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017 遠親不如近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叭叭叭……”電話還沒撂下,一陣高亢嘹亮的笛聲傳來。

  “不是吧,誰家啊?”這種笛聲很特別,來源只可能是一種車輛,救護車。可洪濤看見的不光有救護車,后面還跟著一輛警車。

  “我去看看!”劉嬸算是院子里和洪濤接觸最多的人,平時該上班的上班該上學的上學,通常就剩他們倆人,脾氣秉性多少也摸到了一些。這位房東屬于面冷心熱類型,別看嘴上說的比誰都狠毒,但只要事情趕上了,哪怕是街邊不認識的人吵架,也會過去說兩句公道話。

  但房東有個毛病,事情太小了不愿意搭理,家長里短的更不愛聽。現在警車和救護車一起來了,事兒應該不小,可還達不到讓房東巴巴湊過去打聽的程度,這個工作就只能由自己去干了。除了當好院子的看門人之外,還得有做傳話筒的覺悟。

  “可了不得啦,52號院子里出大事了,孫家兩口子打架的時候把孫家老太太碰了個跟頭,當時就起不來了,我聽他們院子里的鄰居說好像是夠嗆了!”不到兩分鐘,劉嬸氣喘吁吁的跑了回來,臉上全是興奮的潮紅,眼睛里則是一種期盼。

  見到劉嬸這副表情,洪濤覺得自己對她的評估好像不太全面。她不是全沒適應大城市生活,至少在傳閑話這方面已經和本地家庭婦女不相上下了。再加上工作之便,附近誰家里出點事兒,她都屬于頭一批掌握細節的。

  “我一猜就是他們家!唉,可憐的娃哦,投錯胎啦!”但這件事兒光靠劉嬸出面還真不成,否則她就不會這么快跑回來告訴自己,肯定也非常盼望自己插手。

  52號院在西邊胡同口里,以前洪濤沒修繕院子的時候自家的院門也開在胡同里,是60號,和52號隔著三個門。但和洪濤家的院子不同,52號的產權在房管所,是個大雜院,里面住著十多戶人,孫家就是其中一戶。

  洪濤剛搬來的時候這家只有老兩口和兩個上初中的兒子,前幾年孫老頭得病走了,兩個兒子分別結婚有了孩子,人口不降反升,成了一家五口,住著兩間東屋和一間自建房。

  說起自建房,后世里給改了名字,稱作違章建筑。這個稱呼并不準確,從嚴格意義上講,二環以內凡是在八十年代以前蓋的自建房都是由當地政府引導、同意并支持的。

  當年還沒有搞房地產開發,政府也沒那么錢去滿足所有市民的居住需求,但人口數量并沒因為房子的不足而減少,分配住房時是小兩口,結果慢慢的就變成了三口之家、四口之家、五口之家……

  所以在很多LC區的院落里都會有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情況,聽著挺和睦,但居住條件太緊,甚至達到了無法忍耐的程度。

  但政府拿不出這筆錢,只能從政策上鼓勵各家各戶不等不靠、積極自救,于是乎私人加蓋的房子就在院落、胡同中遍地開花了,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住房緊張局面,這種房子就叫做自建房。

  可惜的是當年的老百姓沒有法律意識,領導說啥就信啥,房子蓋好了,沒花政府一分錢,但也沒要求政府給予書面認可。時過境遷,轉眼間土地成了金疙瘩,房地產開發成了最賺錢的行業,自建房也就跟著成了眼中釘、肉中刺。

  它的存在妨礙了某些人的拆遷賣地計劃,在同等面積上,開發商或者政府需要付出更多成本。咋辦呢?很好辦,把自建房說成違章建筑,反正藍圖上沒有的都算違法,我們幫你拆了,你不光不能反對,還得感謝,否則就再罰一筆拆除費用!至于說當年的情況,沒人提了,你提出來也無法證明。

  好了,言歸正傳,孫家的居住環境倒不算太擁擠,至少不用一間屋里拉個簾兩輩人住。孫家的兩個兒子也都有正經工作,大兒子孫連勝是職業司機,給教育局開班車;二兒子孫連利是電工,在一家合資電梯公司上班。

  孫連勝的老婆以前是副食店售貨員,后來副食店改超市,售貨員叫理貨員了。這位可是個厲害人,嘴上不饒人,街坊鄰居幾乎都吵遍了,在家也不閑著,無論婆婆還是丈夫,只要招她不痛快,半秒鐘都忍不了,馬上就得開戰。

  孫連利結婚晚,娶了個外地媳婦,在另一家超市里當收銀。也不是個省油的燈,雖然沒有大嫂那么火爆,但扇陰風點鬼火的功夫一流,十次吵架至少有五次是她挑撥的。

  兩兄弟的下一代都是女兒,大的叫孫佳穎,高中畢業之后也去超市當了收銀員,脾氣秉性全隨了當媽的,點火就著,張嘴就罵。小的叫孫佳慧,也是孫家唯一還算正常的人,剛上初三,學習成績一直不錯。

  其實誰家過日子沒個磕磕碰碰的,吵著吵著也就習慣了。但孫家真不太一樣,勝利兄弟倆都好喝酒,且不醉不休,喝多了還撒酒瘋,打罵媳婦更是常事。

  可孫家的兩個媳婦全都不是逆來順受的主兒,隔三差五就得男女混戰一場,把院子里的街坊鄰居搞的雞飛狗跳不得安生。要說這個毛病還是家傳的,他們過世的老爹當年也這樣,在世的老媽更是習以為常,不光不勸,還在一邊拱火。

  老話怎么講的來著,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附近的住戶都知道他們家是咋回事,也就沒人會去勸架,全當個笑話看。唯有洪濤屬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只要見到他們家戰火連綿,立馬就會沖進去。

  但他不是去勸架的,憑心而論,他希望這家人最好一起煤氣中毒,也算是為民除害了。但有個人太可憐了,那就是孫連利的女兒,孫佳慧。

  孫連利前年因為工傷墜樓死了,剩下孤兒寡母的在孫家頓時成了弱勢群體,不光要受嫂子大伯子欺負,時不時還得讓婆婆翻白眼,就因為拿著丈夫的撫恤金不肯撒手。

  大人們如何鬧騰洪濤管不著,但孫佳慧的處境很悲慘,放學之后只能去同學家做作業,不磨蹭到吃晚飯都不敢回家,吃完晚飯立馬又得跑出來,小賣部門口的板凳就是她的課桌。

  可是孩子真爭氣,考上了重點中學,初一的成績排名年級前十,老師多次家訪希望家長能給孩子創造個好的學習環境,但收效甚微。

  洪濤和孫連利年輕時有點小交情,別看那家伙嗜酒如命,卻在電工技能上有點小天賦,還會修理家用電器,不喝酒的時候挺仗義,誰家有點電器方面的問題不用請主動就過去幫忙,基本是手到病除。

  其實就算沒交情,洪濤也不會看著孫佳慧倒霉。他讓劉嬸出面給孩子在小賣部里弄個能寫作業的桌子,雖然這里也不太清靜,那也比孫家強多了,至少沒人會主動打擾。

  一來二去,等孫佳慧慢慢熟悉了,再時不時裝成偶然路過看到,給她輔導輔導數學和英語。只用了一冬天,洪濤在孫佳慧的眼里就成了半個老師、半個朋友,說不定還有半個父親。

  孫家人不敢來小賣部鬧騰,即便知道孫佳慧躲在這里也只能裝不知道,回家之后還不敢太埋怨孩子,否則讓洪濤知道立馬就得倒霉。

  別看洪濤整天窩在院子里不招災不惹禍,出來見到誰都點頭笑瞇瞇,可這位當年的惡名附近老街坊沒不記得的,派出所都快成家了,每個月不去幾次等于白活。現在年紀大了,是不打架了,但整治人的手段更孫子。

  前幾年為了修院子的事兒,有幾家后搬來的住戶不信邪,三天兩頭搗亂,沒事兒就打電話舉報工程擾民,打算逼著洪濤給各家點便宜占,比如幫著修修自家屋頂,或者給點擾民費啥的。

  結果擾民費沒拿到,醫藥費和修車費倒是貼進去不少。在后海邊上遛個彎都能莫須有的踩腳被陌生人打一頓,停在家門口的車一夜間就沒了輪子,墻上的空調外機保不齊啥時候就成了廢鐵。

  雖然找不到證據是洪濤干的,但大家心里都明白,這幾家受害者無一不是和洪濤鬧騰得最歡的,恨不得頭一天發生口交第二天就倒霉,如果真是偶然,那也太巧了。

  從哪兒之后,附近的人就再也不去惹這位了,也惹不起。洪濤就一個人,上沒父母下沒孩子,中間還沒媳婦,和光棍較勁兒是最麻煩的。他是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其他人多少還得顧忌自己家人,還沒比試呢,在起跑線上就落后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