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1230章 這是我們的地盤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對于K療法的第二階段的研究,楊平整理好思路,很快開啟課題,粗糙也好,不完善也好,都不是問題,以后可以慢慢修正,沒有任何事情的開始是完美的。

  在楊平看來,只要有一個開始,一切都會慢慢好起來。

  蘇教授那邊的實驗正在進行,結果也沒這么快出來,楊平知道結果一定是滿意的,所以他也沒有去問這事,這事暫時不著急。

  亞當斯的后續復查非常好,各項腫瘤監測指標都在緩慢好轉,他每天都會延長自己繪制的曲線圖,觀察各種指標的發展趨勢,趨勢告訴他,這個方法有效,他有救。

  對一個數學家來說,最可靠的是數據,數據不會騙人,所以亞當斯堅信自己可以好起來。

他在社交媒體上分享每天治療的進展,引來很多同病相憐的患者的羨慕,他們紛紛詢問如何才能加入志愿者計劃。同時,亞當斯也用這種方法再一次戳破當時那些所謂的反對者的謊言,為在歐美開展的臨床實驗獲得良好的輿  論環境。

  莫里斯的一對連體姐妹回美國后,很多媒體跑過來采訪,他們下飛機時就被媒體堵在機場采訪,這些媒體弄得莫里斯很煩,所以他干脆搬家,搬到一個媒體找不到他的地方過幾天安靜生活。

  美國的媒體很有意思,當初這對姐妹還沒有做手術的時候,他們宣稱楊平的手術是實驗性手術,是不顧患者的生命,是違背倫理的。

  現在手術已經做完,不僅手術十分安全,而且效果非常好,去的時候一連體姐妹,回來的時候是兩個開心活蹦亂跳的自由的個體,只要不是眼瞎的人都知道手術是成功的。

  但是媒體不是這樣認為的,他們與約翰內森在節目現場連線,希望通過與頂尖神經外科醫生莫里斯的現場對話來否定這次手術。

  這次對話非常搞笑,很多美國醫生看了后都直搖頭,沒想到這些媒體扭曲事實到了一種喪心病狂的地步。

  “約翰內森先生,聽說楊平教授以前來過你們醫院學習神經外科手術他目前高超的神經外科技術來源于你是這樣的嗎”

  “不,楊平教授來我們醫院只是教授我們手術技術,他是我的老師,我們才是學生,我們現在的高超手術技術來源于他。”

  “不不不,你一定搞錯了,在這種場合你一定要說實話,事實就是,他的技術來自于你,他去過你們醫院學習,事實就是這樣的。”

  “你這是紀實采訪,還是脫口秀我怎么現在覺得你們所有的節目,不管是新聞節目還是紀實采訪都變成了脫口秀節目,你們想怎么說就怎么說,完全不需要事實。”

  “諸位觀眾,剛剛我連線約翰內森教授,他親口說,他們是老師與學生的關系,楊教授的手術技術來源于他。”

  連線畫面已經被掐斷聲音,不管約翰內森說什么,觀眾已經聽不到。

  這些都是愛天賦的自娛自樂,楊平一點也不在乎,因為他壓根不去關注這些。

  這一天,楊平在實驗室的辦公室正在思考課題的一些細節,夏院打電話過來說有一點事情找他。

  楊平說:“我過找你。”

  夏院長立即說:“我已經到你們樓下,你在辦公室等我,我過來。”

夏院長急匆匆地來到楊平的實驗室,他在門口不敢進去,生怕打擾正在搞研究的博士們,這些家伙都是一些專注科研的二愣子,萬一哪個不長眼睛不認識他,直接將他轟出來就鬧笑話,他又不是沒被轟過,他的工牌可以刷醫  院里所有門禁,包括實驗室。

  有一次他去找楊平,直接刷卡進去,但是被一個新來的博士撞見,直接攔住他不讓進,他說我是院長,博士說院長也不行,指著墻壁上規章制度,院長也要按制度來,氣得夏院長牙癢癢,但是又不敢反駁。

那個博士還說,這里是我們的地盤,我們做主,你不能這樣冒然闖進來,會給我們的實驗造成污染,比如我的干細胞實驗室,你要是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沒帶口罩闖進來,病毒污染我們的細胞怎么辦所以你也得守我們的  規矩,不能這么冒冒失失,夏院長只好退出來。

  他現在學乖了,到了門口按門鈴,經過同意再進去,誰讓這幫搞科研都是一些牛脾氣,犯了一次錯誤,不能再犯第二次同樣的錯誤,沒錯,這里是他們的地盤,他們做主,他們才是專家。

  楊平正好從里面出來,看到站在門口等的夏院長說:“夏院長你怎么不進來,你的門禁卡壞了嗎”

  夏院長臉上略顯尷尬地說:“沒壞沒壞,我是怕打擾你們的工作,怕你們正在開會或者正在進行重要實驗,所以先按門鈴比較好。”

  “現在很忙我正找你有點事。”夏院長看到楊平要出去,立即說。

  楊平趕快將夏院長迎進來:“進來進來,有空,我聽說你要過來,所以出來看看,有什么事進來說吧。”

  夏院長有點遲疑:“要不你拿個口罩給我,我身上沒帶口罩,要不要穿隔離服”

  夏院長上次被那個不知名的博士訓怕了,楊平搖頭:“不用不用,又不是進實驗室,在辦公區不用這一套。”

  原來那個家伙擴大化管理,上次他也沒有去實驗室,只是在辦公區,可能因為自己沒有經過他們同意擅自闖入惹怒了他們吧,這幫家伙。

來到辦公室,楊平趕緊倒上一杯茶給夏院長,夏院長坐下來,喝一口茶:“這是新茶味道不錯。我這次過來有點事和你商量,帝都那邊來通知,那邊有一批老干部要來我們醫院體檢,要是體檢發現問題,直接在我們醫院做處理,讓我們做好準備工作,這一批老同志都是對革命和祖國的建設流血流汗的功臣,所以帝都那邊很重視,帝都那邊希望讓你擔任這次工作的醫療組長,整個工作的組織安排我們來做,你只需要在關鍵節點把把關,如果有需要  治療手術的,只能麻煩轉往你們研究所的病區進行治療或手術。”

  “怎么能夠說麻煩呢,這是我的任務,放心,我保證完成任務,老同志不容易,以前為國家流血流汗,現在是我們為他們做點什么的時候。”楊平毫不猶豫地說。

  “我看看了一下這些老干部的介紹,有些是以前立功的老兵,有些是在西部從事科研的科學家,總之,都是不計個人得失,為國家做出巨大奉獻的功臣,現在我們也希望他們能夠安度晚年。”夏院長說。

  楊平也頗為感動,他從小不喜歡追那些歌星演員,從小喜歡看這些對國家有貢獻的英雄事跡,他覺得這些英雄才是他應該追的星。

  “這次我不是關鍵節點把關,我給每個人的體檢全程把關,如果有需要治療的疾病,我要擔任主診醫生,如果有需要做手術的,我親自來主刀手術,先說好,這事誰也不能跟我搶。”楊平跟夏院長說。

  夏院長一愣,他知道楊平最怕做臨床和科研之外的事情,沒想到這次他對事情這么上心,這么積極。

  和夏院長聊一會,宋子墨來電話說:“教授,李澤會教授想見見你。”

  “李澤會”楊平很驚訝,他怎么突然來中國,沒有提前打招呼。

宋子墨解釋道:“他這次去魔都開學術會,本來時間安排沒有來我們這邊看看,時間太緊,抽不出空,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他臨時改變決定,一定要來我們這邊看看,而且已經在醫院樓下,我去接接他,要不你去我們病區  的辦公室我帶他過來。”

  李澤會確實是臨時起意,他來魔都開會實在抽不出時間所以也沒說這事,但是想來想去,已經回中國,一定去拜訪教授,他干脆先來到醫院,能夠碰到教授更好,碰不到也沒關系,這樣不會打亂教授的工作部署。

  “好,我去病區辦公室等你們。”楊平說完趕往病區的辦公室,也就是上下幾層樓的路程。

  大約十幾分鐘,宋子墨就帶李澤會上來,他見到楊平,分外激動:“楊教授,好久不見。”

  “李教授,怎么不提前跟我們說一聲,我們去機場接你。”楊平握住他的手。

  李澤會搖搖頭:“我也是臨時起意,本來不想打擾你們,但是想來想去,還是過來打擾你們,我有些話要和你說。”

  “去我辦公室。”

  楊平帶他們去辦公室,這里的談話空間比較私密,不像醫生辦公室人來人往的。

  楊平倒茶給李澤會,李澤會趕緊接過來:“我想了很久,這次就是過來想跟你說幾句話。”

  “是不是遇上什么特殊的病例想跟我分享”楊平問道。

  李澤會搖頭:“不是,我是想過來跟你說,我想回來,我來三博醫院心臟外科,我聽說你們這邊還沒有單獨的心臟外科,我想回來參與心臟外科的創建,我不一定要做科主任,做一個普通的主診醫生也沒問題。”

  說完后李澤會用期盼的眼神等待楊平的回答,李澤會這話是楊平沒想到的,感覺有點突然。

  “我不是一時心血來潮,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李澤會說。

  楊平想了想,說:“李教授,你在美國干得好好的,怎么突然想起回來”

  李澤會是二代華裔,在美國出生長大的,不過他的父母沒有讓他全盤西化,在家里教他中文和中國文化,他家里還保持著華人的價值觀和傳統,比如過春節等等。

  這樣的一個美國的精英人士,已經在美國有根基,突然換一個環境會不會很難適應。

李澤會喝一口茶:“我知道你們很不理解,我一個從美國長大的華裔應該已經是香蕉人,雖然長著華人的面孔,但是內心已經西化,其實不是這樣的,我的心還是一顆中國心,以前我看過一本有關錢老故事的書,從那時候  起,我心里就時不時有這個想法,希望在合適的時機可以回來,做一點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我也知道自己能力不夠,都是總能做點事情。”

  “我來過三博醫院幾次,這家醫院的人文環境我十分喜歡,我想我能夠為它做點什么。”李澤會臉紅地說。

楊平安靜地傾聽他的話,李澤會好像有很多話說,他繼續說道:“其實這個世界上看起來是國家與國家的競爭,實質是種族的競爭,我的看法可能有點極端,與主流思想相違背,但是在美國成長的經歷告訴我就是這樣的,每  一個成功的人士都是應該根植于自己的種族,所以我的根在中國,我應該為中國做貢獻。”

“所以我想了很久,這次回中國參加學術會的時候,在飛機上我也一直在想,要不要過來跟你聊一聊,最后決定,一定要過來聊一聊,我希望可以回到中國,我跟父母商量這件事,他們非常贊同。”李澤會說得很認真,一點也  不像隨口所說。

  “如果你真的想來三博醫院,我們歡迎你,我們三博醫院正在準備籌建心臟外科,如果你過來,你將是最合適的人選,我們在心臟外科方面的而人才儲備非常不足。”楊平當場表態。

  李澤會是國際頂尖心臟外科醫生,在美國,他的成就遠遠在他的師兄之上,但是可能因為隱形天花板,他的知名度并沒有他師兄高,在學術上的地位也沒有他師兄高,一些宣傳也有意淡化他的成就。

  如果李澤會愿意回來,楊平舉雙手歡迎,這樣的人才正是三博醫院缺少的,不管是技術還是水平都是世界一流,他會帶來先進的理念。

  但是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李澤會是美國出生的,他現在回到中國,很可能不會適應,會存在一些文化障礙,不過可以讓他試試,他能回來一段時間也是一件好事。

  “太好了!楊教授,你等著我,我一定會回來的。”李澤會興奮地說。

三博醫院心臟外科確實還缺少一把好手,夏書不錯,但是受訓的時間明顯還不足,宋子墨和徐志良沒有搞心臟外科的興趣,如果李澤會能夠過來,他帶著夏書,三博醫院的心臟外科立即可以支棱起來,而且是世界上一流,后  續再培養一些年輕人,整個團隊將是世界一流。

  不過令楊平擔憂的是李澤會肯定很難適應新的環境,這不是一家醫院人文環境的事情,不過讓他試試吧,他哪天覺得不行再回去也沒什么大不了。

  夏院長從楊平的辦公室出來,他并沒有離開實驗室,他在實驗室轉悠,看看這邊有什么變化,聽說又招進一批年輕人。

  他溜達的時候,一個有點熟悉的面孔迎面走來,夏院長認出來。

  就是那個博士:這是我們的地盤。

  夏院長嚇得趕緊低頭往大門口走去,一煙溜跑出實驗室。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