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1.185 金山何用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增成殿中,無不震驚。

  不等宋貴妃出聲。賈詡又問:“先帝宋皇后,何以(死而)復生。”

  宋奇止淚答曰:“乃掖庭令畢嵐,假暴室宮人尸,盜送蟾宮。”

  賈詡又問畢嵐:“然否?”

  “然也。”畢嵐無所不答。

  “又因何入王上后宮。”賈詡又問。

  畢嵐窺見賈詡目光如炬,急忙答曰:“時王上問家中七婢出身,大長秋唯恐蟾宮事泄,遂作價億錢,(將宋皇后)販于薊王,以為掣肘。”

  “七貴妃何所出?”賈詡再問。

  “乃‘竇氏八麗’。”畢嵐對蟾宮諸事,知之甚祥。

  “田公。”

  “老朽在。”便有國中豪商田韶,側席應答。

  “七貴妃之事,何如?”

  “時王上求婢……”田韶遂將前情往事,娓娓道來。

  “時我主尚未復爵,如何能求得‘竇氏八麗’。”賈詡提及破綻。

  “乃,下臣所為。”宋奇實言相告:“時,下臣為濦強侯。與大賢良師交善。”

  “皇后之兄,自當可行。”賈詡轉而又問:“大賢良師,素與我主交惡,因何相助?”

  “乃奉神上宗師之命。”宋奇答曰。

  神上宗師,便是右國令,“夏馥”。天師道仲嗣師,張機。右國令之事,殿中重臣,無人不知。正如街頭巷尾,茶館酒壚,經久不衰《少君侯二三事》。少時,劉備施“陷地神術”,除青溪巨石。引神上宗師矚目。后樓桑大興,神上宗師托名夏馥,自投門下。掌將作事宜。積功為右國令。

  后身份被破,王命公審。不及論罪,已駕鶴西去。薊王執晚輩禮扶棺送葬,罰銅百億抵罪。從此往后,薊國再無右國令。乃至國令,號“天闕”。左國令遂省“左”字,只尊國令。

  前情往事,浮上心頭,宛如昨日。諸國老,無不動容。

  彼時,薊王上陵禮時,焚書以告列祖列宗。廟見成婦,亦備說來由。故娶宋貴妃,并無違背。

  至此,宋奇身份確定。先為濦強侯,后為太平道侯殷。

  “梁冀金山,如何發丘?”賈文和,又從金山入手。

  此事,唯宋奇可知:“乃神上使馬元義,命京中教眾,尋金(跡)而發。”

  “如何尋金?”

  “銷金兔窟。”

  《后漢書》曰:“(梁冀)又起菟苑于河南城西,經亙數十里,發屬縣卒徒,繕修樓觀,數年乃成。移檄所在,調發生菟,刻其毛以為識,人有犯者,罪至刑死。”

  《水經注榖水》又曰:“榖水自閶闔門而南徑土山東,水西三里有坂,坂上有土山,漢大將軍梁冀所成,筑土為山,植木成苑,張璠《漢記》曰:山多峭坂,以象二崤,積金玉,采捕禽獸,以充其中。有人殺苑兔者,迭相尋逐,死者十三人。”

  胡商殺苑兔,亦因兔毛銷金。唯恐金山之事外泄,梁冀殺人滅口。

  謂“狡兔三窟”。園中走兔,掘洞而入金山。又銷金而出。日積月累,便有一條金脈,蔓延于兔窟之中。只需尋金掘進。終有一日,金山可至。

  梁冀金山,亦得證。

  之所以,宋奇往來蟾宮,一擲千金。正因越發靠近金山,遺金漸多。此,亦是宋奇,刻意為之。扶風侯公子,出手愈發闊綽。宋皇后,便愈發身安。只需假以時日,必可湊足贖金。奈何臨鄉侯登門求問“竇氏八麗”。唯恐蟾宮事泄,曹節遂將宋皇后作價一億,販與劉備。

  彼時,劉備夜登太倉。畢嵐君前獻寶,后捶胸頓足,嚎啕大哭。痛心之情,溢于言表(詳見《雒陽·1.84蟾宮折桂》)。便因,蟾宮嫦娥,宋皇后賤賣。

  “金山何用?”賈詡再問。

  “求登蟾宮。”宋奇如實作答。

  “永樂入蟾宮否?”

  “然也。”畢嵐伏地答曰:“乃奴婢親往來之。”

  “宋相,求否?”此乃關鍵之所在。既覓得金脈,又往來蟾宮折貴。尋常庸脂俗粉,已難入法眼。更加,凡登蟾宮者,皆如梁冀寵溺友通期一般心態。求宿帝王妃之禁忌。

  試想,宋奇與先帝,血海深仇。污其母以報之。亦是心仇使然。且彼時有梁冀金山在手,更有蟾宮上下,貪財黃門,助其成事。

  以梁冀金山,嫖宿天子生母,已解心頭之恨。貌似,水到渠成。

  殿內皆屏氣凝神,且看宋奇如何作答。

  “下臣,未求。”宋奇擲地有聲。

  一旁畢嵐,曹沖,聞言神色各異。

  “掖庭令。”

  “奴婢在。”

  “宋相累入蟾宮,可曾折桂?”此問亦是關鍵。

  畢嵐如實作答:“未曾。”

  “何以知之?”

  “時大長秋命奴婢,尋名籍以問。諸園貴人皆言,未曾侍之。”此答,亦是關鍵。曹節曾命畢嵐,暗中詢問諸園貴人。皆未曾與侯公子,行云雨之事。

  此足可佐證,宋奇豪擲千金,屢登蟾宮。非為尋歡作樂,乃行緩兵之計。力保宋皇后,清白不失。

  奈何,畢嵐所知,乃出曹節授意。曹節言,永樂太后,乃宋奇所求。試想,彼時彼刻,畢嵐必深信不疑。且事不宜遲,亦未曾向宋奇求問。如今,木已乘舟。更死無對證。追悔莫及。

  “越騎校尉。”

  “末將在。”

  “大長秋,可曾言及。”

  “大兄,并未言及。”

  此亦可佐證,永樂之事,唯曹節一人知。

  見賈詡,再無所問。

  殿中眾人,心思各異。

  有頃,賈詡轉問側席:“永樂太仆。”

  “老奴在。”賈詡乃代王太后發問。故眾人皆以,臣下自處。

  “我主,可曾與永樂太后茍且。”

  “未曾。”封谞以頭觸地。薊王往來永樂宮,寥寥數次而已。且與董太后,隔簾相見。恪守君臣之禮。豈能暗中茍且。

  更加,董侯出生前后。先帝未崩。南北二宮,眼線密布。凡薊王入宮,皆有黃門細作,密報詳情。若果真與永樂太后茍且,先帝焉能不知。

  此時,殿中宿老,皆稍得心安。

  唯二千石列,眾謀主,肅容以待。

  “掖庭令。”

  “奴婢在。”

  “永樂太后入蟾宮時。我主可在?”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