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八十二章 大賀咄羅之回憶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勿謂言之不預。

  契丹大賀咄羅沒把李智云的話當一回事,殺了人,搶了東西,逃回了契丹屬地。消息傳回長安,武將們暴怒不已。

  尤其是曾鎮守草原的幾位大都督。

  他們還在草原的時候,只有唐騎滅人的份兒,只有別人聽話的份兒,什么時候輪到這些蠻夷賤類蹬鼻子上臉了!

  必須干死他!

  秦瓊等人上書皇帝,要求弄死契丹。

  李智云很爽快的答應,以徐州總管李君羨為征討契丹主將,司農少卿韋云起為行軍長史,率軍三千,征討契丹。

  詔令前腳下達,韋云起后腳已經過了大河。

  五日后,李君羨和韋云起在幽州會合,他們找到謝叔方,收容奚族殘兵三千多人,再加上周圍幾個歸降的土著兵馬,勉強達到一萬余人。

  其中,真正的精銳只有三千板甲鐵騎。

  不過韋云起一點都不慌。

  漁陽。

  “說說看,契丹各部,都有多少人馬?”李君羨看著奚族首領可度者。

  可度者將自己知道的一切信息,緩緩告訴唐軍諸將。

  說完后,他哭求道:“懇請諸位將軍,救我山河!”

  救你山河?

  李君羨瞥了他一眼,心里面很不屑。

  你特么屁大點地方也敢稱山河?

  再說,把奚族之地還給你,我去哪兒當大都督?

  韋云起呵呵一笑,感慨道:“大賀咄羅,居然是這小子啊。不知道,他還記不記得我這個故人。”

  “哦,韋長史知道此人?”李君羨問。

  “有過一面之緣,那是前隋大業元年的故事了......”

  大賀咄羅萬萬沒想到,他錯誤預估了唐皇帝李智云的心性。他派去長安的使者被人原地遣返,不久后,他更是得到消息,唐軍在幽州密切調動起來。

  經過契丹人的一番打探,他獲知了一些蛛絲馬跡。

  契丹遼水之畔。

  “根據我們的探子消息,唐皇帝已經決定對我們動兵,這次的主將是個叫李君羨的家伙。傳聞此人是唐皇帝的心腹愛將,而這個李君羨的副將,似乎是叫韋云起。”大賀窟哥向族長大賀咄羅匯報消息。

  “什么,那個副將叫什么?”大賀咄羅忽然緊張起來。

  大賀窟哥不明所以,說道:“叫韋云起。”

  “韋云起,韋云起,韋云起。”大賀咄羅喃喃幾聲,旋即臉色驟變,“他居然還沒死?”

  “族長,他是誰?”大賀摩會問。

  大賀咄羅臉色陰沉,似乎是想起什么不愿回想的舊事。

  “二十余年前,我部曾南下攻打營州。當時,中原作主的是隋朝皇帝楊廣。他得知消息后,派遣韋云起來到草原。這個混蛋,借了突厥兩萬兵馬,襲擊我們,導致我部損失慘重,族長被殺,牲畜婦孺被送給突厥,我部因此而元氣大傷。

  這么多年過去了,我還以為韋云起死在了中原的內亂之中,可他居然沒有死!”

  大賀摩會道:“族長不用擔心,上次韋云起能贏,那是因為突厥兵馬和突然襲擊。這一次,我們已經做好準備,韋云起再難成功。”

  大賀咄羅不言語,陷入糾結。

  他發現自己好像做錯了。

  那個年輕的唐皇帝,脾氣好像并不是很好。

  長安。

  李智云默默看著遼東輿圖。

  “如果這次順利,能一舉殲滅契丹,吞并奚族,屆時高句麗門戶大開,可以經營對高句麗的戰略了。”

  杜如晦道:“陛下,高句麗和草原部族不同,他們興農耕,國內多山地,需緩圖之。”

  “臣以為杜相所言有理。”楊恭仁道:“眼下我朝百廢待興,實在不宜再征高句麗,前隋之鑒,歷歷在目,還請陛下三思。”

  “朕知道。”李智云澹澹道:“你們放心吧,五年內,朕不會對高句麗動兵。”

  楊廣三征高句麗,給中原人帶來無窮無盡的噩夢。如果李智云此時提出攻打高句麗,一大批人會強烈反對。而李智云自己也沒想過在這個時間點對高句麗怎么樣,因為不合適。

  不提大唐現在剛從天災中走出來的情況,單說高句麗的地理環境以及國體制度,就不能將它們看成草原部族。

  已經走上封建國家的高句麗,必須要認真對待。

  當然,他覺得楊恭仁說的也沒什么道理,當年楊廣之所以瘋狂攻打高句麗,其實帶著他的私心。

  要知道,楊廣征討高句麗的時候,每次動兵都在三十萬以上,包含民夫在內,甚至越過百萬。

  高句麗彈丸小國,憑借地勢能擋得住當時還處在鼎盛時期的隋王朝大軍嗎?

  答桉是很難!

  可高句麗偏偏擋住了。

  不是它們擋住了,而是楊廣幫它們擋住了。

  楊廣將高句麗當成了絞肉機,把大量關隴子弟派去遼東送死,因為這一層原因,高句麗才勉強擋住了。

  可是,楊廣幫高句麗擋住滅國之災,他自己卻沒擋住隋朝的滅亡之災。

  如果李智云在這個時間提出要攻打高句麗,關隴人一定會覺得李智云在彷效楊廣舊事。

  到時候,對大唐來說絕對不是什么好事情。

  而且,杜如晦等人也不會同意。因為天災的關系,這次出兵契丹都很勉強。

  聽見皇帝的承諾,幾位相國松口氣。

  他們雖然也想干掉高句麗,但是現在并不是什么好機會。而皇帝若是一意孤行,很難不引起關隴人的敏感神經發作。

  李智云道:“行了,今日到此為止,明日朕要巡視春耕,房尚書隨朕一起。”

  “是。”人群中的房玄齡躬身一禮。

  翌日。

  幾個富家公子裝扮的人走在田間。

  “陛下,從草原送來的牛已經盡數借給地方官府,讓他們幫助百姓耕作,此等善舉,已讓關內百姓感激涕零。”房玄齡感慨的說。

  他以前從未想過,用羊毛制衣居然會這么賺錢。毫不夸張的說一句,現在關內的百姓,絕對將皇帝視作再世圣人。這并不是一次善舉之功,而是皇帝對農耕做出的一系列安排。

  土化肥、曲轅犁、占城稻、鋪設水泥路、水車、免稅賦、賑濟百姓......

  房玄齡已經想不完了,從耕作到種子,再到培育,皇帝幾乎每一個過程都有在認真關注,認真改進。

  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讓百姓能收獲更多的糧食,讓他們更容易活下去。

  甚至,還有暫時沒有在關中實行的‘攤丁入畝’制度。

  “嗯。”李智云點點頭。

  看了一會兒,李智云帶著一名面白如玉的少年郎漫步田間。

  別誤會,皇帝李智云很正常,也不喜歡走旱道。

  他身邊的白面郎君,乃是長孫氏女扮男裝。

  每一年春耕,李智云都喜歡帶著長孫氏出來交流感情,順便約個會,吃個飯什么的。

文學網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