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1071章 四叔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南都附一狂犬病毒患者依然處于昏迷狀態,不過這是主動而有控制的昏迷,也就是冬眠療法,它可以讓大腦停止工作免受并發癥帶來的缺氧對腦細胞的影響。就像主動將一塊新鮮的肉放在冰箱里冷凍,以逃避高溫天氣給它帶來的損害。

  治療幾天,狂犬病毒的抗體滴度沒什么變化,但楊平現在也不著急,只能耐心等待病情出現拐點。他的新方案僅僅是可以保護大腦免受損害,對付狂犬病毒還得靠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

  為了這個患者,國家衛健委的領導幾乎天天給蘇教授打電話了解患者的病情變化,明知道最后的結局不會改變,但是他還是希望有什么奇跡出現,這位年輕科學家一旦出現意外,國家某個重要國防項目就要延遲,領導想想也是腦袋頭大,怎么偏偏患上這個沒救的病。

  在沒有注射疫苗的情況下,狂犬病一旦發作,死亡率百分之百,領導也是醫學專家出身,很明白這個道理。

  但是當聽說楊平在使用什么新方法治療時,衛健委領導眼里又一亮,這年輕人可是在大家腦子里的種子選手,他有新方法,那說明這個患者還有一線希望。

  當即衛健委的領導就高興起來:“老蘇,你們要是真把人給救過來,我給你記大功,以后你來我這里辦事,一路綠燈,當然要我能辦的事,而且不違反原則。”

  老蘇也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你說的,到時別賴賬。”

  這位領導和蘇教授是好朋友,關系非常好,所以兩人也聊得比較輕松。

  其實蘇教授心里很清楚,這種病例無論從哪個角度使用新方法都不會有什么風險,所以非常鼓勵楊平使用,100死亡率的病例還有什么顧忌,既然有一線希望就全力以赴就是。

  說白了救過來你有功,沒救過來,也沒什么不妥,因為不用新方法也是這樣嘛。

  衛健委員的領導剛剛打完電話,301的劉院長的電話跟著就來了,劉院長知道現在是楊平在主導治療,那是沒話說,他要是還不行那就沒有行的了。劉院長也派去了專家,不過也是走走過場,體現一種態度,楊平在那,誰還敢去指導。

  兩邊的領導剛剛打完電話,蘇教授的手機都是熱的,總后、科工委的領導都來電話了,其中一個領導還是他家里的蘇老四。

  因為這個年輕科學家太重要了,蘇老四決定親自下去看看,順便也看看自己的侄女婿,聽二哥說的天花亂墜,他還從來沒有見過呢。

  對于這個侄女婿,蘇青河是聽說過很多次,但是就是沒有見過,這次正好會會面。

  每天的治療總結會楊平都會參與,不僅南都附一本院的專家參加,其它幾位外院的專家也會通過視頻聯網參與,包括協和、301、華西等等。

  現在總結起來,醫生在診斷上沒有任何問題,而且發現病情非常早。

  大家現在回顧這位患者,患者名叫常啟瑞,39歲,男性,患者回家探親的第二天右手偶爾出現一陣陣酥麻的刺痛,當時他沒有重視,以為這只是頸椎病發作,吃了一顆雙氯芬酸鈉鎮痛。第三天眼前出現重影,第四天出現頭暈目眩,惡心嘔吐。這個時候患者自己發現不對勁,立即跟隨同人員說出自己的不適。

  隨同有一位保健醫生,但是他是全科醫生,他立即安排常教授來南都附一急診科就診,當時整個診療過程是蘇教授親自安排的,附一的急診科立即給他做磁共振檢查,沒有發現任何異常。就診的當天,患者病情加重:突然出現高燒,右半邊身體不能動彈。

  這可是大事,于是立即安排患者住院,住哪里呢?當時為了方便治療,直接安排進入ICU,首先會診的神經內科醫生,神經內科的齊主任會診時發現患者右側身體出現震顫、軟癱,立即給患者做腦脊液常規和生化,顯示被某種病毒感染,但是所有的病毒檢測結果匯報確實是陰性。

  這讓齊主任有點為難,蘇教授為了綜合附一的力量,立即安排感染科的袁主任急會診,袁主任來的時候,患者嘴里已經咕嚕咕嚕地冒泡。

  因為狂犬疫苗的普及,其實狂犬病現在每年發病的例數其實很少,現在每年才一百多例,一百多例平攤到整個中國,一個省才那么幾例,可以說非常少。

  但是附一就是附一,感染科的袁主任琢磨一陣后,立刻意識到不對勁:極不典型的神經癥狀、淌口水、發燒、病毒性感染。

  于是他腦海中蹦出一個病——狂犬病,他立即聯系患者的家屬,問患者曾經被狗貓等動物咬過沒。

  家屬當時也是懵的,不過她妻子說,聽患者提起過,博士剛畢業那年和舍友一起爬山,被一條野狗咬過,當時傷勢不重,就是一點破皮的齒痕,所以那時沒重視,沒有去打疫苗。

  袁主任聽到這段病史,幾乎可以肯定;患者就是狂犬病。

  很快,附一的檢驗科在患者的腦脊液和血液中發現了狂犬病毒的抗體,這樣狂犬病被確診。

  其實順著這條線看來,診斷非常及時,沒有絲毫耽誤,治療也很及時,一來到附一就住進ICU進行對癥治療。

  狂犬病因為百分之百死亡率,讓醫生聞風喪膽,它的潛伏期短的一個星期,長的達十年,發病時,患者會極度興奮,有時候會產生暴力傾向,還有特異性的恐水癥。

  感染科的袁主任回顧了患者的診斷和治療過程,沒有任何問題,現在就是如何治療。

  如何治療,現在由楊平來介紹,大家對楊平還是很熟悉的,在醫療界現在那是傳說中半人半神,反正是越傳越神,尤其在年輕醫生里,那跟說動漫一樣。

  看著在桌的各位專家,楊平也說得很實在:“我提出的這個方法既不是胡思亂想,也不是為了標新立異,而是有充分的理論基礎,既然狂犬病死亡原因是因為神經系統受損而引起,為什么我們不能抓住這一點,將神經系統保護起來。通過藥物讓大腦進入低能耗狀態,從而有效減少大腦中狂犬病并發癥的產生,降低神經系統損傷,與此同時,患者的免疫系統還在繼續運轉,如果在這段時間里,患者的免疫系統能夠產生足夠的抗狂犬病毒抗體,就能夠消滅病毒,也就是說,讓患者進行一場假死,來進行一場欺騙病毒的免疫賽跑。”

  “狂犬病毒的目標是大腦,通常是這樣的,狂犬病毒攻入人體內,免疫系統與它英勇作戰,打著打著,病毒就把大腦這個將軍給斬首了,戰爭自然就敗了,其實要是將軍沒有那么快被斬首,免疫系統還是有可能消滅病毒的,所以我們拿出一個策略,一開戰就將將軍藏起來,宣布將軍已經戰死,那么擅長斬首的病毒這下沒撤了,只能繼續與免疫系統作戰,打著打著,只要給與足夠的時間,免疫系統可能消滅狂犬病毒,以前免疫系統不能消滅狂犬病毒,主要是時間不夠,或者即使占上風,最后將軍總是被斬首,最后不得不宣布失敗。”

  這么說起來通俗易懂,會議顯得也沒那么死板,既然是新方案,那么大家就用一種輕松的態度討論。

  袁主任這些天也琢磨了這個方法,確實很腦洞,但是就是沒有經過動物實驗和臨床實驗,直接將理論拿出來使用,不過這也是特事特辦,既然是百分百死亡率,那是使用新方法就是爭取突破,最不堪也就是維持原樣——百分之百死亡率。

  如果之前支持楊平是礙于蘇教授的面子,威于楊平的名聲,現在琢磨幾天之后,是心服口服,不管這方法是不是有用,至少在理論上取得了突破,沒有在原來的圈子里打轉轉。

  原來的方法肯定是不行的,只不過新東西沒有出來,只能暫時守舊,要是真行,也不至于百分之百的死亡率,其實原來的方法就是沒有方法。

  “楊教授,我琢磨了這么多天,你說的確實有道理,用你們年輕的話來說,確實真是腦洞大開,雖然沒有做過實驗,我覺得還真有一定的成功率。”袁主任不是拍馬屁,他這是實話實說。

  ICU羅主任說:“我是這么覺得,有些東西從理論上可以做出一定的判斷,即使沒有實驗,我們心里也有幾分把握,剛剛聽了楊教授的講解,剛開始我很是不理解,這種病上什么新方法,還是臨時想出來的,但是聽了之后心里頗為感觸,有些東西確實不經過實驗也能有一些認識,這個新方法確實讓我長了見識。其實很多東西我們一直就是這么做,不管效果好不好,也沒有去反思,甚至去想出一些方法來提高效果。”

  大家說的是實話,平時大家的工作大部分是重復,很少去思考革新,畢竟革新是要付出代價的,而且沒有一定好奇心的人也很難有動力去做革新。

  正在討論的時候,一個博士生進來說,最新的病毒抗體滴度升高了。

  升高了?那是病情出現了拐點,意味著免疫系統有很大的機會消滅狂犬病毒,楊平心里多了幾分信心。

  這次會議,不僅資深專家參與討論,也給了年輕的博士們參與討論的機會,大家見到楊平有一種親切感,說起話來膽子也大,畢竟都是年輕人,這些博士都將他當作自己人。

  開完會,楊平準備回家,蘇教授立即打電話來,吩咐楊平趕快去他的辦公室。

  去辦公室干嗎,不會老丈人今天太忙,弄了盒飯叫自己過去吃吧,以后不會每次老丈人都要留自己吃飯吧。楊平正嘀咕著往蘇教授的辦公室走。

  看到走廊里有幾個穿軍裝的警衛,他報上自己的名字,警衛立即帶他去蘇教授的辦公室。

  原文在六#9書/吧看!

  楊平就納悶了,怎么蘇教授辦公室還有警衛守著。

  敲門進去,只見里面坐著一個穿著軍裝的威武男子,看長相居然跟自己老丈人很相似,看肩上的花是將軍級別的。

  “還不快進來,叫四叔!”

  “四叔!”

  楊平趕緊喊道。

  將軍站起來,拍拍楊平的肩膀:“你就是楊平,未見其人先聞其聲,你的名氣可是大得很。”

  弄得楊平都不知道怎么回話。

  “就一個傻小子,就知道傻笑,還不坐下來陪四叔聊聊天。”蘇教授慈愛地說。

  四叔?哪里的四叔,哦,楊平想起來,蘇教授四兄弟,就這位四叔沒見過,其它三個在蘇南晨的生日宴會上見過,只是聽小蘇說過,這位四叔在部隊。

  “我的好幾位老領導就是他做的手術,他的名氣可大了。”蘇青河爽朗地笑著。

  楊平老臉一紅,蘇教授說:“年輕人就知道做手術,不會說話,老四你別介意。”

  “二哥,你這眼光毒呀,小伙子可不是一般人,保健組里最年輕的專家,我幾個老領導可是對他贊不絕口,我今天終于見到真人了。”

  “楊教授!”

  “叫我小楊!”

  “你看,這么謙虛,我的老領導都是稱呼你楊教授,我叫你小楊,哪天見到老領導,肯定挨批評。”蘇青河開玩笑道。

  “自己家里人,你就叫他小楊吧。”蘇教授笑道。

  蘇青河想了想說:“好吧,小楊,常啟瑞教授現在負責一個非常重要的項目,一旦他出什么事,這個項目很可能推遲510年成功,我們也沒想到會突發這樣的事情,我剛剛也聽你爸說過,狂犬病百分百的死亡率,這是改變不了的事實,但是聽說你用一種新方法在治療,你給我交個底,心里有幾分把握,有幾分說幾分,我就是想了解一下情況。”

  “因為以前從來沒用過這個方法,所以不太好說,但是從目前病情的變化來看,希望還是有的,不至于說百分之百死亡。”楊平回答。

  剛剛最新的檢查報告顯示狂犬病毒抗體滴度升高,這意味著完全有一定的成功率,這個成功率還挺高的。

  PS:今天有點忙,可能修改得不仔細,有問題明天再改,謝謝!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