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九章 我就是吃瓜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陛下,臣弟只想盡快就藩,哪怕不是蘇杭之地,臣也沒有說的,只求陛下開恩。”朱權拜倒地上,苦苦哀求。

  朱棣尚在猶豫之時,按照他的心思,隨便找個地方,安頓朱權,也還可以接受。但是朱權秉性野蠻,又對自己心懷不滿,放到地方,就怕他網羅舊部,蓄養死士,擾亂地方。

  事實證明,朱棣看人還挺準的,只是時間上稍微有點靠后,寧王一系一直到正德朝,才逮著造反的機會,結果還碰上了王陽明,直接出師未捷了。

  徐景昌瞧出了門道,“陛下,寧王和您不光是手足兄弟,還是一起靖難的功臣,寧王又雄才大略,本事過人,留他在京城,還能跟陛下商議政務,解決難題。所謂兄弟同心,其利斷金。臣覺得萬萬不能答應寧王離去,還望陛下明鑒。”

  蹇義心說徐景昌這小子,簡直一肚子壞水,這算是把寧王給拴住了,別讓他就藩,也就少禍害點老百姓。

  蹇義道:“陛下,臣也是這個意思。”

  朱棣想了想,也笑道:“十七弟,這樣吧,你就先住在京城,原來的鄂國公府邸不錯,就賜給你了。”

  朱權氣炸了肺,明明可以當一方土皇帝,卻只能留在京城當寓公,他簡直恨死了徐景昌和蹇義。

  但此時此刻,他又有什么辦法?

  悔不該跟著朱棣靖難啊!

  朱棣怔了怔,這么對待寧王,確實不厚道,但既然身為天子,就不該優柔寡斷,猶猶豫豫。

  “寧王的事情不說了,大寧都司這事情該怎么辦,你們有什么打算?”

  大寧都司在喜峰口以外,離著通遼不遠,眾所周知,這是個緊要的所在,屏障北平,連接遼東。

  是對抗蒙古諸部的最前線。

  朱元璋把寧王朱權安排在這里,帶甲八萬,革車六千,塞上巨鎮,實力雄厚。正因為如此,朱棣必須要拉著他一起,發動靖難。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朱棣帶走了大寧都司的所有兵馬,此刻大寧都司已經是一片白地。

  朱棣長嘆道:“當年父皇設立大寧都司,卻來不及向大寧遷居百姓,為了供養數萬兵馬,不得不從南方調運糧食,又是漕運,又是海運,費盡了心思,才能勉強維持大寧都司的消耗。如今大寧都司的兵馬已經帶到了南方,要重建大寧都司,需要耗費的物資,難以計數。天下剛剛經歷大戰,民生凋敝,國庫空虛,實在是沒有辦法維持,讓大寧都司內遷,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只是父皇好容易打下來的疆土,等閑棄之,俺不甘心!”

  蹇義連連點頭,以現在大明的實力,確實沒法維持大寧都司,但是那么好的一塊地方,也不能隨便扔了。

  “陛下,剛剛臣和徐通政聊天,他似乎有辦法應對,陛下不妨聽聽他的想法。”

  朱棣一驚,“景昌,你有主意?”

  徐景昌想了想道:“陛下,我琢磨著大寧都司有一套官吏,不能隨便就交給朵顏三衛,首先要安排一些官吏,制定一套交割的詳細流程……用十年,二十年,完成交割。當然了,這只是對他們說的,拖個三五十年,百八十年,也再好不過了。還有就是我琢磨著朵顏三衛,只怕也不是鐵板一塊,我們雖然撤回來了,但只要挑起他們的內斗,到時候還要重新請我們回去,陛下看是不是這個道理?”

  朱棣眉頭微動,突然笑道:“分化瓦解,彼此牽制。景昌,你這謀略不錯啊!”

  徐景昌含蓄一笑,能不好嗎,帶嚶都用了八百年,我們可以退出,但必須制造點麻煩。

  讓他們陷于內斗,也就無暇給大明添亂了。

  而且一旦他們打得不可開交,大明又恢復了國力,重建大寧都司,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朱棣又斟酌了一番,笑道:“景昌,俺就把朵顏三衛的事情交給你,拿出點真本事來,把事情辦得妥妥當當,讓滿朝文武都瞧瞧,俺慧眼識英雄,沒有用錯人。”

  徐景昌想了想,點頭道:“請陛下放心,這事情臣一定盡力辦得無懈可擊。”

  徐景昌領命下去,蹇義也辭別朱棣,返回吏部。

  朱棣也松了口氣,就返回后宮,去瞧瞧徐皇后。

  兩口子見面,朱棣把事情一說,徐皇后就皺眉頭了,“陛下,朵顏三衛牽連甚大,伱怎么能輕易交給景昌,萬一孩子處理不好,豈不是后患無窮?”

  朱棣無奈苦笑,“俺也是無人可用啊,你說大寧都司是父皇費盡心力建起來的,不能丟了。可過去四年,朵顏三衛的騎兵,跟著俺出生入死,沖鋒陷陣,也立下了大功。軍中將領,不論是丘福、還是朱能,他們都沒法下手。至于那些文臣,一肚子孔孟道理,又沒幾個忠心的,這種事情,他們辦不來。”

  聽丈夫這么一說,徐皇后也無奈了,“陛下,你這么說,我也就不駁你了,但是我這個侄子可是徐家的希望,你可要好好照顧著,他有什么閃失,我可不答應!本來我讓他當個左都督,你非要聽姚少師的,讓他去當什么通政使,才區區三品,官也太小了。”

  朱棣簡直哭笑不得,左都督論品級是不低,可論起實權,哪里能比得上通政使啊!

  皇后不可能不懂,純粹是為了她的侄子要好處。

  “行,你放心吧,你的侄子,也是俺的,再說了,俺還欠著他爹的,怎么能待他不好?就算這小子吧天捅個窟窿,俺也給他扛著!”

  聽到了這話,徐皇后才算稍微滿意。

  徐景昌接下朵顏三衛的事情,已經到了第三天,朱棣正打算詢問一下,情況如何,就發現鄭和慌里慌張來了。

  “陛下,大事不好了,打起來了。”

  “打起來了?哪里?是誰?”朱棣驚問,難不成是建文余黨作亂?

  鄭和氣喘吁吁道:“是朵顏三衛,其中朵顏衛指揮同知脫魯忽察兒,哈兒歹,還有福余衛的安出和土布申,泰寧衛的忽剌班胡,全都打起來了,三衛各自調動兵馬,就在京外大營,彼此廝殺。丘福和朱能已經領兵過去了,嚴防死守,避免波及京城,還望陛下趕快降旨,不然就要出大事了。”

  朱棣聽到了這里,終于坐不住了,趕快穿戴整齊,披上了鎧甲。

  “漢王呢?讓他也過來。”

  鄭和苦著臉道:“陛下,您忘了,前幾天您和皇后可是狠狠責罰了漢王,他現在正在家里養傷呢!”

  朱棣眉頭動了動,哼道:“男子漢大丈夫,連這點苦都承受不了?你告訴他,讓他立刻滾過來,隨著朕去平叛。”

  鄭和無奈,只能答應,片刻之后,朱高煦終于來了,他也披掛著鎧甲,騎著馬,但仔細看就會發現,他的屁股并沒有挨著馬鞍,而是靠著雙腿的力量,微微懸空,避免碰撞。

  幸虧朱高煦本事過硬,都這樣了,還能穩穩騎在馬背上。

  朱棣看在眼里,深吸口氣,“走吧,跟俺一起去。”

  他們帶著兵馬,到了城外,匯合丘福和朱能,直接來到了軍營。

  而此時徐景昌也晃悠悠趕來了,隨同他過來的,還有吏部尚書蹇義,戶部尚書夏原吉,另外還有幾位紅袍高官。

  此刻帶頭打架的朵顏三衛首領,也都過來了。

  這幾位全都是隨著朱棣靖難的老人,和丘福他們十分熟悉,此刻滿身殺氣,安出臉上還有傷,哈兒歹的肩頭插著一支箭。

  朱棣看在眼里,怒火中燒,“怎么回事?你們竟然敢在京城之外,大打出手,想要氣死朕不成?”

  此刻脫魯忽察兒向前一步,躬身施禮,“回陛下的話,這事情要問徐通政,他非要說三衛輪番掌權,老臣在元朝的時候,就是元帥,憑什么跟他們一樣?”

  安出聽到這話,氣得暴跳如雷,“老賊,你別扯那么遠,靖難一役,我們身先士卒,沖鋒陷陣,憑什么不能掌權?”

  忽剌胡班也是咬牙切齒,怒目而視,三衛首領,劍拔弩張,眼瞧著又要打起來。

  唯獨徐景昌,把手背著,一臉無辜,我就是吃瓜的,不干我的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