長,而是見了幾個正在實驗的研究員。楊小濤走進去詢問研究進展。
負責實驗的是王所長的副手,一名剛剛大學畢業的女學生。
這時候楊小濤才知道,王所長感冒了請假去醫院看病。
楊小濤詢問研究情況,眾人也不太清楚,但從字里行間可以看出來,研究進展不大。
現在看來,三年的時間,遠遠不夠。
心里對這個決定有些后悔,當初太想當然了,草率了。
在屋里轉了一圈,勉勵一番后這才離開。
沒幾步,就是發動機研究所。
這個來的路上就跟老道說起過,渦扇發動機的制造困難點就是材料的限制。
至于時間嘛,楊小濤倒是不急,可奈何上面還有個鵬總,他現在可是著急的很。
雖然有了白駒、殲八C型戰機,但在面對國際形勢中,只靠兩種飛機很難保持優勢。
所以他需要更多的飛機來彌補身后的缺陷。
這就是為何鵬總急需新型飛機的原因。
不過對方再急,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完成的。
九部這里有問題,三機部、后勤處那里也不通順。
他們現在連項目都還在組建中,各種問題不斷,當初從陳老那里拿到的經費估計一大半都采買了設備。
按理來說,這一大半中的大部分都進了九部的口袋。
可實際上,九部到現在為止收到最多的,就是欠條。
說到這欠條,又是一堆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