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357章 開學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眼見得到了玉露生涼、銀蟾光滿的中秋。

  此時過中秋,廟堂之高也好,市井江湖也罷,還不吃爐子烤制的“月餅”。

  人們以糯米和粳米配比磨成粉,篩到極細,倒入加了沙糖汁的溫水揉合成團,包入栗子茸、棗泥、梨膏、橘子膏、酥油等餡兒,上籠蒸制成餅。

  這點心,被喚作雪餅,或者雪片子。

  裁造院里,張尚儀將一屜雪餅往案幾上放了,對蔡攸道:“御膳所今早剛蒸出來的,嘗嘗。”

  蔡攸面色不佳,佯作哀嘆:“小弟安身立命之處,都要被那賤婦搶走了,便是瓊漿玉露,小弟又哪里有心情吃得下。”

  張尚儀卻像故意火上澆油一般,逗他:“蔡監丞,人家可看不上你這裁造院。昨日姚氏隨端王進宮,向官家獻上那個河北小子沈孳的緙絲,官家先就提了,讓沈孳入裁造院。端王卻拿禹州窯作比,道是技坊設于市井之間,更能蓬勃興盛。又提到先帝大開太學、廣招士子,說是開封府功曹那邊,撥出城西一處大院落,容納一兩百學徒,不成問題。”

  蔡攸恨恨道:“姚氏很懂官家心思哪。官家最愛聽的兩樁事,贊神宗帝興學,以及撫恤西軍。”

  又問:“尚儀瞧過沒,他們的緙絲,技法究竟如何?”

  張尚儀拈了一只小巧玲瓏的雪餅,咬著吃幾口,將蔡攸的思路拉回來:“王朝這般廣大,出個把神乎奇技的匠人,有甚稀罕的。吾等該思慮的,是莫教端王和姚氏他們走得太近。想想你父親,還在杭州等著回京。”

  蔡攸搗頭如蒜,探身道:“尚儀有何法子?”

  張尚儀笑道:“有人可用,就有法子。當年,曾布就是這么教我的,我可是他的高徒。”

  大宋元符元年的重陽節,國朝第一家集中傳授緙絲、界畫、琴歌、謄抄、制香、會計清算、分揀煎制藥材等技藝的綜合性初等職業技術學校,開封藝徒坊,開張了。

  首屆學徒,除了劉錫家撫育的西軍孤兒外,還有京中各處慈幼所的娃娃們。

  女孩兒居多。

  畢竟,男性少年,從軍、受雇的出路,更廣。

  只有十來個先天瘦小體弱的男孩子,來學謄抄、會計、醫藥。

  晴朗的辰末時分,端王府的馬車停在藝徒坊門口。

  國朝親王,無參政實權,但品階為正一品。

  趙佶今日來出席開學儀式,作為朝廷合作辦學的一方——開封府,自然得一把手出面。

  龍圖閣學士、時任開封知府的吳居厚,率開封府分管京城民政與教育的南院使判官,以及功曹房的許參軍,上前迎接端王。

  趙佶紫袍翩翩,風儀雅正地與三位京官見禮寒暄后,目光一偏,就看到了立在門口的一塊石牌子。

  吳知府笑著指指侍立一旁的姚歡道:“端王,方才姚娘子已引著本府觀詳,此乃大王所提的坊訓。大王的字,真是瀟灑挺秀、氣骨如蘭。”

  趙佶盯著石牌上“巧手妙思、自食其力”八個字,十分滿意。

  刻得很不錯嘛。

  想想自己的姑父,有“大宋第一名士駙馬”之稱的王詵,也就在他的西園里開個雅集,哄哄那些失意文人、方外人士,立塊屏風讓他們提提字。

  而自己提的這八個字,擺在熙攘熱鬧的京城大街邊,往來士庶都能觀瞻,一觀一瞻間,就能想到他端王資助孤幼、傳授百技的仁義善舉,多好。

  姚娘子說得對,真名士,莫止于獨善其身的風流,達則兼濟天下,才是上流。

  趙佶遂樂呵呵地回應道:“吳龍圖,這是姚娘子想出來的。她說,當年張載收徒,訓導弟子四句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書院有院訓,這藝徒坊,也要有坊訓。”

  “此坊訓甚好,簡練,明白!”

  眾人身后,響起一聲喝彩。

  只見邵清陪著簡王趙似,款步而來。

  “十三弟!”趙佶喚道,口吻自然親切。

  趙佶和趙似只差一歲,從小在宮中相伴長大,性格與所好大相徑庭,感情卻不淡。

  出宮開府后,縱然身邊各色人等,明里暗里地示意兩兄弟,他們之間或有爭奪儲位的利益沖突,趙佶見到趙似的第一反應,也仍然潤澤了純凈的兄弟之誼。

  趙似目光溫和誠摯道:“今日官藥局難得清閑,恰聽邵提舉說,隔了幾條街,十一哥的學坊開張,我拔腿就來。”

  趙似與趙佶,一對兒國朝親王,由吳知府等人陪著,并肩往里走。

  跟在后頭的姚歡,望著簡王與端王寬袍大袖的背影,依稀聽見二人的說笑。

  “跟十一哥打個商量,慈幼局有些娃娃眼看著也過十歲了,可否讓他們來十一哥這里,學些手藝?”

  “成啊,但你也得每月給此處送些肉菜米面,可使得?”

  “使得,使得!”

  姚歡瞧著,聽著,不由湊近邵清,低聲問:“你請動的?”

  邵清淺笑:“說了一嘴而已。我只是忽然想起,簡王說過,小時候愛和端王一道烤包子。”

  一行人進到寬敞的正院。

  端王和吳知府,對著烏泱泱近百個從八九歲到十三四歲不等的男女娃娃,訓導一番“汝等應惜取光陰、勤勉磨礪”的話,又給李師師、徐好好、張擇端、沈子蕃等師傅發了蓋有開封府官印的聘書。

  因正逢重陽節,為了熱鬧喜慶,也為了讓從王府到官府的金主高興,沈子蕃特意做了幾朵絹絲簪花,并幾件裝著茱萸果子的緙絲荷包。依著時下風俗,男子簪花,家中女眷則配戴茱萸囊。

  儀式結束,姚歡引著諸人參觀學坊,從男女嚴格隔院而居的寢室,到陸續布置完善的教學課室。

  最后是膳廳,用午膳。

  如此一頓忙完,送走貴人們,姚歡坐下來吁氣擦汗。

  還好,還好,古今中外,接待蒞臨指導工作的領導,流程都是差不多的套路。

  想到邵清方才陪著簡王離開時,瞅個空當與她低語一句“你且在坊里歇歇,今日我先回家,給你做幾個好菜”,姚歡就心中一陣舒悅甜喜。

  再起身步到院中,往左右課室、寢院瞧去,她更覺恍如沉醉好夢。

  這是她這個穿越者喜歡的劇本,經商,種田,辦教育。

  現下,竹林街的飯鋪,胭脂和小玥兒管得不錯,開封的蝦田蝦塘,王犁刀更是看得緊,她確實可以好好地將這大宋版“藍翔技校”辦起來。

  “姚娘子,喝杯胡豆飲子吧。”

  一個十四五歲的妍麗少女,踏著午后陽光,走過來,笑容明媚地遞上一杯現磨咖啡。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