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1182章 學習三博醫院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謝謝!”

  約翰內森獲得肯定非常高興。

  其實楊平只是順口而說而已,有時候宋子墨和徐志良問他問題,終于弄明白之后,楊平會開玩笑說出這句話。

  約翰內森也聽過教授用這句話夸別人,雖然他不是很懂這句古文的意思,但是知道這是夸人的,所以非常高興。

  “可是我們為什么想不到這些呢,要是我們去找遺傳學和胚胎學家會不會獲得突破能夠用這種方法找出腦干的神經核團分布”約翰內森受到表揚后,思維非常活躍,問題也多起來。

“我剛剛說過,你們剛缺乏這方面的知識,所以根本不會想到用這些知識來解決問題,就像如果你在數學中沒有向量方面的知識,你就壓根不會想到用向量解決問題的方法,何談去問別人因為根本不知道用向量知識可以  解這個題目。”楊平分析給他們聽。

  想想也是這個道理,沒有這方的知識,怎么會想到可以用這些知識去解決問題呢。

“就算你有那么一點點知識,能夠想著用這些來解決,然后去找遺傳學和胚胎學專家,最后會因為你們在這方面研究不深,而那些專家又缺乏臨床外科知識,你們沒辦法協同一起研究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即使能,也是很久之  后的事情。”楊平補充說道。

  約翰內森點點頭,這一課給了他很多啟發,作為外科醫生,要能夠解決復雜問題,僅僅擁有自己專業范圍的知識遠遠不夠,那只能每天做重復工作,而要擁有強大的基礎知識。

  在手術室,借著做完手術休息的時間,正好給大家上一課,也花不了什么時間,十幾分鐘的事情。

  宋子墨和徐志良還有手術,另外兩個手術室的主管醫生過來說,接臺手術的麻醉已經打好,手術可以開臺。

  大家又散開,接著做另外的手術,剛剛連體姐妹的手術只不過是每天眾多手術中的一臺。

  “剩下的手術你們做完吧,我去實驗室看看,最近實驗室有點忙。”

  現在楊平主要活動空間在實驗室,在臨床這邊的時間比較少,楊平去實驗室,約翰內森也跟在后面。

  干細胞實驗室的研究員聽說手術成功了,他們也很高興,因為這臺手術的成功,他們也有功勞,他們克隆的皮膚和肌肉在手術中立了大功。

  手術結束之后,全世界的醫生都在回味中,一臺那么多頂尖專家評估來評估去認為不能做手術,當楊平要主刀這臺手術,這些人在沒有弄清楚事實的情況下,居然掀起一股討伐的輿論。

  但是現在,這臺手術被楊平輕松完成,輕松得讓人難以置信。

  當初那些叫囂著的醫生現在無地自容。

  手術結束后,雷蒙坐在自己座椅上久久不能起來,他是多么可笑,今天差點錯過一臺世界上最頂尖的手術,外科基本功、手術思路,整個手術的整體架構等等,這臺手術將他能想到的一切與手術有關的知識演繹得淋漓盡致。

  真是一堂活生生的教科書呀。

  只是這臺手術他還有很多沒有琢磨透的地方,比如他究竟是怎么找到腦干神經核團的分布,當時他可是動用了一些先進設備,比如功能磁共振等等來尋找,但是就是沒有辦法找到根本沒辦法區分這些神經核團的真正歸屬。

  他始終沒弄明白這個問題。

  “馬西莫,你說他是業余的神經外科醫生“

  “沒錯,平時只是偶爾做做神經外科手術,以前骨科手術做得比較多,現在連骨科手術都不做了,現在的精力主要在搞科研。”

  馬西莫話給雷蒙一記重錘,雖然馬西莫之前提過,但是絕對沒有現在對他的刺激這么大。

  一個業余的,偶爾做神經外科手術的醫生居然超過他,而且他還是諾貝爾獎獲得者,這種差距給人的打擊挺大的,尤其是對自信心的打擊。

  “其實你沒必要不高興,我比你更慘,楊教授平時很少做介入手術,居然手術做得比我好,世界上有一種東西叫做天賦,這沒辦法,就像你學一輩子數學比不上學生時代的高斯一樣。”馬西莫安慰雷蒙。

  “我恨不得現在跑去中國向楊教授道歉,跟著他學習做腦干手術,之前批評他的人里面有我。”雷蒙慚愧地說。

  馬西莫笑笑說:“先練好你的中文吧,我也一直想過去,但是卻學不好中文,很遺憾,從來沒有想過中文這么重要,可是我一直學不好,我在他們那個群里,群里的聊天都是用中文,每天我只能使用翻譯軟件才能勉強應付,

  要不是我還算努力,他們早就將我踢出群。”

  想不到一向驕傲的馬西莫,這位介入天才,居然有過這種遭遇,真是可憐。

  “那些漢字好麻煩,就像一幅圖畫,我總是記不住,有些記住又忘記,我什么時候才能學好中文,什么可以去中國進修學習一段時間是我的夢想。”

  “你能推薦我進入那個社交軟件的群嗎”

  “需要兩個已有會員的推薦,我可以推薦你,但是你找不到第二個,看看約翰內森能不能當你的推薦人。”

“雖然我沒有去進修學習,但是每天在群里看他們聊天也能學到很多東西,我敢肯定,那是世界上最好的醫生網上社區,隨時可以見到世界上最頂尖的醫學知識,這些在文獻上是學不到的,比如,很快,他們就會有這個連體  姐妹的手術案例分享學習。”

  說得雷蒙現在癢癢的,他按耐不住:“我怎么樣才能進入那個社區,我能做些什么,你盡管告訴我,我愿意付出一切努力,捐款嗎”

“我剛剛說過,兩個條件:兩名會員做推薦人,中文通過四級考試,我因為當時正好缺少一個介入板塊的版主,所以走了綠色通道,需要四個推薦人做推薦,后面補上中文四級,但是現在你沒有這樣的機會,因為神經外科版  主已經由約翰內森擔任。”

  “為什么不開放”

  “因為我們討論是現有文獻和教科書沒有的知識,對于不達標的會員,很容易引起誤導,大家一旦胡亂模仿,很容易給患者帶來災難。”

  “我很好奇,剛剛手術我只關注腦干的分離,后來兩個患者分開后,她們缺損那么多皮膚和肌肉,我看到他們全部用一些皮膚和肌肉補好了,這些皮膚和肌肉從哪里來的”

  雷蒙突然想起又一個問題,第一個問題還沒想明白,現在又有一個問題。

  “他們是實行科研和臨床一體系化,他們擁有好幾個實驗室,其中一個實驗室是干細胞實驗室,可以利用患者的干細胞,使用局部克隆技術克隆大量的皮膚和肌肉。”

  “局部克隆技術”

  作為神經外科醫生,雷蒙其實對基礎醫學領域的進展不是很關心,他不知道什么是局部克隆技術。

  “在實驗室環境下,利用特殊的技術克隆出單個的器官或者一塊組織。”

  馬西莫解釋。

  “還有這種技術”

  “楊教授獲得諾獎的學術成果就是空間導向基因,所謂空間導向基因就是負責細胞進行空間搭建的基因,楊教授掌握了一些器官的空間導向基因的開啟方法,使用這些因子可以在實驗室環境培育出全身的皮膚和肌肉。”

  雷蒙就像聽科幻故事一樣,世界上還有這種技術,他是知道最近獲獎的一個學術成果是遺傳學方面的,他以為這東西還只是理論階段,要應用于實踐要二三十年吧,沒想到現在就已經應用于實踐,真是神奇啊。

如果這臺手術讓其他醫生來做,就算可以分開腦干,后面也是不可能做下去,皮膚還可以利用植皮技術勉強覆蓋,可是肌肉呢,骨組織呢,肌肉和骨組織根本沒有辦法獲得,沒有肌肉和骨組織來補缺,頸椎分開沒有任何辦法  重建椎管,也更加不能獲得一個穩定的頸椎。

  雷蒙現在越想,這臺手術越復雜,是一個龐大的工程,但是楊教授卻全部輕松地化解,他化解了很多別人無法解決的問題。

  德國的夏里特醫院。

  現在的中國時間是上午,但是在德國卻是太陽還沒升起。

  但是,醫生們還沒有離開會議室,他們今天整天都不會離開這個會議室,因為,在曼因斯坦教授的主持下,他們正在利用手術視頻慢放進行復盤,進行集體第一次學習。

  “從今天的手術大家看到了,基礎醫學知識在解決臨床問題里的重要性,當然,只是解決普通的臨床問題,用不著這些知識,但是要創造性地解決臨床中的高難度問題,我們必須擁有這些知識。”

“大家注意到沒有,這個手術最大的難點就是連體人的腦干也連在一起,它們的神經核團混合在一起,非常錯亂,沒人可以找出它們的精確歸屬,這也是世界上其他醫生望而卻步的原因,可是楊教授卻不同,他找到了神經核  團的分布。”

  “大家知道他是怎么找到的嗎我之前思考了很久沒有想出來,但是現在我弄明白了,剛剛我向楊教授證實過,他采用的方法和我的推測一致。”

“究竟是什么方法我也接觸過這個病例,美國人曾經發過給我,但是直到現在我也沒辦法找出它們的精確分布,任何影像學檢查手段我都想過,也用過,包括最新的一些細胞標記追蹤技術,很遺憾,我沒有做到。”神經外科  主任費利克斯提出自己的問題。

曼因斯坦說:“他們采用一種極其巧妙的方法,利用遺傳學與胚胎學知識,模擬受精卵分化為兩個同卵雙胞胎的全過程,然后找到這個過程中止分裂的時刻,最后獲得這個時刻的胎兒解剖,再繼續利用這個時刻的胎兒進行模  擬,模擬停止分裂后如何形成連體姐妹。這樣,他們就獲得了神經核團的精確分布。”

費利克斯仔細琢磨一會,恍然大悟:“真是巧妙的方法,他們放棄了所有單純利用影像手段來尋找界面的方式,而是采用另一種更徹底,更直接的方式,可是我怎么沒想到呢,要不是你現在告訴我,即使時光倒流,我還是想  不到。”

  曼因斯坦教授說:“所以我們要對我們的醫生教育課程進行深刻的反思,我們注重臨床教育的同時,忽視了基礎醫學的教育,這樣讓醫生的知識結構出現了問題。”

  奧古斯特立即發言:“其實我認為,相對于美國人醫生培養方式,我們對基礎醫學的重視程度還算不錯,不過你說得對,這遠遠不夠,我們以后必須重視配有醫生的基礎醫學知識。”

  “所以各位,我們要盡快建立一個課題,研究我們醫生培養課程,盡快拿出改革的方案,我們必須改革,才能讓醫學教育重新煥發活力。”

  “這是我們發現的一個問題,還有一個非常大的問題,也是我們缺少的,你們沒注意到。”曼因斯坦教授嚴肅地問。

一個年輕醫生舉手:“我觀摩整個手術之后發現,他們這臺手術的完成除了主刀醫生高超的手術技術之外,還有,他們有一個科研體系在支撐這臺手術,比如他們需要的皮膚、肌肉和骨組織從哪里來的,肯定不是利用患者本  身的皮瓣和肌瓣來填補,我沒有看到取皮和取肌瓣的步驟,肯定是另有技術。”

“你的觀察力很強,看到了問題的根源,是的,這是我要說的,所有的肌肉、皮膚來自于他們的干細胞實驗室,他們的干細胞實驗與手術室在同一個樓,相互是一體,他們是科研與臨床結合的混合體,世界上這種模式非常罕  見,所以我們從中可以得到啟發,我們必須走這種科研和臨床一體體化之路,這是未來醫院的模式。”曼因斯坦教授說。

  他不僅從這臺手術看到技術上的差距,還要看到體系上差距,他決定取長補短,學習三博醫院,對醫院進行革新,實行科研臨床一體化。

  PS:今天有點忙,先把草稿發出來吧,后面有空我再修改,謝謝大家。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