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三十四回 擇孺子(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鄭嬪之父為曹魏匠作大匠鄭渾第八世孫,母親李氏為趙郡李氏一族,皆為名門望族。

  鄭嬪嫡親兄長鄭懿,字景伯,時任司徒左長史。鄭懿嫡夫人姚氏育有一女,喚作蕎兒,此時恰及豆蔻之年,雖非傾國傾城之貌,卻是明眸皓齒,冰肌玉骨。

  鄭氏因與李氏居于一宮,不片刻便趕至內殿。

  鄭氏入內,向李氏行了個常禮,便笑盈盈道:“妾方才本欲來向夫人道賀,又恐夫人自羅夫人宮內歸來勞累,便不敢前來打擾。”

  李氏招了招手,示意鄭氏坐于其身旁,方笑道:“阿妹倒是消息靈通呢。”

  頓了頓,接著道:“照顧羅夫人母子看似輕松,實則責任頗重,吾恐心余力絀,辜負了陛下所托。”

  鄭氏抿嘴一笑,道:“夫人您慧心巧思,莫說只照顧羅夫人母子,便是闔宮上下皆由您照顧,亦未嘗不可。”

  李氏聽的入耳,嘴上卻謙遜道:“阿妹謬贊了,陛下既出了口諭,吾怎敢不遵,吾不過是勉為其難罷了。”

  鄭氏笑了笑,道:“夫人與眾人皆情禮兼到,闔宮上下無不稱贊夫人內外兼修。待妾生產之后若能得夫人照顧,那便是妾天大的福分。”

  李氏掩口輕笑,道:“照顧產后妃嬪是皇后之責,未有陛下旨意,吾豈敢代行皇后之責。”

  略略停頓,接著道:“然阿妹與吾一宮而居,便是有皇后照顧,吾亦當盡心盡力令你母子康健。”

  鄭氏聞言,喜上眉梢。

  二人正說話,宮婢端了碗盞入內。

  環丹接過,輕輕置于鄭氏面前案幾之上,微笑道:“鄭嬪,夫人囑小廚房為您煮了天喜湯。這天喜湯以春日晨初之水,輔以當歸、阿膠、芍藥,可養血安胎。這是夫人專程詢了太醫令得來的方子,您趁熱飲一碗。”

  鄭氏滿臉笑意,謝過李氏,更覺李氏可親可近。

  待鄭氏飲罷天喜湯,李氏方緩緩道:“阿妹初為人母,如今生產在即,吾恐阿妹心內懼怕,本欲求陛下恩準阿妹家眷入宮相伴,然羅夫人產子在先,其家眷亦不曾入宮,吾便不好壞了規矩。”

  鄭氏將碗盞遞于環丹,轉頭對李氏道:“妾知夫人為吾著想,旁的話妾自不多言,感激之情置于心內。”

  李氏笑了笑,悠然道:“你我姊妹之間,何言感激。阿妹便安心待產,至滿月之際,便可按例,令母家親眷至宮內團聚。”

  看了一眼環丹,示意其離去,繼而微笑著對鄭氏道:“吾聽聞陛下即日便要為太子擇左右孺子,加之妹妹臨產,宮內該是喜事連連了。”

  “擇左右孺子?”鄭氏疑道。

  見李氏點了點頭,鄭氏輕嘆一口氣,道:“這左右孺子是太子開房之人,必有一人將為太子誕下長子,如此便‘子貴母死’,亦不知是喜是悲。”

  李氏起身行至香爐旁,親手將合蕊香之料加入爐中,方才轉身對鄭氏道:“常言女子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吾等女子便該守此綱常。”

  復行至榻前,坐定,李氏接著道:“雖說太祖定下‘子貴母死’,然母族之榮光,卻是無人能及。再者言,開房之人與太子情份自不同于她人,此種情份豈是常人可得。”

  輕嘆了口氣,李氏繼續道:“吾族中未有與太子年紀相仿之女,不然,吾定要將其送至宮中,為母族博一份榮耀。”

  鄭氏頷首微笑,道:“夫人之言句句在理,既是世家之女,享族中福澤,便該有所擔當。”

  李氏嘴角含笑,只看著鄭氏,卻不出聲。

  鄭氏望了一眼李氏,道:“妾家中有一嫡侄女,恰值豆蔻之年,雖非玉貌花容,卻是個玲瓏剔透之女。若其有幸,可蒙夫人指點,得以晉身東宮,那便是其三生之福。”

  李氏心內暗喜,卻不動聲色道:“吾記起來了,舊年于平城西宮之內,你母親攜了此女同來探你。倒是個口齒伶俐、香嬌玉嫩的孩子。”

  言到此,李氏忽的輕嘆一口氣,道:“如今吾雖有協理后宮之責,卻無左右太子之權。吾便是有心相助,亦恐力不從心啊。”

  鄭氏心內一怔,急急道:“夫人穎悟絕倫,定可助其成事。”

  李氏見火候已到,便開口道:“吾與阿妹雖非血親,卻情同姊妹。吾雖無阿妹口中之才,卻是愿助阿妹一臂之力。”

  鄭氏大喜,急忙起身欲行大禮,便被李氏制止。

  鄭氏行了常禮,歡喜道:“妾這便著人遞信于父親,令其早做準備。”

  李氏點了點頭,微笑道:“明日你去請陛下示下,只說臨產在即,心內煩躁,欲接家中侄女前來相伴。”

  鄭氏一臉茫然,道:“夫人您言羅夫人產前亦無家眷入宮,妾豈可…”

  李氏淡淡一笑,道:“未婚女子無妨,你只管去尋陛下,余下之事,吾自會料理。”

  鄭氏聞言,喜自心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