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星期二。
唐植桐送下小王同學,投了信,直接去了郵電學院科研班。
“唐老師。”唐植桐不僅給科研班爭取了兩個留京名額,還帶著大部分同學飽餐一頓,科研班的同學們對他都愈發的尊敬起來。
唐植桐笑著跟同學們點點頭,算是打了招呼。
施正則已經去二商局報到了,二組現在新選了一個組長出來,也是之前參與過保溫箱研制的,叫彭黎杉。
好歹也算科研班三組的一員,唐植桐先跟去跟自己組長畢彬打了個招呼。
前些日子,唐植桐曾跟畢彬聊過,畢彬的志向是去軍工口,所以并不稀罕留京。
“后勤的魏老師昨天找你來著,說等你來了讓你過去找他一趟。”畢彬看到唐植桐,想起了魏之楨的囑托。
“成,謝謝組長,我一會過去。”唐植桐有些摸不著頭腦,魏之楨找自己干啥?不會還是因為煤炭的事情吧?
說起煤炭,唐植桐手里還攥著顏雄飛給批的條子,由于化工原料公司那邊要換房的緣故,他一直沒有去煤站兌換,打算換房子后再去煤站提煤,這樣可以省下自己來回折騰。
跟畢彬聊了幾句,唐植桐又轉頭找了彭黎杉,不是每個人都有畢彬這樣的志向,想留京的大有人在,彭黎杉就是其中一員。
“唐老師,您放心,保證完成任務!”在聽了唐植桐的訴求后,彭黎杉很興奮的收下圖紙,拍著胸脯保證道,他想進步,也想留在四九城。
“需要什么材料,你辛苦一下,跑跑腿,回頭把票據一塊給我就行。”既然是做病床,就得有做項目的樣子,唐植桐掏出了二十塊錢,先把啟動資金墊付上,打算回頭再跑一趟婦聯,爭取點經費。
“行!”彭黎杉接過錢,答應的干脆。
“有急事給我打電話,單位事情有點多,我不在的時候就留言。”唐植桐拿起旁邊的一支鉛筆,在圖紙上寫下了押運處財務科的電話。
科研班知道自己單位電話的同學不多,施正則去二商局還真不一定把唐植桐的電話給彭黎杉。
這邊交代清楚,唐植桐沒有多待,直接去了后勤處。
魏之楨知道唐植桐單位的電話,卻沒有打,而是選擇留言,所以唐植桐覺得應該不是什么緊急的事情。
“你這不是放假了嘛,小食堂的鄭師傅找不到你人,就過來找我,應該是想表達一下對你的感謝。”魏之楨見到唐植桐后直接說了是怎么回事。
“嗐,這事鬧的。我這師兄心里沒有那么多彎彎繞繞,沒給魏老師添麻煩吧?”對于鄭良才的操作,唐植桐對魏之楨報之以歉笑。
“沒事。鄭師傅的手藝沒得說,阮處夸過好幾次,總算能在菜品上超過其他兄弟院校了。”魏之楨打個哈哈,人留不留的,他自己說了也不算,目前看來,鄭良才是依靠自己的手藝在食堂站住了腳。
唐植桐這邊跟魏之楨客套幾句,就去了小食堂。
對于這個便宜師兄,唐植桐有點擔心他捅婁子,性子也太老實了些。
鄭良才找不到自己,可以去問王老師,或者打聽找自己的同班同學,畢竟羅志平還在學校陪陸滟呢。
找魏之楨是下下策,這樣一來豈不是在他的直屬領導面前暴露了兩人的關系還不足以留下聯系方式?顯得也忒生疏了些。
“唐同志,謝謝!”鄭良才正在小廚房備菜,見唐植桐過來,雙手在圍裙上仔細擦了擦,立馬拉著他的手使勁搖了起來。
“鄭大哥,你喊我小唐就行。你這一謝,把我弄糊涂了,啥事?”唐植桐感受到了鄭良才的熱情,但不知道這謝從何來。
“我發工資了。”鄭良才表情激動,前兩天一發工資,他就覺得不對,自己整個六月份才干了不到十天,金額比約定的工資要高很多。
生怕財務那邊搞錯,鄭良才還多問了一句。
財務的回答是沒錯,就是這個數,到崗不足半月按半個月發放。
財務這么一說,鄭良才終于明白了,這是一份正式工作,并非臨時工。
為了放心,鄭良才還跟財務求證了,自己確實是正式工,發到手的這份錢里還扣了一部分工會費。
鄭良才聽后非常欣喜,做臨時工這么久了,他可太想交工會費了,可一直沒有機會交,沒想到唐植桐給了自己這樣的機會。
鄭良才由于工作的緣故,是下午備完菜去領的工資,下午還要炒菜,所以沒有立馬去找唐植桐。
隔天是星期天,鄭良才去后勤處撲了個空,星期一才終于找到魏之楨。
“上班發工資不是很正常嗎?”唐植桐沒有抓到鄭良才興奮的點,依舊有些懵,工資是當面談好的,這有什么可高興的?
“是正式工!”鄭良才嘴笨,這次終于揭曉了答案。
“哦,怪我當初沒跟你說清楚,這個崗位本來就是正式工。”唐植桐雖然當時沒問,但眼下機關單位食堂沒有外包一說,食堂都是自營的,食堂工作人員自然也都是正式崗位。
“是我沒想到,師叔那邊說今年很多單位都在壓縮人員,不少飯店也在勸職工返鄉,即便是招人也都是臨時工,我還以為這邊也是。”鄭良才不好意思的解釋道。
“這我還真不清楚,正式工更好,鄭大哥在這好好干吧。”唐植桐拍拍鄭良才的手,安慰道。
隔行如隔山,對于鄭良才說的消息,唐植桐確實不清楚,從樸素的階級感情來講,機關單位與飯店不同,如果一個單位的食堂都是用的臨時工,生活沒了保障,那保不齊就會有人手腳不干凈,甚至往菜里面吐個口水啥的。
這場天災是全國性的,很多單位都在勸返,就四九城來說,大學可能是今年唯一一個還在大規模辦理城市戶口的單位,給廚師一個正式工崗位也沒啥稀奇的。
“我一定好好干!我這也沒什么稀罕東西,我準備了幾盒罐頭,你帶著。”鄭良才一邊拉著唐植桐的手,一邊就要往后廚走。
“鄭大哥,上次已經收到你的心意了,一事不謝第二遍。你快忙吧,我單位還有事,得回去處理一下。”唐植桐本身就不是喜歡收禮的人,從鄭良才收禮掙脫出來就要往外走。
鄭良才實在,拉著不讓走,而唐植桐偏要走,一時間有些僵住了。
“鄭大哥,你這樣是讓我犯錯誤,我可生氣了。”對于鄭良才的執拗和熱情,唐植桐有些頭疼,只能用裝作生氣來擺脫。
一聽唐植桐這么說,鄭良才的態度才有所松動,臉上訕訕,不知如何是好。
最終,唐植桐還是沒要鄭良才的東西,好好跟他說了一番就離開去了婦聯。
在新街口外大街,唐植桐用一盒大前門開道,從自行車修理鋪買了一截自行車鏈和一塊自行車內胎皮。
敬民的鏈子槍得提上日程了,晚上做點小手工。
嚴格來說,改造病床的項目屬于先上車后買票。
按照正常流程,唐植桐得先跟婦聯這邊報備、研究、立項,然后才能拿到經費,但這個病床改造不存在什么技術難點,買一張單人床,拆一下重新組裝起來,再焊接上一個動力傳輸裝置就算齊活了。
病床畢竟還是跟衛生醫療條件改善有關,葉志娟在聽完唐植桐的設想后,并沒有跟上次保溫箱一樣走婦聯的經費,而是打算從編纂組那邊批點經費出來。
保溫箱的設計初衷是為了提高早產兒的存活率,婦聯的工作內容之一就是關心兒童成長,所以這部分費用走婦聯是不存在任何問題的。
但病床不同,不僅僅服務于女性,還會服務于男性,如果走婦聯的話,多多少少會有些越界。
“發明的事,你可別忘了。”葉志娟開出條子,簽字了蓋了章,遞給女婿。
“一直記著呢,這陣子天天琢磨,頭發都掉了不少,可就是沒頭緒。”唐植桐面對岳母的催促,只能撓頭,符合眼下工業水平,還得有把握創匯的,有點難選。
“嗯,我知道有些為難你,但你也要體諒你李姨,現在情況不容樂觀,手里多一份外匯,心里才能更踏實。”李大姐跟葉志娟談過,而且談了不少。
報紙上幾乎天天都有關于抗旱救災、補種作物的新聞報道,干旱已經成了阻礙人們填飽肚子的最大絆腳石。
李大姐說,雖然地方上已經在推廣代糧,但有關部門一直沒有正式表態,接下來這些部門可能會通過報紙進行吹風,比如小球藻。
李大姐還說她有提議用外匯買糧的打算,能解決多少人的口糧就解決多少,總能為國家減輕一點負擔,就是目前手里的外匯還是有些少。
葉志娟明白李大姐的意思,這是督促自己催一下女婿。
談話后,葉志娟特意讓苗小琴找來了關于小球藻的資料。
看過以后,葉志娟只有一聲長嘆……
“我知道了,媽,我一定努力去做好這件事。”唐植桐看葉主任神情凝重,認真的點頭應下。
從葉志娟辦公室出來,唐植桐才看了一眼批條,一百塊。
比上次少了一大截,但也足夠了。
苗小琴幫著唐植桐領了經費,唐植桐沒耽誤,直接去了押運處,押運處這幾天會忙著整地、種南瓜,這種時候最好是在場參加勞動。
“科長,化工原料公司有位姓孟的同志今天早上電話找你。”馬薇一見到唐植桐,立馬將他漏接的來電報了出來。
“謝謝,是這個電話號碼嗎?”唐植桐心中一喜,敢情這是找到合適的房子了?
“對,正好手邊有報紙,就順手寫上面了。”馬薇微微一笑,紙張現在也出現了供應困難,而且紙張的質量也有所下降,現在處里能領到的信紙都少了,自然要節省一下。
“這樣挺好,節約嘛。”唐植桐也跟著笑笑,并沒有覺得寫在報紙上是對自己的不尊重,領導批的條子都跟狗舌頭似的,就那么隨意的一點紙,誰讓現在困難呢?
事關自家宅子,唐植桐很上心,把挎包往辦公桌上一放,照著馬薇留的電話就撥了過去。
馬薇見狀,自然是拿著水杯往外走。
“是孟主任嗎?我唐植桐。”電話接通后,唐植桐自報家門。
“哎呀,小唐同志,守了一上午電話,終于等到了。院子找好了,咱們過去看看?”孟慶豐對于換房子的事情很上心,不僅僅有化工原料公司的需求在前面壓著,他也想跟唐植桐保持良好的關系,唐家廂房那兩副照片對他的沖擊有點大,兩口子都有合照,這得是什么前途?
“行!孟主任什么時間方便?”唐植桐也很想看看孟慶豐能給能找到什么院子,從外城換到內城,這里面的差距不是一點半點,以后內城的院子大部分都能保留下來,即便以后落魄了,賣掉也能有個大幾千萬甚至上億,保三代溫飽還是不成問題的。
“馬上飯點了,這樣吧,咱們下午一點在北圖門口集合?”孟慶豐看了一眼手表,自己這邊準備了兩套宅子,全看下來估計得兩三個小時,總不能餓著肚子看房,所以把時間往后延了一下。
“行,那咱下午一點不見不散。”唐植桐爽快的答應下來。
掛了電話,唐植桐看了眼手表,已經十一點了,正好將手頭的票據審一下去找小王同學吃午飯,然后一塊看房。
到了北圖,唐植桐估算了一下自個今天上午的自行車里程,大概得有五十公里,兩條大腿現在都硬邦邦的。
唐植桐打算給小王同學一個驚喜,所以沒有提前打電話,等到了她辦公室,卻發現鐵將軍把門,里面空無一人。
等了好一會,都快十二點半了,小王同學才姍姍來遲。
“這是送書去了?”看著小王同學的劉海都貼到了額頭上,唐植桐拿出手絹給她擦了擦。
小王同學在單位里除了鼓搗古籍外,還有一項額外的任務——送書。
大佬的時間很寶貴,有時候想看什么書,都會通過秘書給圖書館打電話,這時候就需要人將找出來的書給送過去。
小王同學就是兼職干這個的。
“你怎么來了?”小王同學站著不動,享受著丈夫的貼心照顧,沒有回答。
“化工原料公司那邊來電話,說是找好院子了,咱倆抓緊吃點飯,過去瞅一眼。”對于小王同學的回避話題,唐植桐沒有追問,這種事情都是有紀律的,自己能知道小王同學干嘛就不錯了,其他的一律不打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