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565章 孫策的真正實力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十月中旬,柴桑城內。

  自從八天前周瑜開始調兵遣將以后,柴桑城內的兵力已經變得相對空虛,只有些守城的農兵為主,適合大范圍調度、機動作戰的主力,全部在往夏口的方向集結。

  不過周瑜本人還是留在柴桑城內繼續坐鎮,一來是作戰的任務還未正式下達,不到最后一刻不知道要不要打。二來么因為后方來的部隊源源不斷經過,柴桑這邊也需要人居中調度。

  結果,就在十月十三這天,周瑜居然等到了下游而來的一隊規模龐大的戰船,當先的是一群高速狹長的艨艟斗艦,后面還遠遠排了行動遲緩的大型樓船。

  這些部隊也不都是從丹陽方向來的,更多是從廬江前線撤下來的,尤其是那些巨型的樓船,一看就知道從丹陽趕來根本來不及。

  周瑜心神不定,隱隱有些預感,親自坐船去江面上巡視迎接,果不其然,他居然看到了孫策親自前來。

  周瑜立刻過船問候行禮、通報前線情況:

  “主公,沒想到居然驚動您親來柴桑……我等還未徹底下定決心屆時接應蔡瑁呢,您輕離建業,后方可如何安排是好?”

  孫策意氣風發地站在一艘兩千多人的最大號樓船艏樓上,手扶女墻垛堞,任由高處的江風把斗篷吹得獵獵作響。另一只手拉過周瑜,搭在自己扶垛的手上拍了兩下:

  “公瑾,你我兄弟,何必多禮。實不相瞞,你的急報送到丹陽的時候,我本就不在建業城內。決定出兵之后,我也深知機會難得。真要能得手的話,靠丹陽和吳郡、會稽的兵馬徐徐調動而來,肯定不及。

  所以就親自到廬江前線督促部隊到此為止、收兵準備新戰。至于建業城內,我讓仲謀幫我留守了。”

  孫策這番話里,流露出一些信息,對于之前沒有了解過關東諸侯之間戰事的看官來說,或許會有點摸不著頭腦:

  為什么在跟劉備交惡之前,孫策軍的主力會部署在廬江郡前線呢?為什么作為孫策治所的建業,以及腹心之地的吳郡、會稽反而兵力部署更少?

  這就涉及到一個已經被大多數人快遺忘的存在了:淮南袁術。

  袁術還沒死呢,今年上半年各大諸侯對袁術的戰爭,只是在三四個月內就快速消滅掉了袁術西半部分的領土。當時袁術要面對天下所有諸侯的夾攻,才潰敗得那么快。

  可是一旦進入下半年,袁術龜縮斷臂,不再跟袁紹和劉備直接接壤。加上袁紹和劉備在搶奪袁術遺產中政治意義最大的雒陽地區時正式爆發戰事撕毀盟約,從此劉備和袁紹都把對方當成了頭號大敵。

  于是袁術受到的壓力,也就減小到了僅僅只被曹操和孫策夾攻的程度。袁術最后的東部四郡疆土,丟失的速度比上半年要慢得多,曹操幾個月才能啃下一個郡,隨著進入十月中旬,北線的曹操終于徹底光復譙郡,兵鋒直指袁術最后定都的淮南郡。

  不過,可別忘了,淮南郡不僅跟曹操的領土接壤,也跟孫策的領土接壤。

  今年上半年的時候,因為袁術在東部領土的兵力還比較多,不喜歡打硬仗啃硬骨頭的孫策也不想幫其他諸侯扛傷害,所以形同于“靜坐的戰爭”,只亮明旗號討袁但不出大力。

  孫策很清楚,自己想要從廬江郡往北奪取一整個郡級別的疆土,那就只有把袁術定都的淮南郡全部拿下了。一上來就打對方的首都,肯定會仇恨太大,吃力不討好。

  所以孫策只是挑軟柿子捏,稍微拿了點壽春更上游、大別山區、淮河南岸的土地,諸如安豐、弋陽等地,跟袁紹控制的汝南郡隔淮河相望。這些地方除了淮河南岸狹長地帶灌溉充分人口稠密,其他靠近大別山區的也不值錢。

  同時對于淮南郡的土地,孫策一直等曹操猛攻譙郡、把袁術的主力吸引到北面之后,他才從廬江出兵沿濡須水攻打,先拿下了合肥,并控制了巢湖和芍陂兩大湖泊水域、控制交通要道。

  最后基本上是只剩下了一座壽春堅城,也就是袁術最后的首都,和都城里的幾萬士兵,留給曹操去啃最后的硬骨頭。孫策只是擺出一些水軍,坐船巡航,在芍陂湖面上堵截壽春守軍往南突圍進犯的道路。

  而對于壽春城最終能堅守多久,孫策也不愧是知兵之人,他的判斷居然跟劉備、李素差不多,都認為寒冬臘月攻城方非常不利,而且城內糧草物資還很充足,所以曹操這個冬天是攻不下壽春堅城了。

  袁術的陽壽,應該還能活到明年春耕之后、曹操趁著農閑組織最后的總攻。如此算來,袁術竟然挺有希望活過他登基稱帝一周年的日子。最不樂觀的情況,至少也能做十一個月偽帝。

  周瑜通報的蔡瑁可能來投的消息,就是在這么一個節骨眼上送到孫策手頭的,這才有了孫策剛好大軍主力在廬江前線,可以快速沿著芍陂合肥濡須撤回長江轉向柴桑的機動可能。

  孫策親自趕到柴桑之后,準備跟周瑜敘談戰策形勢一夜,然后就打發周瑜前往夏口、到第一線坐鎮。柴桑這個后方二線出發基地,有孫策親自坐鎮就可以了。

  因為他們二人也是許久未見,當夜少不了推心置腹對飲,盤點估算一下己方與假想敵的兵力優劣勢對比,也好為最終打不打下個決心。

  對于己方的戰力和國土潛力,孫策當然是很清楚的,這不用周瑜告訴他,他只是對敵情還不是非常掌握。

  東吳軍這個冬天能用于對外作戰的機動部隊總兵力,大約在十萬人,其中漢族士兵七萬,山越兵三萬(包括丹陽兵也是山越族的)。

  而東吳政權的總作戰兵力應該在十五萬人左右,這還沒算緊急情況下加征的臨時守城的民兵。

  或許有人會對這個數字覺得詫異:為何這個時代的江東政權戰爭潛力也隱隱然有些爆棚的趨勢?如果按照原本的歷史軌跡,江東再發展上十年,也不一定湊得出十五萬機動作戰部隊吧?

  這就要涉及到很多蝴蝶效應的影響了:

  首先,這一世的孫策,統一江東的過程中少了很多波折,少打了至少三四年內戰。畢竟他本人沒有被江東世家反噬,是他父親孫堅吸走了全部仇恨,孫策對江東的鎮壓和屠戮也對應地少了很多。

  另一方面,內戰的提前結束后,孫策就跟歷史上他弟弟那樣,提前進入了種田發展抓山越奴隸、歸化山越領土的發展路線。而偏偏最近這兩三年的和平種田發展期,又趕上了另一個場外的利好因素——林邑稻也就是雙季稻的普及。

  眾所周知,因為李素的先知先覺、讓人開拓南中找到了林邑稻,益州政權早在192年就開始小范圍試中林邑稻了。

  后來又經過兩年的嚴格管控和繁衍、加大種子貿易輸入,劉備陣營是在194年實現益州全境稻作區全部種植一季林邑早稻,荊南地區也在195年全部種上了。

  而林邑早稻這種作物,畢竟不是什么“雜交水稻”或者別的“種子每年要重新買”的高科技玩意兒。這東西是前一年收割下來的稻谷就能直接當下一年的種子播種下去的。

  隨著劉備陣營大范圍把林邑稻投入食用,民間家家戶戶留種子,這東西事實上已經不可能被控制了。

  而孫策陣營是天下諸侯當中當時僅次于劉備陣營重視水上貿易的,而且那么大的事兒消息也瞞不住,因此孫策軍得到最初的少量新式道種,甚至還比劉表稍微早了兩個月。

  最終孫策和劉表,都是在195年開始,小范圍種植林邑稻以求繁衍獲得更多種子。在發現這玩意兒確實能多收一波后,民間貿易更是瘋狂加大高價買糧。

  一石益州或荊南出產的林邑稻,在揚州市面上一度暫時能賣到相當于兩三倍于傳統晚稻的價錢——

  再貴的話也不可能,因為孫策可以靠著已有的稻種幾何級數多繁衍一兩年,也能得到足夠多的種子。而且這種昂貴的行情也就持續一兩年,等種子普及后就不會再忍受溢價了。

  于是,揚州和荊北地區,分別是在195年實驗性小規模種植林邑早稻、196年種植面積就達到了幾個郡的規模,今年197年更是達到了全境普及的程度。

  和平種田期和高產新作物的普及這兩個重大利好撞到一塊兒之后,導致孫策治下的揚州,最近兩三年發展極為迅速。196年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已經逼近一成了,大約在八點幾百分比,到197年正式破一成。

  考慮到育齡青壯年人口本就只占總人口一半多,而女人又再只占其中一半,可知10幾的出生率已經非常恐怖了,幾乎相當于每年每三個育齡婦女中就有一個在懷孕。要不是糧食非常夠吃,農民們才不敢這么瘋狂生。

  當初孫策194年剛統一江東的時候,揚州的總人口已經跌破300萬大關,后來靠著占領袁術的合肥、安豐、弋陽等地,奪取了幾十萬人口,又加上三年里累計抓來的幾十萬山越族奴隸,理論人口應該有360380萬之間。

  但是,再算上這三年里的人口生育自然增長,如今孫策治下的實際總人口,竟達到了驚人的450萬,這三年里自然出生減自然死亡的富余值就有七八十萬之多!

  孫策的總人口,竟和如今的曹操依然相差不大——曹操在拿下了原屬袁術的豫州東部之后,再加上曹操從三韓掠奪的人口、內部屯田增長,也才從300多萬人膨脹到500多萬。

  當然了,孫策的人口增長質量不如曹操,曹操是靠擴大地盤增長為主的,所以新占領區的人口年齡結構比較好,可以直接派上用場的青壯年比例極高。

  孫策的增長主要靠糧食多了之后人民亂生,所以短期內嬰幼兒比例極高——揚州450萬人口中,3周歲以下的嬰兒就有100萬人!如果放寬到七八歲以下完全無勞動力的小孩,更是高達150萬。

  也就是孫策手下三分之一的人口,至少還要七八年時間才能勉強形成“童工”勞動力,或者是當少年兵。這人口結構已經不是年輕了,而是年幼。

  如果孫策政權活不過未來的七八年,那么它這些“賬面浮盈”的“人口紅利”,也就輪不到孫策來享受了,或許會便宜將來接盤這個政權和地盤的外人。

  但不管怎么說,看著己方蒸蒸日上的國力,孫策的野心也是稍稍有些膨脹的,這都是支持孫策再鼓起勇氣快速擴張的籌碼。

  如今的天下大勢,隨著袁術被徹底瓜分,劉備治下在今年年初時還只有1300萬人口,并入弘農、南陽、原劉表領土后,膨脹到了1600多萬人,依然是天下人口最多的諸侯。

  袁紹在戰前有1100多萬人口,吞并了司隸大部分地區和潁川、汝南等地后,還奪取劉備的小半個河東,增長到了1400多萬人。

  曹操從300多萬增長到500多萬,孫策漲到450萬。整個大漢朝總人口規模靠著前幾年的和平,勉強爬回了4000萬大關左右。不過很快,更血腥的、毫無外交花哨可言的新決戰,就會愈演愈烈,流血百萬。

  孫策很清楚自己的斤兩,他也知道劉備陣營如今總共有多大的戰爭潛力。不過他對于李素這一塊劉備陣營下面的分支、眼下有多少立刻可以投入的兵力,還不甚了解,所以當晚就專注于此事,向周瑜耐心請教。

  好在周瑜的情報比較充分,這些日子他仔細搜集了,更關鍵的是上次張允來的時候,帶來了重要的內部部署情報。

  周瑜很有把握地說:“劉備軍如今總共有32萬左右可戰的一線機動兵馬——總數也有可能有出入,不過留在北方的至少二十余萬,留給李素的我很清楚,一共是12萬。

  這12萬里,留在交趾南海郡掌握海船水師、并協防林邑國、同時可以用于騷擾我們會稽南部沿海的,大約一萬多。還有留在成都防守的可隨時四處支援的精兵、以及在滇南防御撣國反撲、防御西南夷作亂的機動部隊,加起來也有一萬多。

  所以,李素手上部署在整個荊州的機動兵力,不過九萬人。其中兵源來自荊南和巴東、宜都等地的久戰精銳,不過五萬人。還有四萬,是原本劉表、袁術的降軍。

  這九萬人,他要在宛城、昆陽博望一線留三萬人,防備雒陽和許昌的袁、曹兵馬南下。

  漢陽、巴丘兩處要害各自留機動精兵一萬五千,加起來也是三萬,這些部隊還要協防長沙、夷陵。

  最后三萬是襄陽樊城新野的守軍,以及總預備隊。這支部隊在李素本人駐地附近,隨時可以支援吃緊的戰場。所以我軍出兵十萬配合蔡瑁,兵力是有絕對優勢的,只要奪取江陵,機會非常之大。”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