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1.298 同聲同氣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原來如此。”孫堅又問:“老父既為人質,孟德更不敢輕動。”

  “文臺所言極是。”袁術話鋒一轉:“然若……”

  不料話將出口,孫堅氣勢陡增:“孟德乃我等摯友矣。焉能坐視家門為他人所害。”

  江東猛虎,振聾發聵。

  眾人無不屏氣。帳內落針可聞。

  須臾,忽聽袁紹笑道:“文臺所言極是。斷不能坐視孟德老父為陶謙所害。”

  袁術亦道:“我輩自當如此。”

  見二袁不似作假。孫堅這才心安:“如此,宜當先救孟德老父,再圖徐州不遲。”

  “速命徐州細作,接應孟德老父。”盟主袁紹一聲令下。

  “喏。”便有心腹家將,奉命而出。

  袁紹言道:“我與孟德,刎頸之交。先前叔父滿門被害,肝腸痛斷。幸得孟德相助,方有今日盛貌。孟德父,即吾父也。焉能不救。文臺切莫見疑。”

  “本初勿怪。”孫堅抱拳認錯。

  “我等‘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云從龍,風從虎。圣人作而萬物睹。’”袁術亦撫掌笑道:“文臺,何故小覷于我?”

  此問無需答。帳中眾人皆笑。

  一時云開霧散,芥蒂全無。

  正如袁術所言。同聲相應,同氣相求。英雄相契,莫過如此。

  洛陽,廷尉詔獄。

  廷尉崔烈,捧盤入內。

  漆木承盤內,酒菜齊備,葷素相宜。唯一不同,耳杯一對。

  張儉隔檻笑道:“威考,欲餞行乎?”

  “‘韓侯出祖,出宿于屠,顯父餞之,清酒百壺(注①)。’”崔烈出口成章:“無有清酒百壺,豈為元節餞。”

  檻門大開,二人席地而坐。

  崔烈斟滿耳杯,并張儉一飲而盡。

  “薊王家,十年陳,松泉釀。”張儉入口既知。

  “旁人皆愛玉瓊漿,然老夫獨愛松泉釀。”崔烈言道:“元節,可知何故。”

  “翠玉瓊漿,號‘仙人醉’。便是酒豪盧太仆,三杯亦醉。如你我二人,不勝酒力,沾唇即倒。”張儉答曰:“松泉釀雖不如仙人醉,然卻足可品味。”

  “‘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注②)。’”崔烈又斟滿杯。

  “‘釀美酒,炙肥牛。請呼心所歡,可用解憂愁。’”張儉笑言:“莫非西去一游。”

  言罷,二人又滿飲此杯。

  便是松泉釀,二杯下肚,亦酒氣上涌,皆已微醺。

  不急斟酒。崔烈落杯相問:“元節,何所求。”

  “炎漢三興,天下太平。”張儉相告實言。

  “好一個天下太平。”崔烈言道:“遙想當年,老夫次子(崔鈞),領商隊往來樓桑。時有太平道眾,欲劫樓桑貲庫千萬銅錢。家書傳來,老夫猶不能信,滿船護衛,竟皆出太平道。‘見一葉落而知歲將暮,睹瓶中冰而知天下寒’。元節,亦是太平道乎?”

  “非也。既為黨人,又豈另投它門。”張儉搖頭。

  崔烈這便為二人,斟滿第三杯。而后自懷中取一瓷瓶。將瓶中鴆毒,傾入二杯中。

  張儉目光清洌,醉意全無。

  待毒瓶滴盡,崔烈隨手擲于墻角:“元節以死全節,大漢果能三興乎?”

  見崔烈如此,張儉焉能不知:“新莽亂,光武出。”

  “好,好,好。”崔烈雖有死志,亦難免動容。

  再無需多言。

  二人對飲,同赴黃泉。

  謂人死為大。

  崔烈、張儉,同日而亡。震動京洛。

  搢紳(縉紳)諸儒,莫不流涕。

  二人皆負重名,生平各有瑕疵。然蓋棺定論,忠漢之臣。

  一杯鴆酒,《西門行》。時二千里內,有近萬人“負笈荷擔彌路,柴車葦裝塞涂”趕來送葬。規模竟不在郭林宗之下。便是虎牢關前,關東群雄亦設壇祭拜。盟主袁紹,親誦祭文,臺上,臺下,皆有哀傷。

  魚梁臺上。

  俯瞰罼圭苑中,一夜素鎬。

  王允表情肅然。心中悔意,可想而知。

  “朝中如何?”

  不其侯伏完答曰:“陛下亦沐浴齋戒,以為祭。”

  “百官如何?”

  伏完斟酌言道:“百官皆有哀容,然朝會依舊。”

  “守軍如何?”

  伏完小心答曰:“八關守軍,并無異動。倒是……”

  “直言無妨。”

  “大將軍領諸將,親往館中祭拜。”

  “何人同往。”

  “衛將軍、五官、羽林中郎將……”伏完娓娓道來。

  “眾將何所言。”

  “或有人言:崔威考、張元節,但以董公親厚,并尚從坐,何況我輩乎。”伏完所言,句句屬實。言下之意,崔烈、張儉,名重天下,又居九卿高位,且出身關東名門士族。即便如此,亦暴斃詔獄。我等西涼人,又豈能獨活。

  “速召呂車騎。”王允當機立斷。

  “喏。”

  少頃,呂布打馬登臺。趕來相見。

  王允言道:“解兵可乎?”

  “可也。”呂布答曰。

  “當如何行事。”伏完忙問。

  “一道詔命,足矣。”呂布傲然答曰。

  “甚好。”王允又道:“北軍五校,亦不可握于西(州)人。”

  “今九卿去其二。衛將軍張濟當可補之。”不其侯伏完言道。此乃明升暗降,慣用伎倆。

  “可。”王允言道:“宜拜為廷尉。”

  “喏。”不其侯這便草擬敕令。由王允親筆撰寫,送入宮中。

  待陛下用璽,由尚書臺發出。

  不出呂布所料。詔命一到,西涼都尉,齊齊解兵。無有忤逆。衛將軍即拜廷尉,亦得宮中風傳。

  大將軍府,霞樓之上。

  “今既不赦我曹,而欲解兵。今日解兵,明日當復為魚肉矣。”奉車都尉楊定,拍案而起。

  “為今之計,該當如何。”羽林中郎將李傕,亦面生怒氣。

  董重此時,卻舉重若輕,倪視而笑:“衛將軍何故無言?”

  待眾人看來,張濟才遲遲言道:“回稟大將軍,如整修所言,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坐以待斃,身死族滅,不過旦夕之間。”

  “衛將軍言之有理。”大將軍董重眼中厲色一閃:“何不助我清君側。”

  眾將齊聲抱拳:“愿聽號令!”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