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3458【百年樹人】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天順十四年,同年,項南在內地掀起了教育改革。

  一是在全國各地鄉村設立學校,由國家出資興建,并且教師全部按九品官待遇,教授文學、數學、歷史、地理等項。

  二是在全國縣級以上縣學,增加格物、數學、建筑、水利、機械、金融、琺律等諸多學科。

  三是陸續在科舉中增加格物、數學、建筑、水利、機械等科目。學子可自選一門自己認為最拿手的學科報名考試。

  至于教材,都是項南親自編寫的。

  這讓朝臣們感覺很迷惑,不明白項南這是何意。

  自古以來,科舉考試都是以八股文章論高下。如今項南卻又增加什么格物、數學、建筑、水利、機械、經濟等科目,實在是太任性了。

  “卿等有所不知,科舉始于隋朝,發展于唐代。”項南解釋道,“唐代科舉中本就有秀才科、進士科、明經科、明法科、明字科和明算科,統稱為六科。

  其中的秀才科、進士科、明經科,都是靠的儒道經典、實務國策,與咱們現在的科舉考試如出一轍。

  而明法科,就是考得考察法律知識,選拔司法人才;而明字科,主要考察文字理論和書法水平;至于明算科,主要考察數學和天文學知識。

  由此可見,科舉之初,就是為朝廷選拔各種各樣的人才。

  而如今我大明科舉,只考八股文章,選出的人才雖然各個八股文章做得妙,但是說到實務國策、經濟民生、明罰敕法、工程水利、歷史地理就是百無一用了。

  民間有論曰,讀書人,最不濟。背時文,爛如泥。國家本為求才計,誰知道變作了欺人技。三句承題,兩句破題,搖頭擺尾,便道是圣門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漢祖唐宗是哪朝皇帝?

  所以朕作出改革,正是為了正本清源,為我大明多求賢才,多求良才,而不是只知道皓首窮經的書呆子。”

  聽他這么說,群臣都無話可說了。

  科舉制度發明之初,的確有利于選拔人才。可是這么多年發展下來,到了明朝,科舉制度既成熟了,也變得僵化了。

  讀書人為了求功名,不理時事,整日埋頭苦讀。好似范進一般,從小考到老,好容易考上舉人,興奮的都瘋了。

  而他雖然中了舉人,后來還中了進士,做了學政、通政使,正三品大員。但是他并不算是一個好官,而是一個圓滑世故、善于偽裝、虛偽至極的庸官。

  這類庸官,朝中還真是不少,前幾年反腐就反出一大堆來。

  這類官員只知道八股文章,對于經濟民生、琺律琺規、刑偵問案等等,基本上是一竅不通,因為往往被小吏愚弄于鼓掌之中。

  就算他原本想做個好官,都可能被小吏蒙蔽而做個昏官。

  就像《紅樓夢》中的賈政,外放為官,雖然他自己潔身自好,不貪污不受賄,可是跟著他的那些家人,卻是借機大肆收取好處,最終導致他被人參奏,貶官三級。

  所以傳下一句老話,“任你官清似水,難逃吏滑如油。”

  因此要想選出能賢明能干的官員,就不得不改變考核的方法。否則選出來的,永遠都是一群庸才。

  為了推動教育改革,項南不僅多次派出督導組,到各地巡視、督導,而且還將學校的教學情況、學生的入學情況,納入官員的考核之中,以便讓他們更用心的發展教育。

  另外,他還設立了勤學基金,鼓勵那些取得好成績的學生。能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學子,就能獲得朝廷的獎勵,最高可達到五十兩白銀,由朝廷提供,以此來激勵學子們更用心的學習。

  經過重重措施之后,明朝學生的入讀率大幅提升。之前要供養一個讀書人,需要三代人的努力。

  如今朝廷免學費、免書本費,就能讓更多人讀書了。而且上學上得好,還能夠領獎學金,對于貧困學子來說,自然更有吸引力。

  只不過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改革要想見到成效,沒有十年八年是不行的,不過項南仍然愿意堅持。

  畢竟再過幾十年,歐洲那邊就要發展起來了。到時候,如果明朝還抱著四書五經、八股文章不放,那肯定會被人打倒的。

  天順十六年,明軍收復西北,項南再度下旨,移民西域。

  因為之前東北移民成功,大量百姓到了東北之后,真的能夠分到田地、房子、種子和牲口。因此移民西域的旨意一下,河洛、三秦、甘涼的百姓都愿意去西域。

  而收復西北之后,項南沒有停歇,就發動了第三次遠征,從京師、東北、西北一起發兵,三支軍隊三面圍攻瓦剌、韃靼部落。

  而且項南這次堅持要御駕親征,一雪前恥。

  群臣攔都攔不住,而且也不敢攔了。

  畢竟這么多年皇帝做下來,項南早就在朝堂上,養成了說一不二、一言九鼎的威勢。敢于跟他作對的大臣,不是被貶謫,就是被調離了,整個朝廷都是項南的一言堂。

  他們自然不敢違逆他的旨意。

  也因此,項南說要御駕親征,他們也只好聽命。

  項南宣布出征之后,將國事交給太子朱見深打理。

  朱見深就是歷史上的成化帝,他在史書上的評價是“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繼位初期,尚能勵精圖治,重用賢臣,順應民心,蠲賦省刑。

  但是到了中后期,他開始疏懶怠惰,不僅寵信萬貴妃,而且學習方術、重用奸佞,差點釀成大禍。

  因此如今的朱見深,還算是不錯的。尤其被項南教育、引導了這么多年,做個監國還是沒問題的。

  將國事交給朱見深后,項南隨后便率領五萬大軍經宣化,攻入蒙國。

  除了五萬大軍之外,隨軍的還有十幾萬運糧的民夫。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民夫都是有錢領得。

  跟以往不同。以往民夫運糧,都是朝廷征調的徭役,不僅沒錢拿,甚至自己還要帶著干糧、衣服、盤纏,可以說是苦不堪言。

  不過項南知道徭役之苦,不愿意讓百姓受苦,因此民夫運糧都有錢拿。而且,嚴格執行。誰敢貪污,就砍了誰的腦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