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274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稍稍適應了長沙的水土氣候之后,李素就投入到了選拔人才的日常工作中去了,同時讓甘寧屯兵巴丘封鎖江防、搜集關東諸侯的最新情報,以便后續同時開展外交欺騙工作——

  他船隊里運來的數以千計王粲寫的《英雄記》,至今還躺在那兒呢,也沒個合適的時機對外散發。

  而趙云則是忙于整兵運糧,軍事與外交雙管齊下,時刻準備發起南征。此外,趙云還把近年來投靠劉備陣營的荊州名士、以及在本地募集新軍時選拔出來的有潛力的軍官名單,統統給了李素一份,讓李素可以慢慢篩選,進行人事安排調整。

  說句心里話,雖然李素已經官至右將軍,但他原先還真沒完全體會過徹底獨當一面的快感。

  兩年前劉備倒是封他為南中都督,權攝南中數郡的軍政事務,可那次他并沒有絕對人事權。比如他“建議”顧雍做建寧太守,最后拍板的還是劉備。

  這次可不一樣,他看上誰覺得不錯,直接就能拍板對方當新征服地區的太守。以至于李素自己都覺得有點上頭,甚至開始明白“察舉制”和“九品中正制”對于一方主官有多大的誘惑力了。

  能夠一言堂決定別人的官運前途,還能邀買人心結黨營私,誰不想啊。

  辛虧李素是經過法治社會熏陶的,他深知這種憑心情和第一印象選才的惡劣,容易有多大的紕漏,所以才強迫自己冷靜一下,短時間內別亂做決定。

  “第一印象害死人啊,還是暗中觀察幾天,別急著看每個人的履歷,先看別的政績、軍情簡報,掌握全局。”

  這天一早,在長沙太守府的書房里,李素僅僅翻閱了半個時辰人才履歷后,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然后他就強迫自己要“對事不對人”,先看最近荊南的事兒辦得怎么樣,再順著治跡優良的成果順藤摸瓜,往回追溯賢才,這樣才能最大程度避免偏頗。

  為了換換腦子,李素就放下履歷冊,隨手拿起政績軍情簡報,翻看起來,漫無目的地了解情況。

  還別說,看點別的換換腦子,還真讓李素注意到了一些他之前忽略的東西。

  原來,趙云給他準備的材料里,就有不少今年開春以來,趙云搜集到的關于袁術、孫堅、曹操等軍閥的戰況,甚至還配了一些簡略的表示諸侯勢力范圍的地圖。

  李素心中暗忖:“早該問子龍了解這方面的新情況了,關東諸侯的走勢已經跟歷史上完全不同,早就被蝴蝶效應徹底攪得稀爛。咱在益州又太閉塞,時效性太差了。”

  不過看了幾眼之后,李素就是一驚,因為他發現戰報上很多軍情最早都是二月底的,而現在已經是四月下旬了,戰報里面的都是關系全國的大事,趙云不該瞞報才對。

  李素就喊過一個趙云配給他的郡吏,問道:“這些軍情趙將軍為何沒有上報大王?我看有些事兒都是一個半月之前發生的,就算三峽水路逆流不好走,二十多天也該報到成都了吧,以后這種大事要一事一報,不要怕麻煩攢著。”

  那小吏斗膽過來看了一眼,確認李素說的是哪些,這才拱手回報:“稟右將軍,凡是三月中旬以前的軍情,趙將軍應該都是以邸報匯報了大王的——您現在看的這條,應該半個月前就送到成都了,或許……是您在路上錯過了?”

  李素一想也對,自己來荊州路上都花了那么久,或許是在長江上跟趙云送軍情邸報的信使擦肩而過了。那也就是說,這里面的消息,劉備可能反而在半個月之前就看過了。

  “這倒是有可能。”李素覺得面前這個小吏心思還算縝密,應對也不卑不亢,雖然沒有看出別的過人之處,好歹能用,就問道,“你叫什么名字?現居何職?”

  小吏拱手:“卑職鄧芝,自鄰郡來投奔趙將軍,忝為記室令史,并無品秩。”

  “你先退下吧,我自己慢慢看。”李素點點頭,也不意外,記室令史就是最基層的“書記員”了,如果是重號將軍府上的基層書記員,有最低級的品秩“一百石”。

  但趙云是雜號將軍,凡是雜號將軍乃至太守身邊的底層書記員,那都是沒有官品的,只配“計日而食”,也就是工資日結,每天發兩斗谷麥,相當于月薪六石、年薪約八十石。

  但看眼前這個自稱“鄧芝”的小吏,年紀也不大,還沒及冠呢,做做書記員也不算委屈。

  李素也絲毫不會因為“派給我的書記員后世都是名臣”而覺得驕傲或者驚詫,他已經習慣了,畢竟是右將軍嘛,還未出頭的潛力股來投都是應該的。

  李素就一個人繼續往下看。

  首先映入眼簾的第一條重要軍情,是兩個月前,廬江郡太守陸康的駐地皖城,終于被袁術所表的揚州牧孫堅攻破,陸康本人也被殺殉國。

  李素知道,他和劉備給孫堅發的財物,是臘月發出的,孫堅收貨并且轉賣處置一部分、形成軍需戰力,至少也是今年正月了。所以二月底才拿下廬江,將自己的地盤擴大到兩個郡,進度并不算慢。

  趙云搜集到的情報里,關鍵是還詳述了孫堅拿下廬江的經過,以及其中的一些計策:陸康也算是擅守之人,持重老臣,本來要是籠城死守,不至于兩個月都堅持不到就完蛋。

  但問題是陸康也知道自己沒有外援,白白死守沒前途,所以一邊守一邊還指望援軍。

  陸康最可靠的援軍,當然是去年冬天跟他一起并肩作戰、一起被孫堅擊敗的丹陽太守周昕了。

  周昕的抵抗意志是非常堅決的,他不但是陳溫的下屬、陸康的戰友。而且他弟弟周昂曾是袁紹所表的九江太守,在孫堅前一次戰役攻取九江郡的過程中,就是斬殺周昂后奪取的壽春城(當然孫堅殺周昂時有借口,說是為被周昂殺死的公孫越報仇,反正當時袁紹派和袁術派兩大陣營互相亂殺太多了,要找借口肯定找得到的),所以周昕跟孫堅還有殺弟之仇。

  可問題是光有戰斗意志不行,周昕實力太弱,去年冬天孫堅殺揚州刺史陳溫那一戰,周昕的兵力損失很大。

  周昕此次再倉促渡長江來救陸康,本意是從江南的虎林港渡到皖口、順支流直達皖城,憑借水師之利打擊自北而來、缺少大型戰船的孫堅。

  半路上,周昕的部將張英、樊能就遇到了孫堅軍偏師孫策、周瑜的攔截。張英樊能見孫策周瑜的船很小,都是只能在皖水里開的走舸,進了長江就會被浪打翻那種破爛貨,加上聽說孫堅的主力正在急攻皖城、只派了兩個年不及冠的小屁孩領這支偏師來攔截,所以大意冒進了。

  誰知,張英樊能號稱沙場老將,結果還真在皖水里翻船了。被孫策周瑜這倆二十歲都不到的年輕將領、人生首次獨立帶兵作戰,就殺得大敗。

  張英的艨艟在皖水狹窄逆流之處,被周瑜提前埋伏在蘆葦蕩里的火船燒毀,張英燒死于河中,樊能奪小船而走,帶著殘兵逃回江東。

  聽說周昕的援軍損失慘重被擊退后,圍城里的陸康愈發憂慮成疾,病情沉重。但他還不死心,因為陸康還有兩路求援使者,分別是去找劉表和曹操的。

  眾所周知,劉表治下的江夏郡跟廬江郡接壤,就在廬江郡的西邊,所以如果劉表派黃祖出兵增援,是可以救陸康的。陸康甚至都已經做好了只要劉表救了他,就讓廬江郡歸附劉表統治的打算。

  可惜劉表自守之賊的本性又暴露出來了,這關頭還不注重往碗里撈實利,而是想著“正名分”,非要跟陸康扯皮什么“由他劉表另表廬江郡太守,以及廬江對岸的豫章郡太守”,卻不見實打實下本錢出兵,還顧忌跟袁術的“外交關系”,陸康只好放棄了對劉表的幻想。

  千萬別覺得不可思議,因為這事兒歷史上劉表還真干過。只不過要在兩三年后、歷史上劉繇被孫策打得逃到豫章郡時,向劉表求援。而劉表就是要求接受他表自己的心腹諸葛玄為豫章太守、讓他徹底實控豫章,才肯相救,后來因為劉繇在196年病死了,這事兒才作罷。

  劉表坐視不救后,陸康的最后一個希望,原本就是曹操了。因為這一世的曹操沒有劉備、呂布的掣肘,徐州攻略很順利,當時正在圍攻下邳城,幾乎已經拿下了徐州六郡中的五個。

  而徐州的下邳、彭城等郡跟孫堅的老巢九江郡是接壤的,曹操如果愿意,雖然不能直接救陸康,但是能圍魏救趙捅孫堅的菊花直撲孫堅老巢,逼迫孫堅撤圍。

  可惜的是,也正因為廬江跟曹操的地盤不直接接壤,陸康的求援信很難送出去,他不敢直接走九江郡穿過孫堅的防區送信,怕被孫堅軍的巡哨斥候抓獲。所以陸康繞了點路,讓信使走長江水路,繞徐州的廣陵郡去下邳見曹操。

  但變故就出在這兒,陸康并不知道徐州廣陵太守陳登的態度,他還以為曹操拿下徐州全境在即,陳登肯定也準備歸順曹操了。

  誰知陳登為了尋求自保,打算首鼠兩端當騎墻派,他因為厭惡曹操這一世在徐州的多次屠城,又看到隔壁的孫堅有潛力對抗曹操,所以截獲了陸康的求援信使后,立刻就綁了信使送給孫堅,希望跟孫堅換取“我幫你揭穿陸康想聯手曹操爆你菊,你要支持我堅守徐州最東南段的廣陵郡不被曹操吞并。”

  畢竟,歷史上陳登就是個本土派,他投靠曹操也是因為那時的曹操已經“挾天子”有了朝廷名分了。而現在的曹操還沒有朝廷名分,陳登當然犯不著投靠一個屠殺了他老家的敵人。

  孫堅看了陸康的密信后,當然是立刻答應了陳登,表示陳登只要名義上臣服他、跟他聯手,就可以繼續當廣陵太守,實現廣陵的自治,甚至還封官許愿說,只要陳登幫他分攤北線壓力,將來孫堅起兵北伐收復徐州之后,就任命陳登為徐州牧!

  孫堅這話當然是扯淡了,以他的實力還想北伐徐州都不知猴年馬月了,但畫大餅都是這么畫的。

  談妥之后,孫堅與陳登就聯手用計,假裝“曹操已經收到了陸康的求援信,而且真的派兵攻打了孫堅后方,讓孫堅不得不回師救援”。

  因為這本來就是陸康的計劃,他當然不疑有他,在孫堅退兵后就趁著孫堅遺留的營地內軍需輜重甚多,想派出敢死隊焚燒掠奪孫堅來不及運走的輜重。

  結果當然是中了孫堅的計策,被孫策周瑜斷了出城部隊的歸路,趁亂殺進皖城。

  陸康悔恨不已,本就重病不起又跑不了,不想受辱,就在太守府被攻破之前自刎而死。

  臨死之前,他派了幾個心腹軍官殺出南門,護著他的兒子陸績孫子陸遜等族人后裔、一些女眷,別帶財物,偽裝成民船從皖水逃難,讓他們進入長江之后繞路去投靠曹操,將來報殺父殺祖之仇。

  陸康還有一些門客,則是回了陸康的吳郡老家,準備搜集財物收買死士,以圖用別的辦法報仇。

  皖城終于在僅僅被圍城短短四十天后,就徹底告破,二月底,孫堅已拿下廬江郡全境。

  而曹操直到三月初,才從戰后散播出來的各路消息中,得知了“原來陸康死前曾經想投靠他,向他求援”這個消息,不由懊悔“錯過了一個億”。

  可當時陶謙這塊硬骨頭還在死守下邳城,至今沒有攻破,曹操本人分身乏術,又惱恨陳登不但不投降,還截殺密使壞他好事,就讓夏侯惇分兵一部攻打廣陵!

  此時的夏侯惇,在曹軍內還沒有常敗將軍的惡名,所以曹操用他很放心,加上夏侯惇在當初曹操討董成皋之戰敗北、需要重新征兵時,就擔負過“去廣陵郡招募丹陽兵”的任務,當時還是揚州刺史陳溫配合他募到的四千丹陽兵。

  所以夏侯惇于情于理都該給“被孫堅所殺的陳溫報仇”,又熟悉當地地理情況,便自信滿滿地出兵了。

  結果當然是夏侯惇的偏師深入廣陵,剛圍困廣陵城不久,就被孫堅和陳登內外夾攻殺敗。夏侯惇也終于領到了他這一世的第一敗。

  曹操這才冷靜了些,意識到自己是胃口太大了,又派人跟孫堅說是誤會,兩軍暫時言和,孫堅也樂于跟曹操繼續裝作表面兄弟,似乎啥都沒發生過。

  安撫了孫堅之后,曹操集中全部怒火,終于在三月底之前徹底攻破了下邳城。他對陶謙的憤恨當然比往昔更甚,因為就是陶謙拖著不肯死,害他錯過了救陸康撈地盤惡心孫堅的良機。

  陶謙也知道自己不會有好下場,城破之時一把火燒了徐州牧的府邸,全家人投火而死。曹操無處泄憤,下令屠了下邳全城。

  (注:澄清一點,歷史上曹操沒有屠下邳城,因為他沒有攻下來。他只是選擇性屠了一路上打過來的一些小城。所以,文中的描述算是對蝴蝶效應的推演,說清楚免得黑曹操。這是“我認為他如果攻下了下邳也會屠”,不代表曹操觀點。)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