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思治愈的消息不脛而走,傳到國際診療中心,亞當斯聽到這個消息非常激動,K療法已經出現第一個治愈病例。
有第一個,就會有第二個,他會不會就是第二個 雖然K療法不怎么完善,但是它有效,一個治療方法最本質的目標不就是效果嗎對于腫瘤治療來說,只要有效,其它的東西可以慢慢改進,能夠救命才是最關鍵的。
為了報答楊教授,亞當斯決定認真地來解決醫院管理的問題,他是數學家,不是管理學家,于是他開始學習管理學方面的知識,同時到處通過私人關系搜羅一些世界頂級醫院管理方面的資料,他要以認真嚴謹的態度來研究這 些資料,然后結合他的數學知識,設計出一套科學的醫院管理模式。
當然,他的目的僅僅是提高醫院運轉的效率,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降低醫務人員的工作強度,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工作,是一個艱苦的課題,為了完成這個任務,亞當斯已經聯系幾位好友,其中有一位就是管理學大師。
楊平目前這段時間聚焦在K療法,現在K療法無論是效果還是安全性已經達到目標,剩下的工作就是解決在臨床實驗中發現的的問題,不斷進行完善。
他要將注意力放在擴大K療法的治療范圍,其關鍵技術在于尋找其他腫瘤細胞的識別因子,如果能夠發現識別因子,可以仿照現在的K蛋白質復合體,將因子掛在在腺病毒改造而來的載體上。
楊平現在采用聚焦的方法,他將課題一個一個地解決,不分散精力,他的精力聚焦到最主要的課題,最關鍵的技術環節,其它課題或其它環節交給團隊來解決。
目前的K因子只有一個,它能夠精準識別的腫瘤類型極少,要擴大K療法的范圍,必須利用基因重組技術培育更多的K因子,可是事情沒有想象的簡單,這種重組極其困難。
楊平正在實驗室的辦公室思考這些問題,當然,他思考問題的時候,一定會進入系統空間,這樣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做很長時間的思考,充分利用系統空間的時間優勢。
現在對楊平來說,系統空間的最大好處不是那些實驗體、儀器、藥物等等,而是時間,現實中那些零碎的時間被楊平利用起來,可以用系統空間進行放大。
想著想著,手機震動起來,楊平拿起手機接聽:“教授,不要忘記面試的事情,今天第一批應聘博士的面試,名單和個人簡歷三天前我已經發到你的郵箱,你看過了吧,還有半個小時面試開始,我和唐順等會過來接你。”
“哦,我看看。”楊平掛斷電話。
他根本沒有看面試的名單和簡歷,他最討厭的就是這些與臨床和科研無關的事情,能夠避開盡量避開。
楊平打開電子郵箱,瀏覽一遍面試名單和簡歷,一個熟悉的名字出現在他的眼簾何子健。
這不是自己本科時期的同學嗎不會是同名吧 楊平再仔細看簡歷,這個人就是他的同學何子健,本科畢業后他考取了華西的研究生,當時在本科的時候,他還與楊平一個宿舍,何子健學習非常努力,成績也非常好,沒想到現在讀博士畢業了,時間過得挺快的。
不過這個同學也挺老實,他過來面試,硬是沒有提前告訴楊平,希望楊平可以關照關照,看來這家伙還是和以前一樣,誠誠懇懇,踏踏實實。
看了一下這個同學的簡歷,何子健也不容易,這些年特別努力,一步一步,從本科讀碩士,再從碩士讀到博士,他從鄉下考出來的,家里也沒什么背景,完全靠自己腳踏實地硬拼。
記得那個時候,楊平和何子健經常一起去圖書館看書,別人周末都是談戀愛打游戲,他們確實是去圖書館看書,顯得有點另類。
何子健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差,那時候還經常幫人做家教掙點生活費,周末還會搗鼓一些二手物件在校園里擺攤,掙點小錢。
本科畢業會,楊平和何子健再也沒有什么聯系,沒想到今天居然在面試的時候可以見到他。
唐順和宋子墨一起過來找楊平,人事處那邊已經將面試工作安排好,讓研究所這邊的面試官趕快過去。
楊平收回思緒:“你們去主導就行,我就在旁邊湊湊人數旁聽吧”
“人事處萬全診主任再三叮囑,一定要將楊教授請來,這批人的素質非常高,個個眼睛長在頭頂,萬主任說請你坐那,殺殺這些人銳氣,再說很多人都是沖著你的名氣來的,你怎么的都要提幾個問題。”唐順說。
這批人有臨床醫生,也有基礎醫學的研究員,臨床這邊的人由宋子墨負責面試,而基礎醫學那邊由唐順負責,這些人在面試的時候是混在一起的,研究所是臨床和科研一體化。
“那好吧。”楊平不太喜歡參加一些公共活動,但是這種面試還是去去為好,正好可以看看這一屆新人的素質怎么樣。
而且面試名單里有自己的老同學,正好借這個機會看看。
楊平、宋子墨和唐順來到面試的會議室時,其他人已經到齊了,面試臺上坐著人事處主任萬全珍主任,還有幾個科主任,幾個專家組的老專家,運動醫學的高主任也在列,他們都是醫院的骨干專家。當然這些專家只是輔助,
主要還是研究所這三個人來拍板,畢竟這是研究所招人。
學生也來了十幾個,坐在隔壁的會議室等候,面試的時間還沒到,等會時間一到,他們將一個一個按順序單獨接受面試。
楊平路過隔壁會議室的時候,很想進去見見老同學何子健,不過他仔細想想,這樣做很不妥,估計何子健沒有提前聯系他,就是想避嫌,不想給楊平找麻煩,他想憑借自己的能力進入研究所。
所以楊平只是眼睛的余光瞄了一下隔壁的會議室里,放棄進去打招呼的想法。
“楊教授,您來了!”
走到會議室的門口,高遠老遠就出來迎接,躬身將楊平引入席位。
萬主任是人事處主任,他平時給人的形象就是一個知心大姐,他見到楊平,看看面試的時間還沒到,私下跟楊平聊了幾句,簡單介紹這一批學生的基本情況。
這些人全部是博士,現在三博醫院招人博士是硬性門檻,有些是八年制的,有些是分段學制的,反正都是國內頂尖醫科大學畢業。
這些博士將一個一個被叫到面試會議室,每個人只有三十分鐘的時間,個人教育背景已經調查得清清楚楚,面試只是面對面地溝通,如果沒有問題,控制在三十分鐘,如果有問題,可能會適當延長時間,反正今天不能面試 完,明天還可以繼續,安排了三天的時間。
對于何子健,萬主任將這個人記在心里。
當時萬主任第一次一邊翻看應聘博士的資料時,看到何子健的本科畢業學校,好像想起什么,這個博士的本科不是跟楊教授同一個學校嗎看畢業時間而且還是一屆的他們互相認識真是巧了。
按道理如果真是這種情況,需要楊教授回避,但是這是楊教授,萬主任裝作什么都不知道,不露聲色,他開始琢磨這人是不是楊教授的關系,要是真是楊教授的關系,恐怕要暗中好好安排。這種事楊教授肯定不方便出面,這 些人情世故,萬主任還是很懂的。
發現這個問題之后,萬主任立即安排一個親信下屬去好好查查何子健,讓她去查查何子健是不是跟楊教授一個班的,這個下屬的辦事效率極高,也能夠分清事情輕重,很快就給了回復,何子健跟楊教授是一個班的,而且這個 下屬挺厲害,很快找到一個楊平的同班同學,反正醫療圈就這么大,繞幾個彎彎就能找到人。
通過這個同學了解到,何子健讀書的時候和楊平的私人關系還挺好,而且這人的學習成績也一直拔尖,在學校的時候,他跟楊教授都屬于成績優異者,有種英雄惜英雄的感覺。
經過這么一番核實調查,萬主任心里有了一點數,不過她還要觀察觀察,看看楊教授在面試的反應,這樣好揣摩楊教授的心里真實想法。
這種事情萬主任肯定不能直接去問楊平,所以全靠察言觀色,仔細揣摩,萬主任這方面還是很有經驗的。
面試開始,沒想到第一個進來的博士就是何子健,楊平很驚訝,但是何子健一點也不驚訝,他是有心理準備的,就是奔著楊平來的,只是他不想走后門,所以也沒有提前聯系楊平希望關照關照。
他看到楊平,微微一笑,楊平也是微微一笑,兩位老同學算是打過招呼。
這種細微的表情被萬主任捕捉在眼里,記在心里,她利用女人的特有細膩感,楊教授對何子健還是比較欣賞的。
楊平沒有說話,因為何子健是臨床醫生,他的面試主要還是由宋子墨提問,宋子墨壓根不知道他是楊平的同學,所以完全沒有任何關照的意思,只是按照常規流程提問。
宋子墨提了幾個專業性極強的問題,何子健回答得都堪稱完美,這些問題都涉及到前沿技術,在教科書上是沒有的,必須經常閱讀專業領域的頂尖英語論文才能知道這些知識。
緊接著,唐順又問了幾個科研方面的問題,一個博士已經經過嚴格的科研訓練,他不能只是一個臨床醫生,以后還需要從事科研,能夠創造性地解決一些疑難問題。
在基層醫院,醫生可以只做臨床,在頂尖醫院,醫生必須有極強的科研能力,如果所有醫生只是從事臨床,僅僅是積累經驗,誰去研究新問題,推動醫學進步。
唐順有美國日本的留學經驗,所以他直接用英語提問,而且提出的問題非常刁鉆,一般人珍回答不上來。
他倒不是炫自己的英語,而是用面試這種方法檢測對方的真實英語水平,畢竟這年頭什么東西都需要驗驗貨才放心,成績不能代表一個人的真實水準,尤其是碩士博士的成績,還是需要面對面檢測。
面對的唐順的問題,何子健回答得也四平八穩,滴水不漏,反正他的回答雖然看不出有什么出色之處,但是也沒有什么明顯缺陷,屬于比較穩重周到的回答,這與他平時的性格也比較相符。
何子健沒有出國留學,英語水平很好,看來平時是下了很多功夫的。
一個頂尖醫生必須掌握英語,因為醫學知識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用英語記錄的,任何翻譯過來的書籍和論文都帶有嚴重的滯后和失真,醫生必須能夠自己閱讀英語文獻,撰寫英語論文,這個時候,英語已經不是某個國家的語 言,而是事實上的學術通用語言。
對于何子健的表現,楊平很是滿意,在學校讀書的時候,何子健既不談戀愛,也不泡網吧打游戲,天天泡在圖書館,所以楊平對他很是欣賞,現在他博士畢業,居然來研究所應聘,這是好事。
所謂舉賢不避親,雖然是同學,但是只要有才能,也可以進研究所,楊平沒有一些人想法,生怕熟悉的人進來揭自己的老底,別說楊平沒什么老底可以揭,就算有老底可以揭,他也不會因為這個錯失一個合格的人才,揭老底 就揭老底,沒什么大不了的。
何子健每次的回答,楊平總是微微一笑,顯得非常滿意,旁邊的萬主任經過仔細地觀察,心里已經有了把握,不管這人事先是否與楊教授有聯系,楊教授對他很滿意,萬主任決定從中助力一把,也好在楊教授這里投入一點人 情分。
“楊教授,你看看還有什么問題要問沒有”萬主任問道。
宋子墨和唐順都已經提問,這個時候需要楊平提幾個壓軸問題,然后其它專家提一些問題打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