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二百七十七章 糧食是設謀的利器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許耽所說的事,劉琦其實事先也大概有過了解,雖然招募普通的黔首也不是不行,但劉琦還是想要招募最強壯的兵卒。

  另外,在丹陽郡招募普通的鄉民,他們的家眷大多在本地,如何能將他們帶回荊州?

  除非招那些沒妻沒兒,無父無母的……但這種孑然一身的畢竟是少數。

  所以,還是受降那些叛軍來的靠譜些。

  丹陽步兵在南部諸州屬于強兵,歷史上孫策手下的丹陽兵,就有很多是居于山中的山越之民,孫策在位時每次擊敗境內的山越,都會收納其中青壯入其軍,這事確實是有先例的。

  至于許耽適才說的難處,劉琦的心中已經有了應對策略。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是中國歷史上極有名的一句古語,劉琦一直將這句話記在心中。

  老祖宗流傳給后世的話,都是他們用幾代人的經歷,總結出來的智慧結晶,不容你不聽。

  想要招募山越中的青壯,首先就要弄清楚山越是什么。

  劉琦在前世時,曾以為山越都是揚州百越遺民的后裔。

  但穿越到了這時代后,通過與這個世界的人了解過山越后,劉琦才發現自己錯了。

  所謂的山越,當中確實是有百越后裔存在的,可即使是有,經過好幾個世紀的洗禮也已經被漢人同化了,與漢人無異。

  仔細想想也是,一個遍布了整個南方的分散武裝集團,怎么可能只有單一的人口來源。

  眼下的山越其實就是江南山區中山賊式武裝割據勢力的統稱。

  而這些山中賊的人員眼下有八成以上是漢人,只有兩成左右先祖是先秦時期的南方越人,而這兩成人因為數百年來與漢人雜居,漢化已經十分嚴重了,扔在漢人堆里根本分不出來。

  漢民族的同化能力在全世界也是首屈一指的。

  民族的同化能力,在古代簡直就如同滅種原子彈一樣強悍威猛……管你原先的祖宗是誰,到了漢族人面前統統讓你在這認祖歸宗。

  那這些山中武裝割據勢力是如何形成的?

  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于地方的吏治混亂,土地兼并嚴重,地方個別勢力坐大,剝奪了底層民眾的生存空間,再加上兵連禍結,因而導致大量的黔首入山,逐漸形成山越。

  那山越的統領都是誰?

  山越各部的統領者,在沒有進入山區前,基本上都是稱雄于一方的大豪強,這些有能力統領山越的豪強,進入山中后普遍被稱為宗帥。

  歷史上的山越宗帥中,比較有名的是嚴白虎、祖郎、費棧、潘臨、毛甘、金奇等。

  揚州境內的山越總人數應該有幾十萬,平時都生活在深山中,一旦缺糧了,就會組織起武裝力量下山來郡縣搶奪糧食,掠奪人口。

  而缺糧,是山越動亂攻打縣城的根本原因。

  山越雖然也會自己種植糧食,但還遠沒達到自給自足的地步,因此一旦發生了糧食危機,各宗帥就會組織兵馬下山搶糧。

  劉琦就想利用這一點,來引丹陽的山越出來。

  當下,劉琦便將自己想到的方法向許耽做了一番敘述。

  首先,對于劉琦來說,他并不想徹底的平定丹陽郡的山越。

  一則丹陽郡并不是屬于自己的管轄范圍,這里馬上就會成為孫堅的地盤,究竟該如何徹底的平定山越之禍,那是孫堅該頭疼的事,跟他的姓劉的不沾關系。

  二則歷史上的東吳搞定五郡的山越叛亂,大概是用了四十年的時間……劉琦可不覺得自身是天縱之才,人家江東諸多俊杰歷經數代人花錢耗物用了小半個世紀才勉強搞定的事情兒,他用一天兩天就可以達成?純扯淡!

  劉琦只想把丹陽郡中的部分山越給引誘出來,然后打敗、受降、走人……就足夠了。

  但如何將他們從山中引誘出來呢?

  “糧食。”劉琦果斷的對許耽下結論道。

  “糧食?”

  劉琦點頭道:“不錯,眼下已經入秋,馬上就要接近年關歲尾,山越各部最重要的事,就是要搶掠境內的入冬之糧,不然僅靠他們自己耕種的糧收,根本不夠。”

  這話算是切中要害,雖然山越也會自己進行耕種,但南方主要的農作物是水稻……而山越則是縱橫回旋在千里大山之中。

  以這年代的耕耘技術,想在山林中開辟稻田,實在是太難了……就算是能開墾,數量也絕不會太多。

  山越不缺糧才怪。

  最近這一段時間,丹陽境內的山越卻格外的安穩,別說沒有大規模的出來搶糧,就是小股的人馬,也沒有出現。

  這不太符合常理,畢竟已經入秋了,對于山越而言眼下是時不我待。

  劉琦估計,是因為最近這段時間己方和徐州軍在丹陽境內廝殺,山越宗帥們唯恐倉促下山搶糧會招惹到自己和陶謙,畢竟是兩支已經訓練成熟,裝備齊全的正軌郡國之軍,那些份不同屬,沒有統一指揮的山越也不會輕易招惹。

  “劉某之意,我方與陶使君的兵馬,各自收拾行囊,假意返回屬地,而宛陵縣那邊,則是請吳校尉指揮郡內兵將,火速在各縣征收糧秣,搶割熟稻運往宛陵附近的倉敖,統一儲備,或可引山越倉促來攻。”

  許耽聽了劉琦的想法后,認真揣摩了一會,大致明白了劉琦的意圖。

  好騷的操作……

  許耽在心中暗自感慨,荊州劉郎的心思果然縝密,難怪年紀輕輕便可與袁術為敵爭雄。

  許耽將劉琦的方案帶回給了陶謙。

  陶謙細思劉琦之謀……

  眼下吳景已經是背袁投孫,準備在丹陽郡割據響應其姐丈孫堅,因而丹陽郡對吳景而言便屬于是自家的地盤了,如此,則境內山越毫無疑問便屬于是他家中之患,不可不除。

  且吳景既然已經將丹陽郡當成自家之地,那他便不再是替袁術看家護院之人,這丹陽郡成了他家族的私產,陶謙自然也不方便在吳景的眼皮子底下募兵了。

  如此想來,以陶謙現在的立場,也確實是只有響應劉琦,謀取丹陽境內山越的人口,才是正途。

  既然眼下謀取境內山越符合各家利益,那劉琦的計策自然就被陶謙和吳景響應了。

  荊州軍和徐州軍,開始不約而同的收拾行裝,兩軍一軍向西,一軍向東北,各自回返自己的屬地。

  坐鎮宛陵城的吳景,在荊州軍和徐州軍撤走的同時,立刻派出麾下之軍,在各縣征調糧秣,并命各縣令縣長火速搶收水稻,統籌至宛陵北面的倉廩。

  眼下剛值秋收,糧秣稅收尚未點清完畢,可這位新到的代理郡守就這般急切的斂糧,各縣的縣令也搞不明白這是什么騷操作,但因懼吳景兵勢,也只能是謹遵上命,加緊行事。

  一時間,整個丹陽郡內針對糧草收割和調配行動,竟是讓大小官吏們忙了個不亦樂乎。

  而躲藏在山中的山越各部,在聽說了劉琦和陶謙已經分別撤走后,都松了口氣。

  這一東一西兩個瘟神可算是撤出丹陽,若是他們再在這里繼續鏖戰,各部宗帥還真就不知道到底該如何是好了。

  畢竟,山里的余糧確實不多了,急需下山搶糧。

  可是,情況似乎比他們想的要糟。

  各家宗帥們本來是準備下山搶糧了,可是當探子將郡守吳景的動作回報上來之后,只把諸位宗帥氣的牙呲欲裂,拍桌子直罵娘。

  這吳景剛剛到任,居然就開始大肆搶收軍糧,這是什么意思?

  這是擺明了要斷他們山中之民的活路啊!

  吳賊,你也太狠了!

  當下,丹陽郡內的一半以上的宗帥,皆在各自的領地內點齊人馬,并聯縱相約,打算一同合兵進攻宛陵奪取糧草,一則是為了生路,二則也是要給吳景一點厲害瞧瞧。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