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20、王尚書引經據典、嚴編修口蜜腹劍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朱厚熜甫聽王瓊之言,心中大駭不已。

  王瓊果如自己所思一般,不過是無外力之時,則于楊廷和內斗;若有外來壓力,則同氣連枝,一同抵御。

  如若其互相有仇怨,朱厚熜尚可從中牟利,打擊一批,而拉攏一批。

  可若同氣連枝,則朱厚熜只能束手無策!

  蓋其眼下,尚未獨攬大權,暫時不能與之翻臉。

  至于掀桌子,則更是不可能……

  待王瓊后言發之,則令朱厚熜陷入深思!

  因王瓊之言,實乃老成謀國之言耳!

  眼下己甫登大位,股下龍椅尚未坐熱,手中之權,更是微乎其微。

  向使趕走楊廷和,難道不會有稻廷和邪?

  非也!

  蓋與楊廷和相謀者,皆正德遺老,乃由想法相同,故成一黨。

  若楊廷和去位,明日便來一個稻廷和、趙廷和、資廷和。

  若是無法從根本處解決問題,即使解決再多內閣,結果也不會有絲毫變化。

  且楊廷和去位,如今糜爛局勢,誰又能一力承擔?

  甚至于因為內閣走馬觀花,頻頻更換執政之人,最終只會使朝政惡化。

  屆時!

  一個殘破的大明,與之有何益處?

  并無!

  甚至于,可能會身死國滅。

  朱厚熜不知道乃是歷史上崇禎便是如此做,且也確確實實亡國,自掛東南枝!

  崇禎自天啟七年八月登基,截止崇禎十七年三月自縊,短短十七年半時間,換掉首輔近達二十人,內閣大學士前后足有五十人相繼登場,為人所戲稱“崇禎五十相”。

  五十位內閣大學士中,有二十七人被罷黜、免職、戌邊、死亡(非正常),占據總人數一半有余。

  替換八十位九卿,其中兵部尚書有十三人中,有四位被誅殺或下獄。

  刑部尚書先后登場有十七人;戶部尚書先后登場有八人,其中四人被誅殺或下獄,或殉職、或削職。

  誅殺總督七人,巡撫十一人,另加被捕之時自殺一人。

  薊遼總督半年之內頻換五人。

  可謂開歷代之先河,縱觀歷史聞所未聞也!

  然如此頻繁換,于國何益?

  無益。

  且容易導致令出多門,朝令夕改,朝政因此混亂不堪,行政效率極其低下!

  不想著解決根本問題,反而在一些邊邊角角挑刺,想著解決不了問題,就把有問題之人給解決,他不死沒人死!

  同理!

  朱厚熜此時亦然!

  只要其尚未掌權,沒有找到合適代替楊廷和之人,無論換多少人,最終結果依然如此,還會使朝政敗壞!

  且王瓊還舉了兩個非常有內涵成例!

  一:是漢宣帝劉詢與霍光!

  二:是漢質帝劉纘與梁冀!

  霍光、梁冀皆是大將軍,又俱為權臣!

  一個是“如芒在背”主角,一個是“跋扈將軍”主角。

  且皆有擁立之功,甚至于權傾朝野,無人不深深忌憚。

  然劉詢與劉纘二人做法截然不同!

  前者潛龍在淵,等待時機,對霍光百依百順,惟有因皇后一事,偶有紛爭。

  后者鋒芒畢露,口不擇言,對梁冀百般厭惡,直言跋扈將軍,被人鴆殺!

  王瓊一語雙關,以劉詢寬慰天子,以劉纘告誡皇帝,不可謂不用心良苦!

  且既未明言天子需避讓楊廷和,從而青史記錄,讓皇帝有失顏面,又未之言楊廷和奸臣,但卻讓其坐實奸臣之實,無論楊廷和是辭官、亦或繼續任職,皆背負此名!

  除非朱厚熜,日后為其證明。

  不然明史·奸臣傳必有其在于上!

  然而這一切王瓊并未直說,甚至一再維護楊廷和,稱其輔弼良臣,有霍光之能、之功,無梁冀之惡、之奸,可謂用心良苦,一石數鳥!

  向使天下人知道此意,實乃明褒暗貶,但亦拿之無可奈何!

  且楊廷和事后,還需領子上門拜謝。

  總不能楊廷和被王瓊救后,還謂其借古諷今吧?

  即使事實的確如此,可并無任何證據。

  要是楊廷和四處告知,稱王瓊心思險惡,借古諷今,則必有失君子大度。

  是故楊廷和只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誰讓他坐上那個風口浪尖的位置?

  注定為天下人所責!

  朱厚熜在此刻,也對明朝政斗高手,有了一個深切認知。

  其手段猶如羚羊拐角,無跡可尋……

  引經據典,口吐錦繡,若非精于此道者,尚以其夸己,實則墜如彀中仍不自知!

  在王瓊首當其沖,為楊廷和說話之后,人群中早已等待機會的官員,則搶在百官發話之前,咳嗽一聲。

  朱厚熜甚是疑惑,此等事情,一個站在末尾官員,也有如此巨膽,敢搶在一眾高官面前說話?

  其實不知止朱厚熜一人,百官皆疑惑不解,頗想看看是何人如此大膽,然限制于冠上展翅,無法回頭探視,故而忍住。

  朱厚熜見有人發言,也未想過不讓人言。

  朝堂嘛!

  本便是商議事情之地,若不許人言,又何須每日天不亮便起床洗沐更衣,然后頂著熊貓眼上朝。

  故而朱厚熜輕道:“卿有何教吾?”

  此人年紀不過四十之際,身高六尺,身材消瘦,面如冠玉,眉目疏長,高挺鼻梁,頷下一尺稀髯,身上時時散發書香之氣,儒雅非常。

  身穿一襲七品,徑一寸小雜花青色公服,腳踩皂色厚底靴,腰勒烏角革帶,懸藥玉,趨步走至殿陛,然后將手上槐木朝笏插至腰間,以宏亮的聲音伏拜奏對:“臣翰林院編修,嚴嵩有奏圣人!”

  “咔……”

  朱厚熜只感覺晴天霹靂,他雖然對明朝歷史不甚了解,但嚴嵩鼎鼎大名他還是聽過的。

  網傳中國歷史,“十大奸臣”其名彪著,“明朝六大奸臣”他也在其中,可謂臭名昭著。

  哪怕網絡洗白能手,靠洗白歷史人物吃飯之人,也很鮮有人會去洗白此人。

  乍聽此人名聲,朱厚熜倍感壓力。

  如若說楊廷和惡名網絡略有流傳,但嚴嵩之名,但凡觸及歷史之人,哪怕只是皮毛,皆聞其臭。

  經怪俠一枝梅、大明1566、海瑞、海瑞斗嚴嵩相繼播出之后,席卷大江南北,其臭名連三歲小兒都有耳聞,嚴嵩好似生有原罪一般。

  如此奸臣,幸虧只是身著綠袍,不然朱厚熜都準備提桶跑路!

  此人可比楊廷和名聲大!

  不過眼下還只是小嘍啰,日后找個機會扼殺搖籃之中便可!

  拿定主意的朱厚熜,想要聽一聽這大奸臣,對另一個大權臣有何見解,遂緩緩點頭:“卿旦言之,朕傾耳聆聽!”

  “臣以為,王尚書所言極是,楊閣老乃國之棟梁,有扶大廈之將傾,力狂瀾于既倒之功,雖圣人封賞過后,似有不當。

  然其有伊、霍之德,無操、莽之舉耳。

  陛下若放歸,豈非讓后人恥笑國家無容人之量?我朝圣天子不如前朝之帝邪?

  固然孟子大賢有法先王之舉,然荀子大賢亦有法后王之論!

  嵩竊以為,我朝君父,蓋三代圣主亦有差矣,何以遜前漢之帝邪?伏惟天子明哲圣查,納臣愚見,挽留元輔,共扶社稷。

  則皇明中興,洪武盛世可期也!”

  嚴嵩說完之后,鳴鞭炸響,當即起身回歸自己班位,前北向立。

  而朱厚熜聽了之后,心中卻暗道:“口蜜腹劍乃奸臣之原術邪?”

  蓋嚴嵩此言,甚合朱厚熜之意。

  先以楊廷和有大功,亦有大能,絕不可輕易放歸!

  又言楊廷和有伊、霍之功,無操、莽之行,來向朱厚熜表示,楊廷和雖然非純臣,然其尚無操、莽之舉,不可輕而動之!

  反而應該向太甲、劉詢對待伊尹、霍光一樣,暫且收斂鋒芒。

  今楊廷和六十余歲,而您卻僅有十四而已,有的是時間,根本不需要著急。

  如若操之過急,不免曹操誅忠臣、殺皇后之事再生。

  只要能沉得住氣,您的江山早晚會被穩固,權利我們也會為你爭取到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