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2695 解決措施,開源和調劑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離開研究所,盧濤準備回辦公室,卻看到楊部領著兩個人往研究院走來。

  盧濤站在一旁,“楊部。”

  楊小濤見是盧濤,看了眼手里抱著的資料笑著點頭,然后領著兩人走進研究所里。

  “陳老,李女士,這就是復印機。”

  楊小濤走進來后,徐鵬程立馬上前迎接。

  介紹一番,楊小濤來到復印機前,“我給你們演示一下。”

  于是,在兩人的目光中,楊小濤隨意從桌上拿了一張紙放進復印機里,片刻后,陳老手里拿著一張復印件,上面的圖形文字完全相同。

  “這復印機,可以生產。”

  陳老思索片刻,認真說道。

  李容也在一旁點頭,“我用過合眾國的復印機,那個操作起來很難,還得用特殊的紙寫上字,再用特殊的紙來復印。”

  “相比起來,咱們的復印機更方便,更清楚,還解決了紙張的問題,我覺得優勢非常大。”

  “如果能夠生產出來,我覺得市場前景不會差。”

  李容如此說,楊小濤立馬笑起來。

  “首長,您看?”

  陳老見楊小濤這樣子立馬就明白其中打算,思考片刻隨后點頭,“你們可以嘗試做一下,就跟計算器那樣,一步步來。”

  “若是可以,再繼續擴展規模。”

  有了陳老這句話,楊小濤就放下心來。

  隨后陳老也上前試驗一番,還特意寫了幾個字放在復印機里,然后拿著復印件看了又看。

  “這復印機做幾個給我送過去!”

  楊小濤連忙答應,。

  李容也差不多,特意對楊小濤叮囑道,若是能夠生產,給她們外貿預留下十臺。

  對這么照顧生意的買家,楊小濤自然是一口答應了。

  三人在研究所里轉了轉,李容不是第一次來了,但每次來總能有些新鮮玩意。

  以至于開口打趣道,九部到底藏了多少好東西,能不能一次性拿出來讓大家開開眼。

  對此楊小濤只是雙手一攤,擺出一副我也不知道表情。

  而事實上,他是真的不知道。

  畢竟研究項目不少,但誰敢保證一定能做出成果來?

  但可以保證的是,只要這里面的研究成功一個,那都是劃時代的創新。

  對此,楊小濤同樣篤定不已!

  三人離開研究所,李容還有事情處理,便先一步離開。

  陳老則是來到楊小濤辦公室。

  劉麗雪泡好茶便跟婁曉娥出門,楊小濤在一旁陪著。

  陳老端起茶杯抿了口,然后說道,“你們這膽子可不小啊!”

  “我現在出門就聽人議論,什么九部的四大金剛,什么九部的軟刀子,還有說什么九部要過河拆橋。”

  “你們可以啊!”

  “外面鬧得沸沸揚揚,你們倒是穩坐釣魚臺了。”

  陳老一邊說著一邊笑著,楊小濤卻是小心的倒著茶水,“首長,我知道這事不好辦,搞不好會授人以柄!”

  “所以沒敢跟您提前招呼,就是怕讓您難做!”

  說完,放下茶壺,起身從辦公桌的抽屜里拿出一份文件。

  陳老卻是冷哼一聲,不悅說道,“你倒是想的全面。”

  楊小濤清楚陳老的意思,說白了都是愛護。

  “不過,我們也是沒辦法啊。”

  楊小濤卻是長嘆,“首長,我們九部剛成立沒多久,沒那么多底蘊,更別說啥資歷了。”

  “我們唯一能夠仰仗的就是制度,就是規章條例。”

  楊小濤說的這些陳老心里都清楚,也知道九部如今的情況。

  “首長您可以看一下!”

  楊小濤見陳老神色稍緩,這才將手上的文件遞給陳老。

  “這是我們針對津門電子廠的一些調查資料。”

  “僅僅一個電子廠,每年下來在冗員冗事的耗費,人員、項目上的支出,各項費用加起來都超過一百萬了!”

  “這還只是今年的!”

  “我們的專項組正在跟內審部門的同志聯系,準備加強內審制度…”

  說著楊小濤就將文件遞給陳老。

  起先陳老臉上還帶著一絲笑容,可聽到一百萬這個數字,臉上的笑容迅速消失!

  他清楚,在快速發展的時候,在某些方面快速進步的時候,身后總會不經意間忽略很多問題,而這些問題也會被“大勢所趨”所掩蓋。

  甚至有些人覺得,這是必要的,是可以接受的。

  卻不知,正是這些看起來不大的問題,這些高樓大廈背后的問題,會漸漸的淪為沉珂,頑疾,腐爛著高樓大廈的根基。

  甚至會在某一時刻爆發出來,毀掉根基。

  原本在九部搞出這動靜的時候,他也是“有些人”中的一個。

  也覺得,為了發展可以適當的放寬一些,舍棄一些細枝末節,一切都要為大局著想。

  可現在看著楊小濤遞交上來的文件,看著上面人浮于事的描述,看著最后那一百多萬的開支,陳老的心里遠沒有臉上那般平靜。

  一個工廠,一年下來要多一百萬。

  一百個呢?

  全國這么多工廠,一個一百萬…

  瞬間,陳老感覺到這辦公室里有點熱,手心都是汗。

  “這確實是我們工作中的疏忽,沒想到,這冗員冗事竟然發展到這種程度。”

  “不過,對這些人,你們打算怎么處理?”

  陳老捏著報告,再次開口詢問。

  發現問題并不是目的,解決問題才是重點。

  楊小濤他們能走出這一步,他承認是自己忽視了這方面。

  但不代表一刀切就可以了。

  楊小濤聽到陳老詢問立馬說道,“首長,首先這些人是工廠的工人,全部辭退不現實,而且我們也不能那么做。”

  陳老點點頭。

  楊小濤繼續道,“經過我們幾個商量,給出了幾個解決辦法。”

  “說來聽聽!”

  陳老端起茶杯又喝了口。

  楊小濤兩頭說道,“其實總結起來,就兩個。”

  “一個是開源,一個是調劑。”

  “開源很好理解,就是將這些領導班子摘出來,重新組建一個生產工作部門。”

  “就比如這津門的電子廠,我們就打算在清河那里重新建個二廠。”

  “這樣就相當于創造更多的崗位,可以安排更多的人。”

  “到時候,將這些人挑選出來,有能力的,就繼續干原先的活。”

  “沒能力,沒本事,還想著不出力凈想好事的,干脆就去車間里干活。”

  “到時候職級考核什么的都用上,要是不正經干,我們也不會慣著。”

  楊小濤說到這里,臉上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

  對待這種人,穿越前的工廠里可是有太多辦法了。

  什么某某協議,要人集體簽名表示自愿。

  甚至還搞什么民意調查,那種調查問卷,真以為眾人心里沒數啊。

  誰敢不同意?

  誰敢不簽字!

  如今這年代是工人當家做主的年代,

  “第二個就是進行調劑。”

  “就是我們根據各地的情況,將多出來的人員,尤其是有能力的人進行統一調度安排。”

  “我相信,這些人都是有能力的。”

  “也都是人才。”

  “所以,我們會優先安排調整,物盡其用,人盡其才。”

  “實在不想進步的,那就只能送到一些不重要的地方,讓他們好好清醒清醒了。”

  說到最后,楊小濤也不隱瞞自己的意思。

  他又不是這些人的爹媽,沒那功夫,也沒拿義務去‘教育’他們。

  等楊小濤說完,陳老這才將手上的茶杯放下,神色很是嚴肅。

  “開源,調劑!”

  嘴里呢喃著,陳老卻是搖頭。

  這兩個辦法,看起來好像第一個更加簡單。

  畢竟建個分廠就行了。

  可實際上,這才是最難的。

  因為建個分廠不是說說就行的,你得有錢建啊。

  建起來,還得能用啊。

  總不能建個工廠在那過家家吧。

  至于調劑,同樣也需要更多的崗位進行支持。

  而這兩個辦法,對其他人來說,或許很難。

  可在九部這里,就很容易了。

  就像現在的復印機,這要是拿出去,肯定又是一個大項目啊。

  到時候就能安排很多人。

  這就是開源。

  此外,這研究院還有不少好東西啊。

  所以就不就不缺開源的東西。

可其他幾個機部嘛  良久,陳老才將目光看向楊小濤。

  總覺得面前這小子能惹事,能找事。

  可現在看來,也是個能做事的人。

  一些事情,別人或許沒當回事,得過且過。

  可到了這小子手里就是較真。

  偏偏又總能讓人,無話可說。

  “這件事你們要低調的做!”

  楊小濤點頭,“明白,其他部門我們不管,只管做好自己的事!”

  見楊小濤理會意思,陳老沒有再說,也沒了繼續說的心思,起身準備離開。

  只是離開的時候,順手將那份報告拿走!

  楊小濤也不在意,反正這報告昨天的時候就讓復印機復印了一份。

  送走了陳老,楊小濤便琢磨著建造復印機生產車間的事。

  沒錯,先在總部建個車間。

  若是技術成熟,做出成績,再成立工廠。

  這也是吸取了津門電子廠的教訓,不能急于求成。

  陳老離開九部后,并沒有直接回辦公室,而是讓司機小陳開車前往西花園。

  來到西花園,就看到門口停著兩輛小轎車。

  陳老下車走進去,就看到童小龍迎面走上來。

  “首長,您來了。”

  “小龍,這是誰來了?”

  陳老下車的時候看了下車牌,竟然是對外迎接貴賓的車。

  更讓他奇怪的是,這些接待外賓的車子不應該在這啊?

  童小龍看看左右,隨后小聲說道,“首長,這是法蘭西來的。”

  “法蘭西?”

  “對,聽說是首長去留學時候的朋友。”

  “這次說是來進行交流,順便來看看老朋友!”

  陳老聽童小龍如此說,面色一凝。

  這時候,這些‘老朋友’過來,可未必是好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