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1.21 赤心如故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幼主必出佞臣。”合肥侯語透深意:“曹孟德欺董侯年幼,欲效董賊故事。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陛下所言極是。”孫堅言道:“然王允、呂布,從旁掣肘。臣竊以為,曹孟德,恐難如愿。”

  “聞曹輕車,欲挾‘奉天子’之威,破州中豪強塢堡。孫破虜以為如何。”合肥侯又問。

  “兗州民情,遠非薊國可比。曹孟德此舉,乃自取其禍。稍有不慎,身死族滅。”孫堅實言相答。

  多次試探,見孫堅赤誠如故。合肥侯終是心安。好言寬慰,放其歸去。

  “退下。”目視猛虎遠去,合肥侯金口玉言。

  “喏!”刀斧手,四散而出。

  正值用人之際。合肥侯豈能自斷一臂。正如二袁所言,孫堅平難豪雄,絕非亂世梟雄曹孟德可比。

  見孫堅安然出宮,長子孫策攜諸校,急忙相迎。

  孫堅前為豫州牧,又遷揚州牧。看似一州之主,實則為政日短,并無根基。無治政良臣,亦是主因。故糧草輜重,皆需從壽春轉運。換言之,此時此刻,斷不可與關東群雄撕破臉皮。

  “阿父。”

  “無妨。”孫堅眼神示意:“先登船。”

  “喏。”

  飛云號,爵室。三面夾膠清鋼琉璃落地窗前。父子二人,并肩而立。

  俯瞰壽春城港。

  孫策問道:“兒有一事不明,阿父教我。”

  “我兒為何事所惑。”孫堅笑問。

  “曹兗州,何以與我等決裂。”孫策年幼,且一言一行,多隨其父。背盟棄友,不忠不義。何以為人,如何立世。

  “孟德,心懷天下,不拘小節。”孫堅言道:“本初并公路,乃出汝南名門。心中所向,亦是名門豪強。然薊王素貴黎庶。少時夷黃穰三族,天下震動。孟德深敬之。故事事皆與玄德比同。為除兗州豪強壟斷,救萬民于水火,不惜先與群雄決裂。”

  “原來如此。”孫策這便醒悟。

  “壟斷”一詞,始見《孟子·公孫丑》:“必求壟斷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

  見阿父似有未盡之言。孫策刨根問底:“敢問阿父,我輩又當何為。”

  “譬如孟德。”長子當面,孫堅遂道破心意。言下之意,先與群雄,虛與委蛇。待攻下荊州,得一方立足之地。再與群雄決裂,鏟除豪強塢堡不遲。

  “其后,又當如何。”孫策再問。

  “從容自保,靜待時變。”孫堅揚眉一笑。

  孫策默記于心。

  漢中,上庸縣。

  據《尚書·牧誓》載,周武王會巴師八國伐紂,戰于牧野。庸國善戰,盛極一時,位八國之首。春秋時“唯庸人善戰,秦楚不敵也”。莊王三年(前611年)八月,楚伐庸,楚人、秦人、巴人滅庸,庸地入楚,置上庸縣。

  上庸扼漢水航道。西接漢中,東連襄樊。合肥侯并張濟等人,引兵至此。囤于堵水岸上高坂。

  堵水旁“有白馬山,山石似馬,望之逼真。側水謂之白馬塞”。“(堵水)而北徑堵陽縣南,北流注于漢(水),謂之‘堵口’”。

  堵水今乃漢水枝津。于“堵口”注入漢水。

  “此處,本庸國地。漢夷雜處,不服王化。為長久計,不可濫殺。”史侯轉而言道:“上庸守將,何人?”

  便有細作上報:“申氏兄弟,兄名耽,弟名儀。初在西平、上庸間聚眾數千家,后與張魯通。”

  “可是本地豪強。”史侯又問。

  “正是。”細作答曰。

  “張魯借五斗米道,竊據漢中。所謂‘名不正,言不順’。速遣使勸降。”史侯成竹在胸。

  “喏。”張濟奉命行事。

  稍后,使者無功而返。

  “申氏兄弟,何所言。”史侯強壓怒氣。

  使者恭聲答曰:“言,諸事令出師君。位卑不敢決斷。”

  “何為師君。”史侯又問。

  “魯據漢中,以鬼道教民,自號‘師君’。”使者又答。

  “無怪巴蜀阻斷。漢中竟為鬼道也。”史侯嘆道。史侯自幼耳濡目染,對仙門之事,知之甚祥。更知神鬼之術,蠱惑人心之劇,天下難出其右。

  更加巴蜀之地,本就篤信巫術。張道陵又曾親來傳教,廣有信眾。換言之,此時漢中,神權已悄然置于皇權之上。

  即便史侯,自稱大漢天子。申氏兄弟,亦固守不降。

  “繞城可乎?”史侯忽問。

  “若不攻下此城,孤軍深入,恐斷后路。”張濟搖頭。

  “強攻可乎?”史侯再問。

  “上庸城三面阻水,申氏兄弟于城外為木柵以自固。”張濟斟酌言道:“強攻不易。”

  “攻之不易,棄之必危。進退無據,如之奈何。”史侯苦無對策。

  便在此時,忽聽帳外人言:“區區五斗米,何足為慮。”

  史侯聞之大喜:“阿母!”

  便有一胖大婦人,掀簾而入。必是史夫人無疑。

  “阿母此來,必有妙計。”史侯軟語求教。

  “陛下莫非忘了,亦是仙門中人。”史夫人笑道。

  若以此論。道人史子眇,與五斗米師張魯,乃同道中人無疑。

  史侯信服:“阿母所言極是。”

  史夫人又笑:“張魯竊據漢中,似有不臣之心。實則我輩中人,多求長生。榮華富貴,與我如浮云。區區虛名,棄如敝屣,有何所謂。”

  “莫非,張魯割據漢中,不為王侯,只為傳道?”史侯忙問。

  “妾,亦如此想。”史夫人言道:“陛下不禁五斗米,張魯必歸心。”

  “若張魯愿攜眾歸降,朕必赦其罪。許五斗米,道傳天下。”史侯指天為誓。

  “張魯畢竟出身天師道。”史夫人再道:“若要歸心,必先取信。”

  “如何取信。”史侯追問。

  史夫人不答反問:“陛下可愿以身證道?”

  “阿母何不明示。”為奪大位,史侯在所不惜。

  “陛下若能入五斗米道,號‘道君’,封張魯為‘國師’。五斗米眾,必盡數歸心。如此,‘漢川之民,戶出十萬,財富土沃,四面險固’,皆為陛下所用矣。”史夫人循循善誘。

  入道可乎?

  “可也。”史侯擲地有聲。

高速文字劉備的日常章節列表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