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342章 像活塞撞潤滑油一樣輕松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兩翼的騎兵拉扯戰沒能占到優勢,李傕心中卻是一點都不奇怪。

  因為他知道己方的騎兵隊劉備軍的騎兵沒有絕對壓倒性的數量優勢,裝備上也略有不如,只能靠悍勇來彌補。

  但是,只要四萬人能懟住劉備的兩萬七騎兵,并且充分把正面拉長拉寬,讓劉備的陣型脫節、暴露出側翼的軟肋,目的也就達到了。

  “劉備果然不知兵啊,善戰者都能留足預備隊,隨時填補戰線上的空缺,騎兵來去迅捷,更是要留一些緊急堵漏。現在他為了初陣就打出優勢,讓趙云、馬超離開中軍那么遠,賭氣跟我軍比著繞后。

  他正面的軍陣寬度已經遠遠小于我軍了,只要沖上去,就是三面夾擊、圍三闕一的局面,劉備的士卒還不驚慌失措、士氣崩潰。”

  李傕觀察到了這個優勢之后,嘴角忍不住露出一絲獰笑。這是他從二月份以來,整整兩個月零十天,親眼見到的最利好的好消息,總算可以把劉備這團揮之不去的巨大壓力抹殺掉了!

  他一招手,吩咐了幾句,就想讓中軍梯次壓上。

  他侄兒李利也懂些戰術,擔心地問:“我軍主動壓上,要遭到劉備軍的嚴陣以待、弓弩攢射,會不會有詐?要不先試探一下?”

  李傕不以為意:“機會難得,主攻一方被列陣防守的一方多射三輪,這是難免的。十幾萬大軍,還差這點損失?不過,你說的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試探一下,看看他的軍陣布置側重也好。”

  最后他還是答應了,先派出己方的弓弩手先上前對射,為全面沖鋒試探一波。

  西涼軍的嫡系部隊早期是比較缺乏強弩的,主要靠弓箭。但董卓進京之后,就得到了雒陽和長安武庫的老本,可以吃好幾年。

  這幾年來雖然內政稀爛,基本上不事生產、純吃老本,機械結構復雜的裝備基本上越用越少,弩的牛筋弦也漸漸松弛彈性下降。不過全家老小一波流拿出來,規模上看起來還是挺嚇人的。

  李傕所部,一共有超過五千柄蹶張弩,加上兩千多部腰引弩,外加更多難以計數的臂張輕弩,和兩三萬張弓。這些士兵也不可能一股腦兒堆上來,只能是分批上前,還要留足預備隊,跟劉備軍互射。

  劉備軍陣型沉穩,關羽讓陷陣營頂在前面,還額外配了長盾手,反擊的火力看上去要弱一些,但關鍵是堅盾鐵甲的前排根本不怕極限射程上的拋射。

  李傕試探了一會兒之后,決定再進一步加大力度,就讓軍中少量的使用短矛的騎兵,乃至少量的陣車上前,試圖用投槍試探敵陣,利用投矛的破甲優勢看看關羽有沒有什么過激反應。

  當然這種部隊規模都很小,純屬試探。

  戰車作為成建制的部隊,在戰國末期秦趙爭霸時就漸漸退出歷史舞臺了,但少量用于指揮的戰車還是有保留的,尤其是北方的河北平原和關中平原這些開闊地帶,漢末還有,車上的人也不再使用弓箭,而是投擲短矛作為遠程攻擊。

  而成建制的專業標槍兵,在華夏戰史上確實沒怎么大規模出現過。但這不代表漢末的士兵不會投矛作戰。

  漢軍的短矛不像羅馬人的標槍軍團所用的專用標槍、槍頭特地造得很尖銳很細,以求最大的穿刺破甲效果、和落地后尖銳部分彎折受損無法回擲。

  漢軍的短矛,是既可以刺擊又可以投擲的,優點就是多用途,缺點則是空氣動力學結構不如西方。至于耐久度的優勢,見仁見智了,可以反復丟,也就容易被敵人撿起來丟回來。

  歷史上馬超的西涼騎兵,不僅擅使長槍,也是會擲矛的,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西涼騎兵騎射不如幽州騎兵和匈奴鮮卑騎兵的劣勢。李傕麾下的偵查騎兵,也跟馬超的兵源系出同一產地,當然也會擲矛。

  擲矛的動能比弩箭大了好幾倍,哪怕穿著鐵甲的士兵也不一定扛得住,或者說擋住了也會有如鈍器重擊一樣受內傷,關羽的前排鐵甲兵和長盾手果然不能再不管不顧了。

  關羽的士兵一邊積極防御,與此同時后排更多原本隱蔽部署的弩手也出列密集攢射,很快在李傕那些試探性擲矛的騎兵和車兵造成更大傷害之前,將他們紛紛射殺。

  李傕看到自己派去火力試探的騷擾部隊被關羽的弩兵射得死傷慘重,一開始是微微一驚,但隨后就反而欣喜起來。

  “關羽這是模仿的麹義的‘伏弩夾射’之法!讓弩兵不要暴露在第一排,但又能平射!可惜,此法雖然對保護弩兵和發揮射力有奇效,卻要犧牲一部分射程,難怪一開始我軍以普通弓弩遠遠遙射,關羽的反擊力量那么稀疏呢。”

  李傕觀察了一會兒,眼神一瞇,已經想起了十年前、他還只是一個中級軍官時,從西涼軍前輩中看到的神妙戰術。

  那時候,董卓都還沒崛起,只是皇甫嵩手下的戊己校尉,而籍貫武威郡的麹義,當時也只是皇甫嵩手下一個別部司馬,跟董卓互不統屬。

  李傕那時跟在董卓手下,見過麹義破敵的弩陣,印象非常深刻:一般正常人的弩陣部署,往往是兩類,一類是把弩兵放在第一線,然后平射。另一類就是把前排放盾陣和重甲兵,弩兵在后排仰射拋射。

  弩兵的拋射射程更遠,更安全,但是會失去火力密度,因為弩箭落下來的時候打擊的只有一個點,這個點位上沒有敵人弩箭就放空了。

  平射雖然近,卻可以封鎖一條線,瞄的第一個敵人沒射中,只要他后面的投影面上還有其他敵人,也能蒙中一個。所以稍微帶弩兵久一點的將領,都知道發揮弩兵平射時、命中率成倍提升的優勢。

  而麹義的先登營,當年就是結合了這兩個優勢,既讓盾兵或者車陣居前、擋住正面不讓己方弩兵直接被對面的弓弩直射,同時己方的弩兵又是傾斜一個角度、交叉火力斜向平射封鎖敵軍沖鋒路線。

  麹義破白馬義從時的那個“夾射”的“夾”字,就是其中精髓。

  而關羽的部隊,今天也在步兵陣列與步兵陣列之間,留出了很多寬闊的甬道,似乎都不害怕己方的結合部薄弱,現在李傕總算看出來了,關羽留出來的這些甬道,就是用來給弩兵斜射交叉火力提供視野和射角的。

  這樣安排唯一的劣勢就是直射變斜射之后,最大有效射程降低了。

  怪不得李傕的弓弩兵在最大距離上對射時,遇到的抵抗比較微弱,而投擲短矛試探的騎兵和戰車、接近到敵軍陣前直線距離七八十步之后,敵人的火力密度和命中率陡然提升了一個階段。

  “聽說關羽在破張舉的時候,就跟麹義聯手過。后來劉備獨力破張純時,關羽也學了麹義的戰術破遼東鮮卑的騎兵,怪不得了,他這是嘗了幾次好處,上癮了。

  既然如此,我軍就要盡量保持己方弓弩兵在八十步到百步外壓制,而步兵要集團沖上、盡快通過敵軍陣前最后五六十步,一鼓作氣投入!忍過這一波后,關羽就要為他‘陣與陣之間留出更寬的甬道’而付出代價了!”

  熬過一個短暫的敵軍密集火力輸出階段,只要貼身之后,就是李傕的優勢!

  陣與陣之間空檔太寬,利于部署交叉側射火力,但不利于近戰!就算關羽最后倉促變陣,這些甬道地方也不可能快速堵口,肯定有薄弱容易被分割包圍!

  他跟著董卓打了十幾年仗的戰術敏銳性,此刻也算是發揮得淋漓盡致了,就算上天再給李傕一次重新考慮的機會,他也做不出更好的決策了。

  十萬步軍黑壓壓蜂擁而上,堅決執行了李傕的軍令。唯獨在左翼最邊上,李傕發現了一些不和諧的音符:段煨的部隊,居然行動遲緩,沖鋒的時候拖拖拉拉,怯戰不前。

  “怎么搞的!關鍵的時候怯戰!回去之后就要好好責罰!關羽如此陣勢,一鼓作氣全部貼上去才是對我們最有利的,要是分開兩批沖,還不是多挨一波兩翼夾射!”李傕內心幾乎出離憤怒了。

  要是段煨再拖一盞茶的工夫,他都想直接讓人拿著寶劍去傳令、然后在陣前偷襲斬了段煨、接管他的軍權!不過考慮到這樣有可能導致己方混亂、動搖軍心,也就只能想想了。

  李傕猶豫之間,他的前軍已經冒著夾射的箭雨,沖過了最危險的地帶,一路上慘叫哀嚎不斷。十幾萬人的沖鋒,居然足足有幾千人就倒在這連續數波的側射箭雨中。

  關羽軍交叉火力弩手的輸出,瘋狂地最大化。

  雖然可以射擊的角度不夠大、側面寬度狹窄,但關羽數年練兵形成的軍紀,讓各隊弩手交替到側翼正面放箭、隨后退到中央裝填,形成綿綿不絕的火力,沉重打擊了李傕軍的士氣。

  要不是李傕軍全靠一口勇氣撐著,而且知道己方明顯人多勢眾,還知道“這時候往回退會死的更慘、前面被射殺的袍澤就白死了”,恐怕很難撐下來。

  “陷陣之志,有死無生!”隨著白刃近戰全面展開,關羽軍正中的高順,帶著三千陷陣營鐵甲兵,率先爆發出了誓死決戰的怒吼。

  為了掩護己方弩兵的正面,陷陣營這次被拉成了很薄的陣型,每一處不超過三排,三千名士兵正面足有一千人,后續是其他相對沒那么精銳的步兵。

  斬馬劍翻飛、重盾沖撞狂頂,一時間讓李傕沖在最前面的近戰兵,如怒濤拍岸、浪花碎在不動如山的礁石上。

  一時間斷臂殘肢紛飛,衣甲平過,血如泉涌。

  可惜,就在這一剎那,李傕聽到背后爆發出了不和諧的吶喊。

  “李傕逆賊、要挾君父圖謀弒君,平東將軍與董國舅奉密詔護駕、與漢中王討賊!”段煨的軍中,這樣的臺詞十傳百百傳千,很快由段煨的核心心腹向下逐級傳遞。

  段煨的三萬人先是因為停止了前進的腳步、陷入了短暫的混亂,甚至有一小撮因為士兵事前不明真相導致的自相踐踏。

  但很快段煨全軍就弄清楚了情況,前后也就一盞茶的工夫,重新整隊,然后準備往李傕的左后腰子上扎。

  不過,李傕的痛苦顯然不止于此,就算段煨因為倉促倒戈自己陷入了混亂、一時無法背后捅刀,但正面的敵人抵抗強度,也在短暫的相持后,陡然提升了一個臺階。

  李傕一開始覺得“關羽陣與陣之間為了給交叉火力讓出射擊角度而留得過寬的甬道”,會是把關羽軍陣一個個圍三缺一分割包圍的薄弱環節。

  但就在他的軍隊要沖破這些甬道時,他聽到后方出現了一些讓大地震顫的異動。

  開戰前一直遙遙埋伏在陣后數里遠的象兵部隊,經過十分鐘左右的緩慢加速奔馳,終于加夠了速度,出現在了戰場上。

  關羽是故意這么安排的,陣與陣之間留下那么寬的甬道,既是為了讓弩兵獲得更多的交叉火力輸出角度,也是為了讓大象從后排沖到前排的時候,有足夠寬的路通過,以免踩到自己人。

  而李傕那些想要“分割包圍關羽”而深入甬道的刀盾短兵,直接就跟沖上來的大象撞到了一起。

  關羽軍甬道的兩側弩手早就退下了,換上的是列陣的長槍兵,為的就是以防萬一大象沖偏了的時候,能夠用長槍抵住大象,讓大象嚴格沿著甬道往正面沖。

  李傕軍的分割部隊擠在中間,左右騰挪不得,只能選擇要么繼續硬著頭皮往前沖,要么往回沖自己人、自相踐踏。

  還別說,真有少數的李傕軍步兵,奮死往前沖沖出去的——戰象進入戰場畢竟需要時間,而關羽軍在戰象即將進入戰場時,必須提前撤出甬道內所有的防守士兵,否則這些士兵會被從背后踩死。

  所以李傕軍中沖的最快的那些勇士們,在遠遠就發現的情況下,還有時間沖出甬道,然后進入關羽軍大陣的后方、再往兩邊散開。

  有點兒像一坨機油粘在氣缸里,在活塞剛安裝到氣缸上、往里猛壓的時候,總有那么幾小坨機油會被氣缸逼近的風勢逼得濺到氣缸外面,逃過一劫。

  但后續九成以上的機油,都會被活塞壓進缸體,然后在缸壁上被摩擦一輩子。

  那些逃出去的李傕軍士兵,就像那幾滴幸運的機油。后續的絕大多數士兵,就像被活塞撞了個正著的機油。

  “砰!”一群李傕軍士兵就這么被左右長矛抵住、然后被大象撞踩成機油狀,陷進土里揭都揭不起來。

  “見鬼了!”

  “昊天太一這什么神獸!”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