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七八七章 工業革命(四)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英國產業革命、工業革命的基礎,是在產業革命之前已經發生的農業革命。

  但大順是沒必要學這一套的。

  或者說即便要學也要搞清楚這到底意味著什么,而不要去刻舟求劍。

  因為兩者的情況有著根本性的不同。

  英國人非常自豪地說,圈地之后,再加上農業革命,英國的小麥每英畝產量,從原來的每英畝2.15夸特,提升到了3.25夸特。

  這個數據意味著什么?

  一英畝,等于6畝地。

  一夸特,在諾曼征服后作為小麥重量單位,是512磅,大約是450斤。

  換成更容易理解的數據,圈地和農業革命之前,畝產是150斤;圈地和農業革命之后,提升到了200斤。但到200斤的統計這一步,已經是1800年了。

  這個數據,對大順而言,毫無意義。

  因為純粹技術意義上的農業革命,在西漢,已經完成了。

  畝產150斤,而且還是單季種植、還要休耕,這很高嗎?

  透過現象看本質,對大順而言,大順特色的“工業革命前置的農業革命”,是搞到一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而不是去搞什么畝產革命。

  因為就現在這個沒化肥的時代,大順的畝產已經到頂了,不可能再高了。

  重要的,是找出一個地方,一百畝地的糧食,種植者全家只能吃30畝,剩下的70畝作為商品,進入市場流通。

  對上,使得朝廷在白銀涌入后的不知所措中,不會倒退回實物稅,而是確信錢可以買到糧食。

  明末一些大儒認為明初制度好、認為張居正的一條鞭法和白銀貨幣毀了大明的思潮,其實就是面對實物稅改貨幣稅、商品經濟發展、白銀巨量流入后的不知所措,人在不知所措的時候會自發反動追溯,大順終于克服了這個不知所措。

  對下,使得工商業發達地區,可以種植經濟作物、從事工商業發展,從“魚米之鄉”、“漕米之半”的商品糧基地地位解放出來。

  “產糧大省”,在資本主義發展中,從來不是個好詞。比如后世的河南、東三省、蘇北。

  但又是資本主義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人均三畝地,是出不來商品糧的。因為農民首先要保證自己吃飽,然后才會賣糧。吃飽了地瓜,還想吃個白面饃饃呢。

  人均三十畝、甚至一百畝的地方,才能做商品糧基地。因為一個種一百畝土地的人,和一個種十畝地的人,吃的飯量是一樣的。

  大順特色的“工業革命前置的農業革命”,就是下南洋、拓關東。

  對英國來說,農業革命和圈地運動,帶來了四個好處。

  廉價的勞動力。

  為工業發展提供資金。

  為城鎮提供糧食。

  拓展工業品市場。

  其中,前兩項最為重要;后兩項基本算是湊數的。

  第三項可以靠東歐的再度農奴化,第四項本土的那點市場實則根本養不活英國的工業。

  然而對大順而言,這四大好處中的前兩項,卵用沒有。

  大順一點都不缺廉價勞動力。這一點毋庸置疑。

  被后世吹的神乎其神的英國紡織業,1750年,棉紡織業海關出口量,不是關稅量而是出口總額,是4.6萬英鎊,折合15萬兩白銀。英國直到1780年,議會還專門出臺了特殊法令,全面禁止印度棉布進口4年時間,不只是加關稅,而是全面的行政令禁止——這就是自由貿易。

  中國和英國,在18世紀,最大的差距,在于英國可以征收GNP的13.5的稅;而大順在劉鈺改革之前,不說14國民生產總值的稅,能不能收到手里1.4,都是個問題。

  大順再怎么差,也不至于棉紡織品出口量,只有15萬兩白銀。

  更不可能在這個時間點,對印度棉布搞行政禁止。丟不起這人。

  大順的新興階層,其實也根本不缺工業發展所需的資金。尤其是劉鈺毀滅了揚州,迫使資本南遷之后,更不缺。

  相反,對英國意義不是很大的第三項、第四項,也就是為城鎮提供糧食、拓展工業品市場,這才是大順工業革命前的農業首要問題。

  下南洋、資本去關東圈地,劉鈺之前二十余年的一系列筑基,也都是在解決這個問題。

  南洋的稻米種植園、關東的大豆農場,解決了這兩個問題。

  至少,東北地區脆弱的男耕女織經濟,和嚴寒無比的不能種植棉花的氣候,為蘇南的輕工業品,提供了一個國內市場。

  幸運的是,東北冬天冷,但夏天真的熱,雨熱同期。

  冬天冷,意味著棉花需求量大;夏天熱,意味著可以種糧食換棉花。

  而南洋的稻米種植園、運河被廢、漕米轉移,使得蘇南脫離了成為“農業大省”的命運。

  至少在朝廷層面,不需要擔心“改稻為桑”的糧食不足問題了。

  “感謝”荷蘭人,在南洋折騰了近200年,初步瓦解了南洋的村社經濟,使得印度棉布在南洋打開了市場——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大順下南洋,直接繼承了南洋的印度棉布市場,江蘇布取而代之。

  而從山海關到黑龍江的廣闊土地,不存在男耕女織、小農經濟的條件。為大順提供了一個幾百萬平方公里的、擁有海運和冬季高速公路的廣闊的輕工業品市場——在軸承、滾珠技術出現之前,滑動摩擦力的馬拉爬犁的運力,高于車輪。

  當這一切都解決之后,伴隨著惟新五年劉鈺在江蘇的改革全面完成,大順的工業革命也就順理成章地出現了。

  伴隨著蘇北圈地種棉、改良土地的需求,所引發的連鎖產業鏈上下游發展,就是工業革命。

  在南通,每年大約會新增8000臺鐵輪飛梭織布機,流入到蘇南周邊的鄉村。同時還有5000臺,進入城市的手工業工場。

  在東北,從營口到黃龍府,每年大約新增幾十家的大型榨油廠、釀酒作坊、蒸汽機帶動石磨的面粉廠、馬匹養殖、亞麻梳麻、柞蠶繅絲、木焦油作坊,以及沿河的商業服務業發展。

  在京畿、天津發展起來的冶鐵業,每年要為這些榨油、蒸汽機、鐵輪織布機、馬拉脫粒機等,提供更多的鋼鐵;造船廠要為不斷發展的運力,提供更多的帆船。

  在蘇南,要為這些棉花生產更多的腳踏紡車、軋棉機、梳棉機;要有更多的碼頭工人搬運貨物;要建立更多的油脂產業的蠟燭廠、肥皂廠;要為逐漸發展的城市和富裕人口,提供更多的玻璃窗;要為這些玻璃窗,開采更多的芒硝,或者建立更大的硫酸工業為原始制堿法提供原材料。

  在徐州,要為海州的曬鹽場、蘇南的輕工業,提供更多的煤,以及購置更多的蒸汽機用于煤礦排水。

  在松江府,要為這些逐步發展的產業,配置資本,富集資金,投機炒作,并且不斷投資到基礎建設中,比如徐州到海州的運煤運河、馬拉鐵軌路建設。

  在南洋,要為需求極大的造船業,提供船索黃麻、帆布材料、檜木柚木;要為蘇南日益進行的改稻為桑、改田種棉、生活水平進步、以及京城所需漕米,提供更多的稻米種植園,甘蔗種植園。

  在朝鮮和日本,要為大順發達地區逐步提升的識字率,提供更為廉價勞動力所生產的紙張,土佐和平壤的造紙業是為數不多還能和大順競爭的產業。

  應該說,他們在造紙業上,卷贏了大順。代價是他們試圖建立的甘蔗種植、棉花種植、伊萬里燒瓷器等產業、絲綢制造等,被大順全滅在了起步階段。

  事實上,任何幻想著在18世紀的中國,直接搞紡織機械化,尤其是織布機械化的設想,都會遭到現實的毒打,會被世界上最堅強的小農經濟男耕女織教做人。

  從而深刻理解什么叫“張之洞創建的湖北制造局的機械紡織,只能以低于成本價的價格賣棉布,幾近破產”。

  什么叫“只有在大災之后、赤地千里、土地荒蕪的狀態下,才有可能改良棉種成功,推廣長絨棉”。

  以及什么叫“溫情脈脈和和稀泥傳統導致的淮南墾荒最終滑向了傳統租佃制,使得佃農不愿意種植長絨棉,因為地租強迫制下只有秸稈全都屬于他們,于是他們三天做一頓飯,將秸稈運到上海去賣——本土棉產棉不行、纖維長度不夠,但秸稈夠多;長絨棉不能密植摻雜副作物,而副作為不納入地租范疇”,以至于改良到1933年,長絨棉在江蘇的種植面積全面下滑;上海家庭有37.7使用棉花秸稈做飯取暖,之所以這么“低”,是因為普遍貧窮,住房面積太小,秸稈太占地方堆不開,不得不買體積更小的煤。

  任何幻想著著在18世紀的中國,搞珍妮紡紗機,甚至幻想這玩意兒就是工業革命的設想,也都會遭到現實的毒打。

  深刻理解號稱英國棉紡織業開端的曼徹斯特法案能獲得通過的原因,是“曼徹斯特、蘭開夏的棉布,不是真正的棉布,只是傳統的毛麻紡織品的一種變種,因為必須使用麻紗和羊絨作為經線以獲得足夠的強度,它不是棉布,所以可以繞開棉布禁止令”。

  以及什么叫“珍妮機和水力紡紗機的紗線,也能作為經線,但不能織造平紋布”。

  也這個字,很重要,對英國來說無所謂,但對大順來說這個也字甚至是整句話的關鍵。

  種種這一切的本國自有國情在此,使得大順的資本主義萌芽和工業革命,斬斷了一切的溫情脈脈,劉鈺下了狠手。

  圈地區就是圈地,佃農在圈地區范圍內就是要被消滅,不準租佃。

  惡意給淮南圈地區補償的小農貸款,五年破產收地,反抗全部被鎮壓,槍決或者流放帶頭反抗的英雄人物,參與者做契約奴由資本購買送往南洋東北。更不可能和稀泥讓小農墾荒。

  對東北就是要全面經濟附庸,提升大豆產量、控制豆餅價格,讓大資本用營養豐富的豆餅肥田——此時全國90的百姓而言豆餅還是一種美味的營養品——從而確保圈地種棉的利潤,引導資本圈地、改良棉種。

  讓資本購買機器、資本下鄉,壟斷集團控制棉紗,搞包買制,實現江蘇農村的手工織布機換代,實現資本對農村紡織業的全面控制和剝削。

  徹底毀滅千年繁華的揚州城,制造混亂,迫使資本南遷過江,投入到紡織業、基礎建設運河投資、東北圈地、南洋種植園等。

  全面清查土地,提高畝稅稅率,降低糧價,迫使商業資本無法選擇“買地收租”的模式——要么投資到別的行業,要么買地種桑種棉搞經營。

  暴力鎮壓“谷賤傷農”的儒生請愿集會,繼續對南洋米、遼東麥實行壓倉抵稅政策,鼓勵進口,繼續壓低江蘇省糧價,逼迫“蘇常熟、天下足”的地方進行農業轉型。

  地主倒是也考慮過,那我不收實物租,我收貨幣租不就得了?

  然而,他們的考慮,使得《多收了三五斗》的魔幻故事,提前上演。

  為什么要糶出去呢,你這死鬼!我一定要留在家里,給老婆吃,給兒子吃。我不繳租,寧可跑去吃官司,讓他們關起來!

  繳租立刻借新債。借了四分錢五分錢的債去繳租……

  田真個種不得了!

  退了租逃荒去吧。我看逃荒的倒是滿寫意的。

  逃荒去,債也賴了,會錢也不用解了,好打算,我們一塊兒去!

  誰出來當頭腦?他們逃荒的有幾個頭腦,男男女女,老老小小,都聽頭腦的話。

  我看,到上海去做工也不壞。我們村里的小王,不是么?在上海什么廠里做工,聽說一個月工錢有十五塊。十五塊,照今天的價錢,就是三擔米呢!

  區別在于后面那一段:你翻什么隔年舊歷本!上海……好多的廠關了門,小王在那里做叫花子了,你還不知道?

  路路斷絕。一時大家沉默了。

  不過,此時,上海的好多廠、南洋的種植園、蘇北的棉花田,并沒有關門。

  路路沒有斷絕,大家也不必沉默。

  佃戶們,退了租,逃荒去做工吧。

  士紳們,把土地經營起來,種經濟作物來繳納無法逃避的土地稅吧,不收漕米,不收實物稅,只收白銀紙幣,不交稅的通通革除功名,欠稅是不行的。

  自耕農,讓女人從包買商那里領取織布機和棉紗,賺取那點勞動報酬吧。

  至于結局,倒是類似的:

  “谷賤傷農”的古語成為都市間報上的時行標題。

  地主感覺收租棘手,便集會,發通電,大意說:收成特豐,糧食過剩,糧價低落,農民不堪其苦,應請共籌救濟的方案。

  工業界是不聲不響。米價低落,工人的“米貼”之類可以免除,在他們是有利的。

  社會科學家在各種雜志上發表論文,從統計,從學理,提出糧食過剩之說簡直是笑話。

  這些都是都市里的事情,在“鄉親”是一點也不知道……他們有的溜之大吉,悄悄地爬上開往上海的四等車……

  大順還沒有四等車,但卻有四通八達的水道。一船又一船的江蘇佃戶,開始學會了時間概念:幾點起床、幾點上工、幾點吃飯、幾點下工。

  以及什么叫幾點鐘。

  還有就是關外東北的口音,漸漸出現了淮音、吳語、揚州話。

  比如此時正在黃龍府三江口縣酒肆里爭論南通二尺八大布,到底有沒有麻線的這群人。

  請:wap.shuquge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