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棣不聽話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這幾位重臣紛紛贊同出兵倭國,假的變成真的,這事也就不是事了。

  可徐景昌卻是眉頭緊皺,絲毫沒有樂觀的意思,“我看這事情還有兩點緊要的,需要解決,不然沒法善了。”

  眾人互相看了看,方賓躬身道:“定國公,請指點。”

  徐景昌道:“其一,半個月三成的利,利滾利……賬上究竟是多少錢,誰也算不清楚。為什么有人張羅著抽出錢財,就是因為他們算過了,幾萬兩變成幾百萬兩,就算倭國遍地黃金,也斷然弄不到這些。所以無論如何,朝廷不能當這個背鍋的,也背不起。”

  夏原吉立刻道:“這樣好辦,我們只要接手,并且規定年利不得超過兩成,以實際出資為準,讓他們賺點,但賺不多也就是了。”

  徐景昌道:“那這個數額怎么算?戶部有把握嗎?”

  夏原吉想了想道:“這樣吧,干脆直接設定一個上限,比如每家最多十萬兩,超過的就不算了。”

  徐景昌道:“那如果有人分散成幾家,借用別人名頭?”

  “嚴查,而且領錢之后,這些錢都要放在指定的賬戶,戶部要時刻監察……總之發現異常,就一查到底。”

  夏原吉正在說著,呂震突然咳嗽了一聲,“夏尚書,你們戶部查案子到底不如刑部專業,這事還是交給我們吧。”

  老夏一怔,因為很顯然,他是朱棣認定的幾個大尚書,比呂震這種高一級,卻是沒有料到,呂震居然敢和他爭奪權力,屬實讓人詫異。

  另一邊蹇義倒是點頭,“屬實,往后刑部也該下點功夫,你們不能光是查人命官司,財物糾葛,像這種欺詐類的官司,也不能放過,你說是不是?”

  呂震慌忙道:“天官是明鏡,刑部屬實要多花些功夫了,明明是騙人的事情,居然能大行其道,實在是不應該。”

  徐景昌含笑不語,幾個尚書爭權奪勢,倒也沒什么不好的,反正他們鬧他們的,也沒人能撼動通政司的地位。

  他笑道:“一個是對下面的處置,再有就是上面了。”

  上面?

  那自然就是朱棣了。

  黃觀好奇道:“陛下向來喜好用兵,討伐倭寇,應該順理成章吧?”

  徐景昌呵呵道:“要真是這么容易,我也就不發愁了。”

  幾個人面面相覷,難道朱棣不是最容易說服的嗎?

  事實證明,朱老四也和昔日不一樣了。

  “朕很難貿然答應。”

  朱棣在武英殿議事的時候,直接道:“倭國遠在海上,大元朝兩次討伐,損失慘重。雖說大明水師遠勝元朝,但是也必須徹底評估,方才能動兵。其次,倭國風俗迥異,我大軍登陸之后,即便能夠占據倭國疆土,但如果陷入長期亂戰之中,沒法以戰養戰,全靠大明物資補給,要花多少錢?財稅能不能承受?這還是其次的,將士遠征倭國,如果出現了死傷,沒法魂歸故國,國家該怎么賠償?”

  朱棣一口氣說了好幾項,全都是出兵面臨的重大問題。

  最后朱棣總結道:“諸位卿家都是大明的股肱之臣,面對軍國大事,朕還希望伱們慎重一些,要拿出完備的結論,才好上奏,切勿輕浮冒進。既然已經失了財,就不要繼續誤國了。”

  今天的朱棣自始至終都沒有疾言厲色,可越是輕聲細語,就越是暗藏驚雷,這幾位尚書互相看了又看,心驚肉跳,陛下這是要干什么啊?

  開疆拓土,揚威異域,不正是陛下想要的,竟然講出了這么一番道理,著實有些招架不住。

  到底是打,還是不打?

  又或者,要把賬算在群臣的頭上?

  大家伙沒法子,只能把目光放在徐景昌身上,很顯然,也只有這位能擺平眼前的事情了。

  “陛下,此事還需要從長計議,徹底評估,倭患要除,將士們出征也不能沒有準備,還是稍后再議。”

  朱棣點了點頭,“也好,其他人都退下去吧,朕還要和定國公聊聊。”

  別人都走了,就剩下朱棣和徐景昌兩個,朱老四憋了一肚子笑,簡直要控制不住了。

  他說要深思熟慮,不能隨便用兵的時候,那幾位尚書的神色別提多精彩了。

  “這幫混賬東西,朕要用兵,他們都百般阻撓,現在想挽回自己的損失,一個個都上躥下跳,他們把朕當成什么人了?想讓朕替他們打仗用兵……也不是不行,需要他們拿出足夠的誠意。”

  徐景昌連連點頭,“吾皇圣明,要的就是這個。”

  朱棣說得高興,可又道:“徐景昌,這一次的黃金案子,牽連那么多官吏,朕趁機肅清吏治,不是挺好的事情嗎?你的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你是打算庇護朝臣,還是另有所圖?”

  徐景昌笑道:“陛下,臣一向是為了大明……您也該看出來了,對外用兵的事情,難逃朝廷出力,將士受損,文臣富商得利的局面。這可算不得什么好事,陛下要想能時常對外用兵,能得到全天下的支持,就必須協調好各方的利益,讓大家伙都有好處可拿。而且還不是簡單的賞賜,不然總歸逃不了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局面。”

  朱棣聽著,面上含笑,“徐景昌,你的意思是這事還要聽軍中諸將的意思,對吧?”

  徐景昌道:“確實需要聽將領們的看法。但是更要關心普通將士……臣的意思,凡是海外部署,參與作戰,需要給他們三倍俸祿,而且還要規定部署時間,如果出現死傷,必須有豐厚的補償……這些事情都要兵部擬定,五軍都督府也要參與,最后由陛下核準。”

  朱棣點頭,“你說的很對,唯有如此,才能對得起將士們的付出……只是朕想不明白,如果真的這么安排,朕要對外用兵,又能調動多少兵力?會不會往后都別想打仗了?”

  徐景昌哈哈大笑,“怎么會這樣,陛下只要稍微規定一些適用范圍就行了。”

  “你的意思是?”

  “比如說安南,遼東,大漠,西域……這些地方都算是中原故地,而且陸上連接,對這些地方用兵,那是大明將士的職責所在,誰敢叫苦叫累,違抗軍令,自然以逃兵論處。但如果涉及到了倭國,還有海外諸國,什么爪哇、天竺、大食、波斯,還望陛下能體諒將士的艱難。”

  朱棣默默聽著,道理上沒錯可這話豈不是說,沒法對什么爪哇、天竺用兵了、

  “徐景昌,你的意思,是朕要小心用兵,不用好高騖遠?”

  徐景昌搖頭道:“不是啊,臣的意思正規兵馬不能出國,可以讓那些大戶想辦法啊!”

  朱棣詫異,眼珠子瞪得老大,這是什么主意?

  “陛下請想,這就跟女真兵馬一樣。他們更松散一些。只要規定清楚,這些人出國才能得到兵器鎧甲,而申請回國,必須有相應的條件,還要上繳兵器……他們沒法在大明添亂,到了海外,隨他們怎么折騰,就跟朝廷沒關系了。”

  “臣斗膽言說,這對外用兵,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就算一次打贏了,對方也只是暫時臣服。朝廷能承受一次兩次大戰,不能承受沒完沒了的襲擾。而能對付這些襲擾的,只能是同樣的小股兵馬。這一次這么多豪商大戶牽連進來。陛下固然可以盡數誅殺,肅清吏治。但如果能把他們斂財之心,引導到開疆拓土之上,或許能有不一樣的奇效。”

  朱棣默默聽著,當徐景昌說到這里的時候,他也不能不心動了。

  過去朱棣最難受的就是自己一心向前沖,結果所有人都在拖后腿,而今天卻是拉著所有人下水,大家伙一起來干一件事,毫無疑問,成算會增加許多。

  而且徐景昌講得也很有道理,就拿漠南的情況來說,朝廷屬實能打一次兩次的大戰,不管幾萬人,十幾萬人都行。

  唯獨扛不住的就是日夜不停,襲擾不斷,每天鈍刀子割肉,那個實在是太難受了。不光損失巨大,而且沒完沒了,會極大影響軍心士氣。

  徐景昌在漠南的布局,就是用大量的農場牧場民兵,去對抗小股襲擾。然后通過商貨貿易,得到一些蒙古部落的兵馬,讓他們維持地方安全。

  只要安穩了,就能做生意,只要能做生意,就有了共同利益,然后就可以坐下來談……幾十年,上百年,一代人兩代人,久而久之,就成了一家人。偌大的華夏,也就是這么來的,沒有什么取巧的辦法。

  徐景昌和朱棣商議妥當,隨后到了第二天,朱棣就召見幾個國公,進行了商討,隨后朱棣下發了五軍都督府的公文。

  目前水師船只要用在下西洋上面,能抽調出來的不多,只有二百艘船。

  能用在登陸作戰的將士也不多,只有區區三千五百人。

  而且由于不了解倭國風氣,五軍都督府方面認為需要派人去進行全面調查,大約需要三年準備時間。

  總結起來,船不夠,兵沒有,計劃暫無……反正你們自己看吧!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