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論平生之慷慨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伏城亦是起身作揖應道:“往后兄弟同心,其利斷金!”

  三人心中,皆是豪氣上涌。

  “喝茶,喝茶。”伏城招呼道。

  江平與宋鑒兩人這才端起茶杯細細品味了一口。

  雖說還未看見江平所寫的文章策論,不過江平身上這股凜然之氣,以及眼神里的那股純粹銳氣,是無法作假的。

  且伏城也不會懷疑井寒清的判斷。

  人族南北之地,從來都不缺俊才,奈何總有一些俊才,因各種各樣的原因未能少年得志,亦或是明珠蒙塵。

  至于宋鑒,歸元境的境界修為更是無法作假。

  這個年歲,能抵達歸元境的人,著實不多。

  單就修煉天賦而言,宋鑒的修煉天賦,真的不弱八顧成員,放眼整個人族,宋鑒的修煉天賦,都可號稱鳳毛麟角。

  不過伏城也有疑惑。

  他看向江平,輕聲詢問道:“以你的才略,應當早就出人頭地,亦或是成為世家大族的座上賓,何至于等到現在,才出山?”

  既然已相識,說起話來自然就無須云遮霧掩。

  江平聞言,也是端起茶杯猛喝了一口,穩穩將茶杯摁在桌角上,才徐徐說道:“實不相瞞,我出身不好,也不曾見過什么大世面。”

  “當初宇文君成立恒昌宗也曾招賢納士過,也的確是被宇文君修建恒昌書院,打壓世家豪門一事震撼到了我的心境。”

  “便想著前往恒昌宗大展拳腳,輔佐宇文君。”

  “可在半路上,我卻聽聞,八顧之一的井寒清進入了恒昌宗,白鹿書院的柳青華也進入了恒昌宗。”

  “就連當時的景佩瑤也與宇文君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聽聞這些之后,又想到我出身不好,且當時南方也有部分能人異士進入恒昌宗內,便自覺心灰意冷。”

  “就算去了恒昌宗,恐怕也很難一展才華。”

  “然后就返回家鄉,讀書修行至今,恰逢這一次,北王殿下樹立門庭,我聽聞后,便趕緊來了。”

  “讓北王看笑話了。”

  江平是一個心氣很高的人,若只是做一個執筆小廝,亦或是日常管事,地方芝麻官,難以滿足江平的胃口。

  既然來了,就要大干一場,至少也要成為主事人之一。

  寧為雞頭不做鳳尾。

  伏城聞言,心中也是深感慶幸,心中對井寒清的感激之意越發濃郁,若是井寒清提前慧眼識英才,恐怕自己就要錯過江平。

  有時候,人才扎堆,一時間很難分清楚,誰的才略更高,誰又是正確的。

  運氣沒來的情況下,哪怕是人中龍鳳,也很難證明自己的才略與價值。

  伏城燦然一笑道:“原來如此,看來是我們命中有緣,注定要共事一場。”

  “人生之際遇,當真是玄之又玄,無法憑人力扭轉乾坤。”

  看似宇文君現如今風光無限,那是因為宇文君從一開始就是龍族少主,即便沒有顧雍的栽培,宇文君獨有的龍族底蘊,也足以令宇文君成立一番事業。

  若宇文君出身寒門,恐怕也難以翱翔九天,俯瞰億萬里浩瀚疆域。

  伏城又看向宋鑒,不禁好奇問道:“那你呢,你修為不弱,又出身于小世家,理當早就一飛沖天,成為一代名將。”

  其實在伏城心中,江平是否有八顧之姿尚且不好言說。

  但宋鑒是真的有八顧之姿。

  宋鑒聞言,也是長嘆息了一聲,言道:“大世家欺負世家,常有發生,我雖略有匹夫之勇,也粗通文墨,但早些年際遇并不好。”

  “大爭還未開始時,八顧的風頭壓制了人族無數少年天才。”

  “后來,宇文君與世家大族明爭暗斗,多有過激之舉,家中長輩也是告知我,理當好生修行,以待天時,莫要出風頭。”

  “后來,大爭之世開啟,我也去了妖域之地歷練了一遭。”

  “本想著參軍入伍,可親眼目睹戰場上的殘酷亂象,心中深感自己多有不足之處,便又返回家鄉,潛心修煉了數年。”

  “如今到了這般年歲,也是深感,多數情況下都是時勢造英雄,而非英雄造時勢,如今幸遇明主,也不枉費這些年來的苦修。”

  據井寒清的情況,宋鑒曾在妖域得到過一樁造化,修為才突飛猛進的。

  但至于是怎樣的一樁造化,伏城也不會多問。

  這個秘密,也只會爛在宋鑒的肚子里。

  伏城亦是感慨道:“原來如此。”

  宋鑒更是悠悠嘆道:“殿下貴為北方七律之首,尚且經歷了造化弄人的無奈,何況我等。”

  伏城也是附和道:“論天資悟性,二位不弱于我。”

  “以后,文武之事,便仰仗二位兄弟,世上哪有那么多的人中龍鳳,說白了,許多事都是天注定。”

  “可既然遇到了這樣的時代,恰好我們也略有些許才能,自當不負青史華章。”

  “今夜會很熱鬧,誰都可以喝多了,但你們二位定要保持清醒,越是人多的時候,便越有可能有意想不到的變數發生。”

  “我之所以敞開門戶,就是想要看看,能有多少變數發生。”

  江平與宋鑒驟然神色一凜。

  “或許會有人特意找一兩件惡心至極的事情,發難于殿下。”江平推測道。

  伏城并未否認,言道:“也或許是刺殺,或許是有人在飯菜里下毒,總之,一切皆有可能,今夜是歸海之宴,但也有可能是修羅之宴。”

  江平微微沉思道:“既來之,則安之,我們既然要立事,早晚都要過這一關。”

  宋鑒則言道:“無妨,風浪將起時,總會有些暗潮涌動。”

  “今夜之大局,我二人定會細細雕琢。”

  伏城頷首道:“且看今夜光景究竟如何。”

  不知不覺間,紅霞漫天,黃昏已至。

  北王府內,人滿為患,但凡空地之處,皆已擺下桌椅。

  歸海之宴,即將開啟。

  忽然之間,中庭里的伏城忽覺一道熟悉氣息在身邊環繞,側頭看去,那頂梁柱后方,站著一個熟悉的人影。

  伏城故作緩慢的向后方走去,待得來到這頂梁柱后方時,已空無一人。

  正當伏城迷惑之際,突然發現柱子上有三行刻度淺薄的小字……

  請:m.xvipxs.net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