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472章 食色性也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前文說過,年初上元節的時候,李素帶老婆游華山、順便請諸葛亮年后一起云游視察,當時諸葛亮的年紀,距離周歲十六也就差三四個月了。

  如今已經是194年農歷三月底,算算日子,諸葛亮十六周歲的生辰,會在去呼廚泉處出使的路上渡過。這風餐露宿趕遠路的環境,條件肯定不好,所以李素趁著這幾天還在銀川城里,舒適優渥,請阿亮吃幾碗壽面,也算是使喚人的補償了。

  何況也談不上使喚,這是為了諸葛亮自己的成長,積累各方面的閱歷。

  一行人坐著重新裝好車輪、裹上草編外胎的大篷車,嘎吱嘎吱地晃悠著進了只有半丈多高土墻的銀川城。

  馬超親自來城門口迎接李素,然后一起入城。馬超說了些自去年各奔東西后的功業進展、西域見聞,還表示已經準備設下了簡陋的接風宴,宴請李素一行。

  不過,李素也看得出,這個接風宴肯定是真的非常簡陋的了,不是馬超謙虛——誰讓這銀川郡才剛設沒多久呢。

  就說剛才看到的所謂城墻,其實就是一道圍墻,連夯實工藝都沒有,只能算是堆砌。跟歷史上馬超和曹操在渭水之戰時曹操立的澆水凍結的冰墻營寨還不如呢。

  城內的其他建筑,也是非常簡陋,馬超臨時設置的銀川郡守府,暫時也只是一個夯土加尖樁木柵欄圍起來的建筑,里面的住屋還是加了木柱子的帳篷。

  至于城內官民的住處,那就更破了,就算有房子,也是稻草泥巴加一些木料臨時拼湊的。移民才剛來這兒不到一個月,能把春耕插秧先忙活完就不錯了,房子只能是以后農閑的時候慢慢修整。

  見到城內那么簡陋,李素也不對馬超的設宴款待有多大期待,笑著說不必客氣,把食材交給他隨身帶的廚子就行了——李素這種人,哪怕只是帶個一千人的衛隊使團,肯定也要隨軍帶專門的廚子的。反正部隊本來就要火頭軍燒飯,額外弄兩個手藝好的開小灶也不算過分。

  李素不是武將,不用演“飲食與士卒最下者同”的戲。

  馬超原本還想客氣一下,后來想到李素一貫在劉備陣營以奢靡著稱,估計是真看不上他請客的那些粗夯廚子,這才沒堅持,只是撥了幾十只羊給李素一行,還有些別的材料。

  馬屁拍到馬腿上的弄巧成拙事兒可不能干。

  諸葛亮在一旁也很是好奇,很想知道李師這一輩子都沒來過銀川郡的人,到底有多了解這地方。

  一行人收拾安頓了一下,很快就到了晚飯的點。中午是在篷車上吃的干糧,大伙兒嘴里早就淡出鳥來。聞到李素下榻的營地中、那個臨時作為庖廚的帳篷里傳來的淡淡香味,所有人都有些受不了。

  其實李素已經算給大活兒面子了,壓根沒搞什么氣味重的菜肴引誘大家,香味已經算是很清淡自然了。

  他讓廚子做的只是水煮手抓羊,而且也沒特地多用香料。只是最基本地放了點生姜和香葉,連鹽都是最后快煮熟了才放一點點。免得新鮮Q彈的羊肉被腌脫水了,肉質發柴。

  至于調味不夠,那就單獨搞蘸料,在蘸料里用豆豉醬油、蒜泥、胡椒,還可以稍微拌一點點異端的韭花(其實韭花是蒙古地區的羊才需要蘸,鹽池灘羊不膻可以不放)

  除了羊肉之外,就是拿了鹽池堿水和面的拉面作為主食——拉面這種東西,還是今晚才第一次在地球上被發明出來。

  李素隨軍帶的做面廚子原本只會搟面后切削,根本沒想到面可以堿和抹油后反復拉長、不斷不粘。李素第一次勒令他放心大膽拉,拉斷了別怕大不了下腳料給普通士兵吃,那廚子反復拉斷了幾十碗,總算有點手感了。

  直到天色幾乎全黑了,李素才招呼諸葛亮等人,以及馬超馬岱進大帳一起飲宴。

  酒是馬超從金城隨軍帶來的,很是珍貴,運輸成本不菲,軍中已經禁酒多日了,除了大勝仗慶功的時候,平時是沒得喝的。

  大盤的羊肉和蔬菜每人案頭一盤。旁邊還有一海碗微微金黃色的面條,上面飄著碧綠的蒜葉蔥花、雪白的蘿卜片、同樣雪白但Q彈有反光光澤的大片厚切剁羊肉。

  只可惜面里沒有紅辣油,只能是微微撒些胡椒粉。這個時代不僅沒有辣椒,連植物油品種也比較匱乏,連拉面時防止黏連的那層油,都是抹的羊油。

  加上面湯也是直接用的煮羊肉的湯,端上來之后稍稍不太燙了,立刻就能看到飄著一層白油。若是后世喜歡清淡口味的人估計會吃不慣,覺得跟河南羊肉燴面似的。但漢末的人不太排斥油膩,飄著白花花羊油的湯只覺得鮮美醇厚。

  “右將軍真是講究,吃個羊肉都比我們這種久居西涼的人精致。馬某吃了二十年羊肉,算是白吃了。”馬超一邊吃一邊感慨,他的情況還算是好的了,畢竟已經吃了快個把月的鹽池灘羊了,只是對李素的拉面和蘸料贊不絕口。

  而其他人第一次吃到鹽池灘羊,與拉面、蘸料的三重震撼疊加在一起,全都說不出話來,連吹捧都沒時間了,只聽到大帳里“吭哧吭哧”、“吸溜吸溜”刨食的聲音。

  “李師明明也只是從地理志怪一類的書上看到的知識,為什么他到這些從沒來過的地方,就能比我更了解當地呢?嗯,肯定是因為他別的書讀得多,觸類旁通,知道萬物轉化之理。

  所以他知道‘堿水’和‘帶酸的羊肉’相遇轉化,能得出如此萬全不膻的羊肉,真是奇妙啊……看來我枉為靈臺令一年半,讀書還是不夠多不夠全,以后要一輩子保持吐故納新,絕對不能自大。

  不想了,再吃幾塊肉,太好吃了。這肉不但毫無膻味,還那么彈嫩兼備,芳香撲鼻,實在匪夷所思。”

  諸葛亮吃完一大碗手抓羊肉拉面后,抹抹嘴,心里如是想著。

  正所謂半大小子,吃窮老子。諸葛亮十六周歲,正是發育最猛最旺盛的時候,歷史上他都能長到“修八尺有余”。如今家里條件更好了,雖然不用跟原本歷史上那樣種田體力勞動,但需要騎馬趕路運動,還有些別的奔走勞碌,十六周歲居然已經跟最終身高七尺六寸的李素一樣高了。

  要是諸葛亮還有兩到三年的發育期,哪怕生長放緩一些,每年兩三寸,最后怕不是都能有八尺三四寸身高了。這樣一個挺拔的壯漢,發育期一頓吃了五斤羊肉都不奇怪(漢斤,折合兩斤半)。

  至于李素帶來的那些女人,雖然不是很方便拋頭露面,但也躲在帳篷里吃羊肉拉面吃得不亦樂乎,一個個覺得銀川郡這地方也不算什么塞外苦寒之地了。

  不過在西北地區奔走,就算羊肉隨便供應,蔬菜的短缺還是挺讓李素受不了的,他跟其他同時代的人不同,他特別注重養生和補充維生素。

  一天的飲食里只有蒜葉蘿卜蔥花是素的,吃兩斤肉才配半斤蔬菜,實在是有些受不了。所以宴席的最后,李素依然要特立獨行給自己煮一點茶。

  茶葉對于草原民族解油膩養生很重要,因為吃羊的東西吃多吃膩了,李素難得沒在茶里加羊奶做奶茶,而是放了烤干的大棗和枸杞,算是進一步增加水果滋補維生素。

  這種加棗加枸杞的吃法,后世在西北地區有些地方也挺流行,自有其道理。被李素今天作為吃手抓羊吃膩后的配套解膩飲料發明出來,很快也成為了風潮,后來被馬超等將領發揚光大到處傳播。

  可謂是大漢之地,無論南北,奢靡風潮都是李素引領起來的。從荊州到益州到涼州,李府菜用過的東西立刻會引來眾人模仿。

  可惜的是,李素自己也忘了,吃鹽池灘羊吃多了,還同時吃棗吃韭花吃枸杞,會讓人過于滋補,當晚就差點流了很久的鼻血。

  幸好他止血靜養躺了一會兒,等身體平復之后,還是覺得燥熱,偏偏又到了月末月初的時候,兩個月前他就是這時候帶著親戚剛走的劉妙啟程開始云游的,當然少不了再乘興而來。

  可憐劉妙初經風雨,見的世面尚少,被折騰得氣若游絲才讓周櫻分攤受難。

  云收雨住之后,劉妙久久喘息,怔怔出神,似乎收獲了很多人生感悟。

  她用頭發摩擦著李素的胸膛,燕語呢喃:“跟你之前,人家也算是無欲則剛了。跟你之后,才知道哪里是無欲則剛,是見識少了。

  算了,不想這些了,跟著你跑幾年,做點有意義的事情,別老是想著虛無,說不定把這一切都見識膩了之后,又會真的又無欲則剛吧。”

  李素用手指愛憐地幫她把香汗濕黏的頭發梳理順了:“那就徹底放開了從心所欲,等火候到了,自然不逾矩。”

  劉妙聽了臉色一紅,嬌嗔責怪:“你……你這人說話,怎得纏夾不清,全無虔誠,以儒訓夾雜于其他修行之中,太羞恥了。”

  李素:“我這是德色兼好,好德如好色。”

  劉妙內心覺得一陣陣犯罪感翻涌,她已經越來越覺得,跟李素在一起,不僅肉身要遭到試煉,連靈魂都會被洗刷。尤其是李素這種心中毫無圣賢,別說六經注我了,他怕是天下諸道都拿來注我,可謂“百家注我,有用就拿來利用”。

  哪怕跟自己的女人,都是奇葩言語迭出,毫不收斂。

  劉妙覺得自己的下限都被拉低了,越來越沒有節操,但也有越來越多的可能性。

  生命的意義真是變化得太快了,這該死的刺激人去繼續深入探索的欲罷不能。

  連續幾天,劉妙都跟著李素宅在帳篷里吃羊肉枸杞大棗韭菜,順便討論哲學和人生真諦,排遣之前旅途的勞累。

  視察團里的其他閑雜人等,也都休息了幾天,然后大伙兒兵分兩路,李素繼續在銀川郡視察工作,派去聯絡呼廚泉的使團則繼續上路,數日后抵達了呼廚泉的汗庭。

  請:m.shuquge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