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千四百八十節火起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漢口有著茳城面積最大的棚戶區,其中的住戶既有31年大水的災民,也有幾年前因為戰爭失去家園的普通百姓。

  這些人的居住環境非常簡陋,住的多為鴨娃棚、合掌棚,伸手就能摸到棚頂,彎腰才能進門。

  由于人口眾多,缺少排污管道,此地的衛生條件極差,冬日濁水橫流,夏日蚊蠅成陣,各種疫病流行。

  在這片堪稱是人間地獄的棚戶區內,何逸君一身修女服,低著頭跨過污泥坑。

  幾米外,一具尸體在寒風中散發出刺鼻的臭味,附近玩耍的孩童看到這幕卻沒有任何不適,只是圍著何逸君索要糖果。

  茳城在戰爭爆發前有著東方芝加哥之稱,各國商人云集,教會活動很是活躍。

  日軍占領茳城后也沒有太過為難這些牧師、修女,因為教會在西方世界擁有龐大的影響力,處理起來比較麻煩。

  何逸君掏出糖果散給孩子,腳下快步走進棚戶區核心地帶,數名提著油罐的小特務遠遠跟在她的身后。

  眾人靜靜走到某個棚屋外,何逸君站在路邊看看左右做了個手勢,一個小特務立即進入棚屋,其他人則分散在周圍警戒。

  等了幾分鐘,小特務探頭出來輕輕點了點頭,何逸君直接轉身帶人離開。

  接下來,她與小特務走遍了漢口棚戶區,每到一處棚屋便留下一人,直到夜色降臨。

  當身后所有小特務消失,何逸君自己也走進某個棚屋坐下,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棚戶區漸漸變得安靜。

  深夜,她打開了房間角落的暗格,里面是一部用油紙包裹的電臺。

  與此同時,駐扎在蓉城的美軍航空兵部隊正在進行轟炸前的最后準備。

  一枚枚M69燃燒彈從彈藥庫運出,地勤人員使用小推車將它們運到停機坪,接著由機師裝入B29轟炸機的投彈倉。

  李梅矗立在黑夜中,他伸手感受了一下風速,轉頭吩咐一旁的參謀。

  “告訴小伙子們,轟炸完成后使用航空相機對火場進行拍攝,記錄燃燒彈在居民區的蔓延速度。”

  “再告訴民國人的情報機關,盟軍需要燃燒彈致死半徑的詳細記錄,這是為了偉大的反法事業,明白嗎?”

  參謀有點震驚,完全沒想到眼前的將軍會說出這樣冷血的話,但看看對方冷峻的表情,他將反對意見咽回了肚子里,抬手敬了個禮。

  而接到李梅命令的美軍飛行員,有的不以為意,有的眉頭微皺,有的小聲咒罵。

  但無論心里是什么想法,命令就是命令,他們必須執行。

  燈火通明的機場還在忙碌,鐵絲網外的軍統監視點特務也沒閑著,負責人接通了山城總部的電話線路。

  左重此時正守在辦公室,桌上的煙灰缸堆滿了煙頭,鈴聲響起的第一時間他立即拿起話筒放到耳邊。

  “副座,根據我們的打探,美軍計劃在天明時起飛。”

  “好,繼續監視。”

  下達完命令,左重靠向椅背閉目養神,不斷敲擊膝蓋的手指證明了他的心情并不平靜。

  掛鐘滴答滴答跳動,窗外的山城依舊處于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但蓉城已經迎來了第一縷陽光。

  理論上山城在蓉城以東,應該提前看到太陽,不過由于地形的區別,實際上蓉城的日出時間更早。

  早晨6點15分,蓉城小特務再次給總部打去電話,向左重匯報美軍飛機動向。

  兩人通話的時候,美軍第20轟炸機司令部的94架B29轟炸機,飛虎隊的80架B24轟炸機、P51戰斗機先后從蓉城機場起飛,撲向1000公里外的茳城。

  巨大的引擎聲引得蓉城市民紛紛出門,天空中遮天蔽日的機群集結后朝著東方飛去,場面頗為壯觀。

  以飛行速度最快的B29為例,轟炸機群從蓉城飛到茳城需要2個小時。

  但如果考慮起飛爬升、編隊集結、繞飛地形、規避敵機、高炮等因素,實際耗時需要兩個半小時。

  左重眼角掃過掛鐘,最早8點15分,最遲8點45分,茳城就會變成一片火海。

  何逸君等人必須在此之前撤離,否則大火一起,再想安全退出就難了,畢竟燃燒彈沒有長眼睛,無法區分日軍,百姓以及軍統特工。

  想到這,左重的手伸向電話,可下一秒又猛地停下,臉上浮現出猶豫的表情。

  最終,他重新坐回到座位上,再次閉上眼睛,呼吸聲逐漸粗重。

  早晨6點,茳城天色大亮,何逸君打開電臺電源戴上了耳機,棚戶區居民也開始了新一天的勞作。

  幾名在碼頭工作的力工蹲在路邊,手里端著一碗用陳米、碎米、紅薯干煮成的稀粥,嘴里討論著最新的小道消息。

  “聽說了嗎,果軍和美國人要打過來了。”

  “莫要胡說,山城都快被鬼子占領嘍,果軍快完鳥。”

  兩人爭論的面紅耳赤,最后更是差點動手,同伴趕緊將他們勸開,順帶說了另外一件事。

  “蒜鳥,蒜鳥,果軍打不打的贏跟我們莫的關系,美國人轟炸茳城才是大事。”

  聽到這話,剛剛還在爭吵的力工和其余人全部看向說話者,神色滿是好奇和鄭重,示意對方繼續說。

  說話者不慌不忙的喝了口粥,嘆氣道:“昨晚我在酒館聽人講,今天美國人會來轟炸,曉不曉得燃燒彈是么子東西?”

  眾人齊齊搖頭,說話者小心翼翼的看向兩邊,見附近沒有日偽軍警這才開口。

  “燃燒彈就是炸開會起火的炸彈,你們想一下,棚戶區要是著火.”

  他說到一半,其余人的臉色猛然一變,棚屋都是用茅草、木板搭成,一旦失火很快就會蔓延到其它房屋,根本來不及撲滅。

  以前棚戶區發生過火災,當時燒死了不少人,要不是正好碰到下雨,只怕棚戶區早就被燒光了。

  力工們個個面露擔憂,說話者又端起碗喝了一口,而后向同伴說出了自己的打算。

  “我今天是不去碼頭嘍,萬一消息是真的,我得帶著當家婆和姑娘伢去城外。”

  有人問道:“為么子不去東西湖,那里有水,燃燒彈燒不過去。”

  說話者白了對方一眼,小聲反問:“日本人的機場在東西湖,你說美國人會炸莫子地方?”

  提問的人不說話了,眾人快速喝完粥朝著自家棚屋走去,不管消息是真是假,提前做好準備總是沒錯的。

  破家還值萬貫,他們辛辛苦苦積攢的家當不能被一把大火燒掉,各家的女主人聞訊開始收拾行李。

  先前問為什么不去東西湖的力工也回到了住所,不過他的家中沒有妻子,只有一個中年男人。

  見其進入屋子,中年男人馬上問道:“外面情況怎么樣?”

  “很亂,有人在悄悄散播美軍今天要來轟炸茳城的消息,對方的身份和目的暫未查清。”提問者嚴肅回道。

  中年男人沉思片刻,抬頭時已然有了決定,他瞟了瞟門外,低聲下了命令。

  “通知同吱們做好準備,一旦美軍真的來轟炸,立刻組織百姓撤離,撤離的地方要遠離日軍倉庫、軍營。”

  “明白。”

  力工回完沒有多停留,出門在棚戶區轉了幾圈,將中年人的命令傳達給了相應人員。

  地下黨消息靈通,日本人的反應同樣不慢,某個漢奸鬼鬼祟祟地進入了日軍第11軍司令部憲兵隊,把空襲之事匯報給了憲兵隊長。

  “太君,據說山城和美國人今天會空襲茳城。”

  憲兵隊長聞言很是不屑,指著窗外驕傲道:“不必緊張,蝗軍會用防空炮告訴美國人,茳城不是東南亞。”

  話是這么說,但放完大話,他還是給航空部隊以及防空部隊打去了電話,提醒對方注意防空。

  漢奸領了賞錢走了,茳城猶如暴風雨來臨之前的海面,看似坪靜,實則暗潮涌動。

  高空之上,密密麻麻的美軍轟炸機穿過云層,領航機的無線電操作員起身走到駕駛艙,拍拍機長的肩膀大聲通報。

  “長官,來自民國人的最新情報,對方要求我們注意觀察地面。”

  “什么?觀察地面?”

  機長回頭重復了一遍,心中滿是疑惑,那幫民國人到底要干什么?

  7點50分,轟炸編隊距離茳城還有2555分鐘時,左重拿起電話:“喂,電訊室嗎,開始行動,通知人員撤離。”

  掛斷電話,左重看著桌上的美軍密電冷笑,為了偉大的反法事業?呵呵。

  李梅這個人,在后世的名聲不錯,很多人因為對方轟炸了東京,從而對其大吹特吹。

  可這些人不知道,“皿煮”燈塔燃燒的不止是日本人,還有數以萬計的民國人。

  更可氣的是,國府高層雖然沒有公開支持美軍行動,但將茳城的天氣、地理資料全部交給美國人,這與助紂為虐有什么區別。

  為了所謂的“盟友”,犧牲自己的人民,這種“政┴治正確”,代價未免太大了。

  7點55分,何逸君的耳機里響起了摩爾斯電碼,她迅速拿出一個小瓶將里面的液體潑灑到棚屋墻壁上,并打著了火機。

  轟的一聲,火焰瞬間點燃,何逸君走出房門大步離開,茳城三鎮其它位置也同時燃起了多場大火。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