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135章 大明孝子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把曾經的敵人變成自己人。

  這一點李氏朝鮮就是再好不過的證明。

  李氏朝鮮與大明的淵源實在是太深了。當年高麗王命令李成桂領兵抵抗大明,李成桂以“小國焉能逆大”為由來了個黃袍加身,然后呢?

  其國名由大明所賜,王號由大明所封。

  從此之后,掀開了朝鮮“寧為大明狗”的歷史。

  從歷史上來看,大明的第一舔狗應該非他們莫屬。

  甚至直至大明亡國后兩百年,李朝依然私下里稱清朝皇帝為“胡皇”,稱清朝使者為“虜使”,除了對清朝的對外公文以外,一切內部公文、王陵、宗廟、文廟祝文仍然使用崇禎年號。所謂的“燕行使”也就是明朝時派到京城的“朝天使”,都會千方百計的搜尋崇禎啦、萬歷等皇帝的遺物,要是收集到了,那就是大功一件,肯定是放到朝恩殿里供奉起來的。

  從這些方面來看,這李朝確實是個大孝子。

  這是表面文章嗎?

  還真不是表面文章,畢竟,表面文章是做給人看的。

  稍微查詢一下就能發現,無論是朝鮮官方,還是朝鮮民間,對大明都是發自骨子里的敬重,這種敬重源自于什么?

  除了高皇帝賜名之恩,崇禎皇帝的東援之恩,好像朝鮮人最感激的是什么?

  當然是神宗皇帝的再造之恩了——即使是直到現在,朝鮮人仍然以“神宗皇帝再造之國”和“神宗皇帝所活之民”自居。

  在朝鮮人自己的書籍中,總是不忘提及大明對朝鮮的三造之恩,從這一點上來說,李氏朝鮮還是很有良心的。以后世了解到的思密達們的尿性,簡直讓人懷疑他們不是個種。

  裝樣子是裝給別人看的,大明都滅亡這么長時間了,裝給誰看呢?

  就這樣過去的兩百年后,朝鮮人從不曾忘記大明,從宋時烈開始,朝鮮文人就把明朝視為自己的“精神祖國”,即便是明知道朝鮮國力貧弱,堅持春秋大義的他們,也把“恢復大明”視為朝鮮孝子之天然使命,兩百年來不斷以輿論挾持李朝王室出兵抗清,以報答明朝之恩德,為父母之邦報仇。

  面對這樣的大孝子,朱大皇帝也是很惆賬的,覺得吧,無論是真孝還是假孝,這份孝心他得領啊!

  那怕就是假得,那也得領,沒辦法,當爹的要是連這樣的孝心都不認,還怎么帶假兒子?

  畢竟哭了兩百多年喪,也不能說就是裝的。

  要裝兩百年也實在不太容易。

  雖然這幫孝子最終除了給洪武、萬歷、崇禎三帝多燒了兩百多年香火,還是真的沒起什么正面作用。

  言語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說的就是李朝了。

  可是實話實說,有這個孝子在,才好教育其它的兒子不是。

  這就像當爹的告訴逆子——你看人家多孝順,大明都亡了,人家還燒了兩百多年的紙,哭了兩百多年的孝。

  你這個逆子得跟在旁邊看著點,學著點,這才是大孝子。你們往后要比著孝順!

  也正因如此,當前后幾次大明衣冠比大明自己正宗得多的朝鮮秘使一把鼻涕一把淚,泣血跪拜、哭告的時候,朱大皇帝的小心臟確實是被感動了。

  但正是因為這樣,朱大皇帝更要告誡東瀛都護府的官員們,對朝鮮絕對不能感情用事。

  為什么不能感情用事,因為……對朝鮮這個兒子,朱大皇帝一直是虎視眈眈的。

  親兒子得自己養著,要是分門獨戶了,親兒子就會變成逆子。

  就像現在的東瀛一樣,這才是大明帝國的親兒子,至于朝鮮……這逆子,直到現在還緊閉著國門呢。

  雖然緊閉著國門,但并不意味著朱大皇帝不關心這地方。

  “……自李昰應倒臺,權力,全歸但由于閔妃集團的腐敗,導致朝鮮人們又開始懷念起了李昰應,目前其內部渴望李昰應回歸的聲音越來越高,在過去的幾個月里,已經有好幾伙朝鮮人渡海前往東瀛,上書請求都護府轉交書信。”

  聽著錢子壯的報告,朱大皇帝只是微微點了點頭。

  幾年前,李昰應一行人逃到大明后,大明對待他們可以說得上是照顧有加,吃穿用度一率都是由皇家供級,絕對比歷史上被清軍押到保定過的日子要好太多。

  當然了,李昰應也是一個知道報恩的人,他數次上書要求大明派兵把朝鮮納為大明一行省,對于此,朱大皇帝也是考慮過的。

  “那么現在出兵朝鮮的時機成熟嗎?”

  錢子壯想了想然后搖頭說道。

  “目前局勢還不明了,所以臣不認為現在是出兵朝鮮的時機。但徐州方面并不反對我們出兵朝鮮,畢竟,眾所周知,朝鮮于大明之宗藩體系,絕不同于其它國家,所以徐州方面是能夠體諒我國對于朝鮮的特殊利益。”

  隨后他又補充道。

  “當然,徐州方面的態度也很明確,他們希望帝國能夠支持他們在越南北部以及上緬甸地區的宗藩體系。”

  國與國之間,從來都是利益至上,那怕就是徐州對大明有所求,他們也有自己的利益需要悍衛,現在越南南部為法國占領,下緬甸為英國占領,但是華夏那邊還是希望能夠維持宗藩舊制,沒辦法這涉及到華夏帝國的顏面。

  “告訴他們,我們不反對他們維持宗藩體制,但是他們應該妥善處理兩地事宜,另外提醒他們,僅僅只是維護宗藩體制,并不足以維持局面,想要保住兩地,就非得將兩地納為帝國行省或者殖民地不可,否則,早晚為英法兩國所乘。”

  已經和英法列強打了二十多年交道的朱大皇帝,很清楚對于帝國列強而言他們永遠都不會放棄對某個地區的窺探之心,除非有一個大國明確表示——那是我們的,比如大明于朝鮮。

  當然了,說話的人必須要有實力。要么就是一個大國直接占領那個地區。

  “他們應該明白的,最近幾年,華夏那邊也有海外殖民傾向,以臣看來,在目睹了咱們海外擴張的成功經驗之后,華夏肯定會對外擴張的,唯一的問題就是天國……”

  錢子壯說道。

  “現在華夏還沒有統一,分裂還在制約著華夏的力量,所以臣預計,至少在未來三到五年內,他們都不會把目光投向海外。”

  朱大皇帝點了下頭,說道。

  “確實如此,不過,這個就不在我們所考慮的范圍了,如果有一天,他們走向海外殖民,我們當然會表示支持,至于眼下,我們還是要先把自身的事情辦好,至于朝鮮嘛……就再等一等啊!”

  再等一等吧,等時機成熟了再說。

  眼下最重要的是把大明這些吃到嘴里的肉給消化掉…

  叼在嘴里的肉是自己的,不假。

  可是在沒有真正消化掉之前,那塊肉也就是叼在嘴里而已。

  帝國想要崛起,就必須要把那塊肉完全吃到肚子里,并且徹底的消化掉。

  比如說現在的秘魯和玻利維亞,這可是兩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呀!

  這么一大片土地,要是不盡快消化掉的話,最后,帝國是會被撐死的。

  還好,這個時代的南美人口足夠少。而華夏的人口又足夠多啊!足夠支持大明徹底消化這兩個地方……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