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021 滑輪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一陣大風吹過,懸掛在半空中的鐵索橋狠狠得晃了幾下,馬謖為了安全期間,也是一把抓住邊上充作護欄的鐵索。

  這是馬謖走在蜀道上的第五座鐵索橋,雖然已經走過許多次,但走在鐵索橋上還是讓人有一種提心吊膽的感覺,畢竟從高處看下去,是一條湍急的大河,掉下去多半便是死無葬身之地。

  這一路走來,馬謖基本上已經肯定,按照簡杰平地有軌馬車,山地鐵索橋的搭配,能夠把成都到漢中的物資運輸損耗降低百分之十。

  這可是件了不起的成就,為劉耷集團的北伐戰爭節省下大量的物資,減少了益州百姓的負擔,同時還加強了益州內部的物資傳輸效率。北伐首功,毫無疑問得已經被簡杰給拿下來。

  不過馬謖卻并沒有著急返回成都,而是又向前走了一段,因為據說簡杰正在前方不遠的地方督導施工。

  既然已經到了這里,馬謖便想著和簡杰見上一面。馬謖本身不是那種嫉賢妒能的人,而且簡杰雖然年幼,但是發展前景已經遠超馬謖,除非馬謖建立一兩個不世功勛,恐怕是比不上簡杰的。

  當一個人超過其他人一點兒的時候,可能會引來嫉妒,但是當他遠超其他人時,收獲的只有羨慕。

  在立下這個諸葛村夫親口承認的北伐第一大功之后,簡杰在劉耷集團的政治地位已經非常穩了,比馬謖、蔣琬這種未來的希望之星至少高了一個層次。

  面對著前途無量的簡杰,馬謖覺得還是多多走動一下,這樣也有助于自己的仕途,于是便又走了一段路途前去拜會簡杰。

  最終,這陣大風并沒有吹毀懸掛在空中的鐵索橋,從橋上下來的馬謖,又走了一段,卻是遇到了一片山地擋在必經之路上。

  地球就是這樣操蛋,它的表面微微一褶皺,馬上便形成高山或是峽谷,而這處因為地質運動形成的高山地,連綿數里,根本躲不過去。

  不過好在勤勞智慧的勞動人民,早已經在這片群山之中建造了棧道。這個走之字形的棧道,雖然爬起來比較費勁,但還是能夠爬上這座高山的。只不過有些麻煩。

  “這地方是沒辦法架鐵索橋了!伯起在這里干什么啊?”

  受限于這個年代的冶金技術,簡杰的鐵索橋還是有限制的,譬如說做不出三百米以上的鐵索,像是這座突然凸起的這塊山地,便無法架設鐵索橋,只能繼續走前人們留下的棧道。

  就在馬謖自言自語的時候,他倒是終于看清楚了這片山地有什么奇異的地方,在原先半山腰的地方,不知何時起已經多了幾個精鋼打造的大家伙。

  這些大家伙一頭固定在地面上,另外一頭斜著伸到了空中,向地面垂下了許多繩索。整個小山被分成了大概四層吊塔。

  恰好在這個時候,地面上有人在那里拉動著繩索,將一堆重物吊了起來。

  根據馬謖的目測,被吊起來的重物大概有七八百斤,只是下面在這里拉動繩子的人卻只有三人。這么換算下來,似乎每個民夫都有二三百斤的力氣,可以說是難得的大力士。只是在看看這幾人的體貌,怎么看都是普通的的民夫。

  不一會兒,這些重物便被拉到了二三十米的高空處,而守在半山腰的民夫,則是將這批重物給接下來,然后又掛在更高位置垂下來的繩索,將這批重物繼續向高處拉去。不一會兒這些重物便被送到了山頂上。

  雖然聽想見到簡杰,當開始爬上棧道之前,馬謖忍不住還是看了一眼那邊正在拉著繩索的民夫們。

  “我看這袋子里的糧食怎么著也有三百斤,長者能拉得動嗎?”而旁邊新被拉起的一大袋糧食,可能有三百來斤,但是卻只有一名民夫在那里拉動繩索。看到這里,馬謖終于按捺不住心里的好奇,向那邊在那里拉著重物的民夫問道。

  這是個四十多歲的老農,雖然這種人因為常年干農活的原因,非常有力氣,但也不至于一下子拉起三百斤重的東西。

  可能在馬謖面前顯擺了一番,這個老農也頗有得色,手里拉動得更加迅速,一下子將吊在吊塔上的袋子又拉高了許多。

  “后生,看到吊塔上面的輪子了嘛,有了這么輪子,拉起重物來可省力氣了!這東西當真奇妙,我原先在陶井干活的時候,不是沒見過這種輪子,但卻沒想到能夠如此省力!”說起這東西來,老農也是嘖嘖稱奇。

  隨著老農一說,馬謖抬頭望去,在二十來米高的吊塔之上,的確掛著幾個滑輪。之前因為距離太遠,馬謖沒有看清楚。

  要說這滑輪,其實馬謖也知道,畢竟在漢代的陶井之中,已經開始大量使用滑輪。再往前推,秦代那許多舉世聞名的工程之中,都大量使用了滑輪。像是后世出土的秦始皇泗水撈鼎的壁畫,上面更是采用了高竿雙滑輪聯動的技術。

  滑輪技術在這個年代已經大量使用,不過使用的主要還是定滑輪,而簡杰這個穿越者,開始引入了動滑輪和滑輪組的概念,讓滑輪技術使用起來更加省力,幾百斤的貨物一個人在山下便可以把他給拉到高處,多倒幾次手便能拉到山頂。

  又望著滑輪組出了一下神,馬謖多少看出來這滑輪組和普通定滑輪的區別還是很大的,自然是簡杰對滑輪進行的改進。

  這一路走過來,簡杰所做的一切,都遠超馬謖的想象,但仔細一琢磨,似乎也不是那么一回事,好像都是古人已經有的。

  就像是鐵索橋,馬謖在來的路上,曾經碰到一個漢中旅客。據這位旅客說,之前漢中的樊河之上,曾經被舞陽侯樊噲架設過一座鐵索橋,只是年代久遠,早已經損毀,但口耳相傳下來的樊河橋模樣,卻是實打實的鐵索橋。

  對這么一個傳聞,馬謖是不怎么信的,要是說這個早已經沒了的鐵索橋是蕭何所造,他還有幾分信,樊噲一個武夫何德何能做出這種東西來。有些人就是編故事,編得也不像那么一回事,或許是因為他只聽說過樊噲的緣故。

  對這個漢中旅客的話,馬謖不相信,但是有軌馬車,卻并不是簡杰的首創,之前大秦的馳道體系,便算是有軌馬車的一種形勢,的確給大秦一統天下創造了很大的便利。

  但這些東西,都沒有被人想到用來改善益州那糟糕透頂的交通情況,這也是簡杰的本事,至少馬謖便沒有這些個念頭。

  請:m.doulaidu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