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一千一百七十二章·“TE·以我封緘(11)”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白雪在火焰中燃燒。

  星辰墜落于海底。

  天地倒懸,日月同空。

  ——自千年前就應該滅亡的文明,自神明托起,向著下一條悠久的時間長河高飛而去。

  如同星辰擺脫了牽絆,蘋果擺脫了引力的束縛,自由脫離了大地的枷鎖。當神明的白色觸須揚起,生命硬盤綻放出千年未有的光輝。

  “轟——!”

  神明高舉命運之劍的那一刻,虛幻與現實產生了碰撞。

  一萬條世界線,感受到了這一時刻的到來。

  有人自田野中抬頭,有人自教堂里祝禱,有人拾起碎裂的火炬,有人遙望海面。

  生生不息的歷史倒映在他們的瞳孔中,似燃燒的薪柴。

  他們共同感知到了——這個臨界點的到來。

  無形無質的方舟抵達了彼岸,已成了一艘忒修斯之船。這千年來,方舟的甲板、零件、船員,換了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滄海桑田,幾百億人曾望著遙不可及的終點,終生漂浮于海上,用落后的望遠鏡期待著一生都不會抵達的彼岸。但即使如此……這座方舟的目的與終點,從未變過。

  ——一直是,

  文明的“下一世紀”。

  神明劍指長空,理想國開始建立。

  一萬條世界線之間的界限不再清晰,夢境與現實纏綿交錯。其壁猶如時間的畫布,繪著歲月的痕跡。影影綽綽的人流如幽魂般穿梭,每一步都跨越了時間的界限,

  無數時代的畫面彼此黏合,無數道人影從每個人腳下走出。

  他們的服裝各不相同,猶如時間的針腳。

  他們或許身著維多利亞時期的繁復禮服,綴滿蕾絲的袖口和華美的裙擺;或許身穿嬉皮士風格的彩色掛毯和牛仔布,流露著自由與叛逆的精神;抑或是一身的現代簡約時裝,以其剪裁利落的線條彰顯著新世紀的審美。

  每一種服裝都是時光的密語,每一件飾品都是文明的縮影,每一個人都扎根于一個凝固特色的時期。

  他們望見彼此時,露出了熟悉的神情——這是他們自出生以來,第一次看到世上的另一個自己。

  “原來另一個我會是一位船長。”一個邋遢的拾荒青年望著另一個自己。他曾經做過成為船長的夢,但因為家境窘迫,只能放棄。

  原來,在另一種“可能性”中……他實現了年少的愿望。

  “讓你失望了吧,我只是一個普通的上班族。”一個中年人羞怯地望著另一個自己頭上的王冠。原來他也會有這種“可能性”。

  王回答了他:“我出生在王室,又有個很好的老師,才讓我成為了一個合格的王……如果你身處我的時代,你也會和我一樣。”

  中年人嘆了口氣,眼中滿是遺憾。

  與他樣貌一模一樣的王,卻露出了羨慕的表情:“不過,我也很羨慕你。你有幸福的家庭,我的親人卻……”

  有得必有失。

  當莊周羨慕蝴蝶時……焉知另一個夢中的莊周是否在羨慕他?

  “你好……世界上的另一個我。”一個小女孩不明白這是什么情況,但還是興奮地打起了招呼。

  二十來歲的白領復雜地看了她一眼,摸了摸她的頭:

  “八歲時候的我,請千萬不要放棄你的夢想,千萬不要為了穩定就找一個自己不喜歡的工作。”

  “現在的生活,我一點都不開心,卻已經無法抽身。但我不希望……另一個我重蹈覆轍。”

  “好,我答應你。我一定要成為一個出色的植物學家!”小女孩懵懂地點了點頭。在這一刻,在她的心中生根發芽——延伸出了她未來的嶄新“可能性”。

  在那種“可能性”中,她不再是終日庸碌的白領。而是常年躬身于森林之間,尋訪于原野之上。

  ——她的未來,就此開出了無數朵稚嫩嶄新的鮮花。

  人這一生幾千萬路。

  無盡的“可能性”自每一個關鍵選擇點冒出,被我敲定為現實。

  年少時遇見自己喜歡的人,是大膽表白還是埋藏心底。

  十二年寒窗苦讀,是晝夜努力還是另辟蹊徑。

  遇見人生的轉折點,是繼續深造還是回歸家庭。

  ——當做出選擇,嶄新的“可能性”便從腳下延伸而出。

  人類沒有無限回溯的時間權柄,也沒有神靈的觀測權柄。唯有行走許久,驀然回首——方可發現,當初的選擇到底帶來了什么。

  當所有的“可能性”展現在眼前,

  他們恍然意識到——原來自己還有這種未來。

  原來在丟棄著什么的時候,他們也在撿拾著什么。

  人類生來便是不斷脫胎換骨。

  “紗窗外呀,冰河叮當響”

  不知何處傳來歌聲。

  一泓明亮的光輝,從神明的劍上升起,沖向天空。

  一個半圓形的弧形星河橫跨于蒼穹之上……跨過蒼山,跨過長河,跨過原野,直至橫跨了整個世間,猶如一泓遼遠的冰河。

  靜謐而永恒的光輝,閃爍于弧形之上。

  眾生目睹了奇觀。

  ——一個懸浮的世界,逐漸抹開了模糊的云霧,彰顯出清晰的面貌。它倒掛在天穹之下,是這個世界的鏡像,一座顛倒的理想之城。

  “那是——”

  ——理想國。

  人們情不自禁叫出了它的名字。

  天地在這一刻裂變,平行的現實相互撞擊。人們手中的炮管失去火焰,子彈向上墜落。

  重力顛覆了世間的常理,天地交換了寶座——天成地,地成天。

  人們感到身軀前所未有的輕盈,仿佛失去了重力的牽引,甚至向著天空飄去。

  “一更里呀,鐵馬過我房”

  他們辨不清自己是漂浮在天際,還是穩立在大地。

  他們凝視的藍色滿月,到底是高懸夜空的明燈,還是深邃水底的幻影。

  純白的天使羽翼翱翔在蘇明安身后,他高懸于這無窮的理想國之巔。

  天地倒懸,飄舞的白色觸須,如同白鳥的羽毛。

  “三更里呀,白鳥夢中吟”

  迭影平靜地后退,隨著理想國的建立,一步步退出天空的范圍。祂姿態優雅,明明是被推出去,卻像是自己主動走了出去。

  炫目的光輝縈繞在高空,鏡中之城一點點向下墜落,直至重迭于地面,宛如夢幻與現實的重合——無數種“可能性”的敲定。

  理想國建立完成,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維度屏障。蘇明安在這一刻想起了神靈最初問他的十個問題。

  問題五:你覺得命運是什么?

  命運是什么?

  他從頭到尾都按照千年計劃行動,是服從命運嗎?

  前人的尸骨為最終的勝利開辟了道路,自己只不過是一個完成他們未竟事業的人,這并不是“服從”,而是“繼承”。

  早在自己到來前,他們就為自己安排好了一切。是蔭蔽,而非操控。

  能撿到舊日之眼,是神靈留下的。能撿到命運之劍,是黑鵲故意給的。能獲得仙之符篆,是蘇文笙故意給的。能在海邊遇到朝顏,是被安排好的。能去毀滅異種王,是被安排好的。

  離開稻亞城→脫離理想國保護范圍,身上的舊日之眼開始共鳴→塔啟動→得到他人送的三要素→滿足喚醒異種王的條件且無法維持理智→回到千年前→度假獲得積極情緒→來到千年后重新喚醒異種王且能夠維持理智→成功建立理想國。

  看似,一切都被安排好了,這是一場“全自動救世計劃”。

  然而,到底能不能進行到最后一步,還是要看他自己。

  正是因為“殺死命運”,才走上了另一條“命運”。就像給了他死亡回檔,就算他知道被安排了,他也會義無反顧地走上這條路。

  服從命運,是懦弱而不敢反抗嗎?

  不,是決絕和勇敢。

  那么多主理人明知道不能善終,卻仍然堅持千年計劃。是他們寧愿服從這種犧牲的命運嗎?

  是明知難為,而為之。

  這一刻他終于明白宿命有多沉重,無數人扭曲自我、犧牲終生只為了引導他。

  ——以此,過去與未來最終變成了現在。

  他知道最后一步是什么。

  如果理想國之內有神,迭影依然能插手理想國。

  所以,他需要將——成神狀態下的自己斬殺。

  ——斬殺自己。

  ——斬殺我。

  問題七:你認為“自我”是人類身上最可貴的東西嗎?假如有一天,你必須在這兩個之間做選擇,你選擇哪一個?如果只有斬殺了自己,才能實現理想,你會對自己揮劍嗎?請回答“是”或“否”。

  蘇明安蹙眉,這個問題真晦氣啊。

  不過,他的答案也顯而易見——

  蘇明安終于明白了當時神靈為什么這么問自己。

  原來那時,神靈就預料到了,倘若蘇明安走到最后,他必然要對自己揮劍。

  自己的兩個分身已經沒法使用了,無法再金蟬脫殼。

  所以,他該如何斬殺自己?

  按照常理,應當是蘇明安在第十世界度假,舊神代替蘇明安完成這一切。

  蘇明安眨了眨眼,忽然笑了。他終于明白了神靈為什么急于阻止他救世,原來最后自己必須要死。神靈是在救他的命。

  這一刻,他察覺到了一絲類似普拉亞最后階段的絕望感,可他這次沒有第二朵紅玫瑰。

  迭影的笑聲傳來:“……所以,蘇明安,為了更高遠的理想,你不敢為舊日之世向自己揮劍。因為這里畢竟不是你的家園,翟星比這里更重要。”

  蘇明安不管祂的嘲諷,只是猶豫片刻,便調轉劍身,劍尖對準自己。

  他臉上的神情趨向凍結。

  ……舊日之世的人們。

  ……你們為了這一天付出了那么多、等待了那么久……千年計劃那么完美,必勝之局那么動人……所以,你們一定不會,虧待最后的執行人。

  這趟旅途中,你們給了我十足的感動,我可以為你們……試著揮劍一次。即使只有一次。

  他望著光芒閃爍的劍尖,閉上了眼。閉眼前他看到了迭影臉上的錯愕,祂似乎沒想到他真的會揮劍。

  但劍尖刺入胸口的時候,他卻聽到了一陣歌聲。

  與他聲音一致的……清越的、悠揚的、青年的歌聲。

  一股龐大的記憶,順著這一劍,涌入他的體內——

  耳邊是長歌的聲音。

  是長歌用緩緩敘述的語調,向他訴說了一切——

  蘇明安。

  在你揮劍前,你必須要知道一個故事。

  一個,橫跨一千兩百年、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

  一個關于舊日之世最初、關于千年計劃最初、關于我與秦將軍的故事。

  理想國終于建立完成,我可以將這個故事講給你聽了。知道這個故事后……你再下決定吧。

  他替我出主意,我借給它眼睛。

  我不會操舟架舵。

  可是倘使你在遼遠的海濱,我也會冒著風波尋訪你這顆珍寶。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