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四章史記與竹書紀年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有一位智者說過:‘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因此入住無愁侯府之初,蕭逸就下令建一座藏書閣,并不惜人力、財力,四處的抄寫、購買各種書籍,而在率軍攻城略地之時,也是先搶書籍、后搶金銀珠寶,有士兵膽敢焚毀書籍者,斬立決!

  知道大司馬大人愛書如命,文武百官也都想方設法尋找,作為禮物送到侯府之中,這比送奇珍異寶更受歡迎呢,還有掘子軍從古墓里面,弄出來的上古書籍,也都落入到蕭逸手中了。

  二十多年的收集下來,侯府藏書超過了三萬卷之數,包括經史子集、天文、地理、陰陽、醫術、占卜、道經、佛經、工藝、農藝……涵蓋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知識財富!

  另外嗎,蕭逸不是敝帚自珍之人,除了一些‘特殊’的書籍,余者全都印刷多份,或是贈予親朋好友,或是送到爭鳴學府中,讓學子們隨便的借閱,書看的人越多,才越有意義不是!

  而近三年里面,蕭逸減少了練武的時間,卻經常到藏書閣中閱讀,想從書籍中得到心靈的寧靜,并解開一些歷史謎團!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觀太史公之書,猶如痛飲美酒一般,怎一個爽字了得,可惜此書殘缺不全,猶如羊脂美玉略有瑕疵,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補齊剩余的幾篇!”

  《史記》是蕭逸最喜歡的書籍之一,為前漢太史令司馬遷所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共計三千多年的歷史。

  全書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余字,可謂是輝煌巨著了,可惜司馬遷去世之后,其中有十篇散失了,至今也沒有尋找到。

  之后幾百年里,有不少著名學者,試圖重新補齊《史記》,可是補充上來的十篇,文筆、意境、可靠程度,都比原著相差甚遠,讓后人深感遺憾!

  只能希望散失的十篇,沒有毀于戰火之中、或者無知小人之手,而是藏在不知名的角落中,在若干年以后,可以重新出世,恩澤后人!

  “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

  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於是軒轅乃習用干戈,以征不享,諸侯咸來賓從。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

  開篇第一章,就是《五帝本紀》,記載了黃帝、顓頊帝、帝嚳、堯帝、舜帝五位上古帝王的來歷,以及他們統治時期的事情!

  對于華夏列祖列宗,蕭逸自然是充滿了敬意,不過讀《五帝本紀》的目的,關鍵在于兩個字:禪讓!

  禪讓是中國歷史上,統治權轉移的一種方式,就是帝王之位不傳兒子,而是讓給沒有關系的賢人!

  《五帝本紀》上說:‘堯帝為部落聯盟領袖之時,兒子丹朱頑劣不堪,好斗無德,不適合繼承帝位,于是讓群臣推舉合適的繼承人!

  群臣們就推舉了舜,堯帝對舜進行了三年考核,認可了他的治國才能,于是命舜攝行天子之政,幫助自己治理天下,后來又正式禪位給他!

  舜帝在位三十九年,自己的兒子商均不爭氣,于是禪位給治水有功的大禹,自己到南方去巡視,最后病逝在了蒼梧之野!’

  三代圣君,皆以大公之心治理天下,使得九族和睦、百姓昭明,合和萬國、天下大治,也成為了后世君主的榜樣,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堯帝、舜帝、大禹之間,真的沒有任何關系嗎,事實并非如此,只要看看三個人的家譜,一切就真相大白了!

  堯帝之父曰帝嚳,帝嚳之父曰蟜極,蟜極之父曰玄囂,玄囂是黃帝的嫡長子!

  舜帝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橋牛,橋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窮蟬,窮蟬父曰帝顓頊,顓頊父曰昌意,昌意是黃帝的嫡次子!

  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鯀,鯀之父曰帝顓頊,顓頊之父曰昌意,昌意是黃帝的嫡次子!

  這下明白了吧,堯帝、舜帝、大禹都是黃帝的嫡系子孫,擁有極深的血緣關系,所謂的帝位禪讓,不過是統治天下的權力、在一個家族內部交接罷了,這與游牧民族的繼承習俗很相似!

  就以匈奴人為例吧,大單于升天之后,他的弟弟、兒子、孫子、侄子以及所有嫡系親屬,全都有上位的機會,大家就坐在一起商議,推舉最有能力的人繼位,但人選僅限于家族內部,絕不會送給無關外人的!

  但更多的時候,還是大家把人馬拉出來,狠狠的拼殺一場,馬蹄踏尸,血濺殘陽,最后誰打贏了,誰就是草原的新主人!

  就說最近一段時間,大單于趙浪身體很不好,已經在安排后事了,匈奴貴族們蠢蠢欲動,或是明爭,或是暗斗,都想向大單于之位發起沖擊!

  小母狼趙嫣然也送信到無愁侯府,表示自己的兒子蕭戰是匈奴貴族,也有統治大草原的權力,其野心昭然若揭!

  蕭逸立刻回信了,嚴厲申飭了小母狼一番,自己的兒子姓蕭,是血脈純正的漢家兒郎,不是什么匈奴貴族,這一點毋容置疑!

  與此同時,命令駐扎河套地區的張燕,暗中集結兵馬,緊盯匈奴王庭的情況,如果趙浪識趣一些,把大單于之位傳給了蕭戰,那就一切都好說了。

  否則的話,數萬漢軍鐵騎西渡黃河,直接殺到匈奴王庭去,用武力支持蕭戰上位,至于那些匈奴貴族嗎,誰敢不服,殺無赦!

  帝位之位傳承,總是暗含刀光劍影、且帶有濃濃的血腥味,由如今而推測過往,想來堯帝、舜帝、大禹交替之時,也非常的‘熱鬧’吧?

  想到這里,蕭逸把《史記》放回書架上,在墻壁上拍了三下,蹦出一個暗格來,從中取出一本古籍《竹書紀年》。

  這是掘子軍摸金之時,從一座戰國大墓中找到的古籍,全都由大篆書寫而成,送到了無愁侯府之后,大才女蔡文姬進行了翻譯,才知道其中內容!

  《竹書紀年》是春秋時期晉國史官,和戰國時期魏國史官所作的一部編年體通史,共有十三篇,敘述了夏、商、西周和春秋、戰國的歷史,按年編次!

  《竹書紀年》里面,也有五帝的記載,以及帝位傳承的經過,卻與《史記》記載的大相徑庭……

  ‘昔堯德衰,為舜所囚也。’

  ‘舜囚堯于平陽,取之帝位。’

  ‘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

  ‘聞堯死,葬于九嶷山下,其二妃娥皇、女英往尋,抱竹痛哭,淚盡而死!’

  沒有和平禪讓,也沒有大公無私,有的只是陰謀詭計,舜趁著堯帝年老體衰,把他流放到了遠方,自己奪取了帝位,又把堯的兒子控制起來,以免威脅自己的位置!

  兩者相比較,《竹書紀年》顯然更可信一些,人都是有私心的,豈會把帝位拱手讓與外人,人同樣是有野心的,為了奪權可以不擇手段,甚至是殺戮至親之人!

  可這本書翻譯出來之后,立刻被蕭逸藏到暗格之中,不準任何人觀看,就連蕭氏諸子也不行,同時叮囑蔡文姬,不要向外吐露一個字!

  沒辦法,這本書一旦流傳出去,勢必引發一場思想大地震,稱頌數千年的圣君,竟然是陰險小人,靠著篡位奪取了天下,手段還如此的殘忍!

  常言道:子不言父之過,身為后世子孫,還是給祖先留點顏面吧,道德樹立起來不容易,不能被一本書給摧毀了!

  尤其是現在,漢室衰微,曹魏崛起,早晚也會來一場禪讓的,就按照《史記》記載的,和平演變最好不過了,也給后世樹立一個榜樣,少做殺戮,以免內耗!

  “啟稟父親,大王派人送來一個錦盒,指定要您親手拆開!”

  “哦,拿進來吧!”

  蕭逸剛把書收藏好,長子蕭玄就走進來了,下跪行禮之后,雙手獻上一個黑漆錦盒,上面還貼著兩道封條,赫然是曹丕的親筆!

  蕭逸扯下封條,輕輕的打開了錦盒,里面赫然是一枚白色蟒蛇頭骨,猙獰恐怖、滿嘴的鋒利牙齒,做出望天咆哮之狀,想來生前也不是善類!

  記得兗州舉兵之時,軍中嚴重缺乏糧草,將士們吃了上頓沒下頓,曹操、蕭逸商議之后,帶人挖了梁孝王劉武的陵墓,取其陪葬金銀珠寶以養軍,終于度過了困難時期!

  挖掘過程之中,在墓道里發現一條白色巨蟒,身長數丈,力大無比,大小將士皆不敢靠近,蕭逸乃獨自上前,恃勇拔劍斬之!

  事后,白蟒皮制成了兩件軟甲,又堅又韌,刀劍難傷,還有冬暖夏涼、蛇蟲鼠蟻不近的效果,蕭逸自穿一件,獻給了曹操一件!

  蟒首也給了曹操,剔除皮肉、用藥水浸泡之后,制成了一尊鎮紙,就放在曹操的書案上,生前經常的把玩欣賞,后來傳給了世子曹丕!

  未想二十多年過去了,蕭逸親手斬下的蟒首,又送回到了自己手中,盒子里沒有別的東西,也沒藏著什么紙條,一切深意皆在這件禮物之中了。。

  傳說之中,蟒蛇身懷一絲真龍血脈,若是長期吸收日月、山川中的精華,再經受九重雷劫,就有望脫去蛇皮,化成龍身,進而沸騰九天呢!

  曹丕送這枚蟒蛇頭骨過來,就是在暗示蕭逸,自己就要取代漢室、做真龍天子了,你支不支持我?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