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三百二十一章玉寨任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整個河南全省境內,看似一片平靜,除了圍繞相公廟周邊百里之內,偶有些銃炮與廝殺聲傳出,其他各府州縣看上去卻是出奇的安靜,仿佛開封城南的這一場戰事與他們毫無關系一般。

  得益于闖王大軍肆虐之故,河南境內除了黃河以北外,在黃河以南只剩下開封、洛陽、南陽、汝陽等少數大城未被流寇攻破,余者四十余大小城池已盡陷落賊寇之手。

  雖然闖王并未留下官員和兵馬進行統治,可各地硝煙不斷,道路因此被徹底阻絕,河南巡撫的政令早已不出開封府城,僅只在開封周邊還有一定效力,就連黃河以北的三府都對其陽奉陰違起來。

  正是因為各府自行其是,紛紛招募青壯協助官兵嚴守城池,同時又緊閉城門,斷絕與外界的一切往來,以防流寇灌城之險。

  所以各府目前的實際情況,開封城里的河南巡撫高名衡并不清楚,他甚至都沒有在前線指揮對抗闖王大軍的永寧伯張誠知曉得多。

  現下里的河南省境內,可以說是萬里空曠,人際無蹤,卻是野狗遍地跑,更有成群的野狼等獸類不時出沒在各處鄉間地頭,找尋餓斃的尸骸啃食,甚至盤踞在一些久無人煙的荒村,以為藏身之據點巢穴。

  就連許多的縣城也淪落得如同村落一般,城墻已被盡數拆毀無存,縣衙內也是空空如也,縣中各官早已不知所蹤,整個就是一個無政府狀態,流民遍地,無賴橫行,一些大戶人家走的走逃的逃,偶有未能逃去的,也是召喚奴仆謹守門戶,清粥野菜勉強度日而已。

  登封一帶還算稍好些,自打當年李際遇率領數萬流民受撫遷走后,朝廷重新派遣了新的縣令等各官,雖處于亂世之中,卻也能勉強維持秩序,所以并未像其他縣城那般破敗。

  雖也有一些闖軍曾由此過境,也只在周圍各村寨打糧,并未攻打已被李際遇禍害過的登封縣城,算是因李際遇的緣故逃過了此輪劫難。

  不過,登封縣城也如其他各縣城一般,除了留下北門供人們進出之外,余者各處城門也都被完全封死。

  勇毅軍玄武營后部千總姬之英,率領麾下千余精銳戰士一路疾行而來,卻被登封知縣鄢廷誨給拒之門外,即使他拿出了河南巡撫高名衡的公文,以及永寧伯張誠的令牌和手書卻沒有起到任何的作用。

  知縣鄢廷誨只言姬之英為賊寇,其所持河南巡撫、永寧伯令牌與公文,皆為其私下偽造出來的并不足以為信,死活不給他開門放行,且連糧草也不肯接濟一些。

  姬之英也不愿與他廢話,只言請他派官吏出城驗看令牌和公文,可鄢廷誨卻只從城上縋下一個土筐,令姬之英將令牌與公文放入框內,再吊入城中觀瞧驗看。

  片刻后,河南巡撫高名衡與永寧伯的令牌、公文,便被那鄢廷誨直接給丟出城外,只言真偽難辨不予認可,并大罵姬之英為賊寇,休想以假公文和令牌詐開城門。

  姬之英對此也是別無他法,他在城下大罵了一陣,無奈之下,只得從登封城下退兵而走,另尋他途去了。

  這是他投順永寧伯后第一次率軍行動,心情自然是無比激動,有一種受到重用之感,正期待著好好表現一番,為他們這些登封賊寇出身的將領們爭一點面子出來。

  卻未曾想這第一下就碰了壁,而且就好比打在了棉花團上,還毫不受力,使得他一肚子的怒火都無從發泄。

  不過,姬之英畢竟原本曾是登封、密縣一帶的大賊頭,雖已經就撫于永寧伯麾下兩年余,但是在對這邊的地頭已然十分熟悉,有些人脈并未就此斷絕。

  經過一番打探后,姬之英便率軍來到了登封西北少室山上的玉寨……

  玉寨毗鄰傳承千年的“天下第一古剎”、號稱“禪宗祖庭”的功夫圣地——少林寺!

  當年,這座玉寨那可是李際遇的根據地,只是當年他被張誠一擊即潰后,便即受撫成為張誠麾下一游擊,從那以后就離開豫西去了宣府。

  一晃離家兩年多的他,此刻也不得不想起一直沒有聯系的老朋友,當年一同作亂的另外兩路人馬——任辰和張鼎。

  他們二人同姬之英、申靖邦、于大忠等一般,都是在豫西洛陽府內十分聞名的賊寇之一!

  只因當年他們在嵩縣、宜陽、永寧一帶打糧,并未參與到攻打密縣的軍事行動,所以沒有遇到張誠率領的宣北邊軍,也就失去了向朝廷就撫的良機。

  當年,李際遇是豫西第一大賊寇,余者眾賊皆是以他馬首是瞻,即使有個別人心中也是并不服氣,然卻也不敢當面忤逆李際遇的命令。

  任辰與張鼎原本是奉命往這一帶打糧,并伺機奪取一二處險要寨堡,以作為他們在西邊的落腳點,免得主寨被官軍或別的大賊攻破后,無處安身。

  這邊任辰與張鼎在嵩、宜、永地帶轉悠了半年,才攻破一處名喚屏風寨的地方,就聽到了李際遇攻密縣不破,被朝廷脅迫招安的傳聞。

  他們二人經過一番商議后,決定由張鼎留下守護新奪取的屏風寨,而由任辰率領全部馬隊和半數步賊返回登封、密縣探聽消息。

  結果等任辰率領人馬殺回登封的時候,李際遇早已率領周如立、申靖邦、姬之英等一眾人馬,以及十余萬被裹挾的流民,隨宣北邊軍過了黃河往宣府而去。

  雖然任辰也收到了李際遇留給他的口信,要他聯絡張鼎等眾賊,或投援剿總兵張誠同他一起往宣北,或渡過大河就近投奔沿河駐扎的陳忠。

  可任辰卻并不想接受朝廷的招安,他對于目前這種自由自在的生活十分滿足,吃喝不愁,美人常伴,更有一眾小賊左擁右戴的風光無限好……

  而且,任辰更是想到李際遇既然已經就撫于朝廷,那么豫西這邊就再也無人來管束他,豈不正對了他的心思——自己終于可以說的算,作威作福了!

  正是因為這些小心思作祟,任辰既沒有按照李際遇的吩咐投奔張誠或陳忠,也沒有將這個口信轉達給張鼎,而是霸占了原本屬于李際遇的主寨——少室山玉寨,自己在豫西稱王稱霸起來。

  張鼎當初并不知曉這其中的實情,再加全部馬隊都在任辰麾下,還有半數步賊也隨任辰返回登封玉寨,憑實力低人又何止是一頭……

  所以,張鼐在知曉實情后也是保持了沉默,他自認屏風寨為玉寨的下屬,一切皆聽憑任辰的命令行事,不敢稍有違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