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757章 根深葉茂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禰衡走進未央宮,沿著寬敞的大道向前。

  眼前的未央既熟悉,又有些陌生。

  首先引起他注意的是道旁修葺一新的樓閣,高大巍峨,燈火通明。雖然已經入夜,卻人影綽綽,看起來極是熱鬧。

  傳詔的郎官看禰衡看得入神,見怪不怪的說道:“這是剛剛開張的同文館。”

  “同文館?”禰衡一驚。“書同文的同文?”

  “對,不過這一次要同的不是六國之文,而是天下之文。”郎官笑笑。“里面有不少胡人,相貌與我漢人殊異,有一個據說還是什么安息國的王子,原本在洛陽白馬寺譯經的。”

  “同文館還譯經?”

  “有一點,但不多,現在人手不足,主要譯的還是希臘、羅馬的典籍,最受歡迎的是天文、算學和經學。”

  “希臘?”

  “聽說是羅馬之前的一個王朝,大概和我們春秋差不多時候。出了幾個圣人,學說頗有可采之處。太學幾位大儒看了譯文之后,都說有點意思。”

  郎官說得眉飛色舞,一臉羨慕。

  禰衡看得真切,也不禁心生好奇。

  他在漢陽的時候,遇到不少胡商,聽說過大秦、羅馬之名,也聽說過希臘,只不過關于希臘的消息不多,而且大多和西域的貴霜有關。

  他還是第一次知道希臘與大秦在一起。

  再往前走,景色就變得熟悉起來,還是半舊的宮墻,斑駁的顏色,只是規模更小了一些。

  “怎么只有椒房殿有人?”禰衡看著遠處的宮殿說道。

  “宮里的貴人們都住在椒房殿,其他幾個宮要撤了,改建成書局,以后這里還要建一座藏書閣,收藏天下典籍,供天子御覽。哦,對了,最近有人上書,建議修一部大漢春秋……”

  “大漢春秋?”

  “就是像春秋一樣的漢史,從高皇帝起兵,直到孝靈皇帝駕崩,何董亂政。”

  禰衡恍然,隨即又意識到這個建議背后可能蘊藏的深意。

  將何進與董卓并列,不可避免地要提到袁紹。作為何進背后的世家代表,袁紹一旦落到和李傕、郭汜、張濟等人一樣的地位,他的名聲就算徹底毀了,再也別指望入朝主政。

  就像如今的張濟等人,小心謹慎或許可以保住性命,敢亂來,等待他們的只有身敗名裂,甚至是株連三族。

  除了袁紹本人之外,追隨他的人同樣難逃懲罰,留下千古罵名。

  也不知道是什么樣的人,提出如此險惡的建議。

  禰衡一邊與郎官聊著,一邊向前走,來到清涼殿。

  上了殿,禰衡便看到天子在殿上坐著,正翻看著一份公文。

  禰衡脫了鞋,將腰間的劍掛在一旁的蘭锜上,舉步進殿,來到天子面前,拜伏在地。

  “臣,青州禰衡,拜見陛下。”

  劉協抬起頭,打量了禰衡一眼,嘴角輕挑,提起桉上的茶壺。“朕給你倒滿水之前,你要說清這幾個月的領悟。如果不能讓朕滿意,喝了這杯茶,你就出宮去。”

  說著,手腕微斜,茶水流出,注入桉上的青姿瓷杯中。

  “唯。”禰衡再拜。“三代以世卿為本,戰國以士為本,漢以四民為本,本愈廣厚,而國愈強。”

  禰衡說完,劉協也倒滿了一杯水。

  他放下茶壺,看著杯中蕩漾的茶液,伸手示意。

  “且飲茶。”

  “謝陛下。”禰衡膝行而前,雙手端起茶杯,再次向劉協致謝,一飲而盡。

  劉協點點頭,命人賜座。

  有郎官過來,鋪設桉席,又擺上茶具。

  “用晚餐了么?”

  “謝陛下關心,在驛館用了。”

  “這幾個月辛苦了。”劉協抬起眼皮,看著禰衡,眼中露出一絲笑意。

  大半年不見,禰衡就像變了一個人,臉黑了,輕狂少了,但眼神卻更加堅定,斗志也更加昂揚。

  禰衡一到漢陽,他就收到了楊修的報告。禰衡這幾個月在漢陽做的事,他也一清二楚。大概會發生什么樣的改變,心里也是有數的。

  但看到禰衡本人,他還是很欣慰。

  尤其是聽到禰衡這脫口而出的感言。

  又一塊美玉凋琢成功。

  有這樣的認識,說明禰衡已經超越了儒家簡單的道德歷史觀,踏入了唯物歷史觀的門檻。有了這樣的基礎,他們之間就有了對話的可能。

  “聽說你在漢陽,走了不少地方?”

  “也不算多,主要還是在冀縣周邊。臣起程之前,受楊府君之托,將在論講之后返回漢陽,去豲道任教師,教化漢羌子弟。將來若有可能,臣還想將其他幾個縣道都走一遍,看一看。”

  “這么說,短時間內沒有回京的想法?”

  “四十之前,臣不想回京。”禰衡停頓一下,又道:“如果可能,臣還想走得更遠一些,以增廣見聞。”

  “更遠是多遠?”

  “蔥嶺以西。臣聽說,越過蔥嶺,還有一片天地,與中原風物不同。雖有傳說可聞,典籍可觀,終究不如親至。若能游歷一番,當不負此生。”

  劉協笑了,微微頜首。“志當存高遠,只是你這高遠更甚,令人望而卻步。”

  禰衡傲然一笑。“非常之事,當待非常之人。”

  “好,既然你這此心,朕也不反對。現在就先說說你這幾個月的收獲,解釋解釋,什么叫以四民為本,什么叫本愈厚廣,國愈強。”

  “唯!”禰衡微微欠身。“臣此去漢陽數月,蒙楊府君之教,深入冀縣周邊鄉亭,與漢羌百姓攀談請益,略知人間辛苦……”

  禰衡將這幾個月的經歷娓娓道來,許多場景又一次浮現在眼前,讓他平添幾分感慨。

  他少年早慧,博覽經史,又文采斐然,與人辯駁無數,未有敗績。曾幾何時,以為自己已經領悟了圣人之道,只等明君賞識,便能登天子之堂,致君堯舜,而天下大治。

  到了漢陽,他才知道治理天下不是那么容易的。別說天下,僅是一郡一縣,就有無數麻煩。人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的利益,要想讓所有人都滿意根本不可能。

  最讓他意外的是,他信奉的那些仁義、王道,根本沒有涉及到人數更多的普通百姓。雖然他們開口是仁,閉口是義,但對于普通百姓而言,他們說的這些道理甚至無法保證他們的溫飽,更別說是教化了。

  “陛下,臣有一個建議,取消州牧。”

  “為何?”

  “牧者,手持棍棒而驅趕牲畜也。牧牛牧羊皆可,豈能牧民?若是將百姓當作牛羊一般看待,焉能愛民?”

  筆趣閣新:,感謝支持,希望大家能支持一下手機網站:m.quge66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