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七百零六章 楊李新約(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過了大概一分鐘左右。

  楊振寧又想到了什么,轉頭看向了李政道,問道:

  “你準備用什么課題來賭?”

  李政道摸了摸下巴,并沒有直接給出答復,而是說道:

  “具體的課題不急,我先問你個問題,你對元強子模型怎么看?”

  如果此時有外人在場,便會發現二人的聊天很有意思:

  他們的交談沒有任何老楊老李之類的主語,開口閉口都是你如何你如何,但雙方卻絲毫不感覺違和。

  聽到李政道的問題,楊振寧這次很快便給出了回復:

  “非常完美,基本上可以解釋目前的所有粒子狀態。”

  李政道則又問道:

  “那你有沒有推導過可能存在的基本粒子數目?”

  楊振寧再次點了點頭。

  這事兒他還真算過。

  在過去的兩個月內基本上都在研究元強子模型,為此他還和蓋爾曼、海森堡等人打過電話。

  他給出的答復基本上也算是目前理論物理界對元強子模型的一致看法——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新模型,足以解釋目前已經發現的、關于粒子的所有現象。

  這個元強子模型甚至還預言了一些未被發現的基本粒子,比如說中微子震蕩的跡象等等。

  而框架既然已經被定好了,那么楊振寧自然不可能不去推導框架內的粒子數量。

  就像你釣魚的時候圈了個魚塘,不把水抽干數一數有多少魚,心里總是不踏實不是?

  隨后楊振寧眨了眨眼,很快意識到了什么:

  “你能問出這個問題.....看來你也推導過了?”

  李政道同樣嗯了一聲。

  接著他從袖口拿出了一把鋼筆,朝楊振寧揚了揚手:

  “三國演義的赤壁一戰中,周公瑾邀諸葛孔明商議破曹之計,書中二者便在手上寫下了心中所想。”

  “今天你我不如效仿古人,同樣在手上寫下推導出來的粒子數目,你看如何?”

  楊振寧深深看了他一眼,默然點了點頭。

  諸葛亮和周瑜在《三國演義》中的對筆確實稱得上經典,同時也為最終的破曹定下了關鍵的基調——盡管說原本歷史里提出火攻的是黃蓋.....

  此時的華夏一窮二白,與海對面這個龐然大物相比,亦如孫劉聯軍比于曹操。

  而赤壁之戰最終的戰果人盡皆知,孫劉以弱勝強大敗曹軍,硬生生站穩了腳跟。

  李政道舉這個例子的寓意,倒也稱得上有心。

  同時周瑜和諸葛亮的人物關系,也很符合目前他與李政道的情況。

  早先提及過。

  他和李政道都不是那種豁達寬廣的人。

  所謂的“相逢一笑泯恩仇”完全不可能出現在他們身上,也不存在所謂楊李二人的矛盾沒那么大,只是后來被架起來的說法——但凡了解二人獲得諾獎決裂后情況的人都不會有這種幻想。

  在徐云穿越來的后世。

  楊李二人都已經到了人生終末,但是在這種看淡了人生過往、本該填補人生遺憾的年齡,他們依舊老死不相往來,甚至連對方的名字都不愿提及。

  如果不是這次元強子模型給李政道的世界觀帶來了沖擊,讓他意識到了那些被自己長期忽略的家國情懷,他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和楊振寧一起回國。

  但另一方面。

  二者盡管矛盾重重,但彼此間卻又算得上知己。

  至少在華人物理界的領域之內,他們是唯二輝映的最高峰。

  世人提及李政道,必然提及楊振寧,反之亦然。

  如果要用古代人物來形容李政道和楊振寧,伯牙與鐘子期未免太過柔和,忽略了二者的矛盾,孫臏龐涓或者劉邦項羽又太過尖銳,同時楊李二人嚴格來說應該屬于同一個陣營。

  唯有諸葛亮和周瑜這對歷史人物,無論是在私交還是歷史背景方面,都最合適用于描述二人的關系。

  當然了。

  誰是被氣死的周瑜,誰又是千古一相的諸葛孔明,那就猶未可知了......

  隨后楊振寧也從衣兜里取出了一把鋼筆,朝李政道揚了揚:

  “沒問題,現在就開始寫?”

  說來也巧。

  楊振寧和李政道手上的鋼筆都有一個“ias”的標志,這是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為首席講師提供的專用鋼筆。

  李政道很快也點了點頭:

  “沒問題。”

  然而就在二人準備轉身寫字之際,他們身后忽然傳來了一道有些焦急的聲音:

  “老楊,老李!”

  李政道和楊振寧頓時一怔,同時轉過頭看向了來人。

  只見他們身后的甲板處匆匆走來了一位戴著小氈帽的中年人,此人臉型略長,眼睛不大但眼袋很濃,只見他快步走到了二人身邊,上下打量了二人一番:

  “老楊,老李,你們在這兒干啥?”

  楊振寧有些奇怪的看了他一眼:

  “聊天唄,還能干啥?”

  這位小氈帽中年人叫做黃昆,是楊振寧在西南聯大的同學兼好友。

  當年黃昆由葛庭燧推薦入校,和楊振寧、張守廉三人并稱為西南聯大物理系的三劍客。

  不過與楊振寧和李政道不同的是。

  黃昆在51年的時候便回到了祖國,55年的時候入選學部委員,這次組織上知道楊振寧和李政道二人回國,便安排了黃昆在魔都作為接待人,陪同他們乘船前往津門。

  隨后楊振寧看了眼黃昆,大致明白了這位老同學焦急的原因:

  不是船上出了什么事兒,而是他見到自己和李政道單獨待在甲板上,擔心自己和李政道因為矛盾出什么意外。

  于是楊振寧猶豫了幾秒鐘,將自己和李政道的約定還有要做的事兒簡單介紹了一遍。

  李政道則在一旁安靜站著,臉色不變,也沒有出聲制止。

  一來黃昆是這次接待團的負責人之一,他的重點便是關注自己和楊振寧的相處情況,對他解釋這事情也算是讓組織方面有個底。

  二來則是無論接下來他們要“賭”的課題是什么,到時候內容必然是對外公開的,這種事兒想壓也壓不住。

  既然如此,不如大大方方的說出來,省的各方有什么顧慮。

  果不其然。

  在聽完楊振寧的介紹后,黃昆的臉上頓時露出了一絲輕松:

  “原來是這么回事,我還擔心你倆到甲板上....呵呵....沒事兒沒事兒。”

  說實話。

  在見到楊振寧和李政道站在甲板邊的時候,黃昆還真以為要出啥事了——萬一這兩人腦袋抽風,想要在護欄邊來波摔跤做個了斷,那么傷了誰都是國家的巨大損失。

  同時一旦出現了人員傷亡,消息一傳出去的話,海對面估摸著就會開始瘋狂抹黑了.....

  好在二人都還算淡定,選擇了一個“文斗”。

  隨后黃昆忽然又想到了什么,臉上露出了些許心動:

  “兩位,既然你們想要效仿周瑜和諸葛亮,那么介不介意多一個魯肅?”

  楊振寧和李政道聞言微微一愣,這次李政道先回過了神,只見他笑著用手指點了點黃昆:

  “老黃,你這個魯肅可不符合原文啊,這么早就想當大都督了?”

  黃昆聞言也不惱,只是嘿嘿的笑了笑:

  “噯,見獵心喜嘛,這么有意思的事兒,十年恐怕都見不著一回呢。”

  “況且你別管我這魯肅要干啥,至少要比之前沒魯肅在要更貼近原文一些吧?”

  李政道的意思是指《三國演義》中的魯肅并沒有參與周瑜和諸葛亮的賭約,黃昆則從另一個角度做出了解釋。

  當然了。

  二者的這番對話更多是在說笑,單純猜數字這事兒多一個人參加倒也沒什么問題。

  以黃昆的情商而言,他肯定不會參與到楊李后續的賭約中去的。

  更別說黃昆的主要研究方向在半導體,目前手上還接著某項很重要的研發任務,也不可能有空余的心力再去申請另一個課題。

  隨后三人又交談了幾句,很快轉過頭,彼此背靠背,脫下筆帽寫了起來。

  十多秒鐘后。

  楊振寧頭也不回的說道:

  “我寫好了。”

  很快,他的身后也傳來了李政道和黃昆的聲音:

  “我也好了。”

  聽聞此言。

  楊振寧便轉過身,與同時回到正面的另外二人對視了一眼。

  接著三人同時攤開手掌,將左手伸到了面前。

  在看清彼此手上寫著的字后,黃昆頓時驚詫的一挑眉:

  “咦,老楊,老李,你倆怎么比我多一個數兒?這括號又是啥情況?”

  只見此時此刻。

  黃昆手上赫然寫著一個“61”,而楊振寧和李政道手上寫著的都是.....

  這代表黃昆認為的基本粒子有61種,李政道和楊振寧推導出的則是62種,并且括號里的數字多半還有某些說法。

  要知道。

  黃昆雖然主要從事固體物理理論和半導體物理學研究,但他在理論物理這塊的經驗還是很扎實的。

  若非如此,他也不可能和玻恩有共同話題并且合作寫書。

  實際上。

  當年他在利物浦大學讀書的時候,就讀的正是理論物理專業。

  因此別看他目前負責的研究和理論物理關系不大,但他在這方面的造詣其實同樣很深。

  此前趙忠堯他們的論文在國際發表的同時,也在國內的《物理學報》上刊登了相同內容。

  這篇文章同樣在國內引起了巨大的反響,黃昆也在同事們的討論中對論文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便包括了.....

  元強子模型框架內可能存在的微粒數量。

  根據黃昆的推導。

  在這個框架內應該存在61種粒子,從性質上可以分成四大類。

  其中數量最多的一類是雙噴注圖的“層子”,理論上應該有六種類別,同時三個內部自由度。

  另外每個層子都有自己的反粒子,因此層子數量一共有3x6x236種。

  第二類粒子則是論文中直接定義的輕子,數量一共有12種,中微子也被歸到了這一類。

  層子和輕子組成了費米子,它們構成了物質最開始可被觀測的結構。

  也就是說,費米子共有123648種。

  接著是自旋為整數的粒子,這是物理學界很早就定義的玻色子。

  不過在元強子模型中,玻色子被分成了兩類:

  傳遞了粒子之間基本相互作用的規范玻色子,以及負責產生了靜質量的靜質量粒子。

  靜質量粒子是一切質量的來源,因此元強子模型中將其稱之為“女媧”。

  而在規范玻色子中。

  起到電磁相互作用玻色子有且只有一種,那就是光子。

  至于弱相互作用的玻色子則有三個,具體目前還沒發現。

  強相互作用的傳遞粒子同樣尚未被找到,根據計算黃昆得出的數量是8個。

  因此玻色子的總數一共有113813種。

  134861,所以理論上在元強子模型中的微粒一共有61個。

  可是.....

  楊振寧和李政道所寫的62又是什么情況呢?

  要知道。

  這兩位可是華人物理界的最高峰,當世....不,乃至整個物理史上都可以排進前40的頂尖大佬。

  想讓他們同時出現錯誤,可能性說實話并不大。

  而在他身邊。

  楊振寧抬頭看了李政道一眼,微微抖動的眉毛表示著他的內心并沒有看上去那么平靜。

  實話實說。

  李政道計算出62這個數字并沒有出乎他的預料,如今的李政道正值巔峰期,算不出來這個數兒才奇怪呢。

  但是括號里的那個63.....

  想到這里。

  楊振寧的心中驟然冒出了一個念頭:

  莫非.....命運也在暗示他們的恩怨將會在這個方向上有個終結嗎?

  就在楊振寧內心復雜的同時,一旁的黃昆也出聲了:

  “兩位,你們這數字的意思是......”

  于是楊振寧很快收斂了心緒,深吸一口氣,解釋道:

  “老黃,如你所見,62這個數字的意思,就是在元強子模型的框架之內,一共有62個粒子存在——這是肯定的。”

  “至于括號里的63....則是一個有可能存在的粒子,但它目前很難做到數學上的規范化。”

  “加上目前的科技水平相對較低,我們缺乏足夠的數據驗證這個粒子的存在,所以我...我們才在括號里寫上了63這個數字。”

  李政道沉默片刻,也輕輕點了點頭。

  他也是這個意思。

  黃昆瞳孔則微微一縮,下意識問道:

  “一定有62個微粒,可能有63個?等等等等....我有點亂。”

  “老楊,按照我的計算,基本粒子應該有36種層子,以及.....”

  隨后黃昆將自己推導出來的幾類粒子說了一遍,最終有些費解的問道:

  “.....這些粒子加起來一共有61種,哪里來的第62個?”

  楊振寧聞言看了眼自己的好友,輕輕搖了搖頭:

  “老黃,你可能忽略了一件事,唔,你聽說過......”

  “暗物質嗎?”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