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陵公主對著面無表情的崔晉百有些發怯,自己又理虧,她也怕鬧到祐寧帝面前,只能不甘地離開。
步疏林扒拉著門,探出一顆腦袋,看著陽陵公主離開,才站出來環臂靠在門上:“嘖嘖嘖,剛正不阿,做人以誠的崔少卿,也有謊話連篇的時候。”
崔晉百的書童都看不下去步疏林的無恥,剛才還說他們四郎過河拆橋,瞧瞧步世子這嘴臉,也不看看他們家四郎是為誰才說謊。
崔晉百折身入內,目光沉沉盯著步疏林。
步疏林被他看得有些心虛,貼著門挪出身子,準備溜之大吉,卻被崔晉百一把扣住肩膀。
“崔石頭,你干嘛,光天化日,你把我往屋子里拖?你這么猴急?好歹容我沐浴……”
“閉嘴!”忍無可忍的崔晉百冷呵一聲,“你再多言一個字,我便將你扔給五公主。”
張開嘴,反駁撩騷的話已經到了嘴邊,步疏林立刻用手捂住嘴。
崔晉百將之拖到屋子里,把之前翻閱的案卷遞給她:“我并未說謊,你確然要協助我辦理此案。”
步疏林偷偷瞄幾眼,看到盜墓兩個字頓時來了興致,收斂起嬉笑之色,這應該是崔晉百特意搜羅來的情報,是各地卷宗關于盜墓報案的匯總。
不搜羅不知道,一搜羅才發現,自三年前起到現在,各地方的關于挖墳盜墓的案子竟然比往前三十年都多。只不過一個地方一兩起,沒有引起波瀾罷了。
有些還是報了案又撤案的記錄,足可見有人撐腰和給地方官員施壓,這就絕不是一件小事。
步疏林看完就把宗卷合上了,睨著崔晉百不說話。
“公主現下纏著你,此案是你先發現,我看陛下也無將公主賜婚于你的心思,有我去徹查不妥,我一出京都,必然有人盯上,你出京都再好不過。”沒有人會好奇步疏林去何處。
步疏林不語。
崔晉百劍眉微皺:“我會讓陛下應允,出京也好躲過公主的糾纏。”
步疏林仍然不語。
崔晉百的臉色微沉:“出去避避風頭,又能散散心,你常年被困京都,難道不想去外面看看?”
步疏林盯著他還是不語。
崔晉百徹底惱了:“你到底是何意?”
步疏林執筆鋪開紙,一筆寫下一個“可”字。
“你啞了么?”崔晉百沉沉盯著她。
步疏林不怕死,依然揮毫:你讓我不準多言一字。
崔晉百額頭青筋又開始跳動:“滾出去!”
“嘖,好好一個兒郎,毫無風度,世家子的德容謙恭,你身上可半點不見。”步疏林一開口就刺崔晉百,對上崔晉百陰沉得猶如暴風雨來臨前的烏云一般的臉色,步疏林視若無睹,“你說,你為何突然就對這事兒上心?”
步疏林語態戲謔:“我來尋你之時,你都不當回事兒,眼見著郡主親自去了銀樓,你就急了,就上心了,嘖……”
“滾——”
步疏林還未說完,崔晉百抄起桌上的鎮紙砸過去,嚇得步疏林立刻跳開。
深覺自己不厚道,明知崔晉百是單相思,且還是注定要無疾而終的單相思,還拿這話來刺他,步疏林好脾氣道:“別氣別氣,我這就走,這就走。”
步疏林走到正門看到陽陵公主的馬車竟然還停在外面,她頓時腳下一轉,又翻墻從側邊逃了,大理寺的人對她經常從大理寺翻出去已經見怪不怪。
不敢在大理寺逗留,步疏林就去了郡主府,她之前一直去尋沈羲和,是因為她發現陽陵公主什么地方都敢纏著她,花樓都不懼,唯獨郡主府她不敢。
想到之前沈羲和種種戰績,只當陽陵公主是不敢在沈羲和面前造次。
“呦呦,還是你有法子,我去了大理寺,陽陵公主被崔石頭趕走。”步疏林開心得見牙不見眼。
“發生何事,讓你如此歡愉?”這可不是崔晉百趕走一次陽陵公主就能讓她如此樂得找不到北。
“我在崔石頭處看到了他整理卷宗,近年來掘墓猖獗,絕非小事,此事兒他調了宗卷,指不定已經驚動了人,他不宜離京去調查,他便想向陛下薦我去調查,這事兒原也是我最先察覺有異。”雖然她偶爾也裝病,留出京都,可哪有正大光明出去自在?
只要一想到她就要奔出這個鳥籠子,暢快地飛上一圈,就恨不能痛飲三千杯來表達喜悅之情。
此事很可能涉及到某位皇子,便是沒有涉及到皇子,也是朝中要臣,而這些要臣極有可能和某位皇子有這個千絲萬縷的關系,陛下不大可能派遣皇子去調查。
“我還是有些擔憂,陛下不會允我去。”要不是崔晉百開的口,步疏林壓根不抱期望。
“為何不允?”沈羲和問。
“不怕我半路跑了么?”步疏林眼珠子一轉,“先弄個詐死,然后再回王府復生?”
沈羲和用看智障的目光看著她。
步疏林大受打擊,不服地辯駁:“我知曉,我一旦死了,陛下就有理由收了蜀南王府的爵位,我可以讓他的人對我痛下下手,抓住把柄,我看陛下還要不要臉。”
沈羲和抬眼看著天空:“日未落,你倒做起了美夢。”
“呦呦,你總是這般,我會惱的!”就知道鄙夷看不上她的謀劃。
“我且讓你知曉,陛下定會允你去,你也甭做什么局,栽贓陛下害你還望向抓到證據,你就好生提防著如何逃過陛下的殺機,活著回京都吧。”沈羲和冷聲一笑。
“他還不死心?”步疏林皺眉。
“死心?”沈羲和輕聲一笑,“吐蕃這次來注定空手而歸,陛下連巽王都可以犧牲掉,這意味著他的神勇軍羽翼豐滿,他有攻打吐蕃之心,吐蕃在西北和蜀南之間。
先用神勇軍取代了西北或是蜀南,讓吐蕃毫無戒備之心。”
“陛下要打吐蕃……”步疏林面色凝重了,“呦呦你如何知曉?”
“太子殿下推測。”沈羲和淡淡看著她,“西北,蜀南,你覺著陛下會選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