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對于這具身體的開發,可能還不到這具身體真正潛力的1%。即便如此,他也已經能做到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情。成仙對于如今的他來說就是舉手投足之間就能辦到的事,遲遲不肯成仙,不過是因為還沒有打磨好自己的技術思路如果他真的按照常規的路線一路晉升,不考慮極限的質量的話。那么理論上他可以直接突破到七轉,對于他來說,積累道痕沒什么瓶頸,只要在第一次突破的時候吞噬足夠的現實物質進行轉化就可以。
這個世界本身就是由道痕組成的,就好像是地球的那個世界上,物質和能量本就是一體。從這個角度出發。萬事萬物之中都蘊含著道痕,只不過這些道痕混雜在一起,形成了一種高熵態,以至于在現實世界之中以相當穩定的形態呈現出來。難以得到利用。但只要耗費一定的能量,理論上是可以打破這一過程的。就好像道元轉化一樣。道痕和物質之間理論上也是可以進行轉化的,轉化之后再分離就可以獲取到自己想要的純凈流派的道痕了。只不過這方面的技術目前只有利用長子之軀才能比較方便的做到,如果是利用現有的工業技術的話,需要建立的是一個極其龐大的工業鏈。而且產能還極其有限。這就好比是在古代。即便只是剛剛進入封建時代,理論上也是存在可以制造蒸汽機車的可能性的。理論上即便是春秋戰國時代的科技水準。只要動員足夠的人力,并且相關的技術知識都有人掌握,在現有技術體系之下,生產出蒸汽機車完全沒有任何問題,只不過成本高到了根本沒有實用價值。
現階段用工業化的流水線來從自然界之中的物質中提取道痕,就是這樣一種得不償失的情況,人們先一步掌握了技術,但工業水平卻沒有及時提升上去,并且面臨著長時間內都不太可能完成提升的這一現實。
就使得相關技術雖然有,但必要并不是很大。這自然界之中存在的被封印的游離狀態的道痕也是很多的。最為普遍的一種就是蠱蟲。這些蠱蟲擁有現實的軀體的同時,它們的身軀也封印著一定量的道痕。這些就是游離態存在的了。也是最容易被利用的類型。所以理論上想要獲取大量的道痕,只要掌握梳理道痕的辦法,然后收購相應的蠱蟲就可以了,這就好像是地球上的化石能源,雖然整天吵著嚷著說化石能源可能會枯竭,但真的可再生能源出現之后那些天天哭爹喊娘,說化石能源資源幾十年后就要消耗干凈的家伙,口風立刻就全都轉了。變成了化石能源,還可以再開采很多年。短時間內根本沒有枯竭的問題。
蠱蟲比起化石能源來說,還要更容易自然再生,如此說來也就更沒有什么問題了。
藍天如果想要一口氣晉升到七轉巔峰的話,只需要吸收大量的道痕。然后強行梳理他們堆積在自己的仙竅之中就可以了。其他人是沒有這個功能,只有一些極其珍貴的天才地寶,他們才能夠利用。
如果找不到這些極其珍貴的寶物,那就基本只有兩個渠道可以提升自己道痕的數量,第一就是渡劫也是最常規的一種手段,基本上每個仙人都是靠這種手段來提升自己的。每次渡劫天道都會安排劫難,而這些劫難本身就是游離態的道痕凝聚而成的。當經歷過這些劫難之后,劫難的道痕就會留在仙竅之中。自然而然也就成了實力提升的來源。
而另一種方式就是在自己某一流派的境界足夠高的時候。擊殺比自己境界更低的存在。然后吞噬對方的仙竅,只要自己的仙竅更大,自己在相關流派上的境界更高。就能夠完成吞噬,然后繼承對方的道痕。是相對比較魔道的晉升手段。但代價同樣非常巨大,畢竟每次提升都要消耗掉一名仙人,這代價已經夸張到一定程度了。
而對于他來說,這個門坎就低太多了。最低能降低到普通的物質都可以直接利用,只不過利用的效率比較低,消耗的能量會很多。
只要積累的道痕數量足夠。那么晉升就可以很快。但問題是并不是說你達到了晉升的門檻,就不需要渡劫了。如果一次性吸收太多道痕,晉升速度太快的話。雖然正常情況下天災地劫還沒有到。正常情況下,天災地劫會按照時間節點到來,也就是仙竅之中的時間度過了多少年才會在對應的時間點上到來。不會因為實力的提升而提前抵達,但總會有些時候是例外的,那就是突破大境界的門檻的時候。當修行者的道痕積累到一定程度,已經遠超現有境界。事實上已經晉級到了下一個大境界的前提下。天災地劫就會強行爆發,而且是將之前累積的天災地劫一口氣全部爆發出來。這一點還是之前山河共和國的實驗之中發現的。參與實驗的志愿者差一點就在天災地劫之中灰飛煙滅了。藍諾帶著一眾高手親自出手,才勉強擋了下來。
當時實驗的目的是想要嘗試制造銅境界無敵的存在。理論上不斷的吞噬仙竅。就可以不斷的增大自己的仙竅容量,從而在境界不突破的情況下提升實力。道理是這么個道理。但吞噬其他人的仙竅,多少都會有不兼容的情況,會對自身造成損害。但有一種情況是例外的。因為在極端特殊的情況下,一個人是可以有兩個仙竅的,那就是使用第二空竅蠱,有點類似于斗羅設定之中的雙生武魂。第二個空竅可以自由選擇發展的路線,不受到第一個的制約。
大多數時候真的有這種機緣的人都會選擇兩個不同的流派。這樣一來,自己就可以結合兩個流派的優勢,卻又不會因為道痕的沖突而導致自己殺招威力下降。但山河共和國的這次實驗卻反其道而行。兩個空竅修煉的是一模一樣的功法,人為控制保證,他們兩個幾乎沒有差別。為的就是吞噬自己的空竅,對于以往的行者來說,第二空竅蠱雖然只是六轉仙蠱,但也絕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沒有哪個神經病會選擇浪費這東西來給自己吞噬。擁有兩種不同的流派。比起在同一流派之中,臨時性變強一點,強太多了。簡直就是質變級別的強大。
但如今時代已經變了,第二空竅蠱已經不再像以往那么珍貴,而成了幾乎可以量產的東西。而已經成仙的人使用這只蠱蟲之后,重新修煉的速度會非常快,晉升仙人的難度也幾乎沒有,這樣一來的話,只要產量跟得上,不斷的吃屬于自己的仙竅,那就成了一種性價比很高的選擇,因為吞噬自己的仙竅是根本不用有絲毫擔心會受到反噬的,吞噬其他人的還有可能不兼容,但自己主動修煉的,還是專門修煉用來被吞噬的仙竅,那必然是和自己極度契合的類型,吃完一個之后馬上就能吃下一個,理論上可以一直提升自己仙竅的道痕,卡bug一樣無限變強。
會制定出這樣一個計劃,是因為修行者也并非沒有自己的煩惱,修為提升雖然會讓實力變強,但也會讓天災地劫變得更強。山河共和國的技術路線可以讓修行者在同境界的實力比外面的人更強,但同樣的他們也受到了天道的制裁。就好像是游戲版本之中過強的職業會被砍。他們受到制裁之后,每次度過天災,地劫。難度都會非常之大。威力比正常的情況高出好幾倍,同時給的道痕也都是對自己沒用的。這意味著對他們來說,境界的提升完全是一種負面效果,渡劫的收益幾乎等同于沒有。天道會給天劫的威力增加到很強的程度,卻又恰到好處的給到渡劫者根本不需要的道痕。
在這種前提之下,如果有一種不渡劫就可以提升實力的方法。那簡直再美妙不過了。這也就使得眼下的這個實驗計劃應運而生。
起初一切都十分順利。吞噬的過程很是完美。融合程度近乎是100%。融合過程中,所有的道痕幾乎全都被利用上了,沒有任何浪費。實力的提升也是十分顯著。總體上境界沒有絲毫提升,但第一次吞噬實力就幾乎完成了翻倍。雖然后續每一次吞噬的效果會逐漸下降。但實力卻是線性上升的。提升的比例降了,但提升的數值沒降。
長此以往,這樣提升下去,同時將仙竅的時間,流動速度壓低到最低的程度。就能夠以幾乎無損的狀態在不面臨任何渡劫風險的前提之下,穩定提升自己實力。至于說成仙的劫難,的確也是有的,但難度肯定和天災地劫沒得比,不然的話,也沒人能成得了先了。
可好景不長,在吞噬掉第六十五個仙竅后,實驗者的實力發生了質變。實力接近到了七轉巔峰的層次。體內的道痕數量提升到了兩萬,這個數量已經接近一些弱的八轉強者了,對殺招威力的提升倍率,達到了二十倍,這已經是非常夸張的實力了。說是有七轉巔峰的戰力,不會有任何問題。但也就是實力到了這個地步之后。六轉級的天災地劫,一股腦的全都爆發了出來。不知道是什么原理?這種卡bug的行為直接遭到了清算。所有的天災地劫一起爆發。差點就讓參與修煉實驗的志愿者當場灰飛煙滅。
如果不是藍諾當時剛好就在一處有著傳送點的基地之中,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恐怕當時人就沒了。
后續在安全條件更高的情況下,繼續進行測試后,他們無奈的發現,這個上限甚至被進一步調低了。第一個志愿者足足吞噬了65次,才一次性引爆了所有天災,地劫。但后面的志愿者,基本上都卡在了十次。最多的一人也只不過吞噬了十一次。其余人全都卡在十次以下。道恒總量卡在了三千以下。這差不多是剛剛摸到七轉中期的門檻的實力。七轉的底線差不多是1000道痕。如果完整道痕的數量到不了1000的話,基本沒有可能達到七轉,而八轉的理論門檻則是一萬,當然幾乎不存在卡著理論門檻晉升的情況。通常都要有兩三萬道痕,才有可能成功晉升。
這讓當時的研究人員們都感到了無奈,第一個人能夠吞噬60次。恐怕是因為那個時候這個bug還沒有修復。天意在那個時候還沒有發現這個bug。所以可以一直靠著這種手段,刷自己的實力不斷提升。
但后面,肯定是天意在那個階段修復了bug。以至于后來者把自己的道痕積累到3000左右的時候,就必須要直接渡劫了。如果沒有護道者守護的話。直接面對這個層次的天災地劫,幾乎是必死無疑。
畢竟之前那積累到2萬的,都差點被一下秒了。更何況只有3000道痕的情況下了。
顯然天意就是在針對他們。每當他們發現一個可以鉆的漏洞的時候,就立刻給這個世界的規則打上補丁。把他們可能鉆的漏洞給補上。
藍天本身也是擁有在不渡劫的前提之下,無限提升自己實力的能力的。而且更加方便,吞噬普通的蠱蟲就可以,效率要高得多。但現在也被封死了這條提升實力的道路。必須要老老實實的按照規則渡劫。就算是有辦法提升實力,也得老老實實熬到年限了渡劫。不然就等著自己的實力超越限制之后。受到制裁吧。
這也是他為什么不輕易的快速提升自己實力的原因?如果一口氣把自己拉到七轉實力那所需要面對的天災地劫也是他難以承受的。
而諷刺的是,他需要面對的這個問題,歷代尊者卻完全不需要理會,因為歷史上的他們,每一個都是在同級別道痕超標的存在,六轉修為的尊者,體內的道痕就可能有數萬,而他們在那個時代卻完全不會受到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