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77章 一千令吉起征點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1997年11月28日,星期五,蘭方市。

  令吉的下跌,已經有整整三個星期了。蘭方各地,九萬民眾悲喜不一,一副百態眾生相。

  有不少國民一開始就信奉了君主朱猷棟和大資本家顧鯤的勸說攻勢,把手頭的現錢和存款,統統兌成了人民幣,躲過了一劫。

  此時此刻,這部分民眾的心態就很穩,甚至有些還頗有智商優越感。

  當他們看那些死硬不肯信、不聽勸的鄰居時,心態就跟聰明人看到那些被保健品推銷騙了的無知老人時那般幸災樂禍。

  而那些捏著令吉的人,依然還抱著一絲希望。

  用諸如“反正我也是在國內自己賺自己花,又不出國,暫時貶一點值關我屁事,反正我就這輩子雷打不動,什么操作都不做,越少動彈就越少有被騙的機會”這一類的想法自我麻痹安慰。

  另一方面,他們也幻想令吉的貶值是暫時的,只要大馬當局重視起來,展開反擊,他們就解脫了。

  只可惜,這種自我麻痹的意淫并不能持續多久,蘭方人甚至比其他國家的人,更快感受到匯率變化的痛苦。

  因為蘭方跟任何周邊國家都不同,蘭方是雙本幣混用的國家!

  哪怕是在對岸的沙撈越,古晉,令吉貶值之后,物價并沒有上漲,因為那兒的一切都是令吉計價的。貶值只會讓進口品漲價,對自產自銷沒有影響。

  可是蘭方呢?平時一個東西如果賣10塊錢,店里面的標價就是“10令吉/24人民幣”這樣雙價一起標的。

  令吉突然貶值之后,商家們普遍都學精了,一個10塊錢的東西,“24人民幣”的標價簽依然留在那兒掛著,而“10令吉”的標簽就偷偷撤了。

  這樣商家也不用明著說他漲價了,他只要說自己是按照人民幣計價買賣就行。

  如果有那種死硬信奉令吉的人,非要拿著令吉買東西,商家也不會不收。但是會臨時掏出一個計算器來,稀里嘩啦按現行匯率一算,然后告訴你10令吉只相當于18人民幣了,要買這個標價24人民幣的東西,現在得掏13塊5令吉。

  愛買不買。

  所以,那些不信顧鯤的人,幾乎是一兩周內,就飛速感受到了冷暖變化。

  就在人心煌煌的當口,當天的《蘭方日報》上,以及蘭方電臺的公開廣播上,終于有一些好消息,讓人心安定了下來。

  如前所述,蘭方因為太小,并沒有電視臺,只有一份報紙和一個廣播電臺。廣播這玩意兒到了97年雖然已經太落后,但卻也有一個妙用,那就是這玩意兒傳達率比較高效:

  在只有一個核心主城區的蘭方,往幾個高層建筑外面掛一些超大功率的擴音器,就跟防空警報那樣功率的,等到君主要宣布大事兒的時候,就可以直接對全體國民廣播。也不需要觀眾閑著或者在家里開著機器,走在路上都能聽見。

  “……為應對近期的東南亞金融危機,拯救國民,殿下諭令如下:……”

  廣播里BLABLA說了一堆梗概的惠民補貼政策,大致上跟顧鯤對朱猷棟獻策的內容差不多,就不再贅述一遍了。

  反正廣播最后還讓大家詳情文稿見當天的《蘭方日報》。

  所有國民一下子就轟動了。

  “殿下和顧老板這么仁慈?居然還給那些死不肯拋棄令吉的蠢貨補貼?真是亙古未有之仁政吶。可惜有點濫好人了。”

  “濫好人不一定,還是看看細則吧。”

  茶餐廳和酒樓里,還有各種人群扎堆的娛樂休閑場所,在廣播通報出來的第一時間,就紛紛討論開了。

  這些地方一般還有賣報紙,或者門口就有報亭,庶民就紛紛掏錢購買:“老板,一份《蘭方日報》。”

  “我要兩份。”

  稀里嘩啦一陣,當天的蘭方日報最終居一共賣出了三萬份,比平時的幾千份多了四倍之多,超過了每戶一份。

  所有人都熱切地開始了解補貼政策的細節。

  蘭方港西邊不遠的某個小漁村,曾經顧鯤重生之初故居所在地不遠。

  劉民一家以及他們家雇傭的船工水手、水手們的親人,此刻也正圍在一起,聽廣播看新聞,了解政策。

  這個劉民,當然就是幾年前顧鯤那個鄰居了。正常情況下,他手下的人是不會湊這么齊的,主要是因為今天正好是船出海半個月后回航的日子,水手們的家人都擔心,才會聚到船東這兒來接船。

  這幾年,劉民因為之前沒搭上顧鯤這個通天梯,只能靠自己滾雪球,所以發展不快,三四年苦干剝削下來,家產也就勉強漲到百萬令吉,船倒是又添置了一條,好歹可以雙船配合拖網作業了。

  按照慣例,回航日劉民會請所有水手的家人吃一頓便飯,算是漁家的禮數。

  他們就是上岸了之后,剛好聽到了廣播、然后買了報紙來了解。

  這幾戶水手里面,有幾個就因為年輕人過去半個月都出海了、家里只有沒文化的老人,封閉保守不敢信政府,所以沒把家里的令吉換成人民幣,如今損失不小,所以對這些政策當然是特別關心。

  “阿大,你看看這報紙上說的,關于養老的補貼,究竟是怎么個辦法?咱沒文化也看不懂哇,你不在的日子,我跟你爸又怕政府是騙子,國家幾次三番號召令吉換人民幣,我們都沒敢換,現在可如何是好,街面上拿令吉買東西,價錢都漲了三成了!錢不值錢了!”

  問這話的,是劉民手下一位水手的母親。

  這種情況,在蘭方其實還挺常見的,主要就是家里只有一個孩子,稍微有點文化平時要拿主意,但因為出海半個月一個月沒音信也很正常,家里只有老人的話,看誰都覺得是騙子,政府號召做什么都不響應,就錯過了兌換期。

  如果是家里有兩個孩子的,一般工作上會錯開,不會家里連續半個月沒有年輕人,這種問題就不太明顯。

  那位水手也就是初中文化水平,粗通文字,聽說了父母的麻煩后,連忙查看相關條款,然后居然就松了口氣:

  “報上有說呢,考慮到大量未兌換人民幣的受損失者,都是信息閉塞的中老年人,且有相當一部分損失,是國民畢生積攢的養老金。所以顧鯤保障基金愿意對50歲以上的中老年受損失國民,進行統一補貼。

  但因為蘭方目前沒有商業保險公司提供養老金業務,所以顧鯤保障基金愿意給這部分國民一次性交付相當于10年期保費的馬來商業養老險種,剩余5年需要投保人自費……不過這種保險要馬來國籍才能用呢,蘭方人不能用,你們要享受,得入籍馬來。”

  那些人立刻苦了一張臉:“去馬來?有養老當然最好了,但馬來也不要我們這種廢人移民啊。”

  蘭方立國才14年,所以國民大多數是沒有養老保障的,都是靠子女賺錢贍養老人為主。

  國民也不覺得國家欠他們,因為養老金本來就是工人和職員才有。這里原先以漁業和農業為主,農民漁民自古以來就覺得沒有退休金是天經地義的。

  而且當年作為“被保護國”殖民的時候,殖民狗更是敲骨吸髓,從來沒養老一說。老一輩被殖民狗奴役慣了,覺得朱猷棟親政之后這十幾年的福利,已經比原先布據時代好太多,很滿足了。

  現在居然國家還為大家的養老積蓄貶值而幫買鄰國的商業保險對沖風險,太仁慈了。

  劉民是這群人里讀書最多、見識最廣的,便出言為大家解惑:“要是真想移民,去古晉還是容易的,交一份保險,買個房子就行——如今金融危機,馬來也面臨熱錢短缺,他們很多商業保險,也有資金鏈斷裂的風險,所以現在去接盤馬來那些龐氏盤,都會特別優惠。

  至于房價,殿下給的補貼都是美元或者人民幣計價,古晉的房價是令吉,這就相當于房價直接跌了25。再加上我看目前古晉房價本來就有一筆大跌,報紙上說,到明年初過完春節,房價會跌三成,綜合上匯率,最多半價就能買到了,說不定還會跌更多。”

  之前東南亞準發達國家的房價都是挺虛高的,顧鯤94年底給妹妹在古晉念高中時買的房子,在古晉市區,折合人民幣要將近五千一平米。

  而94年顧鯤在粵州南海港區買的房子,才一兩千,市中心花都也就四千。可見當時古晉這種N線城市都比粵州這樣的華夏一線值錢了。

  但是,東南亞金融危機這一波之后,那些房子的美元/人民幣計價直接腰斬還不止。

  現在去古晉買核心城區的房子,也就兩千多人民幣一平。如果不考慮小孩子念書,愿意買郊區,一千多一平的也有,折合美元才兩百塊一平。

  這么一算,蘭方慈善基金會給每戶五千美元的補貼,就夠在這段低谷期,兌換到古晉郊區25平米的一室一廳迷你戶型了。雖然住起來很逼仄,卻能達到移民政策的最底投資下限。

  誰讓馬來人自己危機期間拼命找熱錢呢。你移民過去了,將來好歹有消費有勞力。

  那些之前頑固閉塞吃了虧的人,紛紛松了口氣。

  不過,也有另外幾個家里沒有老人、向來也比較聽信政府和顧大資本家號召的水手,聞言不樂意了:“那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死不聽勸的倒是補貼了,我們這種一直響應號召的,結果啥都沒撈到?”

  劉民怕引起手下水手分裂,連忙勸阻:“不能這么說,你們提前換了人民幣,本來就沒損失啊!再說了,你們看完報紙上的政策好不好。后面明明白白說了,對其他國民,一律有兼顧公平性的好處,只不過為了師出有名,不叫補貼。”

  聽了這話,那些沒有長輩健在的年輕水手才略微平衡了些:“有些啥好處?讓我看看。”

  劉民掃視了一下,指著一條說:“這不寫這么?鑒于優惠A的獲益者,都是從此不再保留蘭方國籍的,特提供優惠B,普惠堅持持有蘭方國籍的本國公民。

  自1998年1月1日起,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從1984年1月1日時定額的美元300令吉,提高到每月1000令吉。你們現在還要交所得稅,提高了之后都不用交了!這不就是個優惠。

  再說后面還有呢,還沒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