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698章 金門菜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施世驃十分嘴碎,明明是分析朱一貴的起義形勢,卻硬是扯上了鄭成功和施家的恩怨。

  玉柱只是含笑傾聽,卻絕不插話。

  鄭成功和施瑯的恩怨,早就是過去式了。

  不過,施世驃說的一段秘辛,倒是勾起了玉柱的興趣。

  想當年,玉柱讀《鹿鼎記》的時候,簡直是如癡如醉,茶飯不思。

  偏偏,施世驃提及了諸多熟悉的人名,玉柱立時來了精神。

  康熙二十年,鄭經病危時,授鄭克臧監國劍印。

  然而,鄭經去世后,鄭克塽的岳父馮錫范伙同劉國軒,先下手為強,以國太董氏的名義,干掉了鄭克臧,并擁立鄭克塽為延平郡王。

  據施世驃所言,鄭克藏的落敗,主要是其岳父陳永華于一年前病死了,從而失去了最大的助力。

  咳,陳永華,這不是天地會的總舵主,韋公小寶的師傅么?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外加越女劍,玉柱皆通讀焉。

  玉柱淺淺的一笑,查良鏞的先祖查升,正是查嗣庭的堂兄。

  查嗣庭,和玉柱雖有半師之緣,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居然主動投入了隆科多的門下。

  反觀玉柱的啟蒙恩師湯炳,自從拜入了玉柱的門下之后,短短的十余年間,扶搖直上,已經官至禮部漢尚書矣。

  玉柱正和施世驃茶敘,忽聽門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大帥,大帥,不好了,歐陽總鎮輕敵冒進,中了埋伏……首級被賊軍砍了去……”一名血人般的綠營軍官,撲倒在了玉柱的腳前,嗓音嘶啞的哭訴了臺灣鎮綠營兵全軍覆沒的噩耗。

  臺灣鎮的現任總兵,名叫歐陽凱,福建漳浦人,原為江南蘇松鎮總兵。

  “呀,鹿耳門完了,臺灣危矣。”施世驃聞訊后,大驚失色,脫口而出。

  玉柱不是福建人,自然不清楚鹿耳門的厲害。

  客觀的說,玉柱只知道,鄭成功趁滿潮之時,悄悄的摸進了鹿耳門航道,偷襲得手,并順利的收復了臺灣島。

  施世驃是老福建了,他見玉柱面露不解之色,便嘆息著解釋說:“不瞞中堂您說,水師欲入臺灣,別無他途,必走鹿耳門。”

  玉柱點點頭,鼓勵施世驃繼續說下去。

  施世驃得了鼓勵,說得更賣力了。

  這一聊,就是一個多時辰。

  玉柱留施世驃用了膳,才放他離開了督署。

  平臺的兵力,其實是足夠的。

  別的且不說了,單單是玉柱從京城帶來的精兵,就足有六千多人。

  這六千多人,可不是傳統的綠營兵,而是久經近代化訓練的近代新式軍隊。

  不客氣的說,只要這六千人登了島,就意味著,大局已定,剩下的就是時間問題了。

  據施世驃所言,由于航道淤積的緣故,只能從鹿耳門登島,別無他法。

  玉柱自然是心中有數的,這個時代的大清,受限于航海測繪技術的低下,大家顯然忽略了一個事實。

  早在明末時期,西班牙殖民者,就占領過島內北部的基隆。

  臺灣的殖民史,西班牙人主要在臺灣北部活動,而荷蘭人重點經營臺南地區。

  玉柱其實早有準備了,已是康熙末年,他手頭掌握的六千精兵,彌足珍貴,不容有失。

  所以,照玉柱的想法,自然是施世驃率領福建水師打頭陣,玉柱則帶著六千精兵,乘坐洋船壓陣。

  至于,洋船過大,擔心航道擱淺的問題,玉柱也已經想到了好辦法。

  就在洋船的后頭,拖拽十幾艘小船即可。

  實際上,玉柱還有更快的拿下臺灣的辦法。

  在這個時代,洋人的商船上,其實都藏有火炮和火槍。

  只要時機成熟了,這些洋商們完全不介意扮演海盜的角色,肆無忌憚的搶劫一票。

  但是,洋船上的火炮只要一響,肯定會驚動老皇帝。

  智者所不取也。

  接下來的幾天內,玉柱陸續接見了福建陸路提督侯勝,及水陸兩師的總兵們。

  歸納起來,大家的意見,高度一致,就是要走鹿耳門航道,打進南臺灣。

  既然他們這么樂意當炮灰,玉柱自然是毫不介意的利用一把了。

  作為帶兵的老帥,玉柱心里明白的很,侯勝想搶功。

  不過,侯勝的兵馬雖多,若想渡過海峽,就必須依賴施世驃的水師配合。

  身為閩浙總督,不管是侯勝打贏了,還是施世驃獲勝了,都少不了玉柱的統帥之功。

  不客氣的說,請功的折子,沒有玉柱的簽押,即使發進了京城,老皇帝也不會搭理的。

  召見了兩次軍事會議之后,玉柱便下令,由施世驃率領福建水師,為整個大軍開路。

  至于侯勝的福建陸師嘛,玉柱的原話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你能收集多少條船,就帶過去多少兵馬。

  沒有船,就只能干看著施世驃立功了。

  準備停當后,施世驃一馬當先,率領福建水師的三鎮兵馬,浩浩蕩蕩的由泉州移駐于澎湖。

  一般人,并不熟悉澎湖列島的重要性。

  在福建,一直流傳著一個老典:欲取臺灣,先占澎湖。

  想當年,荷蘭人殖民南臺灣的時候,就是先占了澎湖。

  澎湖的重要意義,就在于,它恰好處于大陸和臺灣之間的中間線附近。

  換句話說,清軍進入臺灣,若以澎湖為前進基地,則事半功倍矣,極大的縮短了補給的難度和距離。

  施世驃動了之后,玉柱也率軍南下,移駐于金門島的水師大營。

  金門島,分為兩個部分,即大金門和小金門。

  為了防御荷蘭人卷土重來,在老皇帝的命令下,福建水師花了幾十年的工夫,重點經營金門島。

  只要金門不失,廈門就很安全。

  廈門安全了,泉州就沒有后顧之憂。

  玉柱負手立于金門島的太武山頂,西眺過去,鼓浪嶼若隱若現于云霧之中。

  佇立良久,玉柱的腦子里,始終纏繞著兩個名詞:金門高梁和金門菜刀。

  想當年的金門炮戰,彈丸小島之上,居然落下了100多萬顆炮彈。

  這些炮彈的殘骸,也成就了金門菜刀。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