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號,《哪吒之魔童降世》順利的突破40億,這部電影把動畫電影的天花板終于沖到了40億這個天花板,而且目前來看,這個天花板可能還會繼續朝著45億去沖刺。
目前的宣發基本上已經完成任務了,目前電影的口碑屬于是持續飆升著,很多沒有進過電影院的都去電影院去看了。
“慶功宴暫時不著急。”
林星接到孟艷的電話笑著說道:“再讓子彈飛一會兒吧,看看《哪吒之魔童降世》能不能破45億……”
“45億絕對是沒有問題的,這周未就可以再拿下最少2億的票房了,然后慢慢的磨也能磨45億的……”
孟艷這個時候非常自信的說道。
“行,既然如此,那么就等45億再慶功……”
林星輕輕點頭說道。
孟艷這個時候道:“其實還有一件比較重要的事情,就是《南京大屠殺》將會在7月30號舉辦首映禮……”
“哦,然后呢??”
林星搖頭問道:“他這部電影和我們已經沒有任何沖突了,等他上映的時候我們《華夏藥神》早下線了,至于《哪吒之魔童降世》也并不用太在意……”
“是這樣的,他們片方是邀請我們到時候參加首映禮……”
孟艷說道:“這部電影是博海主投的,同時發行這一塊華影也在參與……”
按照孟艷的說法,那就是都是交情還是去看一下的。
對此林星則是婉拒了。
什么交情不交情的??
他是真的怕去看《南京大屠殺》的時候,如果問到這部電影如何他自己怎么說?
如果拍的好倒還好一些,要是拍的垃圾的話林星現場是罵還是不罵??
結果倒好,林星沒有想到韋璐竟然也給自己打過來了電話:“阿星,這《南京大屠殺》是我的兒子韋寶來參演的,我是想著給我兒子捧一個場,你能不能也幫一下……”
這下林星就沒有辦法再婉拒了。
一方面,這《資本接班人》馬上就要殺青了,接下來韋璐和林星的電影也準備要籌備了,另外一方面林星畢竟和韋璐關系更好一些,人家也幫過自己不少忙。
你這個時候人家要去給自己兒子捧一下場,你說不去?
那也不合適不是??
很多時候在娛樂圈往往就是如此,很多時候全都是看交情的。
于是林星表示:“行,我到時候準到。”
好家伙,林星是沒有想到《南京大屠殺》這人脈是如此之廣的,就連馮綱、寧平也都給林星打過來了電話,很顯然都是問林星去不去首映禮的。
足可以看得出來,待著《南京大屠殺》首映禮的時候,那是何等的熱鬧了。
“這張銘并不重要,但是他有一個好岳父……”
馮綱一句話盡在不言中了。
好家伙。
這張銘在接受采訪還在講自己拍攝電影如何的不容易,說自己作為電影新人在娛樂圈里如何如何的辛苦。
合著自己的岳父是大佬啊。
這幫娛樂圈的人果然是沒有一個能相信的。
不過林星也沒有多想,他已經說好了,到時候他就是去捧一下場,僅此而已。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正如孟艷所預料的那般,《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票房增長雖不再有最初的爆炸性,但在強大口碑和“自來水”的持續推動下,依然穩健地向45億大關邁進。
如今社交媒體上關于哪吒與敖丙的討論、對傳統神話解構的探討、對國產動畫工業水準的驚嘆此起彼伏,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
林星要求團隊撤掉所有暗示“超越《藥神》”的通稿后,輿論焦點更自然地轉向了影片本身的藝術價值和社會意義,這讓他稍感安心。
不僅僅如此,林星還是那句話,他并不覺得《哪吒之魔童降世》就能夠真的把動畫電影帶到一個什么新臺階,他只是希望大家理智討論。
可相對應的《南京大屠殺》的宣發就是比較過激了。
他們在短視頻平臺和部份媒體上狂飆突進。悲壯的音樂、黑白的史料畫面、演員們淚灑采訪現場的畫面被反復剪輯推送,“銘記歷史”、“勿忘國恥”、“每個中國人都該看的電影”等標語鋪天蓋地,甚至隱隱帶有一種“不看即不愛國”的道德脅迫感。
老鐘在微博上再次開炮,直言不諱地質疑這種利用民族傷痛進行情感綁架的營銷手段,認為“真正的好電影不需要靠綁架觀眾的道德感來賣票”,引發了不小的爭論,但很快被博海方面引導的水軍和更洶涌的“情懷”聲浪所淹沒。
不僅僅如此,更多的人當稍稍對于《南京大屠殺》表達一下不滿的時候,水軍就會去辱罵你是漢奸、日雜、美狗等等。
季明在為自己的《權力游戲》路演時,也再次被問及對此的看法。他顯得很無奈,重申了電影藝術與歷史教育應區分對待的觀點,強調觀眾有選擇娛樂方式的權利,不應被道德綁架。
可哪怕季明的言論相對溫和理性,但在博海掀起的狂熱情緒下,顯得有些蒼白無力。
就目前《南京大屠殺》這部電影借著民族傷痛與愛國來進行營銷,而且這種營銷對于整個電影市場從長遠來看是致命的。
也恰恰如此,季明才會站出來發言。
可大部分人其實都是保持著沉默的,很多人都是因為各種這個人情那個人情所以不好意思去講的。
林星還在拍攝《資本接班人》,在拍攝間隙,楊田則是有些皺眉:“這《南京大屠殺》這么營銷就沒有人管管他們嗎?”
“怎么管??”
林星搖頭說道:“現在他們已經把這股輿論帶起來了,季明導演就是簡單講了幾句就被罵慘了,而且局里顯然是認可這部電影的文化價值的,所以官媒也都在宣傳,這時愛國營銷一上來,誰還會說什么??”
楊田嘆息一聲:“也對,看看他們邀請那么多人參加首映禮就知道了,休說你了,就是我也得去……”
“嗯,去就去吧,不過我是以私人性質去的,到時候我跟韋導一起走,你就和別人走吧……”
林星朝著楊田說道。
楊田輕輕點頭:“好。”
這幾天,關于《南京大屠殺》的宣傳營銷已經到達了一個鼎盛了,甚至聽孟艷所說片方是想著接下來直接就提檔了,但是并不說是提檔只是說是點映。
7月30號,首映禮當天,帝都電影博物館。
這一次《南京大屠殺》是選擇在IMAX廳開播,是的,這部電影也宣稱是IMAX拍攝的,而且為了尊重歷史拍攝歷經兩年才拍攝完成,然后又剪輯了五年等等。
總之最近一段時間,張銘也好,《南京大屠殺》的其它主演也好,這個時候就是各種瘋狂的賣慘,導演張銘更是表示為了拍攝這部電影連房子都抵押了之類的。
今天首映禮可以說是星光熠熠,紅毯兩側擠滿了媒體和粉絲。
這一次博海的宣發顯然下了血本,場面非常的大大,當林星和韋璐一起出現在紅毯上的時候,閃光燈瞬間連成一片,尖叫聲甚至壓過了其他明星。
林星和韋璐一起配合著拍照,然后簽名,緊接著來到采訪區之后,所有媒體采訪就已經迫不及待的開始了。
“數支話筒就迫不及待地伸到了他面前。
“星哥,請問您對《南京大屠殺》這部電影有什么期待?”
“星哥,您認為在當前《哪吒》大熱的情況下,這部歷史戰爭題材電影能否獲得觀眾認可?”
“星哥,您出席首映禮,是否意味著您看好這部電影能成為暑期檔又一匹黑馬?”
這些人根本就不采訪韋璐,他們全部都是聚焦在了林星的身上。
“感謝各位媒體朋友,首先,我出席今天的首映禮,是應韋導的邀請,她是我非常尊重的前輩和合作伙伴,她的孩子韋寶參與了這部電影的演出,作為朋友和同行,我來支持捧場,至于電影本身……”
林星說到這里的時候,他刻意停頓了一下,然后認真道:“在觀影之前,我不做任何預設性的評價和期待,那段歷史是中華民族永遠不能忘卻的傷痛,銘記歷史、珍視和平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而作為一部電影,它最終能否打動觀眾,引發思考,我想,只能交給作品本身的質量和每一位走進影院的觀眾去評判,謝謝……”
林星巧妙地避開了所有預設的陷阱,既表達了對歷史事件的嚴肅態度,又牢牢守住了“未觀影不評價”的底線,同時將焦點推回給了電影本身和觀眾。
說完這番話,林星則是道:“大家接下來有什么問題可以問一下韋導……”
就這樣,林星自己一個人快步走進了劇院大門,他跟韋璐也打過招呼了,那就是他并不喜歡《南京大屠殺》的營銷,所以今天他并不會進行任何站臺。
“阿星……”
林星一進到內場就看到不少的熟人,像馮綱、寧平就不說了,連季明也被邀請來了。
不過很顯然季明的性格還是一如既往的梗直,他朝著林星道:“我剛還講呢,這本來我們一起把暑期檔給做大做強了,更關鍵的是要把觀眾重新帶到電影院,結果倒好,現在博海的營銷道德綁架觀眾,他們就不怕輿論反噬嗎?”
馮綱笑了起來:“老季,你這脾氣也得改改了。”
“馮導,我還是希望您曾經當小綱炮的時候……”
季明笑著開了一句玩笑,然后道:“我只是希望電影能好。”
林星道:“季導,放心吧,電影會越來越好的,一些不適合的肯定會被淘汰的,這并不是你道德綁架然后雇傭水軍可以成功的……”
這里畢竟不是說話的地方,所以大家只是聊了幾句就坐到自己的位置了。
半個小時后,電影就開始了。
就怎么說呢?
影片的開場試圖營造沉重壓抑的氛圍,航拍鏡頭掠過硝煙彌漫、殘破不堪的南京城,然而,當鏡頭轉向具體的人物和情節時,問題便開始顯露。林星的眉頭不易察覺地微微蹙起。
這影片似乎急于抓住觀眾的情緒,將大量筆墨用于描繪極端殘忍的個體遭遇,這本身無可厚非,但問題在于其手法。
許多場景的設計明顯帶著刻意的、近乎獵奇的戲劇性夸張,比如一個長達數分鐘、鏡頭反復切換、配樂刻意堆砌的屠殺場面,其目的更像是為了視覺沖擊和煽動觀眾憤怒,而非冷靜、克制地呈現歷史的恐怖。
這種過度渲染反而沖淡了歷史本身的沉重力量,讓林星感到一種被刻意“操控”情感的不適,而非源于歷史真實的悲愴。
而且電影一共屬于有三條線,一條線是拉貝等人與日軍周旋,在物資短缺的情況下難民扔然遭到了搜查,甚至有一些女學生被強爆。
另外就是守軍線,本來是被強迫征來的學生兵守城時被拋棄了,然后他們本來是懦弱的,在目睹戰友被虐殺之后被迫躲藏。
還有就是日軍這邊,除了殘暴之外還有一位良心未泯的教官,他面對著屠殺是無能為力,甚至是遭受到道德的譴責。
不僅僅如此,最后竟然還是靠著這位教官才保住了大多數人。
這三四條線是主線割裂的,你就不知道怎么學生兵前一秒還害怕呢,后一秒就虐殺起了鬼子。
甚至家庭線前一秒女兒還刁蠻呢,下一秒就要為了大家去當慰安婦。
甚至這部戲的女主角竟然還有一場全裸戲,全程描寫這位女主角如何受虐的過程。
整整2個小時的內容,林星看的確實是有些憤怒,因為這個題材哪怕導演是頭豬只要他原原本本的拍也能讓人感同身受同袍們當年受的困難。
但是這導演明顯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在最后更是日本投降的時候借著主角的口表示:“戰爭對于雙方來說都是應該反思的,我們應該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更要去反思為什么要有戰爭,南京的那場屠殺對我們,對日方都是傷害……”
電影最后結束的時候彩蛋全都是真實的資料,這些密密麻麻的真實資料才更讓林星覺得憤怒,你就按照真實資料拍就行了,你非要站在日方的角度來拍?
讓那個良心的日本軍官來當記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