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一百六十三 雒陽必勝客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兩漢,禮是國家辦事的指導思想,國家的整個運行規制,是由禮來決定的。

  禮可以決定大家做事情該怎么做,日子該怎么過。

  而春秋是辦事的具體指導方法。

  當時有一個名詞,叫做春秋決獄,意思就是用春秋經當中記載的古人案例來決斷當前所發生的事情的對錯。

  兩漢很是在意這方面的事情,反倒不怎么愿意用具體的律法來處理這些事情。

  傳承律法的家族子弟常常出任廷尉一職,但是并不能用律法主導兩漢的司法問題,反而是儒生出身的司法官員用春秋決獄的方式主導了王朝司法,并且深刻的影響了整個中華法系在未來兩千年的發展。

  所以《左氏春秋》取代了《公羊春秋》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對今文學派來說是非常重大的一次創傷,用人來做對比,就是那種能讓他們為此失去腿腳的行動能力再也站不起來的創傷。

  這就意味著以后要是再有什么有爭議的案情發生,最終決斷的依據將不再是《公羊春秋》,而是《左氏春秋》。

  《公羊春秋》里的古人事例將再也沒有任何價值,修習《公羊春秋》的士子們將失去自己的鐵飯碗,變成待業者。

  《左氏春秋》當前的六大傳承家族的傳承者只要在朝為官,就能對此有重大話語權,并且做出最終決斷。

  盧植,就是目前手持這一重大武器的古文學派靈魂人物,也是六大傳承家族里職位最高、職權最大的一人。

  以后要是今文學派和古文學派的士人發生沖突,盧植作為經典傳承家族的掌門人以及三公級別的高官,完全有能力推動局勢一邊倒。

  或者就說明白了。

  只要盧植拿出《左氏春秋》作為武器介入王朝司法,并且進行還過得去的解釋,他就是必勝的。

  雒陽必勝客了屬于是。

  楊賜能忍?

  目前今文學派還能維持局面的重要原因就是禮這個根本大法類型的大殺器還在他們的掌握之中,多少能鉗制《左氏春秋》的行事風格和古文學派的春秋式進攻。

  可要是盧植登位三公,成為大漢頂級權貴,今文學派到底還能掌握多久的禮方面的優勢,那就真的很不好說了。

  雖然說他們最終可能難以阻止盧植登頂三公之位,但是如果巧施計謀,或許能讓盧植暫時回不來,那么他們就有時間進行進一步的磋商,看看到底該怎么應對當下這個局面了。

  一念至此,楊賜對于接下來自己該怎么行動,就有了些許的想法。

  他認可了楊彪的意見。

  楊彪很高興,然后提出了第二個建議。

  “劉備也不能回來,如果能趁此機會把劉備也安放在冀州出任縣令或者太守之職,就能讓他至少三年不能回雒陽!”

  楊賜一聽這話,不由得想起了之前劉備對自己的冒犯,頓時怒從心中起,惡向膽邊生。

  “劉備此人頗具才能,年齡不大,在古文學派內部威望卻很高,他和盧植一起在雒陽,壞了我們多少事,要是他們不在,就憑袁隗,還不是我的對手,彪,你的建議很對!”

  在這場父子對話之后,楊賜找來了今文學派內部的一些大佬們進行秘密商議,大家商議過后,還得出了另外一個結論。

  現在已經是五月,今年的農時已經過去了,冀州遭到戰火摧殘,農業生產工作根本沒有好好開展,待得去年存糧耗盡之后,必然出現饑荒。

  盧植若能妥善應對還好,要是不能妥善應對而鬧出了民變,那就是他的罪,到時候大家在朝堂上不就有攻擊盧植的把柄了嗎?

  而且說實在的,他怎么妥善應對?

  這些年大漢境內的氣候都不怎么好,雨水不怎么豐沛,很多地方的糧食產量都有下降,冀州那么大,人口那么多,出現范圍性饑荒幾乎是必然的事情,這個時候的冀州牧,絕對是個燙手山芋。

  所以,無論如何都要讓盧植留在冀州不能回來。

  劉備也是,也不能回來,這對可惡的師徒,最好全都留在冀州,甚至最好全都死在冀州!

  楊賜惡狠狠的在心底里詛咒他們。

  會談之后,楊賜決定出面,打古文學派一個措手不及。

  于是就在袁隗等人準備給劉宏上表卻還沒有來得及上表的時候,楊賜搶先一步上表給劉宏。

  他首先建議拜盧植為冀州牧,仿照當年他出任九江太守、廬江太守的事例,把冀州的戰后恢復工作交給盧植。

  楊賜表示自己非常欣賞盧植在治理地方上的能力,當年九江郡和廬江郡都出現過叛亂,也都是盧植平定的,不僅如此他還在太守任期中完成了這兩個軍的戰爭善后工作,地方上評價很高。

  如此看來,盧植實在是大漢第一能吏。

  而冀州是河北重要的產糧之地,河北人口眾多,如果不能穩住冀州的生產工作,那么冀州必然會出現范圍性饑荒,很有可能釀成二次民變,那樣的話,對朝廷來說是個大負擔。

  而冀州平叛就是盧植負責的,仗是他打的,他對冀州局勢也最為了解,現在也提出了很多有見識的建議,那么讓他來負責冀州的戰后治理,難道不是最穩妥的選項嗎?

  楊賜高調表示——我對他有信心!

  接下來,楊賜還有第二個建議,那就是推薦盧植的高徒劉備出任冀州的縣令或者是郡守的職位。

  楊賜認為,盧植善于治理地方,劉備是盧植的高徒,名師出高徒,劉備一定也很善于治理地方,偌大冀州讓盧植一個人負責肯定很艱難,那么正應該讓劉備幫助他的老師一起面對困難局面,共同克服。

  雖然劉備只有二十三歲,出任郡守還是有些年輕了,但是出任縣令問題不大,這方面就看朝廷如何斟酌。

  他楊賜也是因為愛才之心,不忍心看著大好人才蹉跎歲月,越是厲害的人才,就越應該在大漢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努力為大漢服務,如此才能不負皇帝陛下對他們的恩德。

  楊賜的表奏上去之后,很快引起了古文學派的強烈反應,古文學派沒料到楊賜居然那么不要臉的搶先上表搞偷襲,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袁隗有些懊惱,因為覺得勝券在握就沒有搶先上表這個事情實在是太傲慢了,沒想到慢人一步,居然給楊彪整出了那么大個幺蛾子。

  這下可不好了。

  袁隗于是趕快做出補救措施,立刻上表給劉宏,建議劉宏召回盧植。

  在他看來,劉備倒是無所謂,但是盧植必須要回來。

  盧植多年為朝廷平定叛亂、經略四方,名望很大,功勞很高,天下聞名,已經完全符合擔任朝廷三公、為百官表率的需要,所以袁隗強烈建議皇帝應當拜盧植為太尉,并且賦予錄尚書事的權力。

  他也表示自己很贊同楊賜的意見,盧植的確是大漢第一能吏,既然如此,那就更不應該僅僅只是放在一州之地,而應該放在中央,放在雒陽,為天子分憂,為天下分憂。

  至于現任太尉楊賜……

  可以轉任司空嘛!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