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1.168 二廷合并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洛陽東郭,馬市子錢家。

  博舍密室。

  眾黃門力士,合力抬起一人,倒栽入甕。

  那人死命掙扎。一時酒花迸濺,嗆聲四起。須臾,渾身僵硬,漸無生息。又待片刻,尸身松軟,黃門力士這才罷休。一旁小黃門,上前驗氣。

  確認溺斃。這便出舍相告:“稟大人,賊人已死。”

  “善。”院中垂拱立于桃花樹下之人,正是永巷令徐奉。

  先前,永樂署災。天子命掖庭令畢嵐修繕。畢嵐遂求徐奉,代為招募良匠。唐七此人,便是徐奉所募。不料此獠,嗜博如命。竟膽大包天,盜竊永樂積銅。如今,人贓俱獲,無從抵賴。大長秋曹節,遂命永巷令徐奉,親自了解此事。也算對天家母子,并黃門朋黨,有所交代。

  “老大人有命,棄尸陽渠。”徐奉面無表情。

  “喏。”心腹小黃門,領命自去。

  有頃,掖庭令畢嵐,出宮來見:“何如?”

  “事畢矣。”徐奉答曰。

  見畢嵐笑意深沉,徐奉隨口一問:“唐七只竊永樂積銅乎?”

  “然也。”畢嵐渾然未覺:“此賊天宦,無能為也。”

  “哦?”聞此言,徐奉心安大半。

  與畢嵐不同。徐奉乃太平道內應。蟄伏禁中,謹小慎微,尤勝黃門一籌。大賢良師,舉事在即。若唐七另有不軌,延禍上身。牽連事小,累黃巾事發為大。

  不可不防。

  畢嵐又道:“若永樂太仆(封谞),問起唐七之事。推說累日未見,不知所終便可。”

  “可也。”徐奉心領神會。

  俗謂“欠債還錢,殺人償命”。酒甕溺斃,乃博舍、子錢家,討債償命,慣用之法。洛陽令尋跡追查,得禁中金珠。必知唐七乃,“因露賊贓”,而被滅口。追查可知,唐七此人,嗜賭如命,更被募為永巷良工,修繕永樂宮。遂知所盜金珠,乃出永樂積銅。

  唐七既亡,諸事皆休。

  料想。永樂太后,唯恐賣官求貨,積財如山,廣為人知。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論察言觀色,揣度圣意。黃門內宦,可謂登峰造極,爐火純青。

  辭別畢嵐,徐奉自去復命,不提。

  北邙,上商里。

  適逢夜深人靜。一輛馬車緩緩駛入里道。

  便有書童下車,叩響門扉。

  “來者何人?”門后有人出聲詢問。

  “扶風侯公子。”書童答道。

  “公子少安。”院門開啟,門人先與書童耳語。書童相告。須臾,久未露面,扶風侯公子,孤身下車,步入院中。

  挑燈入后堂。與秦太倉相見。

  “拜見秦太倉。”侯殷肅容下拜。

  老者含笑點頭。

  待小黃門合力搬出沙盤,老者取細木書道:“公子別來無恙。”

  侯殷取另一支細木在手:“偷生茍安,書不盡言。”

  待小黃門將沙盤抹平,老者又書:“公子此來,可有所得。”

  侯殷書答:“終不負所托。”

  老者急書:“我兒何在?”

  侯殷卻未書寫。反從袖中取白絹一卷,遞給老者。

  老者展開視之,不時含笑點頭。將絹上蠅頭小字看完,又付之一炬。輕吐濁氣,這便提筆寫道:“天下竟有如此奇巧。”

  侯殷急忙提筆:“秦公直言。”

  老者再書:“宋皇后亦入薊王家。”

  侯殷顫抖落筆:“何以知之?”

  老者這便提筆疾書。將前因后果,娓娓道來……

  雞鳴時分,院門重啟。

  扶風侯公子,緩步而出。失魂落魄,立在檐下。直到院門緊閉,猶未回神。圣教處處與劉備為敵。不料劉備,竟是妹夫。“大水沖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識一家人”。

  “公子?”馬車內,書童掀簾輕喚。

  “嗯。”侯公子這才猛然清醒。冷風一吹,遍體生寒。眉上冷汗,已結成冰珠。深吸一口寒氣,穩住心神。遂向馬車走去(詳見:《隴右·1.66人財兩全》)。

  今夜之后。當與太平道,一刀兩斷。京中黃巾余孽,需早日除盡。

  穩步登車。侯公子,已有定計。

  甄下,十八里浦。

  御史中丞荀彧,出使薊國,功德圓滿,不虛此行。

  曹司空攜百官相迎。

  荀彧在薊國,廣受禮遇。甄下亦與有榮焉。見薊王如此持重。曹司空方悟,荀彧大才,不可不用。同車回城,曹司空破例開府宴,為荀彧慶功接風。

  席間,荀彧得知。四海令左慈已返薊國。如其所料。史侯真乃何后所出,先帝長子。史夫人,見事不可為,知滿門無存。于是,含血噴人,構陷史侯。欲借曹司空之手,殺之而后快。

  然,終歸史侯,身份存疑。否則,先帝神應,又做何解。

  試想,天下皆存疑。何況,本就多疑,曹司空。

  趁同去更衣。曹司空求問荀彧。荀彧進言,寧信其有,不信其無。

  片刻沉吟。曹司空如夢初醒。荀彧果然,王佐之才。

  只因存疑。換言之,有人信,必有人不信。

  若以不信而行。一杯鴆酒,結果史侯性命。必被信任之人,冠以弒君大罪。此生污名難除。

  然若以信而行。善待史侯,只廢其帝位,全其性命。即便不信之人,亦無從指摘。反贊司空大義。

  家國天下,利益至上。信與不信,皆求最大得利。

  能有此謀。荀彧如何不稱王佐。

  且與荀彧,正人君子,光明磊落,迥異。曹司空,“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待他日,權傾天下。時過境遷,無人提及。史侯無故暴斃,亦是天命使然。又與司空何干。

  君臣同心,上下勠力。

  三司會審,定史夫人,棄市夷族之罪。廢史侯弘農王位。貶為弘農侯。前為弘農郡王,后為弘農縣主。曹司空,又請驃騎大將軍張濟,共領朝政。

  遣使漢中,說國師張魯,及一眾留守屬吏,悉遷甄都。二朝合并。

  漢中,南鄭。

  國事張魯府。

  “曹司空封我何位?”張魯不置可否。

  “封閬中侯,食邑萬戶。”甄都來使,正是前兗州從事,今陳相薛悌:“位列九卿。”

  “三公可乎?”

  聞此問。薛悌知當,不虛此行:“有何不可?”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