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1.187 九橫十縱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九橫十縱,乃是郭區。薊王宮城,仍不改諸侯王城,一里之回。故并無僭越之嫌。

  更有甚者,臨鄉東西二港,出入皆經水門。可防民船誤入。如此,涇渭分明。改造后的王都,由“呂”字,變為“日”字。四面直渠,南渠寬百丈,足可泊千艘木蘭大舡。東西直渠,各寬五十丈,亦排建“丁”字長堤,“韭”字泊位。南港三面水路相加,足可泊木蘭大舡,千五百艘。若以進出南港,大小船只計,可泊船五千艘。南港皆改為民用。官船入臨鄉城東水門,泊入東城港。王船入臨鄉西水門,泊入西城港。五十丈寬渠,已不可再稱護城河。

  為通車馬,當架舟橋。舟橋之便,在于靈活。列隊成橋,散開為船。無礙三足踆烏出入。且臨鄉,四面護城河仍在。為內渠。南門與南港相接處,仍以橋頭堡相連。單臨鄉而言,有內外二道環渠。

  薊王不愿大肆營城的另一個原因,恐圈占民田。千里國土,寸土寸金。城市外擴,必占耕地。萬幸大通郡等,皆有美田出。東境大小遼澤,亦是沃壤。更加海水稻,可讓環渤海不毛之地,皆為良田。故才有今日擴城之舉。

  命報館復刻將作寺規劃圖,刊印日報,遍示國中。薊人觀之,無不振奮。

  與洛陽九五雄城,多半為南北二宮所占迥異。九橫十縱,薊王都。王城不過一里之回。換言之,九十街衢中,薊王宮只占一衢。九十分之一。余下多為吏民所居。可想而知,民生鮮活,繁華鼎盛。

  料想,經此之后,薊都當輕易,不再外擴。

  自薊王決意,聯軍貴霜。貴霜國政民情,正被西域都護府,源源不斷,收集上報。

  話說,自薊王中西域而立幕府,都護五十五國。南北絲路興盛。尤其奴隸貿易,為西域綠洲帶來六百萬自由民。讓東西方貿易,趨向均衡。絲綢、茶葉等,仍是大宗輸出商品。而諸多西方特產,亦開始反輸西域。

  誠然,比起年均一億貴霜金幣,流入大漢。回流不過十分之一,千萬之數。饒是如此,亦令貴霜帝國財政,大為緩解。畢竟,絲路稅收,獲利豐厚。

  更有甚者。迦膩色伽一世在位期間(約143年—162年),為與安息爭奪絲綢貿易紅利,除不遺余力,開辟通大漢的海上商道,和經大夏、大宛入西域的陸路商道外。又經營經康居、歡潛,渡里海西行的新商路。使的貴霜,不僅壟斷幾乎全部香料貿易,且在絲綢貿易中,亦占重要地位。

  奈何,自迦膩色伽二世崩后,再無“王中之王”。如今,統治貴霜大部的王者,稱胡毗色伽二世,卻非王中之王。

  關于迦膩色伽二世之死,據后世《付法藏因緣傳》云:三海歸化,北海未服,迦王欲興師北伐,臣民厭戰,乘其衰病之時,“被(褥)覆捂殺之”。

  正因先王死于非命,帝國陷入內亂。(迦膩色伽)二世王,未能傳位于子嗣。被胡毗色伽二世,篡奪大位。亦因內亂,險至貴霜分裂。先前羈縻屬國,紛紛獨立,亦是此因。時至今日。胡毗色伽二世,已控制大半帝國。然民心初定,本不宜征戰。

  奈何七年內戰,令貴霜元氣大傷。攻掠身毒,重拾舊土。甚至與薊國瓜分,整個身毒半島,成為續命良藥。

  另外。對外戰爭,轉嫁國內矛盾。古往今來,亦屢試不爽。

  唯一所慮,便是后患。若安息帝國,趁貴霜大軍東征,揮師來攻。則滅國矣。

  絲路通暢,為便于游商往來。貴霜效西域都護府,架橋修路,分筑置驛。五千里程,快馬加鞭,十日可達。

  布路沙布邏,貴霜王宮。

  多年前,迦膩色伽二世沉疴臥床,令王子讀先王東征羊皮卷書。老王睡夢中,被人捂殺。王子外逃,雖自號三世,論實力,卻遠不及胡毗色伽二世。

  貴霜使節,日夜兼程,回宮傳訊。

  胡毗色伽二世,端坐王位,不置可否。

  “羌身毒道,聞所未聞。”便后王國大臣出聲。

  使者解釋道:“乃是羌中通身毒之道。薊王命都尉玄,年年南下冰原,耗費無數。必事出有因。”

  “綠洲之主,大漢薊王。擁有一串偉大的名號。”胡毗色伽二世,終于出聲:“此道可信。”

  “北身毒(注①),乃帝國舊土,不可分割。”胡毗色伽二世,環視群臣:“南身毒,其地濕熱,可分薊王。”

  “西域長史言,自‘首陀羅’,可販綠洲,‘吠舍’價高十倍,‘剎帝利’價高百倍,‘婆羅門’價高千倍。”使者又道。

  此言一出,殿中嘩然。

  玄奘《大唐西域記》載:“若夫族姓殊者,有四流焉:一日婆羅門,凈行也,守道居貞,潔白其操。二曰剎帝利,王種也,奕世君臨,仁恕為志。三日吠舍,商賈也,貿遷有無,逐利遠近。四日首陀羅,農人也,肆力疇隴,勤身稼穡。凡茲四姓,清濁殊流,婚娶通親,飛伏異路,內外宗枝,姻媾不雜。”

  換言之,底層農奴,“不值一文”。首陀羅之上,多多益善。王族價高百倍,祭祀價高千倍。

  捕獲一名吠舍,可比十人首陀羅。捕獲一名剎帝利,可比百人首陀羅。捕獲一名婆羅門,可比千人首陀羅。

  如此巨利,可想而知。

  奴隸貿易,至于貴霜,好比飲鴆止渴。然即便穿腸毒藥,上至胡毗色伽二世,下至麾下貴族將領,皆無從抗拒。

  只因利大。

  須知,人口等同于生產力。便是所謂民為貴。大漢過半人口,遷徙河北。即便三分天下,群雄皆效仿曹孟德《抑兼并令》,平塢堡,釋農奴,屯田自養。卻成效甚微。正因,苦無人手可用。不得已,唯有大量販購薊國農作機關器。以畜力取代人力。

  機關器,好比重弩。嚴禁出關。且機關器構造復雜,損壞后無從修復。故貴霜無從借力。試想,即便自身毒列國手中,奪回舊土。大量人口外販,乃至赤地千里,何以休養生息。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