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553章 軍國之魂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臣民!現在朕所擁有的是近600萬臣民!但是朕希望有朝一日,他們能夠成為朕的軍國之民,而成為軍國之民,必須要軍國之魂!”

  面對在坐的眾臣,朱先海直接了當的提出了他的希望。

  將大明天子的臣民轉化為大明帝國的軍國之民。

  容易!

  那怕就是現在,大明的臣民們也有軍國之民的事實,因為大明舉國上下都是強制性的軍事訓練。

  但是這種強制性的全民軍事訓練就不會有逃兵嗎?

  要知道最早推行這種體制的普魯士,也曾經以逃兵而聞名歐洲。

  軍國之民不等于軍國之魂。

  只有擁有軍國之魂的民眾才是真正的軍國之民!

  這種思想上的、靈魂上的轉變不是朝夕之間完成的。不是幾道諭旨,幾項法令就可以做到的。

  也不是靠著強制性的軍事訓練能夠做到的。必須要是發自于內心的熱愛與執著。

  “軍國之魂?”

  別說的其它人了,就是孫虎這位陸軍部尚書,也有點兒發懵了。

  “不知道陛下所指的軍國之魂是什么?”

  其他人也都好奇的看著陛下,對于“軍國”,他們不陌生,甚至就連左大宰相在和外國人對話時,也是得意洋洋的說道——我大明以軍國立世,自然不畏戰爭。

  可軍國之魂,這確實有點陌生啊!

  “所謂軍國之魂是什么?就是源自于內心的尚武之心!勇士為戰爭而生,以戰死為榮,以為國犧牲為榮!這種源自于內心的力量,才是真正的力量!”

  這個要求似乎有點高。但是對于統治者而言,這樣擁有軍國之魂的民眾才是統治者所可渴望的臣民。

  “陛下,歐洲列強軍隊和軍人的地位之高,是有歷史傳統的。而普魯士的義務兵役制和義務教育制是共存的。國家通過教育給民眾灌輸思想,使之以為國從軍為榮。我大明,當下推行的義務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和軍國民體制是相互融匯的,據我所知,從小學到中學以至于大學,大多數學生都是以從軍為榮的。”

  身為文部大臣的李維民,在這一點上絕對是有發言權的,畢竟,早在多年前,在朱先海的要求下,南華就已推行了軍國民教育,盡管還在摸索階段,但是接受教育的年青人,大都是以從軍為榮。

  想了想,李維民又說道。

  “事實上,大明目前無論是新移民教育,還是學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服務于軍隊的——新移民要在教育營接受簡單的軍事訓練,兒童少年進入學校后,體育課是軍事體育,凡是接受過教育營和中小學教育的大明臣民,只要換上軍裝,就是一名合格的步兵。因為他們在教育營和學校就完成了步兵訓練的基本內容……”

  停頓了一下,李維民繼續說道。

  “我想,陛下所指的軍國之魂,本質上還是華夏的傳統思想上,自宋朝以來,我華夏教育皆“萬般唯下品,唯有讀書高”為根本,以文抑武更是歷代統治之手腕,軍人地位低下,以至社會傳統風氣,皆認為武夫不堪。這才是我大明只有軍國之名,而沒有軍國之魂的根本原因,畢竟,未來的大明必定將由數千萬以移民所構成,或許我們可以通過教育改變孩子們的想法,但是數千萬移民構成的思想環境,卻是我們不得不去面對的。”

  問題,看來又是出在傳統上面啊!

  朱大皇帝在心里面頗為無奈的嘆了口氣,很多人說近代以來中國的衰弱,是儒家教育的失敗!

  可事實上呢?

  漢唐時代的儒家可以上馬平天下,下馬治天下,能夠出則將,入則相。

  也就是從弱宋之后,趙家人為了一已之私從思想上禁錮華夏民族,從思想上打壓華夏民族的尚武之心。

  什么“萬般唯下品,唯有讀書高”。

  什么“書中自有顏如玉,書生自有黃金屋”

  什么“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

  趙家人的那些歪理,理出來的是什么?

  書中自有顏如玉——被人掠!

  書生自有黃金屋——被人搶!

  好男不當兵——被人殺!

  趙家人用一百年的時間,成功的把一個傲視周邊的的尚武民族糟蹋成了什么模樣?

  等到了“我韃清”的時候,為了避免漢人反抗,更是千方百計的打壓漢人,別說是尚武精神了,百姓連幾個人一起練個武,一起聚個餐,都是大逆,都是意圖謀反。在一邊用刀子砍去漢人的氣節與勇氣時,官員視百姓為牛羊,對百姓各種壓榨、欺凌。在屠刀與鞭子的雙重打壓下,懦弱與馴服居然成了百姓保命的唯一方式。

  而他們也是大明將要引進的那群人!

  別說是尚武精神了,就是想要改變在異族奴役下的馴服思想,其中的難度也是可想而知啊!

  肅容沉思片刻,朱先海說道。

  “所以,才需要教育,成年人的思想教育,不是一日之功,我大明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就改變數千萬成年人的思想,這種改變應該是潛移默化的,應該是通過大環境的改變而改變,畢竟……人的思想,是很容易受到外在環境影響的!我們要樹立一個全社會推崇軍人的大環境,簡單的來說,就是提升軍人的社會地位,對軍隊也必須要被神圣化!通過輿論宣傳來提高軍隊和軍人地位。”

  如何提升軍人的社會地位呢?

  朱先海早就已經成竹在胸了啊!

  “我大明之軍隊世為皇帝所親御,既然如此,我大明的之軍隊既為皇家之軍隊,有辱皇家陸海軍隊、皇家陸海軍人者,既為不敬,當以國法罰處之……”

  先從司法上確立軍人的地位,怎么確立地位呢?當然是和皇家綁在一起了,往后但凡誰敢攻擊攻擊軍隊,就治一個“不敬之罪”。

  什么是政治正確,這就是政治正確啊!

  有了這個政治正確之后,再有人說什么“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那可就是侮辱“皇軍”了。

  呃,這個“皇軍”聽著怎么這么別扭呢?

  是侮辱皇家軍隊!

  這樣說起來,倒是舒服了一些。

  往后還要改有針對性的對各大報紙提出指導性建議,建議他們多寫一些稱贊軍人,贊美軍人的文章。至于早就在大明境內的學校中開展的軍國民教育,還要繼續進一步加強,進一步強化。

  “報紙輿論應該服務于政治,眾所周知,我國今日之基業,完全有賴于軍人的犧牲與付出,要是沒有軍人的犧牲與付出,我大明又怎么能于異域立足?拿什么在這里開辟華夏新基業?所以必須大力歌頌軍人貢獻,尊崇軍人的社會地位,須從歷史、文學以及音樂等各個層面贊美、美化軍人和戰爭。”

  朱大皇帝的長篇大論,終于說完之后,他把目光投向在坐的諸位,大明朝廷的文武官員們皆是一片沉默。

  只有陸海軍尚書滿面難以掩飾的興奮,可其它人呢?表情各異!

  朱大皇帝的這番話并沒脫離了這些大明官員可以接受的范疇,畢竟,他們都是非常傳統的中國人。在過去的幾百年里,中國人早就形成了“萬般皆低下,唯有讀書高”的思想,或許為了生存他們可以接受軍國民體制。

  但是接受軍人高高在上的地位?這件事一時間確實有點難以適應,而且他們還有著自己的擔心,畢竟盛德皇爺太好戰了!

  其實以傳統的中國標準來看,當今的盛德皇爺絕對稱得上是窮兵黷武了!

  從奠基南華開始,這些年接連滅了兩國,先取智利,再滅阿根廷,還在國內尚未完全平定的情況下,率領軍隊遠征歐洲,揚大明國威于異域,甚至還和歐洲的陸上小強普魯士開戰,連戰連捷。

  君主如此好戰,恐怕連漢武帝都望塵莫及吧!

  在華夏的傳統觀點當中,漢武帝那樣的積極對外擴張的君王,可不是什么明君圣主!

  當然了,漢武帝對外擴張的代價也太慘重了一點——天下戶口減半,這也是為什么古人不拿其當圣主名君的原因。

  可問題是,朱大皇帝不僅打贏了,而且代價不高,所以……這個大明,不能夠以同理視之。

  甚至就連同這個大明的人,也和過去不同。

  不知道過了多久,才聽有些湖南口音的官話響了起來,是左宗堂。

  “陛下所言甚是,軍隊為我國立國之基,我國能于異域拓土萬里,靠的不是讀書人筆刀之利,靠的是軍人的赫赫軍威,西洋諸國實為虎狼之國,文人筆刀雖利,不能教其馴服,軍刀霍霍方能讓虎狼止步!”

  朱先海點點頭,左宗堂的歐洲之行沒有白去啊,只有去過了歐洲,才知道,這個世界的生存法則是什么。

  武力才是亂世的生存之道啊!

  因為了解,所以他才沒有和自己唱反調,這位左大宰相在大事上面總是能同自己保持一致的,而且在此之前也和他吹過風了。

  皇帝和丞相都贊同了,其實人自然也都是點頭稱是了。

  1871年10月的這次例會,對于大明而言,不過只是一次再正常不過的周一例會而已……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