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1.177 坐等期滿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陛下與太師,訂立三日之期。緝拿大將軍何苗。

  不等過夜,滿城皆知。

  更有甚者。若三日期滿,不見大將軍何苗首級。董卓將行權臣廢立之舉。

  洛陽上下,噤若寒蟬。不見嘩然。

  換言之。董卓淫威之下,朝野皆屏氣,無敢發聲。

  君不見魚梁臺上,跪滿大將軍黨羽并家眷。高臺四面環水,臺上臺下,重兵拱衛。插翅難逃。董卓自下朝,便在殿內晝夜笙歌,通宵達旦。

  坐等三日期滿。

  全然不顧,殿外一干人等,風餐露宿,忍饑挨餓。

  親見董卓呈無言白絹。尚書令許攸,暗自警惕。不敢稍有大意,露出破綻。

  董卓狡詐,出人意表。絕非如許攸所料,一切皆在其掌握之中。故行事頗多謹小慎微。不敢輕易進言,求放臺上人犯。

  事實上。董卓亦非今日才有此舉。前奉少帝詔命,節制四方將軍。董卓手握生殺大權,卻并未先行發難。反與田晏、夏育、臧旻三人,歃血為盟,信誓旦旦。約定南陽大水,先救百姓。遂獲三人信賴。卻又在百姓盡被薊王救走,履約之后,驟然發難。砍殺三人,并其部眾。攜眾返京,一舉掌控大權。

  一舉一動,最大得利。

  先救百姓,不激怒薊王,又獲諸將信賴乃其一。后殺諸將,既不背盟,又并其眾乃其二。待手握十萬大軍,星夜兼程,兵進洛陽,獨登權臣大位乃其三也。

  單此事,便足見一般。趨利避害,人之常情。然能如董卓這般,兩面三刀,虛與委蛇,又心狠手辣,當機立斷。足可稱“知進退”。

  看似簡單,實則不然。便足智多謀如許攸,亦遠不如董卓,知進退。諸如何苗等,自恃權貴,自視甚高,不知死活者,不提也罷。

  不等翌日天明。便有一人,不知進退,夜登魚梁高臺。正是九卿之少府,黨魁之張儉。

  “老朽張儉,拜見太師。”黨魁鹿巾葛衣,藜杖麻履,亦步亦趨,入殿行大禮。

  見黨魁折腰跪拜,禮數周全。董卓亦難免動容:“少府免禮,請上座。”

  “謝太師。”黨魁起身后,卻自居末席,并未上座。極盡謙卑。

  “少府所為何來?”董卓和顏悅色,明知故問。

  “玉堂殿前之事,老朽略有耳聞,故不敢多言。只求太師,網開一面。放過臺上百官并家小。老朽愿留為質,三日不見大將軍歸案,當以死謝罪。”說完,張儉離席下拜。竟以頭觸地。

  “天下重名者,滿朝文武,唯公一人耳。”董卓一聲長嘆:“張公既出此言,某焉有拒絕之理。”

  言罷,董卓一聲令下。將臺上罪官家小,悉數方歸。獨留一眾罪官,入殿赴宴。

  董卓離席,請張儉上座。一眾罪官,膽戰心驚,各自落座不提。

  重開酒宴。

  董卓與張儉,談笑風生。一眾罪官,悲喜交加,苦樂參半。味如嚼蠟,如坐針氈。

  少頃,便有中郎將牛輔,手持由罪官府中抄出之往來密信,入殿通稟。言,殿中某官,與何苗同謀。

  人贓并獲,鐵證如山。

  董卓并指一點。

  便有左右虎狼之士,一擁而上,于坐中殺之。先斷其舌,次斬手足,次鑿其眼目,以鑊煮之。未及得死,偃轉杯案間。會者戰栗,亡失匕箸,而卓飲食自若。

  另有黨魁,面不改色。頻頻舉杯,與董卓對飲。

  果然天下名士。“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

  西宮,千秋殿。

  大將軍何苗,唉聲嘆氣,枯坐無言。

  西園門外。被釋罪官家小齊聚。哀求“大將軍救命”之聲,此起彼伏。

  人群之中,不時有家眷慟哭悲號。必得知,親父親夫,救之不及,已臺上遇害。

  “門外哭號之人,皆因大將軍,身首異處,滿門禍及。”簾后太后,面無表情:“為今之計,該當如何?”

  “太后莫非為求自保,亦欲拿我抵罪。”何苗驚問。

  何后暗自嘆息,遂不再言語。

  須臾,便有長樂太仆趙忠,躬身入殿:“稟太后,衛將軍張濟求見。”

  “必是陛下欲擒我消災!”何苗驚慌失措,以頭觸地:“太后救我,太后救我。”

  太后置若罔聞:“入殿相見。”

  “喏。”趙忠眼角余光一瞥,心中亦生慨嘆。何苗比何進,差之遠矣。

  “臣張濟,叩見太后。恕臣等,披甲在身,不能行全禮。”衛將軍張濟,攜五官中郎將張繡入殿。

  “將軍免禮,賜座。”簾內何后云淡風輕。

  “謝太后。”宮婢抬出胡床交椅,張濟并張繡,垂足而坐。

  “張將軍,所為何來?”太后明知故問。

  “稟太后。末將奉陛下詔命,請大將軍入宮相見。”張濟斟酌言道。

  “不見,不見。”不等太后出聲,何苗已連連擺手。

  張濟這才發現,何苗正伏于簾下。遂言道:“董太師殿前遇刺,若非身披三層軟甲,恐肚腸齊出,血流而亡。行刺之人乃西園校尉伍孚。所持尖刀,削鐵如泥。且司隸校尉處,已得伍孚供詞。大將軍需自辯清白。”

  “伍孚之事……與某何干。某堂堂外戚大將軍,又何須…無故自辯!”何苗色厲內茬,早已露怯。

  見簾內太后,不置一語。張濟收攏輕視之心,好言相勸:“太師手握十萬精兵。將洛陽圍成鐵桶一般。并與陛下立下三日之約。待三日期滿,不見大將軍。太師當另立新君。此時,百官恐皆被請至魚梁臺上,并三公九卿,共議廢立之舉。何去何從,大將軍當有決斷。”

  言下之意。躲得了一時,躲不了一世。

  三日之后,董卓必廢少帝。那時若以廢帝為質,太后母子連心,又如何能兩全?不如舍大將軍一人,既全陛下,又保太后,并闔家老小。何樂而不為。

  其中厲害,何苗焉能不知。然身家性命,又如何肯輕棄。兩難之中,取舍之間。竟捶胸頓足,哭號不止。

  張繡見狀,不由暗自皺眉。

  此等貨色,竟恬不知恥,竊居高位。何其不堪也。

  九天神皇“劉備的日常”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